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900000025

第25章 后记原本只是陈述书之外的事情,不想因盘根错节而沦为自怨自艾。

写完这本书后,并未得到臆想中的快感与满足。

我得到的是庞大的怀疑,我深切地怀疑自己是否可以继续下去。

这样的怀疑,是源自作品中心知肚明的瑕疵。

我想,时间再久一些,待到现实以它的无情在我心口刻出痕迹,我便能再用一张纸呈现出更浓烈的爱或者恨。

年少时,常常故作深沉以显示与旁人的不同,从而获得满足感。

后来才知道,最大的不同其实不是渊博与深刻,而是时时刻刻让自己保持孩童一样的好奇与无知。

感谢你,感谢我身边的每位朋友。

让我知晓,即便在记忆之中,我也不是一人前行。

附录

关于仓央嘉措的结局及诗歌说明

常人阅读小说或者历史往往不愿看到悲惨的结局,虽然此书中我妄自给了诗佛仓央嘉措一个“美好”的结局,但难免有读者抱着追根溯源的心理,想了解在史书中记载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到底何去何从,所以,我整理了一些大众认同的文字附在这里。

第一种说法:“遁去”说

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卷六第六节:“次因藏王佛海与蒙古拉桑王不睦,佛海遇害。康熙命钦使到藏调解办理,拉桑复以种种杂言谤毁,钦便无可如何,乃迎大师进京请旨。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之时,大师乃舍弃名为,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发利生,事业无边。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仓央嘉措秘传》以仓央嘉措亲口所述为视角,说仓央嘉措在去北京途中行至更尕瑙尔,施展法术,于夜间向东南方向遁走。途经打箭炉、峨眉山,又回到西藏的拉萨、山南,还去了尼泊尔、印度,再返回西藏及青海,最后在今内蒙古的阿拉善旗圆寂。

第二种说法:“早逝”说

《清史稿·列传·藩部(八)西藏》:(康熙)“四十四年桑杰以拉藏汗终为己害,谋毒之,未遂,欲以其逐之。拉藏汗集众讨诛桑杰。诏封为翊法恭顺拉藏汗。因奏废桑杰所立达赖,诏送京师。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卒年二十五。时康熙四十六年。”

《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七》:“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驻扎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报称:拉藏汗送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

释妙舟《蒙藏佛教史》第四篇第三章第七节:(仓央嘉措)“年至二十有五,敕入觐。于康熙四十六年行至青海工噶洛地方圆寂。”

在这里,我个人更倾向于早逝说,既然第巴桑杰甲措已经被拉藏汗所杀,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桑杰甲措所立,因此成了拉藏汗行事的绊脚石。拉藏汗向康熙帝表现讨好,做出比桑杰甲措更加效忠朝廷的姿态。康熙帝顾全西藏大局,视六世达赖喇嘛为烫手的山芋。

自此,掌握时局的二人都不希望仓央嘉措存在,那么仓央嘉措很有可能是在行至青海湖畔时被拉藏汗的人所谋害。谎报病因不过是安抚民心。按理说圆寂的达赖喇嘛应当实行塔葬,可却在青海湖边遭到抛尸,可见当时押送仓央嘉措的人并不希望有人来追查仓央嘉措的死因。

我想,无论仓央嘉措是在二十五岁时卒于青海湖畔还是遁去后六十四岁圆寂,我们都已不必再追究。生命的浓度往往比长度更重要,仓央嘉措已经给了我们他二十几载最灿烂的年华,留得后人传唱。假使他二十五岁在青海湖畔遁去,那直到六十四岁的这些年,不过平淡缓慢如溪水一般,于他是种幸福,于我们已是无关紧要。

人们总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盛不衰,就如同希望生命永恒,其实不过是贪恋美好难以舍弃罢了。仓央嘉措一生固然美丽,但万千美丽的事物都在,我们只需记他在心中,便也无憾了。

关于诗歌的一些说明

《那一世》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那一世》是世人广知的一首诗歌,很多人也是因为它才认识了仓央嘉措继而对他产生兴趣,不过此诗却并非仓央嘉措所作。追根溯源,是朱哲琴所唱《信徒》一歌的歌词,词作者为何训田,后在网络上被人改写,出现诸多版本,这里只是选取了一个版本。

《那一世》用词洗练,意境丰富,实为一首好诗,但并不符合仓央嘉措的诗歌风格。仓央嘉措所写谐体民歌,一般每首是四句,间或有六句或八句;每一句是六音三顿,而《那一世》在句式和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仓央嘉措的其他诗作,其结构与谐体相距甚远。

