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2600000016

第16章 ·时事评说 (5)

“从今天起,无论在会上还是在公文里,一律将过去的姓名加职务的称谓,改为姓名加同志的称谓,或名加同志的称谓。比如拿我来说,把杨红光行长改称为杨红光同志,或叫红光同志都可以”。这是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新任党委书记、行长杨红光上任后,在第一次行长办公会上讲的一件事。

“红光同志”,这样的称谓,真是既平易近人,又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

在我国古代,“同志”一词的意思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它是作为两个词来使用的:同,即相同、一致;志,即志向。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意思就是说:品德相同心亦齐,心齐就志向一致。可以看出,在这里,同志是“相同的志向”的意思,与现在作为名词来使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到了现代,“同志”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互称同志。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引用“同志”这个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我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对“同志”一词赋予崭新的含义,表明党员之间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下的一种新型关系。

然而,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在称谓上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称为“同志”的叫法似乎越来越少了。有不少单位和部门的领导,担任一定的职务后,都习惯下属称呼自己的职务,如“王行长”,“李书记”,“马局”,“王总”等等,这样称呼职务,难免使原本平等的同事关系变得等级分明,让彼此心的距离有意无意中就渐渐地疏远了。而下属对领导称呼职务,其中有尊敬的成分,也不乏借此逢迎、取悦领导,在对领导的称谓上涂抹功利的色彩。

其实,称谓“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同志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职务虽有高低之分,但那是工作上的分工不同,在人格尊严上却没有卑尊之别。

一些人受利禄熏心的影响,在称呼上也带上来了功利之嫌与逢迎色彩,给党的传统、社会风气和同志关系上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一声“同志”,却让人心头一暖,令人倍感亲切。

一项功在长远的战略举措

中行黑龙江省分行审时度势,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大主题,向全辖推出“企业文化建设百项措施工程”。这是该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最好行动;是新形势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参与国内外同业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追求卓越,促进全行经营管理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两三年内跨入全国系统二类行先进行列”,并使该行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常胜不衰,是这次推出“企业文化建设百项措施工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目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流淌在员工血液里、深入到员工骨髓中的一种“原动力”。虽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它能渗透在员工的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和追求卓越之中,时时给人以感染、以启发、以魅力。例如,该行即将推出的TTA管理模式中的“事事做案例—向实践学习;人人做案例—向工友学习”以及DKD道场管理模式中的“人人有特长—塑造技能型员工;人人有绝活—塑造全能型员工…… ”这种文化管理的载体与模式,我们可称其为“企业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有些企业对员工单纯地强调绩效如何。毫无疑问,绩效突出对“发展”这个大主体是完全必要的,但若忽视了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就难以达到更高、更强、更快的境界。我们看到,有不少团队,工作不可谓不勤奋,管理不可谓不严格,却不能再超越自我一步。我想,问题恐怕就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上。

古人对“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是很有见地的。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就是文化与素质的有机融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在看了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后,曾说过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我们的歌手开始是拼长相、拼嗓子、拼技巧,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要决定于拼文化。”见解切中时弊。中外企业管理的大量实践证明:三流的企业靠人才,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

中行黑龙江省分行从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推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这项战略举措。但构建企业文化,实现美好蓝图,还需要省行全体同仁对“核心价值”的认同,更需要全辖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上路?参与的程度和效果如何?对你、我、他的将来,对所在团队乃至省行的美好明天,必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的选择。

遗憾这“防心”

世间就是这样,假的东西多了,真的东西就会少了;欺诈的东西多了,真诚的就会少了。这种情势下,人们为人处事的心理、心态乃至行为,常常会出现错觉甚至错位,造成不该有和不该发生的事情,常让人哭笑不得。

你若不信,请看黄海飞同志发表在《中年读者》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防人之心》,全文如下:

回到家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正懊恼间,手机响了,对方问我是不是丢了钱包、钱包特征、内装何物等若干问题后,约我在某时某地相见。

放下电话,心中窃喜,真是天不负我呀。准备拔腿出门时,忽觉不对。现在还会有如此好心之人?该不是什么圈套吧?别是碰上一老贼或一犯罪团伙借机敲诈什么的,那岂不……于是我急召两位壮汉好友同行。

我们按时到达约定地点。

此时,一对老夫妇蹒跚走来,看了看我们,犹豫一下又走了过去。顷刻,我的手机响起,还是那个人:“你来了吗?”有两位壮汉在旁,我底气十足地说:“我就在这儿呢,你在哪儿呢?”“哦,你们是不是三个人?”我急忙探头四顾,看到刚才走过去的那对老夫妇又朝我们走来。

再次确认了身份后,老夫妇将钱包给我了。

“不瞒你说,小伙子,”趁我清点的当儿,大妈说,“我路过这儿发现钱包的时候,还真没敢捡,心想这八成有诈,别中了别人的圈套。可我四下张望,也没见什么可疑的人往这儿瞅,才壮胆儿捡起它回了家。刚才出来前还在犹豫,别被坏人坑了,便让我老伴儿来充个保镖。”

“放心”对不对呢?对!“放心”该不该呢?该!但,这样的放心,难免叫人有些遗憾。

用发展赢得尊严

省中行年中工作会议,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的誓师动员大会。会议客观分析了经营形势,明确提出了发展思路、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对全行统一思想,团结带领全行员工克服困难、真抓实干,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中会议上,省行领导的一次次讲话,业务部门的一个个发言,讨论会上的一条条建议,最终汇成这样一个口号:把困难变责任,化挑战为机遇,用发展赢得尊严!

