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00000040

第40章

回到故乡后,冯志来一直天真地期待上面或者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上能把他的文章刊登出来,或者派人来征求意见什么的,可一等几十天如同石沉大海,他周围的农民兄弟们依然狂热地举着旗帜,在进行着所谓的小葱拌豆腐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更使他不能置之不理的是他一直热心关注的安徽省包产到户经验也开始被批判,被解散了。于是在无人理会他的《半社会主义论》的两个多月后,冯志来压不住心头之焦虑,用更加尖锐的笔锋直向权威发出挑战。

我这篇文章是为了修正与补充《半社会主义论》一文的。都是献给共产党内的同志们看,献给革命者看的。所以我不想隐瞒自己的观点,因为那是懦者的表现,不是老实态度。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我觉得在困难关头,人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去挑几斤担子。任何明哲保身或袖手旁观的自由主义态度,都不是革命者所应有的,它有负于天下苍生,有负于人民期望。

为此,不管本文怎样触动权威,都希望同志们耐心读下去冯志来为这篇取名为《怎么办》的文章,让革命的同志读些什么呢?我们不妨找出原文看一看:我们0前的困难是怎样造成的?错在哪里?人们往往以自然灾害和五风来加以回答,但是除非政治上的庸人,都不难认识,夫灾是次要的,五风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五种表面现象,实质是左倾错误……人民要求对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像汪洋大海一样的、对于我国命运有着决定意义的广大农村采取正确路线和策略。

为此,我们依照马列主义普遍真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首先承认中国经济发展之不平衡,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长期性。对于那些确实增了产已经形成集体生产之物质条件已基本成熟的先进地区,应全力巩固和发展集体经营。另一方面,对集体经营条件还没有成熟的地区,应当在现有人民公社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按口粮基分,包产到户。对于缺少劳力或遭天灾人祸无法独立经营的少部分赤贫户,可根据他们自愿,另行组织贫困队,在国家扶持下实行集体经营。即使他们自愿包产到户,也应该帮助他们实行各种形式的互助。这样,我们抓住了先进地区一头,又抓住了农村中贫困落后的一头……最大限度地使用人力物力,就能够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冯志来这回又同样将文稿一式三份寄至中共中央、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只是为吸取上次杳无音信的教训,想了个小聪明:在署名处加了!冯雪峰侄儿几个字。他知道同族叔叔是名人,容易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这一招还真被冯志来想对了,不过大右派冯雪峰早在毛泽东那儿挂上了号,在看到冯志来写的《半社会主义论》和《怎么办》的文稿后,便有了后来毛泽东见浙江省委书记时,声色俱厉地说你们浙江工作没多少起色,包产到户的理论家却出了两个半。冯志来算得毛泽东话中所说的一个吧。

后来的结局可以想象到,不久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就是此次全会上提出的,冯志来从此被打人十八层地狱。直至1980年,他上书胡耀邦,终于在1983年10月彻底平反。此时正值好官谢高华在义乌当县委书记,他读完当年冯志来写的《半社会主义》和《怎么办》,拍案叫绝:这是个人才呀!不几日,谢高华把冯志来从兽医岗位调进了县委机关3几年来,冯志来成了义乌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直至1998年退休。而这段时间,正是义乌农民联产承包,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小商品市场逐渐形成的时期,冯志来不曾想到的是,30年前他在受监视管制的茅拥油灯下畅想的半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如涓涓小溪流进了邓小平理论这条大江之中,而且就在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们依靠劳动和智慧,取得了市场经济的卓越成就。

八月秋高蔗正甜,枣红橘绿桂花香。

风吹禾稻连曦色,迷尔楼台笑夕阳。

滚滚车轮近日月,纷纷云燕况翱翔。

市场吞吐五洲利,軎鹊招来四海商。

在一派繁花如锦、商意浓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蒸蒸曰上的景象面前,冯志来这位当了几十年的深沉哲人,诗兴大发。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古称乌伤。有关它的地名,还与一则美丽动人的传说相连着:传言有一个叫颜乌的孝子,此人出身贫寒,却深知礼义和孝敬之道。那时中原战乱频繁,为避战祸,颜乌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都行到江都义乌地域居住,不久父亲病重而逝,悲痛欲绝的颜乌因家中一贫如洗,为了埋葬父亲,他用双手刨坑,手指破了,鲜血和着泥土,一群乌鸦被他的孝行所感动,纷纷帮他衔土葬父,乌鸦的嘴伤痕累累,颜乌也因此悲痛欲绝地倒在了父亲坟旁……乌伤的地名便取自颜乌葬父之说。

