登陆注册
984400000014

第14章 笃 行 (1)

义务与权力

权利,包括所有权、自卫权等,凡是对自己有利的,都属于权利。所有通过尽自己能力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都属于义务。

一般来说,总是认为两者相互对应,既然尽了某种义务,就可以要求获得某种权利;既然享受了某种权利,就必须尽某种义务。就像买卖关系那样,货物和金钱的价值是相当的。然而社会上总是有例外的情况,如果两者不能兼得,那就势必偏重其中之一。例如杨朱的为我思想,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德国的斯梯纳(Strne)和尼采(Nietsche)等,主张唯我独尊,而认为利他主义是奴隶的道德。这些是偏重权利的学说。墨子的理论,节用而兼爱;孟子说,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这些是偏重义务的学说。现在要比较两者的轻重,从三方面来衡量。

(一)用意识的程度来衡量。低等动物,追求食物,维持生命,已经具备了权利的意识;而互相帮助的行为,则从高等动物才开始出现。昆虫中数蜜蜂和蚂蚁进化得最充分。雄蜂蚁能繁殖但不能工作,繁殖完成后,工蜂和工蚁就杀掉雄蜂蚁,因为它们已经无法继续尽义务了,也就是说不认可它们有什么权利。人刚一出生就会吃奶,稍大些饿了就求取食物,冷了就求取衣服,已经有权利的意识了,然而义务的意识还未出现。等到长大了,开始懂得有对应于权利的义务。且更进一步会有因公忘私、为国舍家的意识。所以权利的意识比较幼稚,而义务的意识比较高尚。

(二)用范围的大小来衡量。无论哪种权利,享受到仅仅是一个人;至于义务,例如振兴实业、推行教育之类的,享受到利益的人可以非常多。所以权利的范围小,而义务的范围广。

(三)用时效的长短来衡量。无论哪种权利,享受的人仅限于其一生。就比如名誉,虽不是不可以认为是权利的一种,然而当本人死后,则名誉即使仍存在,但其所包含的个人权利的性质也不得不随着本人而消失。至于义务,例如大禹治水、雷绥佛开凿苏伊士运河、蒸汽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文学家美术家的著作等,本人虽然死去,但效力却永远存在。这就是说权利的时效短而义务的时效长。

由此来看,权利轻而义务重。况且人类实在是为了义务而生存的。例如人有子女,就是生命的延续,也就像是生命权的一部分。然而除了孝敬赡养父母的传统外,还曾经有过什么权利可言?到了现在,父母已经没有责备子女来孝顺赡养的权利,而抚养子女、教育子女,却是父母不能回避的义务。况且列子讲愚公移山时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虽然是寓言,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之所以有子孙,是因为寿命有限,义务却无穷,因此不得不通过子孙来作为延续生命的方法,而与权利无关。这就是人的生存是为了义务而不是为了权利的证明。

只是人的生存,既然是为了尽义务,那又为什么要有权利呢?这是因为,尽义务的人同时有义务和权利在身上,而借以维持身体使得自己有能力来尽义务的,就是权利。譬如蒸汽机燃烧,没有燃料就不能工作。权利就是人身上的燃料。因此义务是主要的,而权利是辅助的。

义务是主要的,则以多为贵,因此人不能不勤劳。权利是辅助的,就应该适可而止,因此人不能不节俭。至于捐赠所有财产来帮助文化的发展,或者冒生命危险去探索南北极、尝试航空方法,这些都可以说是很好地尽了义务的人。其他像悲观厌世而自杀的,实在是放弃义务的行为,因此伦理学家经常非议这种行为。然而如果此人已经知道自己再没有尽义务的能力,而坐享权利或者反过来用自己特别的疾病和罪恶来贻害社会,那么用自己自由的意志来决定自杀,也有可以原谅的地方了。

独身主义也是这样,与其说是放弃权利,不如说是放弃义务。然而若是有重大的义务,将竭尽毕生精力才能实现,又不愿被家庭拖累,又或者自己觉得身体条件在优生方面有不适合遗传的理由,而决定坚持独身主义的,也有他人不可厚非的道理。

