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与酒店同行的交流经常会聚焦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如何打造一支忠诚、高效的员工队伍。
按照我的经验,企业高层稳定期一般为3年,中级人才2年,基层员工1年,普通员工3个月。相应的时间段里都是风险期,越接近时间点,员工心态越不稳定,稍不留神就一拍两散,但又无可奈何。那么如何解决这个令所有管理感到头疼的问题呢?
首先你要找对合适的人。不仅要一见了人才就两眼放光,还要理性地思考企业有没有能力将其转化为企业可用之才,如果不能还是小心为宜。建立相互认知需要双方的基础,也很花时间,但没有捷径可走。
转化需要前提,在引进人才前,我会判断,他对企业的使命与愿景是否真的认可,对领导人的人格是否认同,对企业为人处世的方式是否接纳,对企业的制度与流程是否习惯,是否愿意共同构建企业的系统建设。
人的表现一般分三个层面:灵魂、意识、行为。归根结底,企业要解决心灵层面的问题。如果光看一个人一时的表现,就像一见钟情一样,但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相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我更欣赏日本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美国企业更多以行为为导向,通过完善流程与制度让员工纳入轨道。这种管理文化建立在美国人先天对制度有一种敬畏之心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后天的教育水平,塑造了员工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尊重个人权利,但这种自由、尊重与普遍遵守游戏规则并不矛盾。
日本企业恰恰相反,讲求思想先导,而后行为配套,将东方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在二战的废墟之上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之一。日本企业制度很先进,同时崇尚奉献、忠诚,有着极强的民族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实际上,中国的很多成功企业,无一例外都在思想先导方面下过很大工夫。
2008年11月,我曾随团考察日本,短短一周走访了10 多家知名企业。印象很深的是,日本的员工介绍自己的企业时都流露出自豪感,他们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甚至上升到了民族情感上。日本员工的流动率不高,很多人在一家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那里的中国员工也是对企业死心塌地的。
日本的很多现象耐人寻味。晚上11点多,写字楼还灯火通明,人们好像没有下班的概念,少数人会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为我们开车服务的老先生已年过60,仍干得很起劲,认为累死在岗位上是一种光荣。机场柜台的服务人员换登机牌时会主动站起来,露出谦和的微笑,耐心解释你提出的任何问题,俨然工作是一种使命。到了商店,即使你不买东西,服务员也会彬彬有礼地欢送,有时候还会送些小包装的试用品。在日本的高速铁路上,工作人员的热情、礼貌感觉像是乘飞机。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大厅里有个屏幕,一个动漫人拼命奔跑,每个员工一早上班看到屏幕就自觉地加快速度;负责接待客户的柜台服务人员都是资深员工。在三得利啤酒公司,员工不过500多名,一年的产值就超过40亿元人民币,其高效率可见一斑。
日本的企业家很务实,都在工作,没有功夫爬山、跳伞、打高尔夫,与国内大异其趣。他们骨子里有个信念,老板永远是业务员,必须终身勤奋,哪天自己不敬业了,就是企业衰落的开始。与之相对应,日本的优秀企业通常专注某个方面,耐得住寂寞,用三五十年成就一个传奇。
但如果你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现象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日本人是个非常注重思想教化的民族,在京都,大大小小的寺庙就有2000多个,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企业每个月要举办各种培训和思想教育活动。下了班后,管理人员经常会与员工一起到居酒屋喝酒,情感交流频繁。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的教育真正是从娃娃抓起,确切地说,是从母亲抓起。妇女在家抚育孩子是项神圣的职业,是为民族培养下一代,政府有补贴,生小孩也有津贴。日本女性在婚前、产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考核,包括学习如何优生优育、怎么料理家务、如何与婆婆打交道、如何照顾家庭,以及自身艺术素养的提高,总之,几乎囊括了一个女人后半生中的所有功课。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汇聚成了一个无形的控制系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效运转而又井然有序的国家。日本街道整洁,宛若盆景,每一寸土地都经过精心的人工打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日本乡村很美,生态、自然、舒适,农民在路边卖菜,将菜捆成堆,旁边放着收钱的箱子,无人看管。
反观国内,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愈感日本的强大不是空穴来风,而他们的忠诚、敬业、周到、礼仪,恰恰是美华所倡导的。一个民族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品质,何况一家企业呢?