义乌当头,反映了义乌人的传统美德。然而,为了能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颜氏的后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山耕地,培育和种植出了大批枣树和甘蔗,从此义乌因盛行制糖业和出产名扬天下的金丝琥珀枣。地处浙中的义乌,旧时山穷水稀,交通闭塞,虽说有钱经商者不愿长此驻足,却也留住了一批历代官府谪贬的人众和一拨拨战乱中的败将伤卒。渐渐的,义乌成了一个人多地少更穷得出奇的地方。穷则思变,于是,就有人想法将地里的甘蔗制成糖块,然后到异乡以糖换物,再将换来的物品分类,或卖掉变现钱,或作肥料种植粮食。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时,本县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县土产红糖熬制成糖块或生姜糖粒,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门换取禽畜毛骨,旧衣破鞋,废铜烂铁等,博取微利,清咸丰同治年间,糖担货仓增至妇女所需针线脂粉、髻网木梳等小商品。抗日战争前夕,本县操此业人数增至数万,发展成为独特性行业一敲糖帮。

也许北方人谁也没有见过敲糖帮是个什么样,但在南方,三十岁出头的人几乎都见过那些手持拨浪鼓,肩挑货郎担的换糖人。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一到农闲,特别是正月过年的那些日子里,换糖人来的就特别多,几乎天天能见着。此次到义乌采访,方使我明白儿时天天盼的换糖人原来竟是今天的写作对象,这不免让我记忆起小时候的一幕幕情景。

那时,家居乡下的人过年过节时,总要杀鸡宰猪,而余下的鸡毛猪头骨常常被扔在一边,老人和小孩则喜欢把这东西捡起来收拾好,一等摇拨浪鼓的货郎担来,便可以换一块甜甜嘴的棒糖、卷糖。如果东西多一些呢,家里的大人就要从货郎担那儿换回些针头线脑的日用品。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奶奶每次梳头时总要把梳子上的一缕缕掉下的头发卷好后积存起来,等货郎担来后就拿出一卷卷头发给我这个大孙子换上一两块糖吃。那时我多么希望奶奶每次梳头都掉下些头发。而我奶奶呢,虽然已是九十髙龄、风烛残年的老人,可她至今仍保留着积存残脱头发的习惯。说来也巧,1999年的春节,当我从义乌采访完毕顺道回老家时,我的奶奶竟又从她的床底下拿出一大卷头发,说阿明我的小名1,你看我一直把头发给你留着呢,可现在的换糖人怎么再也不来了?我赶忙接过那一缕缕花白的头发,忍不住告诉奶奶,说过去那些换糖人早已不出来了,他们现在做大生意,都富了。奶奶一听,两眼一亮道:真是世道变了,过去的换糖人是最苦、最可怜的人哪!

我奶奶的话没错,但她老人家不像我这样有福气,亲眼目睹过去的换糖人现今个个都富得快要流油的景象!

敲糖帮?拨浪鼓?如今我还能见得到你们吗?

当我知道儿时看到的换糖人货郎担都是义乌人时,所以来到义乌的第一件事就想再见一见那二三十年前常常盼望在村头出现的敲糖帮,以及他们手中当当响的拨浪鼓。然而我寻觅了多少天后,一直没有见过一把拨浪鼓遗憾之际,我特意向当地干部建议应当将传统的拨浪鼓当作个特色产品大为开发!于是说到了挑货郎担的敲糖帮。义乌人都笑了起来:现在哪有呀!我们都在摆摊开店办工厂,谁还干那行当嘛!其实这一点我也能猜到,只是因为到了义乌,到了拨浪鼓的故乡,它勾起了我儿时对换糖人的那份特殊感情,在今天日日尝惯了冰淇淋和雀巢咖啡之余,很想再尝一次阔别了几十年的正宗的义乌青糖块。义乌人又笑了,说我们现在可以给你搬来很多很多,却还实在没有哪家能一下给你拿出一块当年换鸡毛的那种糖块了。我听后虽然多少有邱遗憾,怛在看到当年的换糖人如今家家富裕、户户小康的新景象,心中仍然兴奋为多。

但我还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亲自到一趟廿三里,着一看这个曾经是拨浪鼓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

廿三里在义乌一带名气很大,由于它同周围五个集镇的距离在旧时均为23里路,故而得名。眼前的拨浪鼓发源地,与我想象中的小镇差距实在太大。你看那数公里长的宽阔大道,主人说最宽处有36米;再看大道两边全是清一色的崭新楼宇,均有四五层高。从路面到楼房,都是农民自己花钱修建的。主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

就是这个以往只有一条小街的拨浪鼓故乡的小镇,如今仅集镇面积就达四五平方公里,本地城镇居民人数达2万多。加上1万多外地打工者,集镇人口已超过3万人。近千个大中小私人企业密布全镇,组成了已具现代化规模的浙中名镇。据说,小镇匕的…块四五十平米的地基,现今售价在30万元以上。如果在好地段还不止此数。当我跨进镇政府的大院,抬头仰望正面耸立的办公大楼时,我马上为京城的部委楼叫屈,因为廿三里的镇政府大楼好个气派!

