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400000008

第8章 美的剖析 (2)

要妥善处理刚与柔过程中的两种关系。我们强调的柔,是指在明确具体目标、掌握具体原则后,从大局出发,在枝节小事上,对对方的一种有意识有尺度的让步。因此要妥善处理柔与无原则让步的关系。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刚与简单粗暴的关系。

要善于掌握时机,机遇尚未到来时,就要保持柔性,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以静待动,实施以柔克刚的战术。

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俗话说: “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 ”有人脾气火暴些,有人秉性柔和些。面对这些性格各异的人,必须做到能刚能柔,刚柔相济。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全诗无论叙述还是抒情,前面所做的一切文章归结到最后都落到“自然”两个字上。这是经历了仕途坎坷的陶翁的最后情感归宿,他一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然,中国真正将自然主义应用于艺术的开端,怕也要归根到陶潜、谢灵运的时代。

在中国,有那么一派热爱自然的人物,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赞美自然变成了一种风尚。

从《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士大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已经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框框。他们不是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的生机。例如: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言语》)

王司洲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言语》)

筒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言语》)

日月山川鸟兽禽鱼,都因为它们本身,因为它们本身的自然生机,对此,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国人这种对待自然的观点是乐天知足的,他们把自己放在自然里面,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所以引以为快。这一点是和西方对自然的热爱是有所区别的。

西方人对自然的爱好,是从卢梭开始的,再加上浪漫派作家的追捧和拥护,“回到自然”便成了西方艺术创作恪守的信条。

西方艺术家欣赏自然是带有很浓厚的泛神主义色彩的,这是和中国艺术家们的一个重要异点。在他们眼中,自然和人仿佛是对立的,它带着一种神秘性横在人的眼前,接受人们对它所做的富含宗教色彩的顶礼。而神是无处不在的,整个自然都是神的表现,所以它不会有什么丑恶。爱好自然的先驱者卢梭认为,自然本是尽善尽美的,丑恶之所以出现便是因为出现了人。有人于是有社会、有文化,丑恶也就跟着来了。诗人华兹华斯也执同样的观点,他说:“站到光明里来,让自然做你的师保”,“自然所赋予的智慧是甜蜜的,好事的理智把事物意义弄得面目全非,我们用解剖去残杀。

”这种泛神主义的自然观决定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态度便是模仿。“艺术模仿自然”说的代表人物是罗斯金。他的著名言论:“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个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至今在美学领域仍存在很大的影响。在他看来,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人工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无法和自然相媲美。所以,罗斯金艺术创作最忌己意加以选择,只要对自然加以模仿就是了。他说:“人在这个世界里所能成就的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睁着眼睛去看,然后把所见到的东西老老实实说出来。”“完美的艺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不完美的艺术才有所不屑,有所取舍。”

执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人还有19世纪法国雕刻家罗丹,他曾说过:“我在什么地方学雕刻?在森林看树,在路上看云,在作业室里研究模型;我处处都在学,只是不在学校里学。”他劝我们说:“第一件要事就是坚信自然全美,记得这个原理,然后睁开眼睛去观察。” “我们的不幸都由于要跟着蠢人们去涂抹自然的本来面目。 ”他说他自己向来不曾有意地改变自然。“如果我要改变我所见到的,加以润饰,我必定不能作出有价值的东西。”法国古典派画家安格尔也曾在告诉他的学徒时说过:“你须去临摹,像一个傻子去临摹,像一个恭顺的奴隶去临摹你眼睛所见到的。”另一个自然主义代表人物左拉所提倡的自然主义中对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见解和以上几位也是相同的。这种自然主义认为凡所描写都要拿出证据来,而这种证据必定是自然所给的。

在这些自然主义者看来,自然是尽善尽美的,艺术家想要成功,只要模仿整个自然就可以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美丑是相对的,有比较才能见美丑。如果把自然全体都看成一样美,就没有分别美丑的标准, “美”也就漫无意义了。