日本之行使我懂得了,要建设好一个国家或企业非一日之功。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他们的很多经验都可以移植,我们应该奋起直追,比他们做得更好。我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可以影响一个群体。心胸决定格局,分享创造激情
一个创业者的心胸有多宽广,事业的半径就有多大。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很难。
我们和战略合作者谈判有个前提,如果对方同意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与企业员工分享,我们就继续谈。同时,这个条件也是试金石,如果对方斤斤计较,我们对合作的未来也不抱太大希望。
这点与我个人的价值观有关。“分享”是美华企业词典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2008年,我们明确提出今后的美华要实现员工内部创业,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股东,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我认为,60年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土地改革。它将集体的土地分到个人,承包到户,对资源进行重新划分,势必带来分配制度的重大改变。应对变革,美华也在行动。过去我们更多是在等发展,现在,我们要造个舞台让大家来共舞,这就要杜绝过去那种“等、靠、要”思想,要确定明晰目标,共同聚集在美华这面旗帜下齐步走,共同付出,共同分享,提升价值。
2007年底,即使我们一年亏损了1000万元,年底还是拿出40万作为股权分红。2008年,我们提出2009年要为有突出贡献、忠诚度高的员工兑现10套房、5部车。目前,根据当年业绩,我们把利润的15%~40%拿出来集体分享,总经理可以分享到利润的5%~10%左右,助理、副总是总经理的45%~60%,利润的10%给一般员工。这个比例还会逐步提高,经营分红所有员工都可参与。未来两三年内,美华要建立一套明晰的利益分配机制,最终我们还要通过资本市场给大家一个回报。
事实上,我们的做法并不新鲜。2007年元月,我到蒙牛乳业集团考察,蒙牛他们所提倡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企业分配观深深刺激了我。我觉得自己以前做得还不够。现在在上海创业,我暂时租房,如果购房就会首先考虑为高层管理人员购置。媒体曾报道过一家地处西藏搞科技的企业,创办人为了吸引人才,先给每个员工发10万元奖金,实际上这个时候企业还一分钱收益都没有,但结果却实现了纳斯达克上市。
既然有人敢用未来的利益办今天的事,我们为什么舍不得把百分之几十的利益分享给员工呢?
客观地说,我们也曾走过弯路。美华创业伊始,我们一心想着赶路,员工起早贪黑,无怨无悔,首先的压力是要活下来。我知道大家的辛苦,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动,那时候的我虽然有企业与员工同成长、共受益的想法,更多还是靠个人情感在维系。我常说的话是“大家好好干,年底不会亏待大家”,但并没有形成明晰的规则,理念没有落地,员工不清楚干到什么程度拿多少收益。实际上,我个人的标准与每个人的心理需求都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层的动荡。
2006年,我们彻底改变了以前模糊化的做法,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我一人决策到集体研究;二是从“我给多少”到“大家一起赚多少”;三是颠覆了酒店行业的传统做法,奖金加分红占到核心员工收入的60%,打破大锅饭,为企业注入了澎湃的激情。
我深刻意识到,企业的凝聚力靠文化,这种文化像火种一样在员工间传递,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执行力靠系统,用培训和标准将员工导入可操作的行为模式。而战斗力则要靠有效的分配机制,没有分配就没有结果,分配是企业管理的牛鼻子,不能忽视员工的利益追求。
我们要让每个员工感觉到他是企业的主人,到企业来不单是劳动的,还能赚到钱。员工和企业都是平等的,真正像家人一样坐在一起,不再是传统的打工者。当我们都是企业主人的时候,所有的事都可以敞开讲,所有办法都可以想,只有共同的参与才会有共同的方向。作为我,只是多了一种身份、一种责任,是企业最后的坚守者。
从根本上说,创业者的使命就是保持一支由积极进取的人组成的团队,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我不能让跟随我的人一直在希望中,最后得到的却是失望。我要在一开始就给他们来个惊叹号!成就取决于与谁同行
这些年来,我一路在黑暗中摸索,我知道奋斗的方向,但时间久了,也会迷路。所以,每到一个阶段,我就会通过学习到外面找亮光。我个人最奢侈的投资就是学习,每个月都要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