这是托改革开放政策和义乌市场红火的福。接待我的儿位镇〒部连声谦虚,等中午就餐时我才知道他们说的全是实情,与我同桌的五个镇干部中,有三个是当年拨浪鼓出身的敲糖帮。主人们介绍说,在他们这儿近几百年以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是摇拨浪鼓的。那时,男人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去鸡毛换糖,家里的女人则把男人们换回来的货物分类处置,或制糖扎花,做些小工艺品,为当家人再次出门备货。廿三里的那条不足二否米的小街,便是远近敲糖帮们进行自由交易的惟场所,也就是后来发展成整个义乌小商品大市场的始发站。

旧街现在还有?

有,镇里保留了它。

这是个喜讯,我情不自禁让主人带着前往。

眼前的这条一线形小街,是那种我儿时熟悉的江南小镇街道。它的街道仅有两根扁担那么宽,弧形的石子马路,左右两边的铺面依然是旧时的内容:杂货铺,小面馆,剃头店,而这街景注定现在不会再顾客盈门了。在一个字画店铺里,见一位斯文的老者正在写春联,我便过去招呼。

老伯姓赵名伟懋,今年66岁,以前是位教书匠,退休后在自家的临街小屋里开了个书画铺面。现在大家都富裕了,逢年过节,大利大吉什么的都爱添点喜色,所以我的小生意一月也能挣1:儿百元。老伯乐滋滋地说。

这条小街有多少年头了?

远的说不上,但现在这条街样,据说太平天国时就这个模那……你记忆中什么时候来这条街上做生意的人最多?

割尾巴的时候呀!老伯脱口而出,我却一下未解此意,他忙又说一句: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那时我们义乌这一带的人没得好日子过了,所以外出鸡毛换糖的人最多,那时这条街也最热闹了!

老人的黑色幽默使我们忍俊不禁。可不是林彪、四人帮在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把中国老百姓割得苦不堪言!狡黠的义乌人有这鸡毛换糖的高招,故而廿三里这条小街上长着的资本主义尾巴竟异常粗壮,这不正是一则义乌人创造的绝佳政治幽默吗!

怛义乌人自己淸楚,为了这则黑色幽默,他们所付出的却是滴滴血泪……

在义乌几十万经商大军里,施文建是第一批从廿三里走出红色地主……因为他不仅当过村支书,还是现在的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劳协第一任党支书。1985年时,正值义乌市场大发展时,施文建已经是当地从商人员中的大哥大了,但这位14950摊主却放弃滚滚而来的钞票不赚,当起了为别人赚钱作铺路石的个体协会副主任。施文建不是傻人,他做生意时的精明是出了名的,但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当亿万富翁的机会。现今已65岁的老施告诉我,他愿牺牲个人的赚钱机会而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富起来,就因为他有太多的摇拨浪鼓的苦难经历,他太知道他的众多摇拨浪鼓的乡亲们渴望摆脱贫困。

同类推荐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横行无忌

    异界之横行无忌

    带着憋屈的正义穿越了;来到魔法与斗气PK的异界;那边的龙族、兽族和精灵都抱头蹲好了,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你不能这样对我们,我们是高傲的龙族!
  • 嫡女有毒,将军别乱来

