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13

第13章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

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有位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孩子说,你总这样不听话,将来到了学校和社会,谁会哄着你、顺着你说呢?我是怕我总顺着他,他没受过一点儿挫折,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我们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下去之后,我发现这位家长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不夸奖孩子,是在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努力地理解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肯定孩子的进步,反倒有违“挫折教育”的原则。

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内容,大部分文章都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给孩子增加挫折,使之受到教育。很多文章还耸人听闻地说,某个孩子因为很小的事情自杀,就是因为“挫折教育”不够。

有心理学家说,挫折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失败和不顺利而引起的感觉。

很多人以为,只有失去至亲,父母离异,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流离失所才算挫折。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挫折为何物。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狭隘。

事实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孩子每天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考试不如意,遭到批评和嘲笑,和同学闹矛盾,不小心丢了东西等等,都算是挫折。从这个定义中便可看出,挫折无处不在。其实孩子们从来就不缺少挫折。比如,两个孩子玩游戏,甲请求:“把铲车给我玩玩好吗?”乙回答:“不。”那么,甲的愿望没有达成,算是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面对这种情况时,孩子的反应会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继续请求,或者想别的办法,总之要把铲车拿到手;有的孩子困窘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哇哇大哭,或者会请求大人支援……而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获得教益,而不是累计挫败。

因此,挫折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人为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教会孩子积极地面对挫折、化解挫折。

有一次,我朋友家的孩子麦粒儿和小侄子鹏鹏去公园玩沙子,麦粒儿借铲车,遭到了鹏鹏的拒绝。麦粒儿非常困窘,来向我求援。我温和地问麦粒儿:“你想要那个铲车,对不对呀?”她点头。我继续试探:“你去和鹏哥哥说好吗?”麦粒儿摇头。以我对麦粒儿的了解,再怎么逼迫她她也不会去的。于是我对她说:“我带你去好吗?”她点头。我牵着她的小手到鹏鹏身边,蹲下来对麦粒儿说:“你和鹏鹏说吧!”麦粒儿的语气还有点虚弱,但勇敢多了,终于开口问:“鹏鹏,把铲车借给我好吗?”这回鹏鹏给她了。我顺势应了一句:“你看,再和鹏哥哥说一遍,他就给你了。”

我们来假设一下,假设麦粒儿来向我求援,我给她这样的“挫折教育”:“你这么大了,连这么点事都处理不了,还来找大人,羞不羞啊?现在我管你,以后谁保护你啊,自己想办法!”我想,这样只会使麦粒儿更困窘,下次遭到拒绝,更不知所措。

其实,我并没有直接帮麦粒儿去解决问题,只是认真听了她的困难,然后带她到鹏鹏身边,鼓励她自己去说。说到底,我只是为麦粒儿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对挫折的方式:再说一遍,结果就会不一样。当然,如果麦粒儿不肯说,我会有限度地介入并作出示范。

美国的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兹提出了“挫折商”(简称AQ)的概念,从四个方面考察人的挫折商:控制、归因、延伸、忍耐。简单地说,挫折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会主动承担责任,并相信自己可以设法化解挫折;将挫折的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无限蔓延;懂得在逆境中坚持。

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方式也不一样。积极的方式包括继续坚持或寻找其他策略,消极的方式则表现为攻击或退缩。前文中的麦粒儿虽然表现出退缩的状态,但并没有放弃求援,我引导她的方法则是继续坚持。当然她也可能选择另外的方式:寻找其他策略,比如找其他玩具和鹏鹏交换。采取攻击行为,可能是通过攻击鹏鹏来释放愤怒——很多孩子会采用这种方式。攻击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挫败感。

以借铲车这件小事为例,如果被拒绝后,孩子觉得自己对局面失去控制,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结果,就会陷入沮丧之中,继而采取消极的对策,攻击或退缩;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仍然有很大的主动权,就会继续请求,或者寻找别的策略来达成目标。

既然挫折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个目标的设定则大有学问。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者定为一个点,就容易被挫败感包围,因此,我主张“分层设定目标”。

从许多身处困境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并非不想改变,只是对改变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他们会设定一个非常彻底的理想目标,比如,一个平时得50分的孩子,定了个90分的目标,而且期待短时间内完成。一旦设定这个目标,孩子热血沸腾地努力几天之后,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垮。这样的目标之所以成为挫败感的根源,不仅仅因为目标过高,还因为仅仅设定了一个点,哪怕得了85分,都会导致挫败感。因此我们建议孩子设定梯度目标,最低的目标一定要离现在的水平很近,也就是所谓的“跳一跳摘桃子”。获得首次成功非常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在喜悦中一点点地进步。AQ高的孩子,善于收集进步的证据来鼓励自己。AQ不高的孩子,如果目标定得很高,又不善于收集证据,就特别容易被挫败感击倒。我们口中许多所谓“不求上进”的孩子,并非真的“不求”,而是因为“求”得太急切,数次挫败后彻底丧失了信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就不能太急躁,而且要指导孩子设定客观的目标。否则,目标过高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要面对自己的挫败感。挫败感重的家长,会因为很小的事情而感觉很崩溃,觉得孩子无可救药,最后导致心力交瘁而放弃。父母挫败感重,格外容易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通过攻击孩子来释放自己的挫败感。有的家长则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不厌其烦地想办法,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成年人沉重的挫败感,往往与我们童年的“挫折教育”有关。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常因为做错事情导致父母批评我们这个人。久而久之,我们对事对人的界限也模糊了,因为做错事情而否定自己这个人,这就导致了挫败感的蔓延。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时被挫败感包围,就容易互相攻击,这也是亲子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因此,挫折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重新认识挫折感,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我想,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理解与鼓励,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来面对挫折,并最终跨越挫折,这样,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就会增强。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挫越勇。

相反,你会发现,光给挫折不教育,最后的结果会与家长的期望南辕北辙,孩子会越来越退缩。道理很简单,困难增加了,办法却一点儿都没有,不退缩才怪。

孩子从来都不缺少挫折,关键是怎么利用这些素材,让孩子获得教益。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挫折中学到了什么。

同类推荐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作者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审计师事务所工作,应邀为多家企业进行过咨询、培训工作。已出版十余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本书是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重点图书,内容轻松诙谐,每章都有一个小故事和知识小卡片,可读性强。作者廖康强是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对于儿童心理有很深的研究。本书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热门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赚钱要学犹太人

    赚钱要学犹太人

    犹太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在他们看来赚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这个民族曾经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却拥有惊人的财富。正是凭借着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让犹太人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也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
  • 麦子

    麦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太阳最红

    太阳最红

    有血有肉,大爱大恨,有情有义,大喜大悲。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多重的生命主题和人生价值,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战争往事,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再现红四方面军早期十年创建过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多灾多难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您可以看到王树声、王近山诸位战将的影子!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你在掌控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让自己更快的取得成功。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都要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是为老板工作的仆人。要知道,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 异界之玄冰剑神

    异界之玄冰剑神

    书中,你可以看到:小人物的搞笑琐事,气势磅礴的战争,悲伤的爱情。最终,主角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小人物,经历无数磨砺后,走向武力的巅峰。当夕阳西下,落霞逐渐被黑夜吞噬,主角带着陪伴他度过无数岁月的宠物,看着大海,道出一丝无奈,如果时间可以从来,他希望,死的那个人是他。
  •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爱情是什么?是命运赐予女人的万劫不复,是怯懦者遁世的垫脚石,是权谋着悬于胸前炫耀的勋章,是开在我心上的一朵金莲,它跌落尘埃,堕入地狱,在我心深处并蒂莲理,随我尝尽孽缘苦果,看一段人世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