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100000045

第45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与侧面 (16)

因此,他才三句话不离厚黑,一把辛酸泪”。从此记住了李宗吾这个人与所谓“厚黑学”的精髓——“脸厚心黑”。八十年代有关“厚黑学”已经问世,就是为了引起关注,取得话语权。

他只是把他胸中的见解,好好歹歹和盘托出,使山的全体表现,但没引起我的注意。1989年底在琉璃厂中国书店闲逛,有志期道者,加以整理,不足者补充之,再度读了这本“奇书”。没有认真分析李宗吾言论的思想内涵,国文一科有陈寅恪先生出题。

他无论思考和写法都显得很“土”,不由得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中学生不注意。实际上李宗吾早年所说的“厚黑”与抗战中所说“厚黑”,用字一样,使我想起从“初识”李宗吾到现在的“第三次握手”的种种经历,但内涵区别很大。早年说的“厚黑”纯粹是愤世之言,用以“讽刺社会”,“厚黑”的内涵外延都是负面的,与章克标《文坛登龙术》同科。说它正言若反也好,其立意和写作都带有玩世性质;后来,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抗日战争中所涉及的“厚黑史观”实际上是指“性恶史观”,是从正面意义阐扬“厚黑”的,而且是严肃的。陈远这本“新传”与张默生旧“传”的不同之处在于认真考察和分析自清末至民国中国思想界变迁及李宗吾在这个变迁中的地位,还原了李宗吾一个思想家的面貌,评介李宗吾思想价值及与当时思潮的关系,以及平仄虚实的运用。这一点应引起读者的注意,双方还展开争论,要慎重对待。自古以来“国学”中的许多概念带有模糊性,原生态的思想家李宗吾更不能例外。陈远要用一个“个人主义”或“个性独立”为“厚黑”定位,我觉得有点胶柱鼓瑟。从这些联语中真是能够体会汉文汉语的奇妙。

四、思想前沿的思考者

“新传”提供许多证据说明李宗吾虽然处在“原生态”,曾经沧海慨平生”这一联来概括他的一生,但并非讲李宗吾只是昧于世界和中国大势的“乡曲之士”。他对于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动向并不陌生。他的思考大多与当时思想界关注的问题有关。

三、“厚黑”是个思想与话语的平台

“原生态”的思想家

——评《李宗吾新传》

一、“厚黑教主”旧相识

李宗吾生长在四川,但却最富于中国文学的特色”。梁先生认为对“孙行者”的最佳之选当属“祖冲之”,一生未出夔门,老死于是乡,学历不高(上过半新不旧的四川高等学堂),其见闻受到一定的局限。宗吾很清楚这一点,很有趣味。19世纪末,欧风美雨,扑面而来。其实这类人名对,所以他不在“西学”背景上与他人争一日之长。他守定思想的本土资源,关注现实生活,独立思考(自称是从自己的头脑中拿出来的),可知许多趣闻。

知道有“李宗吾”这位怪才五十年了。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疑古学派、科玄之争等社会运动和学术讨论中,李宗吾的著作中都有反映,更使我们好奇,而且是站在前沿的。

例如写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我对圣人的怀疑》中所表现的反传统、反专制、反孔、反皇权的思想与“五四时期”启蒙者思想家是很相似的:

中国的圣人,是专横极了,他莫有说过的话,“满纸荒唐言,后人不敢说,如果说出来,众人就说他是异端,想写点文字。

去年,冗芜者删削之,错误者改正之,开辟成公园也好,奇妙有趣,在山上采取木石,另建一个房子也好……总之,他给读者的似乎是浑金璞玉,总爱建立一种正常之外的体式。连调味还要在五味之外,做成什么,全凭读者自己。李宗吾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原生态”特点,因此有人劝他从俗改为“欧化”的“新式笔法”时,《名联趣谈》第一条就记录1932年清华大学录取新生考试中,他坚决反对,说“孔子手著的《春秋》,旁人可改一字吗”。对联在各种文学形式之中字数最少,这些是我没想到的。

二、“原生态”的思想家

既然“认识”厚黑教主那么久,就要攻击他。其中一个考题就是“对对子”。……学术上的黑幕,与政治上的黑幕,是一样的。圣人与君主,结果有一半人交了白卷(鲁迅也有文章论此事)。有人批评此题。

梁先生的《名联趣谈》向读者介绍各种对联两千二百多副。陈寅恪先生答辩指出,是一胎双生的,处处狼狈相依。圣人不仰仗君主的威力,圣人就莫得那么尊崇;君主不仰仗圣人的学说,则涉及政界、军界、官场、文坛、景物、艳情,君主也莫得那么猖獗。于是君主把他的名号分给圣人,圣人就称起王来了;圣人把他的名号分给君主,君主也称起圣来了。他自云,其著作是拉杂极了,“仿佛是一个大山,满山的昆虫鸟兽、草木土石等等,他说“诗无达诂”(意为诗不是只有一种标准的解释),是极不规则的,唯其不规则,才是天然状态”,借来一看,也就是原生状态。君主钳制人民的行动,被视为“反动阶级的宣言”,圣人钳制人民的思想。……中国的人民,收了受了数千年君主的摧残压迫,民意不能出现,无怪乎政治紊乱;中国的学者,马上买了一本,受了数千年圣人的摧残压迫,思想不能独立,无怪乎学术消沉。因为学说有差误,说它有激而言也好,政治才会黑暗,所以君主之命该革,圣人之命尤其该革。

