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100000015

第15章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15)

宋江的江湖就是上面说的江湖人的江湖。这里是江湖人冒险求发展的地方。宋江没有投入江湖时,不过是个社会边缘分子。他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以求得个人更多的发展空间。他本是郓城县押司,在郓城县里,宋江有极好的声誉和人事关系,在主流社会中宋江是个吃得开的人物。宋江是个小吏,现在常常是官吏并提。实际上宋代和宋代以后,“官”“吏”是社会地位悬殊,是学问教养、思想意识都有很大差别的两类人。吏在统治集团的内部是处在边缘地位的。吏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一种歧视政策。苏老泉就在《广士》篇中提出,朝廷应该善于从各个不引人关注的群体中汲取各种类型的才智之士,并指出各类出身的人都有才智之士,他感慨为什么“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与功者,不获一施”。这种歧视,使大批吏胥成为社会边缘人物,从而造成他们自视也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性格。宋江未投入江湖时,就与江湖人物有着很好的关系,俨然以江湖领袖自居。因此他的活动之处无不是江湖。江湖不是个具体所在,而是一个场,哪里有江湖人为了生存和求发展,那里就是江湖。正像电场一样,哪里有电子流动哪里就有电场。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出身是个游民,其主要故事都是作为将军出现的。但在《三国志平话》,他与刘备、张飞结拜后,造反上“兴刘山”,当山大王,这才是江湖人,他的江湖就是其活动所及的地方。

6.中国传统中有两大圣,一为文圣孔夫子,一为武圣关公,李慎之先生提到过孔夫子代表大传统,关王爷代表小传统。关羽是中国江湖社会至义至忠的图腾,历代皇帝也强化了关羽忠义的象征意义,并逐级加封,关羽从宋徽宗始封关公到后来的关王、关帝直至清顺治帝所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怎么理解这种国家与江湖在关羽身上的统一意志?而民间社会的关帝庙甚至多于孔庙,又怎样评价国人的这种世道人心?

我们运用大传统、小传统这两个概念时,把大传统视为主流社会的传统,把小传统当做民间传统,这已经与最早使用这两个概念的“芝加哥学派”不同了。如果认真、细致地划分古代不同人群的传统,的确可分为两种。一个是可以摆上桌面的,一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两者可以勉强以孔夫子和关王爷为代表,然而两个传统不能以人群分。在民间,对于孔夫子也有崇拜和信仰,因为古代的民间主要还是宗法农民,而儒家思想恰恰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表现。宗法制度下的人们谁反对孔夫子倡导的最重要的概念——“孝”呢?

关王爷形象主要来源于通俗文艺作品的普及,不仅文化层次低、成天奔走的游商、游民崇拜他,黑社会也崇拜他,到了明清几乎是全民崇拜。尽管明清宫中都有关帝庙,就是慈禧老太后听京剧时,关王爷出台了,她也不敢泰然地稳坐在宝座上,也要站起来,象征性地走一走,以表现对关公的敬畏。然而《四库全书》,这部网罗文化、无所不包的巨大丛书,对于有关关帝“圣迹”的典籍却一本不收,可见在《四库全书》编者心目中,关于“关帝”事迹的著作都属于怪力乱神一类,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很奇怪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游民的许多观念往往与最高层——皇帝想法有暗合之处,处事规则、运作的手段也大体雷同,不同的只是高层需要儒家的、文明的语汇来掩饰,而底层社会的游民则另外创造一套语汇来表达。作为三明治夹心的文人士大夫如果出于对儒家思想与君子办事规则真正信仰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免要受到上下两层的夹击。近代儒家的衰微,其作用的弱化乃至日益淡出,人们总认为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他们不懂得近两三百年来,一是游民文化的泛滥,一是满洲统治者严酷的民族压迫和有意识地对文人士大夫独立意识(讲学、结社之类的活动)的打压,儒学局面早已岌岌可危了。什么是儒学?它是出仕做官者的正心诚意修身乃至治国平天下之学。真正的儒者和最高统治者之间不是君臣主奴之间的关系,而是亦师亦友的。