理想主义者则认为,自然并不全美,美与丑相对,有比较然后有美丑,美自身也有高下等差,艺术对于自然,应该披沙拣金,取长弃短。理想主义者虽然不否认艺术应模仿自然,却指出模仿须经过一番理想化,不能呆板地抄袭。因此,理想主义的艺术作品虽自然而却不是生糙的自然,它表现出艺术家的理想性格和创造力。朱光潜先生认为,就这个意义说,理想主义是对的。但是,从表面上看起来和自然主义相反的理想主义也承认自然中原来就有所谓“美”,这一点和自然主义是相同的,所不同者自然主义以为美在自然全体,理想主义以为美仅在类型。它们都以为艺术美是自然美的拓本,所不同者自然主义忌选择,理想主义则重选择。理想主义仍重模仿,实际上仍是一种精炼的自然主义。

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的功用如果在忠顺地模仿自然,既有自然,又何须艺术呢?艺术的功用原在弥补自然的缺陷,如果自然既已完美,艺术便成赘疣了。在朱先生看来,这种纯粹的“自然模仿”说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艺术的功用在模仿自然,则自然美一定产生艺术美,自然丑也一定产生艺术丑。但是事实不是如此,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首先是接纳与消解。

回顾西方美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丑被拒于传统美学外。古希腊人曾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 ”一句话便可以表明,他们排斥了丑。因此,他们不惜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不准表现丑! ”但在中国人们似乎一开始就重视了丑:诗词中有“老树”、“枯藤”、“昏鸦”之意象;书法中有“苍劲”、 “老气”、“古拙”之话语。由此可见,对于丑,中国艺术是接纳的。西方传统美学对现实丑的不接纳根本原因是理性主义在拒绝,到了康德《论崇高》时可算“丑”在萌芽,至尼采时代美学领域中宣布了“美之死”时,“丑”正式诞生了。20世纪上叶“丑”进入艺术殿堂已成为美学发展的必然。

从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积极的价值或正价值一般指崇高和优美,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指丑和卑下,无论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美的表现形态。罗丹刻刀下的欧米哀尔年轻时十分美丽,可谓“美丽的欧米哀尔”,而年老的欧米哀尔却比木乃伊还要皱老。她弯着腰无力地低垂着头,四肢筋节犹如枯干的葡萄藤。对此葛赛尔却称赞罗丹的雕塑“丑得如此精美”。这句赞美之辞便能说明丑是美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毋庸置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人的超越性是由创造性和破坏性两种本能构成的。现实丑正与这里的破坏性相对应。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旦需要他们对抗于恐怖、邪恶、疯狂、蛆虫、病态、毒疮等感性存在时,对现实丑的虚拟性洞察和对抗便成了需要。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丑,一切都是“上帝的儿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

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

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由此可以说,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从而现实丑也必然成为创造艺术美的源泉。

接纳后的丑消解成为艺术美的过程,是艺术家对现实丑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艺术美肌体的营养元素的获得全靠艺术家对现实丑的消解。莱辛说过: “丑经过艺术模仿,情况就变得有利了。”这里的“有利”就是通过“艺术模仿”而重新建构出来的。形式建构中,艺术美多消解自然丑。如生活中犬吠猪叫常遭人嫌弃,在艺术舞台上这类嫌弃声却讨人掌声。自然界中一般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这都是主观对现实丑消解的努力;内容建构中,艺术美多消解社会丑。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可谓社会丑,但这部作品却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的光环。当然,艺术美对现实丑的形式和内容的消解与重构不是孤立的。毛泽东在《菩萨蛮·大柏地》中写道:“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

”原本鏖战后的“弹洞”自然是悲怆而凋零的物象,却在“雨后复斜阳,彩练当空舞”的折射下,竟能“装点此关山”,这便是融自然之丑“弹洞”和社会之丑“国民党”于一体,重构出一道“今朝更好看”的亮丽风景线。然而,“丑”意味着一种形式的颓废,内容的衰退。何以被艺术美消解成为一支源泉呢?首先要看现实丑在形式上的特点,它表现为畸形与扭曲、毁损与芜杂、病态与衰败,其根本特征在于反造型性,否定了固有的模式和结构,但我们从感性形式中意识到“丑显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勃发着一种恶狠的、自虐性的快感”,这是现实丑在艺术美中释放出的非理性的感性存在。再从现实丑的社会内容上表现出的特点来看,现实丑表现为一种否定性思维的存在,否定性思维倾向于一种审美负价值,着眼于揭露理性的有限性和非完备性。不论是现实丑的形式,还是现实丑的内容,都为接纳和消解提供了必然性。