现在我要进一步讲诸君的义务了。听说诸君中有人认为毕业后必须尽教师的义务是痛苦的。然而这个义务,实在是校章规定的。诸君刚入校的时候,已经认可校章了。如果在学校里已经享受了种种权利,却放弃了义务,就像欠债不还一样,会心安吗?毕业以后,当然也有因为结婚而致使家务和校务不能兼顾的人。然而胡彬夏女士不是说过:“女子在社会工作的余暇,还能处理家务事,这是很可贵的。”关键在于善于调度而已。我国家庭的状况非常繁琐,当然有让人应接不暇的难处。然而若能改善组织安排,越来越简化,也不是不能分出时间来服务社会。又或者召集同志,组织成立公共的育儿机构,使其有终身从事教育的机会,也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诸君是否努力。

选自《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蔡元培

谨慎与畏葸

果敢的反义词是胆小怕事;鲁莽的反义词是谨慎。理解了果敢与鲁莽的不同,谨慎与胆小怕事的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我们再用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曾经说过:“谨慎而讲信用。”还说:“多听,将怀疑的部分加以保留,而把知道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多看,也将怀疑的方面保留,而了解的部分则谨慎地去做。”由于孔子想推行自己的主张,所以游历了各个诸侯国。他先到了匡地,但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卫兵层层叠叠把他包围起来,而孔子身处其中却淡定地弹琴歌唱。离开匡地之后,他又去了楚国、卫国、宋国,并和学生们在树下学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打算杀死孔子,于是砍倒了大树,孔子无奈离开,然后来到郑国、陈国,最后又来到了蔡国。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共谋一起派兵把孔子困在野外,断了他的粮食供给,导致孔子连续七天不能生火煮饭。即使在被围困期间,孔子照样讲课、唱歌。从围困中逃离之后,他又到了楚国、卫国,最后在鲁哀公的邀请下回到了鲁国。尽管在匡、宋、陈、蔡等地屡遭厄运,但孔子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

他编著《春秋》,把自己的主张亲口传授给弟子们,并认为攻击、嘲讽、赞美、忌讳、抒情、贬损等表达情绪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书本上。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严谨的学术态度。然而,该写的还是要写,该贬低的还是要贬低。吴、楚两国的君主都自称为王,而孔子在《春秋》中则贬称他们为子。而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晋国国君召见周国天子,《春秋》则避讳称:“天王打猎于河阳。”毫不畏惧。所以说:“谨慎而不遵循礼制,就是畏惧。”这里说的就是谨慎与畏惧的不同。人们都说:“诸葛亮一生做事非常谨慎。”诸葛亮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谨慎之人。他在《出师表》中曾写道:“先帝知道我行事谨慎,所以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于我。”诸葛亮率兵向南征伐,五月渡过沪河,深入荒芜之地;征讨魏国,六出祁山,由于粮草供应不上,他特意分派出一部分兵士开荒种地,以此来供给军用。并不是因为谨慎而害怕征战。只是由于敌军首领司马懿一方面在蜀国东部凭借险要地势派兵固守,另一方面又在卤城前面登山扎营不肯交战,结果导致蜀国军队没有战机;这就是贾诩、魏平所说的,见到蜀国军队就如同见到老虎一样害怕。

然而,危险的事情到处都有。比如进行电学试验,就会有爆炸烧伤的可能性;操作机械,就有被压碾、绞伤的危险。坐车的时候或许会遭遇翻车;坐船的时候或许会遇到风浪;救火就有可能被烧伤,护理传染病人就有可能被传染。做任何事情如果怕这怕那,那和木偶还有什么区别?重要的是,了解事情的规律,提前做好防范。孟子说:“懂得天理的人,就不会站在高高的石墙之下。”汉代的谚语也说:“看到前面有车翻倒了,后面的车就要小心。”这就是谨慎的道理,而不是那些胆小怕事之人推脱的借口。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方正与拘泥

孟子说:“一个人首先要有不能做的事,然后才会有应该做的事。”大致意思是说,假如凡事都去做,那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准则,那这个人的行为是完全受外界的诱惑或者逼迫才有的。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站稳脚跟,也不能成大器的。因此孟子说:“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他还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屈服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说,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决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孔子说:“不合礼仪的东西不看,不合礼仪的传言不听,不合礼仪的话语不说,不合礼仪的事情不做。”这是说,看、听、说、做等行为,都要合乎礼仪道德规范。这些道理都是讲的“做人要正直”。