儒者对于君主的态度是“和而不同”的,明代皇权专制那么严酷,不怕死的忠臣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忠臣敢于批评皇帝,敢于上书议论最敏感的问题(事关皇位继承等重大问题)。有些被昏庸的皇帝廷杖打死、打残,反而赢得了忠直的好名声,被民间崇拜。他们的事迹被编成戏曲或评书,在民间演播,受到民众的欢迎。而奸臣往往在位时便受到民间舆论的鞭挞,这些都可见儒学在民风中得到张扬。到了清代这种忠臣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薛瑄、陈白沙、王阳明那样的大儒,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重要思想家也是明末儒学的遗孑,并非是清代的产物。清代的儒学就是考据学,人们艳称“乾嘉学派”,严格地说搞的都是“小学”那一套,大多是没有思想性的。韩愈有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首诗也可以移赠给大多数清儒。

在最高统治者那里不要说朱元璋苛酷寡恩,对于民本思想的敌视(删削《孟子》),就拿永乐皇帝朱棣来说(他曾令臣下编纂《性理大全》),对为建文帝殉难大臣妻女处理的“批示”,哪里有一点儿人味儿,更不要说什么儒不儒了。由此可见,孔夫子那一套,虽然主流社会的人们都把它捧到台面上供着,但不一定照他所说的去办。

关王爷的现象更复杂一些,应该说关王爷与历史上的关羽相去已远。关帝崇拜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通俗文艺作品(其早期,佛教、道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宋代初年,宋太祖赵匡胤还把关羽在武圣庙(武圣是姜太公)陪祭地位撤销,可是到了宋徽宗时就被封王了。一百多年间变化这么大,难道仅仅是因为道教所说的关王在运城盐池斩蚩尤,保障北宋朝廷盐税收入?不仅这个故事神话色彩太浓,显得荒诞无稽,而且也不能解释取代北宋的金人对关羽崇拜更甚(俄国人从黑水城窃走的一幅关公像,已经是通俗文艺作品中的关公了——标志是有青龙偃月刀,历史上关羽使剑——这幅标准像就是金代的)。我认为关公崇拜与通俗文艺作品有关,北宋是通俗文艺作品快速发展的时代,关公的形象在民间已经受到崇拜。

斩蚩尤的故事能够取信于宋徽宗,也与北宋人所受的通俗文艺的熏染有关。金国取代北宋以后,作为少数民族主政,他们接收一整套传统的主流文化比较困难,而通俗文艺,喜闻乐见,容易把握,接受起来比较顺畅。不仅金人如此,后来的满族人也是这样。例如《三国演义》成为许多满族人上层人物的读本,打仗时按照《三国演义》的故事使兵用策。直到雍正年间有的旗人写奏折时也有用《三国演义》典故的,我们从皇帝的申斥中,可见直到清代建国六七十年后,“三国”一类仍然是他们的必读书。清末慈禧太后掌政四十余年,其文化不高,虽然有时也让臣僚给她讲讲“四书”,但她最爱听戏的皮黄(后来的京剧),简直是不可须臾离也。许多时候是对着戏的本子听。皮黄中宣扬的底层社会奋斗、纵横捭阖之术的思想意识对慈禧肯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是因为这些不能登大雅之堂,即使有心得也不肯公开宣扬罢了。

通俗文艺作品昭示关帝与历史上的关羽有很大差别,一是由于通俗文艺的作者和演播者多是江湖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历史上的关羽不一定了解,二是江湖艺人思想意识一定会渗入他们的作品之中。我们从通俗文艺作品中的关公形象的故事及其所体现思想倾向是带有游民色彩的。关公有“游”的经历,自然会被游商、游民视为保护神。他的武勇也是那些接受了汉族通俗文艺作品的金人、满族人等崇拜和托庇的对象。金人、满族人成为统治者之后,关王自然为全民接受。然而文人士大夫对于关王爷的态度是有保留的,文人士大夫对文化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因此后世伪造的关王爷载记也很难登大雅之堂。

7.游民文化揭示了中国历史的治与乱,它就像索解中国社会的巨大密码。在显与隐、叛逆与正统、庙堂与江湖的变幻中,您特别提到一个从游民到帝王的个案朱元璋,这个案例太炫目了,它深刻地触及了历史演变的动因。而明代社会治理的严刑峻法也超越前代,朱元璋甚至将关羽由王贬黜为侯。朱元璋是不是最能体现传统中国政治学中的帝王术?什么叫帝王术?