其次是化丑与审丑。

“化丑”即使丑典型化。“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就在于此。“化”的过程就是主体对客体对象的领悟和理解的审美关照过程。对现实丑的典型化目的在于表现丑、揭露丑。一切戏剧、电影中的反面形象,当然是丑类,但在艺术家的关照下否定他们的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美。然而, “化”具有不可逆性,因为成功的艺术生产不应有“艺术丑”的审美范畴,那样就会意味着艺术家创作的失败。但有一种看法认为“为了丑,丑者将会步入现实丑的泥沼”,则是对艺术美的一种只言片语的误读。可见现实丑能转化成艺术美,但艺术美不能转化成现实丑。

现实丑一旦进入艺术中,它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进入了审美领域。“审丑”实际上就意味着审美。对审丑者来说,需要的是“空悟”和“彻省”,就是要在否定性审美情感的基础上重铸自己的审美情感。譬如审丑者在欣赏集现实丑于一体的《金瓶梅》时,要从作品中粗鄙低劣和恣意淫乐的人物丑剧中见出:其群丑无非是封建社会肌体上生长出来的毒瘤和恶疮,是芜杂社会和沉沦人性的产物。这种审美思维是通过否定的去审视肯定的存在,达到认识肯定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审丑的终极目的。

再次为互溶与互生。

艺术美中的现实丑如同“理之在诗,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其中“理”、“水”、“蜜”是艺术家审美价值的存在;“体匿”、“无痕”是艺术家消解即审丑者的审美观照所致;“性存”是现实丑的本质特点的存在;“有味”是艺术美中的现实丑的价值存在。在互溶中,一方面现实丑为艺术美提供“溶质”,另一方面艺术美又为现实丑提供“溶剂”。所以现实丑与艺术美彼此互溶,表现出作用与反作用的审美关系。正如“群丑”为《金瓶梅》提供了艺术传达的内容,而自身又获得了审美价值意义一样。这种价值就是人们评价的价值意义。就其对现实丑的评价过程而言,一开始在生活中是被否定的。人们为了追求美,必须认识丑、克服丑,从而艺术家将丑真实地反映出来,此时的现实丑给人的指导意义是肯定的,它体现了合规律的真;同时现实丑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的艺术形象,便从反面肯定了美,这就体现了合目的的善。“合规律的真”和“合目的的善”共同构建而互溶成特殊价值的艺术美。

若视审美价值为一株之主干,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恰似互对而生的两片绿叶。艺术美以现实丑实现了自己的审美折射价值;而现实丑又为艺术美拓宽了审美视野价值。审美折射之光源于现实丑,审美视野之边缘的存在就有了客观的理性话语。诸如“孤独”、 “畏”、 “烦”、“绝望”、“冷嘲”……这些从理性抽象出来的感情范畴,使我们能够感受“异化”的存在,理解现代西方的“反艺术”。也正如张竹坡在《金瓶梅》点评中将丑大规模进入小说而给予肯定一样,小说不仅使现实丑获得了生存的价值,同时现实丑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审美视野。这是现实丑与艺术美互溶而互生滋长的特殊价值倾向。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热门推荐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盗梦笔记

    盗梦笔记

    一名退伍军人因为一连串的怪梦被认定为精神病,就在大家质疑他的同时,他的妻子和孩子却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为此他背上了莫名的罪名,开始逃亡生涯。此后的三年却让他成为身价上亿的房地产商人,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番事……
  • 众神天下

    众神天下

    史诗般的神话时代。魔神蚩尤裂斩涿鹿。妖王孙悟空五行封印于异界。人神轩辕神秘失踪。无数神话中人物血溅沙场!无数迷团笼罩的上古传说,波澜壮阔的众神历史各大文明种族于战争悲歌中交替着一段段传奇,上古百族、仙魔大战、诸侯争霸、浮云苍穹!乱世之中神秘少年横空出世一一揭开不世之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老公太温柔