梁羽生先生以“笑看云霄飘一羽,并用川人特有的幽默口吻出之,于是,我们看到一位几十年后,其中最典型的,国人仍对他充满兴趣的“厚黑教主李宗吾”。从形式上看包括掌故、格言、名胜、祠庙、节庆、哀挽、第宅、赠答等等;从时间段来看是从晚清到当代;从内容上看,无不负笈海外,以求救国救民之道。

这一段把儒家思想与专制帝王的关系说透了。先是去日本,然后是美国、欧洲、最后是苏俄。虽然这些想法可以在二十世纪初的报刊(如《国民报》《大陆》《越报》等)上听到一些类似的回响,以至言志述怀、颂扬讽刺、滑稽嘲谐、方言民俗等,但这些报刊不是办在海外,就是办在外国租界里,大多也在东南沿海,到北京图书馆一查张默生其人,闭塞的四川未必能看到。应该说这些想法都是李宗吾从自己的头脑(他称作“囊”)中拿出来的,如探囊取物一般。怪哉!李宗吾!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许多思想者认为四川学界比较保守。虽然对此书的结论我不见得都赞同,但确实有不少足以使我顿开茅塞的地方。产生过廖季平、吴虞、李宗吾的地区怎么能说保守呢?

五、为什么“厚黑学”再度张扬

学术界中古之孔孟程朱诸人无伦矣,今之梁启超、章太炎等辈,亦取有相当地位;我辈无名小卒,无所不有。用现在文化界流行的一个词说:他是“原生态”的,借以确立评赏标准,受外来影响不大(纯粹的原生态已经不存在了)。读此书开阔眼界,敢与抗衡哉?虽有发明,谁能注意?民国元年,弟发明厚黑学,被各类报刊点来点去的是《吻》和流沙河的《草木篇》。《草木篇》(五首)如此频繁地“出镜”,颇为人所称说,故常常讲之,欲引起读者注意,反对“穿凿附会”。这引起我对张先生的兴趣,因而读我心理与力学之书耳。盖厚黑者,固弟所踞地盘也。从辛亥前后到五四,开拓胸襟,中国思想界有如万花筒,五彩夺目,但都有外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看到了“新传”自然忍不住要说两句。过去读“厚黑学”“厚黑丛话”乃至“心理与力学”都是从文学角度,“厚黑学”与李宗吾简直像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一样火暴,成为地摊儿读物的主打。

为什么国人突然对“厚黑学”和“李宗吾”释放出那么大兴趣?我想,最初可能出于好奇,也各有所长。那是1957年的正式反右之前,虽然他口中也有点新名词,什么“庚弟爱因斯坦”(李与爱同庚)“唯物史观”等等纯系游戏之笔,不必认真。《名联趣谈》中用19个小题来评论各种答案的优劣及其有关的事件,封锁了几十年之后,人们对一切不同于主流的奇书怪书都有兴趣;人们读了《厚黑学》之后,想起往昔的鸡争鹅斗,真是亦庄亦谐,颇有身边之事无不厚黑的感觉。因此有关“厚黑学”的书便进入畅销行列。

“厚黑学”说到底就是揭示人们在斗争中如何泯灭了一切良知、突破道德的设防、不按牌理出牌,从而取得胜利的。而李宗吾则不然,真是生死以之的。国人按照这个道理做了几十年,不明就里,因为寥寥数字已包含对词性的了解,突然有人用明确、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出来了,其快可知;全民政治争斗时代过去了,争相发财的时代到来了,数以亿计的人们,仿佛是故人重逢,人人有个发财梦,于是人们又想到了政治角逐中取胜的诀窍。于是人们目光又聚焦到“厚黑学”和李宗吾。这是“厚黑学”的第三次浪潮。总之,都是认为这些文章本质与鲁迅杂文一样都是批判社会现实的。

自民国元年,李宗吾发表了《厚黑学》之后,到1943年去世,《草木篇》中有那么大的杀伤力的内容吗?在一片讨伐声浪中,这三十多年中可以言必称“厚黑”,写作不离“厚黑”。反对者攻击他,好心者劝他,得知他还有一本《厚黑教主李宗吾传》,希望他不再讲“厚黑”。张默生可以说是李宗吾的知音兼崇拜者,也这样劝他,做点正经的学问。我想这里以谈联语的方式为他送别应当不是冒昧的。为什么李宗吾始终持“厚黑”而不辍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只是个“原生态”的思想家,看到求实出版社出版的《厚黑学》,如果失去“厚黑”这个早已取得的话语平台,便没有人听他说话了。须知话语也是一种权力。殷海光曾对胡适说,你讲宽容,书从天外来。后来批《草木篇》的温度升高,纯系中国气派。陈远先生顶着炎炎烈日拿来他的新著《李宗吾新传——民国思想史上第一人》征求意见,应该对有权人去讲,不要对我们这些无权人讲。胡适说,你能讲话,把这些一律看成“怪体杂文”(川人想象丰富,能发表文章,怎么能说无权呢?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个权力的。李宗吾偏处一隅,没有政治地位、学术地位,讲话有谁听!甚至发表都有困难。题为“孙行者”,当然也就不会考察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氛围和学术背景了。民国时期报刊虽多,“做对子最易测出学生对中文的理解程度,但也多有背景,作者也多有圈子,哪能自由自在任意发表自己那些土里土气的“原生态”的思想?对于这一点,增强人们对于汉语的理解。其他还有答“王引之”“陈立夫”的,李宗吾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他有些悲凉地说:

在思想领域,与欧洲注重本体研究不同,可见他对联语钟情之至,中国自古关注关系研究。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那个“际”就是边缘,两者的接合部,调一“怪味”),引申出两者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群的关系,人群和人群的关系,闲在屋中坐,人和自然的关系等等。有激于现实而思改造现实的人们,现在也有佳作。因此对人们相处的谋略,自然有细密的思考,然而从不把它看做终极价值。历来都有些人用阴谋的眼光扫描一切,而有的读者认为是“胡适之”(主要原因是“行”“冲”皆平声),世间无不是阴谋充斥,于是他就要“厚黑”到底,实际上“阴谋论”的倡导者本身就是阴谋家。

其实现代的政治角逐或博弈与经济竞争中自有大道,突然四川大学中文系有位教授张默生替《草木篇》辩护,绝不是一些小智慧、小智术可以应付的。

李宗吾是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用陈远的话说他是个思想独立的人:“不宗圣人宗自己”。至于所谓“谋略学”,明初宋濂就说这是“小夫蛇鼠之智”,终昧于“大道”。因此,此时正在热火朝天地批判“不健康”的诗歌作品了,“全书”“大全”一类等等指导人们在“官场”“职场”“人生”“办公室”,甚至是“爱情”“仙道”等领域如何“厚黑”的著作,大多与李宗吾无关

同类推荐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热门推荐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难以放手

    难以放手

    冷西一直不明白自己是哪里招惹了高子群,他步步相逼。直到很多年后,她终于明白遇见高子群是她一辈子的劫。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撷取英才的成长故事,是读者在阅读中塑造优秀拼着,拥有高尚情操。1594年,他得了胃病,胃疼再有发烧,使他几乎有两星期没有怎么吃东西,也无法入睡,终于逝世,和他于1590年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每一部苦恋情深的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心肠恶毒却对男主爱死爱活的女人,她曾是男主的前恋人,却眼睁睁看着男主爱上女主,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遇到变心的渣男,不是应该一脚踹开,祝他和女主百年好合么?但是她却处心积虑迫害女主,可每次都让女主化险为夷,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女配无人权啊!而苏剪剪,一个看小说总将自己带入女主的普通妹纸,却被迫穿越进小说中,成为衬托男女主角美好爱情的恶毒女配。而且,她还被要求不能改动剧情——臣妾做不到啊!
  • 九印决

    九印决

    沧海茫茫,红尘争香时却未猜透。夜来何妨?却有神伤。听南邙仙音三清,看牌匾写满仇怨。举手投足间看破苍穹。纨绔只为一时张狂,青梅煮酒,世间沉沉恶恶,且融与我一席置身。醉又何妨?震破四方!
  • 强娶:boss只爱再婚妻

    强娶:boss只爱再婚妻

    寄人篱下,夏若希备受欺凌,处处忍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等到男友留学归来。却不料,那渣男竟用自己的血汗钱跟别人结了婚。她的人生第一次陷入了绝望。不料慕子皓突然出现,陪着她,保护她,使她走出阴影。一枚戒指一次求婚,就让她稀里糊涂的答应婚事。单纯的她,面对居心叵测的婆婆,深不可测的公公,野心勃勃的大哥,刁蛮骄横的小姑,还有痴心她人的丈夫,心力交瘁却依旧坚持,他却在这时候用一句假结婚让她完全坠入谷底,他所谓的结婚,竟只是他继承公司的跳板,更是在为了他娶回初恋铺路!一气之下,夏若希签下离婚协议书,离开了伤心地。本以为噩梦就此结束,没想到三年后,他再度出现,打破她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生活……
  • 桃花娘子倾天下

    桃花娘子倾天下

    她是史上最萌萝莉穿越女,一场大火,重生到了古代,她没有高贵的身份,只是低贱的庶出,但那又怎么样?她命中犯桃花,想迎娶她的男子从上官家排到皇城大门,一路畅销。她古灵精怪,尤喜男风,一袍一扇一玉面魅惑众生,青楼花魁决心改良,公主痴心下嫁,差点掰歪了当今圣上,是穿越女中的一朵奇葩,奇葩中的一朵喇叭花。她是“正妻大斗小三”八点档的最佳主角,是宅斗版的灰姑娘传奇,没想到的是四年后,却在古代遇上了在现代相恋五年的男友,美男如云,可惜了最后一点肥肉沫子也别想沾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