仓央嘉措身为六世达赖喇嘛,更不可能去磕长头,去转经。所以,《那一世》并不是仓央嘉措所作。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若是排下号,那么这首《见或不见》可以称为仓央嘉措广为流传的第二首诗歌了,但其实这首诗歌也并非仓央嘉措所作。

《见或不见》刊载于《读者》杂志2008年第20期,署名仓央嘉措。但原作者其实是扎西拉姆多多,讹传为仓央嘉措,并非是作者本意。

以下摘自扎西拉姆多多博客:

曾经在网络上被反复转载的诗歌《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标题后来更被篡改为《见与不见》),被很多人误传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其实这首诗出自多多从零七年五月开始写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在《沉默》之前还有《唱》和《说》,它们是同一个系列的。“班扎古鲁白玛”其实是梵文的音译,班扎,就是Vadjra,是“金刚”的意思;古鲁,就是Guru,是“上师”;白玛,就是pema,是“莲花”的意思。“班扎古鲁白玛”: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莲花生大师(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被认为是第二佛陀)。而莲花生大师的心咒就是:“嗡啊吽,班扎古鲁,白玛悉地吽”,在起名字的时候,我就是从这个心咒中取的。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多多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真的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即便如此,多多愿意,将荣耀归于仓央嘉措。

市面上几乎每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都会提及这些,在这里老调重弹,只是希望读者明了,仓央嘉措所写诗歌流传下来的极少,且都为藏文所写,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歧义,市面上存在太多有关仓央嘉措的伪作。愿读者通过此书能对仓央嘉措有所了解,结合其生平,辨别真伪。

读书不求甚解倒也是一种境界,无论伪作还是真迹,只要让你心中的仓央嘉措更加完美,那便也是好的。

同类推荐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热门推荐
  • 母亲河,别再流泪

    母亲河,别再流泪

    过流之处,在我们的心中,无不给两岸人民带来无尽的福音,她是那么神圣,河底鱼虾不计其数,是那么美丽丰饶……可现实是:靠着河岸的居民却要去买水饮用,渔民已无鱼虾可捞,母亲河是完美的,污染的河流臭气四溢……听起来让人恐怖、愤怒,面对这些现象,一往无前,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保护我们的河流,保护属于我们每个人家乡的母亲河,它清澈见底,让母亲河两岸的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让人类与我们的母亲河和睦相处,它惊涛澎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母亲河无私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如今却变得伤痕累累
  • 混乱三国

    混乱三国

    《幻石神游记3·混乱三国》,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招摇下堂妃:王爷,我罩你

    招摇下堂妃:王爷,我罩你

    一个梦境,让她穿越时空成了东夏国首富的掌上明珠。一顶花轿,将她抬进王府成了人人称羡的高贵王妃。新婚之日,那个发誓会对她好的人,不见人影就罢还敢带小妾回来?岂有此理,她要去谈判!岂料竟然弄巧成拙,被老公刮目相看!一段爱情,他许她目无一切、她却渐渐迷失自己。当她终于找回自己,他却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他。他说:你滚开,我不需要你来怜悯!她说:我穿越千年来到这里,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我爱你,你怎忍心让我离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吸血鬼

    吸血鬼

    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他们在黑暗中奔走,游移于没有阳光的异界。年华流转,却永生不死。依靠别人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他们沉浸在充满罪恶的血河之中。在咬断少女脖颈的时候,只留下冷酷的决绝,他们在鲜血中体验另一个生命的存在。
  • 仙妃妖妃都是我

    仙妃妖妃都是我

    头脑聪颖,心地善良,但性格却刁蛮任性的西月,莫名的穿越到了清朝。她因为有从现代带去的笔记本电脑,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被喜欢她的人视为仙,为嫉恨她的人视为妖,且看她如何在险恶多事的宫庭里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快乐,同时保住了她和乾隆的美妙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星

    公主星

    她像公主般高雅美丽,却也注定是忘记飞翔的金丝雀。当她明白自己的哥哥夏允熙是富家少爷,当她明白自己的真爱离去,从此开始他们刻苦铭心的追逐。六年的相思等候,凭她华丽的舞姿,考进舞夜学院,邂逅于封爵的四个混血男儿,却在不巧间多了另一层身份,原来她是真正的家族千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站在成功学的角度,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信心、打造坚持的意志、高度自制、勇于冒险、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发掘潜能、充分利用时间、成功推销自己、利用人际关系、积极行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论述了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成功追不追你,在于你对书中这些问题做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