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工程之后,我们开始着手品质工程,没有超值的服务,我们很难赢回顾客的口碑,那么哪里会是让顾客立刻就能感到金唐变化的突破点呢?我们首先选择了与顾客的第一个接触点——安全部作为品质工程的样板部门。
道理很简单,酒店门口的服务水平是顾客的第一印象,你必须在第一时间俘获客人的心。当客人驱车进入酒店的地盘时,传统的服务是以控制为主,告知客人应该怎样停车。而我们则相反,看到客人时,服务自动进入状态,年轻的保安员首先会展示漂亮的敬礼。这个标准动作已不知演练了多少次,它会瞬间给客人传递一种新鲜的尊贵感,告诉他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酒店。还没等客人缓过神来,保安会抢先一步为他打开车门,同时热情地问好。对于酒店的常客,我们会提供免费擦车服务,或是为等候领导的司机免费赠送报纸、矿泉水。
我们的保安都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他的头脑中有一张城市的活地图,客人们问路时不会失望。对于乘坐出租车离开酒店的客人,保安还会记录下车牌号码和详细的目的地,以确保客人的利益。事实上,金唐的保安部门很快成了酒店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小帅哥们都干得热火朝天。
当客人走进前厅,同样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我们甚至对微笑都有制度化的流程:客人进入员工3米之间的距离时,我们要求员工要抬头,斜视客人的左眼角,同时露出微笑;客人走进1米的时候,一定要开始点头,再走近的时候,开口问好。客人走的时候,如果员工不是很忙,应该目送客户6秒钟,以免客人突然又想起什么转身询问。在跟客户对话的时候,我们要求10秒内点一次头。所谓的真诚友好,其实也是不断摸索与训练的结果。
服务质量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始终围绕顾客的需求,想尽一切办法出奇出新。一倍的付出,可能会换来顾客数倍的回报。一次,一位看起来并不特殊的客人到酒店探访,我们的接待人员热情地带领他参观、讲解各种房型。谁知没过多久,这位客人的公司就成了我们的协议单位,这位员工也因为这个有些意外的收获登上了内刊《美华风采》的红榜。
我们同时建立了服务跟踪系统,对于常住客,酒店高层会亲自登门拜访,询问客人的感受,以便及时完善。我们对客人的有效投诉视若珍宝,当客人在某一方面不满意时,我们会刨根问底,如果确实可以改进,我们会赠送客人免费的房券、自助餐券或是茶券等等。在客人离店的时候,前厅备有意见反馈书,少数离店的客人,我们的客服人员还会电话询问。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遗余力。比如,有客人反映餐厅口味不到位,我们立即调整了菜品,改进质量;客人就餐结束一打招呼,服务员已经预先打好了账单;客人嫌房间的网速慢,我们将光纤速度从2兆升级到6兆;退房时间延迟到下午2点,重点顾客延迟到4点,少数客户延迟到6点。同时,我们招聘了部分熟练工,推行标准化操作。
实际上,每一个普通的环节,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新空间。就怕你不主动去想,想了却不去做。真正难的不是想出好点子,而是如何将其变成制度,纳入工作流程。
员工们很快通过客房卫生质量保障体系认识到了制度的意义。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客房卫生的疏漏,我们实行了每日查房制度,设立专职质检人员,发现问题后随时召开现场会,每天例会报告检查情况。我们还建立了卫生质量投诉责任链,遭到客户投诉一次员工罚10元,领班罚20元,主管罚40元,经理罚80元,副总罚160元,总经理罚320元。
对于当时的金唐来说,推行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既要周密,又要合理;既要刚性,同时还必须预留一定的弹性。
后来在我的亲自示范下,员工慢慢理解了制度的必要性,从最初的不适应转变为自我的严格要求。当然,这种管理制度也是阶段性的,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也就相应取消了。
标准化一直是中国企业运营的难题,这一点在服务行业表现得尤其突出。据说麦当劳、肯德基的流程操作手册摞起来有几米厚,看来我们还远远不够。我确信一点,成功的经验应该是可复制的。
赢得了人心,加强了品质建设,该是向利润进军的时候了。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企业运营其实只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利润。对此我举双手赞同,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必须变被动经营为主动开发市场。让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客源结构严重不合理,来酒店的大多是团队,折扣低,我们要重新回到当初的客源定位——商务散客上来,这时候就需要万箭齐发,有针对性地吸引主流客源的注意力。为此,我们拟定了详细的全年经营任务,以及客源构成、开发市场的具体步骤。大家都认识到,金唐的真正改观要靠业绩说话,而不是单纯的管理。
既然已经锁定了目标,我们自制的各种武器就立刻有了用武之地。营销一向是我的最爱,每次我们按照计划布下天罗地网,收获总是丰厚。
毫无疑问,陕南是我们的第一战区。西安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量的商务客源会滚滚而来,更有利的是,美华这些年来在陕南有着深厚的口碑积淀与客户资源,从情感上更容易认知。
为了撬动陕南,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潜在客户寄送资料,发放了两万多张贵宾卡、乡亲卡。同时,将陕南身份证视同贵宾卡,对于VIP客户,让他们享受特殊贵宾专享待遇。