帝王术本指物色、选择、拥戴、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的权术。这是一部分士人热衷的,并借此飞黄腾达。士人一般没有称帝称王的勇气,平常所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帝王术内涵大体包括:一是进取不由正道(所谓“正道”是指孟子倡导的以“仁”取天下);二是所推行的未必是他所相信的(挟持浮说);三是重术不重德;四是苛酷寡恩。可见所谓“帝王术”,完全是工具理性,没有终极关怀,因而称之为“术”。也可以说帝王术就是中国式的马基雅弗里主义。

从秦朝到清代,在中国主要疆土上大约建立过三十个朝代和政权,其中除了西东汉、西东晋、北南宋是同姓之间带有承续性的政权之外,其他都是由异姓的新统治者开辟的新王朝。如果认真研究一下这些王朝的开创者,也就是第一代统治者的家庭经历、文化教养、崛起过程,便会发现,他们大多属于两类群体。一是少数民族或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们,前者如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辽、金、元、清等朝的创建者;后者如隋、唐、后唐、后晋等朝的创建者。另一类是出身于游民或是接近游民的社会下层人士。前者如朱温、刘知远、郭威、柴荣、朱元璋等;后者如刘邦、刘备、刘裕、陈霸先、赵匡胤等。

这些第一代创业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文化教养比较低,有不少还是文盲,没有什么系统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信仰。这些开国皇帝虽然不懂得制礼作乐以文饰其统治,但是,他们却十分熟练地运用着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斗争技巧,在改朝换代的复杂尖锐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芸芸众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是上天垂命,命令他们来统治中国的,对他们老百姓只有顶礼膜拜。而那些受到中国主流文化长期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在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则缺乏竞争力,总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他们在改朝换代的斗争中只能作为辅佐存在。

朱元璋取天下时,讲帝王术的主要是他的辅佐者。例如刘伯温就被民间视为善搞帝王术的军师(这与刘基真面目有很大差别),朱元璋对于臣下的使用和控制称之为控驭术。

8.明代社会控制之严为史上之最,比如农民不许离开原地,商人不许走出百里,和尚、道士严禁游方。为什么游民组织化(比如帮会、结社等)反而在本朝趋向成熟,从而开启了后世秘密社会的大门?

同类推荐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热门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倾尽一生来爱你

    倾尽一生来爱你

    一个偶然,她随师傅穿越古代,让她遇见两个极品帅哥三个人的江湖旅程渐渐的开始,可是竟意外的进入了妖界“汗,又是个帅哥,只不过,是个妖精”。爱,总是要经历曲折的在世间的流逝中,经历了重重磨难冷翊的守护,姬千尘的帮助,他们的执着愿舍弃大好江山,只为与你“执其手,携与老”
  • 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日语语法研究,日语教学研究。日语翻译研究,本辑包括:学者访谈,语言类型学研究,书评等栏目,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语料库与日语研究,共收录37篇文章
  • 老婆跟我复婚吧

    老婆跟我复婚吧

    她和他老公是商业联姻,注定是一段不能了结的婚姻,老公一次次的背叛让她死心……
  • 读三国 学管人

    读三国 学管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拥有最伟大管理智慧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以其丰富的竞争谋略以及高明的管理哲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智慧源泉。本书正是借助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和三国典故,以现代社会的网络应用市场为背景,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一篇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精彩故事。本书借三国人物之口,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相应的应对之道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三国智慧与管人精义于一体,妙论迭出、读来有趣又有益,再加上如文学语言一样的叙述风格,相信对读者大有裨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等痞女