    嫡女有毒,将军别乱来

    【正文已完,番外进行中】她一身医术,好的家室,如意夫婿,喜得贵子,她本以为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女子;孰料,一朝夫君庶妹齐背叛,胞弟断腿,亲子惨死,被割舌断脉的她最终落得被白莲花庶妹一把烈火,连同柴房焚烧殆尽;再睁眼,她竟回到未出阁时,这次她蜕变成恶女,定要让害她的人百倍还之;属于她的东西,她要一一夺回,谁敢负她,配一剂毒药,哪怕是颠覆这天下也不放过!!祖母狡诈,送副棺材,慢躺不送;姨娘暗算,将计就计,看谁更狠;庶妹陷害,以牙还牙,看谁更毒;堂姐伪善,扒下面具,赶出族里,看谁更恶;亲戚极品,送其一剑,黄泉慢行!这世她一定要活得精彩万分!怎知,半路竟出现个绊脚石——传说中最神秘的定国少将军!听说他容貌俊美胜似女子,让京都闺阁千金都迷恋不已;听说他手段狠辣,心硬如铁,折磨起战俘来好似恶鬼,让人胆寒不已,可止小儿夜啼;听说他冷漠好似天山上的寒冰,从不出席宴会,也从不近女子身;又听说他身份高贵成迷,不仅仅只是定国将军府的公子……而一切的一切,却在她与他相遇后方知,这人竟是……片段:路遇劫匪,眼见庶妹非死即伤,恶女心中窃喜,“定国少将军到”,庶妹安然无恙,恶女气得黑脸又跺脚!赏花宴上,庶妹欲拖她下水,恶女勾唇一笑,想“湿”身请自便,她可不奉陪,谁知,“定国少将军又到”,庶妹岸上站,恶女水中游。三番两次,她终于忍无可忍,下决心要把绊脚石一脚踢开,岂知皇上一纸赐婚,竟把她与绊脚石捆在一起!“慕清染嫁予定国少将军洛北辰为妻!钦此!”……——少将军宠妻物语:你那么胆小,我好不容易让你走近我,又岂能让别人欺负了你。你要任何东西我都给你,哪怕是天上的星辰都为你去摘。……我曾站在昆仑天山寻尽雪落,我曾到过南疆遍寻花尽,我曾去至东临海尽头,却再也寻不到你时,我才方知,原来你竟藏在了我的心底深处,再不曾出来。————————————本文慢热型,男强女强爽文,宅斗宫斗官场斗江湖斗,各种斗,绝对的腹黑对碰双处宠文!
  • 红颜诛花

    红颜诛花

    一段爱与守候的故事,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江湖风雨路,生死两茫茫。唯暗夜听雪,方能心神怡。他是光,温暖如阳。他是夜,清冷如月。为了爱,她甘愿坠入魔道。伊人已转身,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家路。他对她说:“歌飞,我寻了你好久好久。”他对她说:“九年前你看到的那个白衣少年并不是我。”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教你学花样游泳

    教你学花样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半面相公

    半面相公

    赵芹滴,不知道是名字取错了,还是天生桃花运不好,交往了6个异性最终都被情敌用手指轻巧勾走,这且不说什么,轮到第7个更过分,情敌不但抢了她的男朋友,两人好联合起来骗光她的这个孤儿,身前在世父母留给她的所有财产。从此她的人生陷入了灰暗中,幸好还有她的死党——林情,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啊!林情为了安慰芹滴,邀她去游湖,可游个湖也会生事端,自己莫名其妙的掉进湖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古代,而且是在一个名叫廖绚双的身体里,当意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隔日就要下嫁与人,真当是衰,人生可说是倒霉透顶。轩君瑾,多情山庄的主人,为了遵循已故爹娘的遗愿,不得已娶了廖布商行的千金,却无情的将她丢进遗情苑,只因他的心里早已有人了,而且为了他香硝玉殒,从此他的心随着她的离开而关上了心房。他们协议互不干涉,可谁知这小妮子很不安分,老出晃动在他的面前,渐渐让他的心有了心跳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潜入她的闺房,掀开那半张铁皮面具,露出一张勾人心魄的脸,柔情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嘴角会幸福地微笑着。当明白自己已动心的时候,这小妮子居然给自己来个闹失踪,看不抓到她后,打暴她的PP~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身边出现一个很优秀的男子,还怀有身孕``````推荐好友的文:冰琅的《挽爱》很不错的文爱蔷薇的猫的《色女统天下》很用心的文丫头新作《画然之恋》简介:〈画然之恋〉画然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越剧演员,在奶奶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五岁时立志要当穿越女,从小开始琴棋书画的培训,学得是相当有水准;还学习了宫廷礼仪,一颦一笑相当有以往古代贵妃的风范。可转眼已过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对穿越之事已经不再迷恋;回想以前那么迷恋古代,甚至傻兮兮得立志要当穿越女,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至今仍被自己的男友笑话,时不时还来一句,“爱妃,跟朕约会去。”自己的男友是个警察,是在侦探组,负责走私买卖案件。前不久侦破一件重大案件,花了3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副走私不明年代的古画,现在已经在市博物官对大众展览。男友邀自己去欣赏,当两人鹣鲽情深的走进了博物官,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在众人的羡慕、敬佩的眼光之下走到了那幅名画的面前,画然一下就被它吸引住了,虽然画卷已经泛黄,甚至有些残破不堪,可那画卷上的女像却那样的熠熠生辉,头带金冠,身着宫服,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淡定儒雅,脸上、眼睛里有着微小的笑意。可为什么觉得她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在那见到过,美眸灵动一下,瞥向了远处,又转回透过玻璃看向她,在玻璃的反光面中瞥自己的容颜。瞳孔一下睁大好几倍这不是自己吗?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想跟男友说,可为什么四周漆黑一片,只剩下自己在疯狂的呼叫!当自己精疲力竭的时候,陪随着黑暗沉睡了过去,当自己醒来的时候,却在祭台上…
  • 废都