与会代表欣喜地看到:省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实事求是、正视困难,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行员工抓住发展机遇,赢得市场份额,完全有能力开创全省业务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实事求是为发展:在业务发展模式上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分支行业务规模不分大小,只要不断快速发展;发展途径不做统一,只要市场份额取得进步;管理方式不求一致,只要提高效能、市场反应迅速……

调整思路促发展:这些年,我们也在尽心尽力求发展,但为什么没有跑在前头?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展思路问题。我们尚未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还不能与时俱进;经营路数欠缺;业务品种单一;营销模式僵化。因此,全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行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真实位置,重新思考我们的经营战略、市场定位、发展策略,要站得更高一些,看得再远一些,发展更快一些!

突破难题求发展:实现快速发展,就是要突破发展中的难题,化解发展中的“瓶颈”,牢固树立风险与收益匹配发展的理念,全行效益与员工利益协调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使发展的步伐更快些,效果更好些;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全行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职业平台,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让员工共享;就是要开拓创新,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甩掉不必要的思想包袱,克服各种制约发展的思想、体制和机制障碍。

转变作风快发展:作风是形象是榜样,尤其是省行机关作风,是全省的风向标。当前,省行工作作风比较突出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议事决策拖拉;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等,严重影响了业务发展和管理效率。“领导就是承担责任”。因此,必须在短时期内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扭转不良风气。

让我们在省行新一届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全行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引导到加快转变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式上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用一个个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谱写出黑龙江分行发展事业的壮美新篇!

责任重如山

人生,因爱心奉献而崇高;

事业,因履职尽责而伟大。

大庆中行为收回一路三桥2.67亿元不良贷款,想千方、设百计,可以说,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因素,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最终全部收回本息,成为全辖业务经营的一大亮点;

双鸭山中行顶住多方压力,冲破各种阻力,历尽艰辛,合力破难,成功收回历经四年、三届班子未能收回388万元“钉子户”的不良资产,使该行“消贷”不良率由32%一举下降了6.7个百分点;

黑河中行新班子从源头上寻求发展的动力和内控的长效机制,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最终出台了适合市情、行情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个行的情况不同,难点不同,却同样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他们之所以把“难棋”变成“活棋”,把“难点”化为“亮点”,靠的是对中行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可贵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企业)最宝贵的“内核”。他包涵着人们共有的优秀品质与永恒价值,反应的是一个单位和部门盛衰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常说,责任不仅反应一个人的素质,更代表一个人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的塑造。在省行要“用三年时间赶上国内发达省分行”的今天,对内全行整体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团队凝聚力的强化,需要责任心;对外而言,我们社会形象的展示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同样需要责任心。大庆、双鸭山和黑河分行取得的成绩,就是典型的例证。

事实上,在一些单位和部门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表现:工作得过且过,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拈轻怕重者有之;执而不行,说而不做,落而不实,督而不办的现象有之;衙门作风,高高在上,公事私利,以权谋私者有之……上述种种表现,说到底,还是“责任”二字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与我行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格格不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正。

高度的责任心靠自觉也靠制度,责任心不像指标那样明显也不像业绩那样亮眼,全凭“参照物”去衡量考证。因此,强化和建立责任制度尤为必要。要通过制度机制,真正使“责任心”由无形为有形衡量,由软性指标为硬性规定。一方面对不履职尽职的员工,通过严肃查处提高其违规的成本及代价,进而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对严以律己、责任心强的模范者,通过表彰与弘扬,真正让其有为加有位。

当前,全行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肩负着前所未的历史使命。因此,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各行、各业、各岗履职尽责作保障,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责任心作支撑。如何增强责任心?一要做执行型员工。“执行力”是左右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每一名员工都必须以服从和执行为第一要义。二要做创新型员工。创新才会在遇到各种“挑战”时,积极不断地追求和实现目标。三要做忠诚型员工。因为,忠诚的员工才能够尽职尽责,敢于承担一切,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四要做合作型员工。自觉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互相合作、主动配合。五要做奉献型员工。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艰难困苦面前不退怯、不言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同类推荐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本书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果戈理誉为“俄国最优秀的叙事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1903年被译介入中国,成为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遇普加乔夫,后来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不久要塞被普加乔夫攻陷,普加乔夫因念旧情释放了格里尼奥夫,成全了他的婚姻。
  • 迷糊丫头撞上爱

    迷糊丫头撞上爱

    一个出身平凡的丑小鸭,进入了“圣凌学院”进行深造,就这样她的人身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里,她有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有了相见恨晚的好哥们,有了视其为敌的冤家,更有了痞子性格的他,当他们火花碰撞的时候,她终将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干枯的河

    干枯的河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已改编为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开播。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