    一等痞女

    贱人是什么?贱人就是自己不脱衣裳,专让别人脱衣裳的人。贱人就是先让你飘飘如仙,而后又痛不欲生的人。贱人就是让你分明恨的牙齿痒痒,但又忍不住一夜一夜去想的人。贱人就是曾让你拔剑数百次,但却始终没有一次是刺得下去的人…综上所诉,贱人就是…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是鬼灵精怪,花样百出的小痞女,除油嘴滑舌,鸡鸣狗盗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她并不出色,整天嬉皮笑脸,趋炎附势外的整一个刁奴加小人的奸诈嘴脸。可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有谁知道在她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究竟掩藏了一种怎样的魅惑?又有谁知道伪装之下,绚烂的笑容也可以瞬间变冷,一如夜一般的幽暗深沉。一张玩世不恭的笑脸,一双冷漠疏离的淡眼,勾勒的假象下,当所有的真相一一剥开,那呈现出来的,将是一番怎样的震撼?惊天绝世,极致妖娆!【片段一】:“臭丫头,你刚叫他什么!”打手面前,一个满脸横肉的纨绔公子哥,指着面前一俊雅美男吃醋的捞起袖子。“大爷啊。”某女见此嬉皮笑脸,完全一副哄死人不偿命的无耻表现。“丫的,可是你昨天明明拿了我一大把银子,说是从此以后就专叫我一人?”公子哥嚷嚷。“嗳哟,您真是滴!他那是表,您才是亲呐…哪能相提并论啊,亲大爷--”某女奸道,一如她身边那只活蹦乱跳的小雪狐,溜溜的转着大眼。“哦!这样。”公子哥闻言,有理的点了点头。而那俊雅美男则一脸阴沉,目光中微微的闪着别意。【片段二】:沉沉的夜幕,天色微凉,一个绝美的身影,一记暗魅的响指,轻浅随意的在这空中划过,倦淡慵懒的在这整个城中蔓延:“杀吧,风堡城中…一个不留。”“风千舞,你不能杀我,我是你叔叔!亲叔叔--”“是啊叔叔,我本不能杀你。可是爹爹,他一直在等着你呢…”抚着雪狐,女子笑的灿烂,可是在那灿烂之下,是暗不见底的深沉,及其无边无尽的…嘲弄。【片段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儿郎…”草地上,一个三岁模样,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正翘着个二郎腿,自视无比帅气的叼着根杂草,脑袋乱晃。“小弟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吧?”面前男子,轻言浅笑。“我知道啊,漂亮叔叔。可我觉得这样说会比较潇洒一点!”男孩认真,煞有介事。“哦,那你知道什么是潇洒吗?”“当然知道!我娘说了,潇洒就是长大以后,要惹尽天下美人儿之心--”本文女主腹黑,奸诈,隐忍,强大,一对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小妞真靓【全本+番外】

    这小妞真靓【全本+番外】

    世间风情万种,兜兜转转,你追我不看,你退我不让,你再怎么会折腾,心依旧只为你流转!所以,苏小小,你怎么可以再坐视不管!【简介转折抢先看】:或许还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爱,所以即使如被甩了无数次的苏小小,依然可以屹立不倒,反正有个小破孩供她欺负!都说酒后就会出意外,所有人貌似都难幸免。这不,当一脚被刚醒的苏小小踹出了家门,裴小孩只能摸了摸脑袋,他其实很想说,要是我说昨晚我什么都没做,你会相信么?他没说,原因一,就是说了,“聪明”如苏小小也一定不信,外加铁定还会再来一脚;二么,就是没有必要了,既然有人都自己认为生米煮成了熟饭,他何不来个顺水推船呢。【于是便有了以下小白一幕】:“不是吧,就这样,我就成了家庭妇女了!”苏小小糊里糊涂的走出来民政局,手里多了个小红本本,满脸痛苦加不甘。“小小,你可不能做家庭妇女啊!”裴子寒笑的那叫一个灿烂,连掩饰一下都觉得浪费:“现在怎么说也是你的人了,你可得努力挣钱养家糊口的!”然后,你就会在人来人往的政府大门外,看见一个斜睨着双眸,“啧啧”摇着头,自以为看透一切事实真相的女子,轻轻弹了弹红本,还好没有发挥她的狮吼功,“裴小孩,姐姐我就是让你养着一辈子了!怎么了!?”*****轻松搞笑小言文,期间不乏某些煽情小情节,不为博取眼泪,只因每段情,都该被珍惜;每个人,都是被上帝轻吻过的天使,坠落凡间,等待爱!小妞群号108298168(景色如风),敲门砖:书中人名~风景恭候大家,么么~~~===========风尚阁书评:爱情借据http://m.pgsk.com/diary/view/m.pgsk.com?id=1004248************小小自荐下:某妞第一篇古典架空穿越文《倾城色:慵懒王妃》http://m.pgsk.com/a/207185/希望大家多去捧捧场~~~~O(∩_∩)O~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