    废都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当你接手一个历练成绅士的男人,是否时刻都在想他的青葱岁月该是怎样的如花美眷陪在身旁,如今伊人又情归何方?大学时暗恋的阴影、为摆脱暗恋而陷入的另一场噩梦、到如今独自一人……韩悦看似单调的生活又好像过于丰富。勉为其难的一场相亲,陈浩和韩悦相识,在后面几次不经意的见面中,他惊奇地发现这女孩有很多面,一层层揭开,每层都不一样。当他开始感兴趣,就沦陷了。他的求爱之路似乎异乎寻常的艰难,只是,口口声声嚷着不爱不爱的韩悦,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心意?渐渐成熟的80后,有点辛酸,有点委屈,有点刺激,有点失望,也有点自己的穷开心。这里有爱、有心情、有故事。
  • 俊美七少

    俊美七少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镜子新文《重生—硬碰硬》莫桐未,现代能力颇高但懒散不称职的逍遥杀手,一朝穿越跑到民国,成了临安军督军。临安原总督军流失在外的女儿,排行老七,绝色倾城,本为佳人,世人却皆为男儿身,人称莫七少,征战杀场。一穿就继承了原身的所有恩恩怨怨,据说杀了清允军老督军,境遇颇狗血。风倾宇,清允军老督军七子,人称风七少,长相俊美绝伦,能力天资傲人天成。父亲老督军一死,从法国回来任清允总督军之职。志向颇乌龙,以游戏折磨临安督军莫七少为乐。誓为父报仇。军阀割据,狼烟四起,场场杀戮,恩怨纠缠。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途,走向了情感的不归路?风火弥漫,挥刀斩棘,点点花红,意乱情迷。是谁在争战中模糊了双眼,沦陷对方无心铸起的城池?民国乱世,一场纠葛,且看俊美两个七少,孰胜孰负?终是,谁负谁的倾城,谁染谁的华池。片段一:风七少黑洞洞的枪口顺着莫七少的精致五官一点点下滑,额头,眉宇,鼻息,嘴唇,脖颈,一路对准心脏的位置。俊眉一挑,语气不羁玩味:“都说莫七少是个娘娘腔,依我看倒像个绝色倾城的佳人呢。”莫七少淡笑如风:“竟不知众人口中极爱美人的风七少还有这样诡异的嗜好,到底是佳人还是男人,风七少要不要亲自尝一尝?”一阵薄香扑面,一张冷唇贴上来,细细吸吮,一点凉意一点诱惑。莫七少一惊,猛然推开,恶狠狠的擦拭嘴角冷斥:“你真是个变态!”风七少撇撇嘴,风轻云淡的笑开:“别说,这男人的味道比女人的还要好上几分。”片段二:喧哗的人群洋溢着沸腾的喜悦,清允统帅风倾宇娶亲。门当户对,几省督军的掌上明珠,娇滴滴的军家小姐。人群被拔开,喧哗即刻止息。来人一身戎装,肤胜白雪,眉似远山,眸若星辰,盈盈浅笑间唯有风情万种。嘴角一抿,透出男人的坚定和强硬。飒爽的气质与隐约的婉约矛盾又强烈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连感叹都变成了惊艳。“风倾宇,你想娶亲可问过我?我莫桐未不许,你风七少夫人的位子就得给我莫七少留着!”众人再次唏嘘哗然,临安军主帅莫七少来劫风七少的亲,这……这男人和男人啊!成何体统?!风倾宇懒散的揉了揉眉宇,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样子:“莫七少好大的口气,我风七少粘着你的时候,你都不要。现在来说这样的话算什么?”莫桐未一挑眉宇,颇显无赖,纤手一扬,笑道:“看好了,自己签的卖身契,风七少堂堂清允督军想赖帐么?”风倾宇一怔,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