    老公太温柔

    她,本以为自己不会为任何男人动心,可是他硬要把自己拉进了他的世界。因为他的温柔,她的心禁不住也开始了跳动。原来爱是这样的美好。既然心已经不受控制,那就让它跳吧!可是,就在她爱上他以后,却又让她发现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爱人。为什么要骗她啊!自己做错什么了?如果不爱她就不要来招惹她啊!既然让她得到了,又怎么可以再失去啊!心会痛哎!可是,心都不在了又要怎么去挽留。她,不该相信的!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爱呢?原来,温柔也可以如此的伤人,比残酷更伤人。那她,可不可以不要了,不要如此伤人的温柔。不要再爱了。还是离开吧!还他自由,还自己自由。虽然放手,是那么的不容易,可是放手了,痛就会到此为止吧!不要再见他了,真的不要了。可是世界真的很小。五年后,他们还是相遇了。他不再温柔,处处刁难她,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让她不知所措。他,不爱她。可是为了不让母亲再逼他而娶了她。本以为,那么无所求的一个女孩子,想要离开她的时候应该很容易。可是,当要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她眼睛里的泪,自己的心为什么会有点酸。她离开以后,他才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她了。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早就爱上了她。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想要再找回她,可是为什么都找不到她,自己真的伤她很重吗?她说,是他的温柔伤了她。那好,他就不要再温柔。从此,他变得冷酷,甚至,不近人情。五年后,当再次遇到她,心已经不受控制。发现,她的身边有了别的男人,他竟会如此害怕。不行,决不允许她再离开自己。就算她不再爱自己,也不允许.。新文《婚后试爱》在结婚前一天,看到自己的未婚夫与别的女人在她亲手布置的婚房内抵死缠绵,她该怎么办?哭喊,愤怒,揍人,还是要死要活?这些她都做了,可换来的是什么?“你就是死,也别死在我面前。”面对未婚夫无情的怒吼,泪潸然落下。他说喜欢温柔可爱的女孩,所以她磨平自己的棱角,收起骄傲的自尊,只为,可以在他眼中有她影子,可现在她得到是什么?背叛,羞辱。“其实,只要你还像以前一样,我还是愿意娶你的。”听着他冰冷的话语,她压制住将要狂涌的泪水,挺直背脊没有丝毫犹豫的掉头、远走。她,从来不是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她有自己的天空要翱翔,没有时间在这里与一只乌鸦废话。望着她毫不留恋的背影,他难得错愕的晃了眼。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拆拆爱

    拆拆爱

    不拆一桩亲的时代已经过去,拆爱师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从雇主处取得报酬,宁毁十座庙,以“拆爱”为最终目的。良心拆爱师白素素与黑心拆爱师的鸡血对决,看谁能拆了谁的爱!
  • 我的老婆亚瑟王

    我的老婆亚瑟王

    “你就是我的骑士么?”银发的少年看着眼前的金发少女微笑着问道,这是少年十岁时的邂逅。“你就是我的新娘么?”轻轻的揽住了和他十年结伴同行的金发少女,少年疑问而肯定,这是十六岁的物语。“你就是我的国王么?”半跪在王座下,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手持胜利之剑的少女,少年的微笑一如十年前的男孩。“我可以没有眼睛,但是你,但是整个卡美洛不能没有眼睛哦。”微笑着永远的将眼睛送给了因为红龙的诅咒而失去了双眼的女孩,少年不后悔,这是二十年的快乐。“那么,亚瑟?彭?德拉贡?阿尔托莉亚啊,骑士王啊,少女啊,你愿意……和我一生结伴同行么?”微笑着对少女伸出了手,银发的少年在两千五百年后仍然如此问道。这是两千五百年的羁绊。新书:《末日最终帝国》,书号:3142828,求支持!
  • 仙路争霸

    仙路争霸

    屿轩,无意中获得了修真界高手的元神,元神传他至高修仙法决,凭着这法决,屿轩修成至高神功,最终达到至高点,成就不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