南朝梁人明山宾,家里一度非常贫困,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把自己平时所骑的牛卖掉。交易完成拿到钱,明山宾告诉买主说:“这头牛以前得过漏蹄病,中间治疗过很长时间,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所以我必须告诉你。”买主听完之后,赶紧把牛退给了明山宾,钱也要回去了。在唐朝史官吴兢与刘子玄共同完成的武则天实录中,记录了张昌宗引诱张说诬陷魏元忠的事情。张说被封为宰相后,偶然一次机会读到这段记载,心里当然特别不高兴,他假装不知道这些是吴兢写的,于是很自然地对吴兢说:“刘子玄记载的关于魏元忠的事情大部分与事实不符,这该怎么办?”吴兢说:“刘子玄已经去世了,不能让他死后还受到诬陷。那段记载都是我写的,之前的草稿还在。”后来,有好几次张说私下请求吴兢改写。吴兢都拒绝了,他说:“如果按照你的请求修改了,那还怎么称为实录呢?”最终这段史实还是保持了原来的内容,没做任何动改。一个是宁可失去利益也不欺骗别人,一个是既不诬陷朋友,又不惧怕权势。这些都是正直不屈的例子。

但是,如果过于正派,就会显得刻板不懂变通。南朝梁代的刘进,他哥哥刘献经常隔着院墙呼唤刘进,而刘进每次都要系好衣带、穿好鞋帽才去见一墙之隔的哥哥。三国时吴国的顾恺,有一次得了一场重病,妻子听说后过来看望他,顾恺让侍从把他扶起来,穿戴好衣帽,才去和妻子说话并催促她赶快回去。虽然这些行为都是出于礼貌和尊敬,但兄弟夫妻之间如果还讲究这些繁文缛节未免有些过了。父亲教导儿子,儿子遵从父亲的教诲,这是对的。而《孝经》上说:“如果有一个敢于向自己提出不同意见的儿子,那么父亲就不会犯错。”孔子也说:“接受小的惩罚,逃避大的惩罚,这是为了避免父亲因过度惩罚儿子而犯错。”所以,服从命令也不能死板地遵照教条做事。

官员们要遵纪守法,这是正确的。而西汉时期的汲黯有一次路过河南,看到当地有一万多户贫苦的农民遭受了旱涝灾害,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手持符节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之后再请求皇帝治自己假传圣旨的罪。汉武帝认为他做得很好,于是赦免了他。宋朝的程师孟是负责夔路律法执行的官员。当时那里没有预备救济灾荒的粮食,于是程师孟建议立即修建粮库储备粮食。遇到灾荒,便开仓救济灾民,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假传圣旨开放其他地方的粮仓。圣旨未到便私自放粮,这可是大罪,办事的官吏都非常害怕,劝阻程师孟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程师孟则说:“如果非要等着圣旨到了再放粮,恐怕到时候灾民早就饿死了。”于是命人打开了粮仓。这应该算得上是不死守教条、善于变通的典范了。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循理与畏威

人,从一生下来就具备爱己与爱人的心,因此会做出利己和利人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或者只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不利的行为,都是善行。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的行为,都是恶行。这种观点是古今中外都认同的。

同类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投资学名著全知道

    投资学名著全知道

    在投资领域中,许多名家的著作已经被证明在理论上具有权威性、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这些名著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投资学名著全知道》从实际应用角度入手,选取了投资大师或当代证券市场传奇人物所撰写的投资学名著,从中提取精华,汲取宝贵的投资智慧。这些经典之作,将一些新的投资思想介绍给我们,提醒我们应该避开一些投资陷阱,让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并最终成为投资领域中的赢家。
  • 万界战皇神

    万界战皇神

    “五尊降临”——“万魔沉浮”。“邪恶克星”——“唯我五尊”。这几句话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拥有的超乎想像的力量,也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注定要与邪恶的魔皇展开一场场神圣大决战!这五位“万界战皇神”就是:拥有超越一切无限力量的“至尊超神皇--傲天帝斯”,拥有无限毁灭力量的“至尊毁灭皇--龙奇”,拥有无限创造力量的“至尊创造皇--幻天异”,拥有无限光明力量的“至尊光明皇--圣辉”。
  • 正太老公剩女妻

