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妈心中嘀咕,难道是自己的行事被夫人知晓了。
她小心翼翼地进了内室。
二夫人一见她,就辟头盖脸地骂道:“你最近都上哪了?竟然擅自出府,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主子。”
宋妈吓得赶紧跪了下来。
“老奴不敢,老奴不敢,老奴知错。”
她心里忐忑不安,二夫人到底知道多少?
看了一眼一旁幸灾乐祸的罗妈,心里着实没底。
二夫人这一通大骂,用去了不少力气,这会也没力再骂,挥挥手。
“你起来,成天不见踪影。”
宋妈一喜,二夫人没有怪罪,可见并不知道,她刚才差点就自己招了,幸好……
她偷偷地拭了下头上的冷汗,爬起来,趋步走到二夫人跟前,献媚地道:“老奴这不是想着那银子白给了出去,事情又没办成,那人总得给个交代吧,就想去寻,只是总也寻不到那人的踪影。”
人她是去寻了,但不是想问银子的事,只是很奇怪,总没碰着,她也就顺便办自己退路的事,将一些物什首饰都变卖成了银子,还好她没有一大家子要考虑,老伴及子女早在几年前出府去了。
二夫人本有嗔怪的脸色渐渐缓和。
“难为你有心了,不过这事先放一放,以后有机会再寻,现在有事,你要想个法子。”
二夫人就把想法说了。
宋妈眼珠子贼溜一转。
“这事好办,四姨娘不就是现成的人吗?让她去找江姨娘的麻烦就行了。”
“四姨娘会听咱们的?”罗妈出言讽刺道。
这次宋妈又没挨骂,反而又更得二夫人的信任,让她心下气闷。
宋妈瞟了她一眼,“她不听,我自有办法让她听。”她胸有成竹地道。
挑唆,这是她最拿手的,更何况四姨姨性子急,一直又总想在管事权上分一杯羹,如今三姨娘得势,她如何能不着急,不忌妒。
现在她只要撩拔一二,四姨娘必会自投罗网。
卫立轩这几日进宫,并没有刻意避开三公主夙沙琳的偶遇。
每次他都是温和的停下来,忍着不耐听夙沙琳说上两三句话,才出言告辞。
这在从前是没有的现象,以前是能避则避,不能避也绝不会面色温和听她说话。
这一次也一样,但夙沙琳这回就是不让他离开,他本不想理会,只是眼角瞥见一道明黄的影子正走来,便改变了主意。
“公主,下官的确有要事禀报皇上,不能再耽搁了。”他脸色为难。
夙沙琳急忙道“轩哥哥,那让琳儿陪你一道过去。”
卫立轩黑眸内微波一闪,迟疑地道:“你我男女有别,这……恐怕不妥吧。”
夙沙琳听着,心中一阵惊喜,轩哥哥这是为她着想呢。
她欢喜地道:“本公主不怕。”
那道明黄的影子已然走到夙沙琳的身后。
“不怕?皇家公主当为沐朝女子的表率,竟如此不遵闺仪,成何体统!”
夙沙琳听到声音,“父皇!”
她吓了一跳,迅速抬首,入眼的果然是皇帝夙沙瑞,此时他的脸上带着薄怒。
“来人,送公主回去。”夙沙瑞直接让人将公主带下去。
夙沙琳虽不情愿,但却不敢出言反抗,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去。
“轩儿进宫常能碰到琳儿?”
夙沙瑞眼睛盯住卫立轩的脸,不放过他脸上的一丝表情。
卫立轩向前走上两步,与皇上先见了礼,然后才恭敬答道:“是,臣这也觉得奇怪,最近总能与三公主相遇。”脸上一如从前的温和。
“三公主刁蛮,被她母妃宠坏了,轩儿可要多担待。”夙沙瑞说着,眸光微动。
“皇上言重,三公主性子率直可爱,比那些话到嘴边留三分的人好相处多了。”
卫立轩立即躬身道,眸底深处波光暗闪。
夙沙瑞闻言,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难道卫立轩对琳儿也有了想法?
随即,他有些头痛,这个女儿不听话,他又不能罔顾她的意愿,随便给她指婚,否则到时她一闹,引起她母妃那极其护短的父亲……忠武大将军的不满,那就成了大麻烦……
卫立轩这次进宫的确是有要事禀报,不过代表的是国公府面圣直言,不是以他水部侍郎的身份。
西南各城大旱,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如今南方各城的百姓,断粮缺食已近近一个月,大批的荒民已开始向周边各城逃难。
西南的旱情,早朝时已有人奏禀,却未能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此时听言,夙沙瑞便问:“轩儿可有办法。”他眼中划过一道精芒。
卫立轩直言道:“臣认为,官府可开仓放粮,救济百性。”
皇上沉吟道:“各城的粮仓屯积的粮食只怕支持不了半年,南方旱情若不及时缓解,到时新季的粮食又才开播,这断粮就会扩大到周边其他各城,到时受饥民众更多,那该怎么办?”
“皇上,依臣之愚见,现在就加大非旱区的种植面积,将那些逃难的荒民收编入临近的各城,重新划分土地让他们耕种。”
“可是有什么办法让人愿意把土地让出来?”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
卫立轩面露难色,“这臣却想不出办法。”
夙沙瑞心中此刻反倒暗喜,为着卫立轩提出这个不可行的办法,再次证实卫立轩能力平平。
“而且,这样做,西南各城将成空置,风国若乘机来犯,拿下空城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