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22

第22章 多请求,少命令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一段话,关于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要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读了这段话,我豁然开朗。通俗地说,请求可以坦然接受两种结果:答应或拒绝。命令则只有一种选择:必须服从!

我立刻想起了前几天四嫂在电话里和我说的事情,她说儿子鹏鹏现在越来越不听话,喜欢穷对付。让他帮个忙,他却唧唧歪歪讲了一大堆的道理,挺难缠的。四嫂举了个例子,让鹏鹏帮忙扔垃圾,鹏鹏会本能地拒绝:“凭什么让我做,你没有手脚呀?又不是我弄脏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听了这话,四嫂不免生气数落他。鹏鹏同学可不是省油的灯,伶牙俐齿、兵来将挡,到头来反倒是四嫂败下阵来。我猜测,此刻的鹏鹏内心难免偷偷得意。于是所谓的“顶嘴”的本事愈发见长。

表面看来是鹏鹏不懂事,让他帮个小忙都斤斤计较,还一大堆的歪理邪说。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也曾经观察到过。不管四嫂让鹏鹏做什么,鹏鹏的反应都是立刻拒绝,而且因为怕妈妈数落他,还会先下手为强,用“你没有手脚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类的话拦住后面的说教。

我在电话中和四嫂沟通,说了我的观察和感受。我猜测四嫂是怕鹏鹏拒绝,所以提出请求时表情严厉,用命令的语气说:“鹏鹏,把垃圾扔了。”如果我是鹏鹏,大概也会本能地拒绝:“求我帮忙,还这么理直气壮!”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其实也很容易,话还是那句话,语气变化一下就不一样了。如果用温暖、柔和,甚至带一点儿俏皮的语气说:“鹏鹏,把垃圾扔了!”那种亲切、友好和愉悦的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很舒坦。这种情况下,他会觉得帮妈妈一个小忙实在不算什么。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记忆。比如,妈妈让我洗碗,我觉得这要求也算合理,已经要付诸行动了,结果妈妈对我不太放心,又唠叨了几句:“我说你没听见呀,赶紧的!要洗干净点,上次就没洗干净,小心别把碗摔碎了……”听了这几句话,我立马态度转向,坚决不做。说心里话,看到大人的脸上写满挫败,总有几分暗自得意,心里还假惺惺地替大人“惋惜”:你们这些大人真笨,一点儿都不懂小孩儿的心思!你要是态度好点,少说几句,我不就做啦?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时常被莫名的力量推动着,去对抗父母或他人,却没有仔细想过这对抗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情绪。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不管是鹏鹏还是当年的我自己,并不抗拒帮忙,而是反抗妈妈那种不容置疑、理所当然、居高临下的语气。我们愿意帮忙,愿意听从妈妈的吩咐,但是,即便作为一个孩子,也有最起码的需求,那便是期待被尊重与赞赏。听到妈妈命令的语气,感觉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拒绝,妈妈会生气,会数落我们;服从的话,又心有不甘,不想屈从于大人的颐指气使。于是便本能地反抗。

也许你会说,我们给了孩子尊重与赞赏,他就是不听,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的话并非圣旨,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凡事都要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我们不就成了事实上的“独裁者”了?当孩子不听的时候,恰好是大人自我反思的好时机:我们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是怎样理解的?我们的语气和表达是否恰当?孩子的感觉是怎样的?

当然,如果平时经常命令、指责孩子,就算我们改用请求的语气,孩子还是会理解成命令。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会渐渐认识到,当父母用请求的语气时,可以遵从内心的感觉,自由地选择答应或拒绝,而不必担心批评、指责或者来自父母的其他负面情绪。

对于请求的妙处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是懒人一个,最怕做家务。叔叔家的弟弟妹妹们等着我出去玩,我却对着家务一筹莫展。于是我就会请求每个孩子帮我一点儿忙,对于我的“花言巧语”,表妹现在还常常提起,说当年我把他们哄得团团转。其实我的言语一点儿都不花哨,只是语气柔和,音调生动,这就能轻易地调动起孩子的热情,连我自己都惊叹于语音语调的神奇,而且屡试不爽。在我的记忆中,这些孩子做家务非常神速,我们分工协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路欢声笑语嬉闹玩耍去了。

在我看来,请求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捷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顺毛驴”,我们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他们才愿意发自内心地接受请求,每当这时候,他们做得往往比我们期望得还要好。而且我们能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畅快。如果我们命令孩子,就算他们勉为其难地做了,从表情和态度上,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不满。做的时候,还会应付了事、偷工减料。这还不算,对于自己心中的不痛快,他们总要找机会“还”给父母。

请求的话,除了需要春风化雨的态度,还要作好被拒绝的准备。我就经常遭到拒绝,特别是曼曼和鹏鹏,拒绝得可干脆了。比如,我问:“帮个忙好吗?”他们要是不愿意,就会摇摇头说:“不好!”俩小屁孩儿表情坦然语气坚定,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我只好乖乖地说:“好吧,我自己想办法。”虽然遭到果断拒绝,但我并不会感到难堪。一方面是因为我作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另一方面我否定他们的请求也同样干脆。相反,每当看到小孩儿坦然地拒绝他人,没有内疚,也没有忐忑不安的神情,我心中总是无限感动。一个孩子能坦然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的内心放松而舒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坚持做自己,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效果吗?