    正太老公剩女妻

    韩阳煦,19岁,风靡全球的当红小正太,身材样貌无一不让人惊叹,所到之处均是不绝于耳的欢呼声,更让人羡慕嫉妒恨地是他身后强大的财富权利版图。宋伊白,24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同龄人中却有了剩女的响当当的绰号,怪只怪其在整整二十四年间居然未曾谈过一次恋爱,完美地保留着自己的初吻。当24岁的宋伊白无意间撞上19岁的韩阳煦,一场正太剩女对对碰的姐弟恋纯美又邪恶的爱情便拉开了厚厚的帷幕。“你,你,你,这是我的初吻啊。”宋伊白颤抖地竖起食指指向站在自己面前,一副风流倜傥样子的韩阳煦,使出吃奶的劲低吼道。“切。”韩阳煦低斥一声,嘴角勾起一抹邪恶的微笑,目光冷然地看向宋伊白,嗓音嘲讽地说道:“这么老了,这居然是初吻,这么多年你白活了吧。”宋伊白听完韩阳煦的话,气得直翻白眼,就差就晕厥过去,这就是她的初吻了,怎么了,总比起这个小屁孩小小年纪,女人无数要好。只是让宋伊白没想到的是韩阳煦仅仅只是年纪小而已,紧身白色衬衫下的整齐六块腹肌让她这个剩女看得两眼直冒爱心,就差流出了口水。当宋伊白被韩阳煦抵在墙上凶暴拥吻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的力量却激烈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任由自己如何挣扎都挣不开。“宋伊白,你听好了,你是我韩阳煦的女人,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不准你把目光往别的男人身上放。”韩阳煦低喘着气在宋伊白的耳边灼热地说道,宣告着他的占有权。宋伊白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小小年纪脾气倒是不小,像丹尼斯那样的顶级超模,拥有着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孔,比起女人更甚几分,她怎么可能不看,不看可不是白不看了嘛。还未等宋伊白翻完白眼,某人便压了下来,天啊,他这是要干什么,不可以,他可比自己小了整整五岁,他们怎么可以…还未等宋伊白讲话说完,韩阳煦便动作了起来,以后她成了自己真正的女人,那么他就有理由好好地宠她,爱她,不准她看其他男人了。和谐,和谐,大家慢慢想象,或者等着小禅一步一步写来。。。。。。
  • 虎图腾

    虎图腾

    人发地元、地发天乾、天发皆众。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巫师是最崇高的职业.而巫师则根据自身的道行分为巫者、巫师、大巫师、人巫、地巫、天巫!人地天三级更是分为气血、灵慧、预思、摄魂、灵媒、斯辰六重境界。看禀君如何虎啸九天,化身白虎图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才召唤师

    天才召唤师

    17号,这是她前世的代称前世被当做实验体的她,杀光了除了父亲所有的人,也包括她自己。再次睁眼,她却已经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落家族,被人伤害致死的云家小姐就是她再一世的身份护她如命的父亲和兄长,成为了她再一次活下去的力量偌大家业糟人窥视,引来了杀身之祸既然她成为了云枫,别人也休想再动云家一分一毫!夺云家财产者,五倍之力还之!谋云家性命者,十倍之力还之!如此还有妄动云家之人,她定会全力还之,不死不休!所以,她选择了毫不犹豫的站起!从此,大陆上少了一个废柴,多了一个绝世天才!战士很难晋级吗?对不起,我拥有秘宝炼体,三天蹿两级哦。魔法师很厉害吗?对不起,我不稀罕。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悄然诞生。召唤师很稀有吗?对不起,我就是千年一遇的召唤师哦,而且还是五系的,魔兽什么的不在话下,还有一只似乎是万年等一只的幻兽的肉球呢 ̄身怀神秘的奇宝,云家的老祖亲自为她指点修炼之路,身旁跟随者一只似乎是上古幻兽的奇怪肉球,身为万年难遇的召唤师,顺便战士魔法师镶嵌师炼器师什么的,她从来都是很低调——低调的嚣张!让我们见证,这一代枭雄,是如何从起点出发,一步步的攀登,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此,君临天下,傲气凌人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美味一小碟,餐桌不可缺。小菜、泡菜、腌菜、酱菜无疑是开胃的必备食物,老少皆宜。《美食天下(第2辑):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酱菜》将告诉您大厨不传的制作技巧,分步详解腌泡酱做法,让初学者轻松上手,成就爽口佐餐美食。
  • 情定大清:迷糊皇妃

    情定大清:迷糊皇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查泠泠现代都市的高级白领,一场法国浪漫之行竟然让她回到了古代,而置身在鄂硕王府之中,灵魂附在了一代红颜董宛如的身上,一直喜欢清宫秘史的她当然很清楚董宛如是什么样的人物,但是她怎么会成了顺治皇帝的宠妃!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她眼前一一的登上了序幕,天哪,她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