与此同时,对于团队客户,我们不再依赖本地中介公司,而是派销售人员奔赴北京等城市的各大旅行社,直接签订消费协议,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我们每个季度会召开客户座谈会,请他们对酒店的管理、产品、价格、服务提意见,尽可能拉近客户与我们的心理距离,培育忠诚度。
我认为,酒店的服务秘诀不外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仅要让顾客满意,更要让他们对你的服务感到惊喜。这就意味着,要永远站在客人的角度为他考虑。
不可否认,客户最敏感的是价格,我们打通了网络渠道,根据季节,采取阶段性多变的价格政策,鼓励员工开发、留住散客。外部宣传上,机场广告、DM杂志、行业杂志、行业报纸的专栏四面出击,一个也不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客人感受到一个新崛起的尊贵商务酒店。
一手开源,另一手节流。在保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对每个月的水费、电费、易耗品、清洁维护费、行政办公费等,按收入比例核算,既制定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同时将节约的部分与个人收入挂钩。比如餐饮部,成本与采购人员、餐厅经理、厨师长、验收员、厨师都有关系,如果有节约,按照相对应的比例奖励,反之则扣罚。
高层同样实行当月毛利润总额与工资挂钩,超支部分减扣,提高部分按比例分成。这种做法立竿见影,2008年金唐总成本降低了5%,节约了300万元,营业收入增长了1.5倍,人均工资有了20%~40%的增长。
每周三,金唐会召开小范围的经营分析会。每月上旬,我们会召开上月经营分析会,不断寻找增收节支的突破点,针对经营数据,深入进行总成本与分项成本分析,力争拧干毛巾的最后一滴水。
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一分钱的收入并不意味着增加一分钱的利润,但节约一分钱的开支就等于增加一分钱的利润。节约的背后是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企业发展得越大,越要懂得小经营,越要重视精打细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大获全胜。
我们不会没完没了地讨论,凡有新的举措,我与管理层沟通到一定程度,获得了基本的理解与支持后,就发动大家去尝试。同时,我们会承诺保障原来的利益,就这样一步步赢取员工的信任。
我深深体会到,企业管理系统的打造非一日之功,要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今天做好了不代表明天、后天一直能做好,难就难在把一件事情持续地去做好。企业管理不能搞花架子,也不能刮“一阵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关键的一点就是工作要有连续性,要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因为一件工作,做到一半,或者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满足了,就停下来了,那么做的工作的收益就不大,没有什么效果,“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再好的制度,再有效的办法,如果不去实施,不去认真考核,也只能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习惯在开始形成时,要靠制度来强迫。就像快车走快道,慢车走慢道,制度好比是安全带,习惯了不系反而不习惯了,这就是制度变成了习惯。这个强迫的过程,就是引导,就是企业的力量之所在。
事实上,2008年是美华大举进军中国酒店行业的起跑年,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真正形成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就在于开阔了思路,颠覆了常规,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如果我们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赶,永远不可能有超越的一天。
我注意到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当管理人员照搬西方酒店的管理经验,结果却是南辕北辙?是我们后来的做法高明了吗?也不尽然,但我至少认识到了一点,创造价值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全员销售,全员参与管理,全员控制成本,全员关心收入。
2008年底,我们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在那次难忘的年终大会上,每个员工都领到了一份荣誉证书,我知道真正创造奇迹的是他们,我们并肩作战,度过了一个个充实而紧张的日夜。
还记得这一年2月的最后一天,我刚刚走出母亲离去的心理阴影,孤身一人到金唐出任总经理时,我们正四面楚歌,没有几个人看好美华的未来。金唐像是一座风雨中的孤岛,不知何往。那时的心境恐怕很少有人能体会。漫漫创业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风暴随时有可能从平静的海平面上升起,当你发现风暴即将来临的征兆时,实际上已无处躲藏,沉沦与幸存只在一线之间,不知过了多久,风暴远去,你发现曾经的收获几乎荡然无存。接下来,挫折感会像魔鬼一样攫住你的心灵,好像要把你一口吃掉,你会坐在船舷上垂头丧气。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对成功有着不可遏制的欲望,你就该庆幸自己刚刚经历的一切,甚至要感谢它的洗礼,因为风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使你回归了理性。
战胜了自己,也就赢得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