假设我们命令孩子50次,孩子会很反感,孩子往往会用50次对抗来“回报”我们。当然,这个对抗可能是直截了当的,也可能是“蔫儿抗”,还可能会滞后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假设我们请求孩子50次,他们也许会拒绝20次,答应30次。可以想象,自愿做30次的效果,远好于被迫做50次的效果。如果我们把拒绝仅仅理解为孩子的自主表达而不与个人颜面联系在一起,我相信,亲子关系会由“控制——对抗”转为“尊重——理解”,孩子能更主动地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们管理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家庭氛围也会更融洽。

我的个人经验和咨询案例都反复印证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总是用尊重的态度和请求的语气与孩子对话,彼此的关系会变得温馨、愉悦、富有弹性。你会发现孩子根本不用管,仿佛有一股天然的力量在指引孩子的成长。许多心理学家都阐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完善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自行推动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与这股力量相比,我们的命令、控制和强迫,反倒是画蛇添足、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的核心任务,不是怎样控制孩子,而是激发孩子的潜力。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运用规则来约束孩子。不过,我尽量不依赖规则,而是不断去探索更加柔和、温暖的相处方式。我坚信,好的教育一定蕴含着简约之美。

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须用命令的情况也不多。如果平时都用请求的语气和孩子协商沟通,偶尔动用命令的语气,也会格外有效。当然,请求必须面对“答应”或“拒绝”这两种结果。被拒绝的时候,即使你没用指责的言语,表情却显出阴郁、闷闷不乐,也会引发孩子的内疚。孩子为了讨好父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会勉强答应。这样的话,就算你用了请求的语气,也不是真正的请求,而是变相的命令。

以前有一位妈妈和我探讨,她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变唠叨的,没生孩子的时候话可没这么多。这个话题恰好可以回答那位妈妈的疑问。频繁的命令,最终会通往唠叨!很显然,频繁的命令会引起孩子的对抗。为了让孩子听话,妈妈只能用更频繁的命令压制孩子。于是就变唠叨了。唠叨是什么呢?说到底,唠叨主要是由指责和命令组成,并反复播放,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语言。

相信谁都不愿意成为唠叨的人,那么,从今天开始,多请求,少命令吧!

同类推荐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我们将两个世纪以来畅销不衰的世界上最先进、最权威、最受父母推崇的三大教育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蒙台梭利育儿全书》集合成《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献给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你。这三本教育著作所阐释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认可和推崇,其内容涵盖教子的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精髓和新方法。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相信能够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实际的帮助。
热门推荐
  • 独步紫寒

    独步紫寒

    三十年的豪门生活,一朝变为须有。本已必死的结局,却意外的重生。重生后的世界,紫寒又该如何的生活呢?性格本就冷淡的她,在无尽的岁月当中,是否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此次重生,究竟是上天安排,还是巧合?我们拭目以待。修仙世界,强者如云,紫寒又该如何立足?本有强大的背景,奈何在一夕之间消失,悲催的紫寒只好凭着自己的天赋,一步步的去傲视群雄!在修仙的路上,她遇到了各式各样的美男美女,紫寒又该如何的拒绝呢?紫寒只默默的来了一句,施主,请自重!!!次乃爽文。ps此文很可能无男主书友群号:238737336进来我陪你们聊!
  • 君临天下:废材九小姐

    君临天下:废材九小姐

    一朝穿越,她成了紫迷国丞相府文不成武不成的九小姐。废材?白痴?姐姐和家人唾弃她,丫鬟欺压她,太子殿下更一脚把她踢开娶了自己的姐姐。唯有他,在紫迷国一手遮天、拥有妖孽天赋的落瑾殿下独宠她一人,却又在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在这乱世的背后,神秘的父母离开她,究竟隐藏什么秘密?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本书紧扣《规范》的基本精神,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解读《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体系,重点解读六条师德规范的内涵,疏理其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谁说女人要靠男人?谁说女人不能自食其力?谁说女人要向男人伸手要车要房?谁说女人失恋就寻死觅活?谁说女人不能独自精彩?在古代,女人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在现代,即使女人被称为半边天,但仍有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女人就应该以男人为中心。让这些传统的老观念统统见鬼去吧,女人不属于任何男人,更不必要依靠任何男人,她们自己完全有能力精彩地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都自立自强。如果还有人妄图把女人看做男人的依附,姐妹们,请大喊一声:男人请走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宝示好:爱上顽皮妻

    萌宝示好:爱上顽皮妻

    面瘫宝,情敌来一个削一个!“宝宝啊,“跑……”“跑……”某女呃一声后抄起鸡毛掸子,小姑子围着转,“你就知道跑跑跑!妈咪要打打打……你!”宝宝抖擞!“跑去找警察叔叔!”,竟然还想娶她!小白兔婚后摇身变成小野猫。如果妈咪和你爹一起掉河里,她不过是幽默了点,结果被他捉进豪门!被欺负了不说,你会怎么做?”某女挑眉问“如果你爸要打你妈咪,公婆是浮云,你会帮妈咪的吧?”某女等着宝宝将功赎过。
  • 寻根

    寻根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教主夫人别装纯

    教主夫人别装纯

    在圣天大陆上,每一种时节,都会有不同的景象,热闹,繁华,宁静,都会在这里演变。没有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此时正值除夕之夜,烟火在天边绽放。纵眼望去,整个圣天大陆是一片和乐融融的景象。温馨,幸福,是不是就能够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就在夜半时分,天忽然变了,整片天空突然间变得幽紫深邃,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旋窝,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心慌。天降异象,到底是福是祸?神秘的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