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400000007

第7章 美的剖析 (1)

佛家有参悟一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后刻苦修行六年未果,当他意识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自己一味的苦行只是徒劳无益的时候便舍此而去,独自南行。他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河边牧羊女赠予的牛奶,恢复了体力。做完这些便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自敷吉祥草座,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并在当时发下誓愿:“我如不证菩提(自性正觉)不起此座!”他静思冥索,苦苦参悟,总结过去修行的经历,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后终于彻底觉悟,修成正果。

佛的境界是超然的境界,是大美的境界,而一切大美境界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朱光潜先生曾举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为例: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 ”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借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朱先生想要表达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完全可以言达的意思。因为他认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美的境界当然如此。

美,始终具有其神秘的一面,非平常人士所能领会,非普通言语可以具述。因此我们需要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心境和毅力,去思考、去感悟,一步一步,拨开朦胧的纱雾,层层探寻,守得云开见月明。

事物的真谛非用心参悟是不能得之甚解的。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虽然虚无缥缈,但也不至于让人不知其味,让我们静下心,坐下来,透过一系列的现象去剖析,去联想,去感悟吧……

饮食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从衣服器物到言行习惯,都各有不同的特色。

在文艺作品里,这一区别就表现得更明显了。首先说戏曲,流行在北方的京剧是刚性的,如《空城计》(诸葛亮)、《李陵碑》(杨继业)、《朱仙镇》(岳飞),演女性的也是《杨排风》、《穆桂英挂帅》,内容多表现征战,总能使人闻到些硝烟的味道,它的伴奏主要用音色高亢激越的京胡,唱腔也明显的刚劲有力,17岁的女孩子李铁梅的一句“提起敌寇心肺炸,强忍仇恨咬碎牙”,那真是凝聚了演员的全部力量,让敌寇听了要心惊胆战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京剧,就连旦角也由男演员来演(最有名的如梅兰芳),从某种意义上更显出了京剧的阳刚之气。

而南方人喜欢的越剧则是柔性的。多为才子佳人戏,人们耳熟能详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碧玉簪》等,其中情节都能让观众肝肠寸断。其音乐唱腔也尽显柔性,伴奏主要是用音色柔和动听的二胡,演员唱得也是委婉缠绵。你看一心要报深仇大恨的阳刚男人沙漠王子,他一开口是“手抚琴儿心悲酸,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听起来不也带点儿脂粉气吗?另一个与京剧相反的方面是,传统越剧是女子越剧,所有的男角色都由女演员来演,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都是著名的生角女演员,这就更显出越剧阴柔之美的特点了。到后来越剧有了改革,也有男演员上场了,有名的如赵志刚,但他们的唱腔也都还是软绵绵的。

从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以脍炙人口的乐府双璧为例,翻开那产生于燕山头黄河边的《木兰辞》,你看,“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刀光剑影。再读一下描写江南故事的《孔雀东南飞》,从“哽咽不能语”到“涕落百余行”,从“结发同枕席”到“二情同依依”,还有“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还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通篇不是悲就是情,无不给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再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人”,而是一个爱国、孝亲、勇武的“女孩子”。作品将“女孩子”的文章做得很足,使她的品质凸显了出来。这在文中的体现不少,取其中两处为例:

木兰的出征根本没有依依惜别的场景。“万里赴戎机”,说走就走,似乎连头也没回过。可是,当她“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时,她却想家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是啊,木兰虽然武艺高强、心气高昂,但她毕竟是一个从未离开过爷娘呵护的女孩子啊!乍离家,宿营在这萧瑟、苍凉的黄河边黑山头,能不想念温馨的家吗?能不想念可亲的爷娘吗?也正因如此,才体现出木兰离家的不易;正因为想家而不归家,才体现出木兰的意志坚强、心气高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英雄功成业就了,木兰终于回家了!这当然也是充满豪气的事。

但是她回到家,未抱住慈祥的妈妈絮絮叨叨,未拉住亲爱的姐姐唧唧喳喳,更不想发表英雄的豪言壮语。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为什么木兰在这些事上是如此的急不可耐呢?木兰出外征战多年,女扮男装、出生入死多年,她何曾忘却自己是个女儿身?她何时不想还她女儿装?现在总算回家了,赶快走进闺房体味自己的女儿感觉,赶紧打扮自己的花容还我女儿本色!这才是花木兰,这才是食人间烟火的花木兰!而当木兰“出门看伙伴”时,不但“伙伴皆惊忙”,就连我们读者也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她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嘛!她的调皮可爱的模样跃然纸上了。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显然更愿意做一个普通女孩子,而不是浴血沙场的女英雄。

所以说,《木兰诗》虽然是北朝民歌,征战题材刻画的是北方人的豪迈气概,比起南方的诗歌和南方人来,自然更显出一点“刚”,但它刻画的人物性格是立体的,具有其柔的一面,而且写她的柔更反衬了她的刚。

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这是一个世代传诵的封建家庭的悲剧,人们从中看到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赞美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更传达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整个作品是凄惋动人的,作品的主人公刘兰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聪明美丽、勤劳能干、贤惠多情的。然而,刘兰芝之所以这么让人难忘,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她的反抗性。正是她的反抗才更让人们痛恨封建礼教,才更凸显了故事的壮美。

从诗中我们可以多处看出,刘兰芝本来就是个勤劳孝顺温柔的女子。她干活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侍奉公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是当她的美德换来的却是“吾已失恩义”,“便可速遣之”时,我们却看到刘兰芝特有的反抗。首先,她在得知婆婆要驱遣她的意图时,不等对方开口,自己先提出“遣归”的要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是反抗的第一步,以主动出击来避免耻辱。

其次,兰芝知道就这样离开焦家是很不体面的,所以她以“精妙世无双”的打扮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表明自己是不可以随便欺负的、落荒而逃的。当“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时,她既不是苦苦哀求,也不是破口大骂,而是镇定从容地告别,举止得体,语言含蓄,不但显得既有道理又合礼节,还不露声色地驳斥了焦母的蛮横指责。她的眼泪可以对小姑倾泻,却不在婆婆面前流下一滴。这是兰芝的第二步反抗。

但她毕竟是被休了。在她回家后,她是那样的“进退无颜仪”,当母亲问到她的未来时,她又是含泪回答与仲卿“结誓不别离”。由此可见她到底是个女人,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柔弱,也有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感情。但是,当利欲熏心而又毫无兄妹感情的、“性行暴如雷”的阿兄逼嫁时,她又不得不进行反抗了。面对这样的哥哥,她是既不屑于哀求,也不屑于争辩,她的“仰头答”使她的坚强性格跃然纸上,而“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几句话则正是她对兄长的蛮横专制和对封建家长制的残酷无情所作的强烈讽刺和愤怒控诉,这和她对焦母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兰芝的最大反抗是以死殉情。“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生人作死别”,那是多么凄惨的场面!但她是决不屈服的。她和仲卿密定死计,而在表面上又表示顺从,以自做嫁衣来瞒过所有的人。她能做到这样,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这里,兰芝的柔中之刚达到了极点。

上面所说的兰芝的刚气,往往是大家都看到的,但她另一方面的刚气,也许人们还不十分注意。那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仲卿面前所表现出的独立性。同样的,我们首先看到她对仲卿的绵绵情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表达了她对丈夫的临别依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表明了她对仲卿的忠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她在仲卿面前又不是没有主见的。

当相对软弱的仲卿在不得不听命于母亲,对兰芝说出自己也没有把握的话语“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时,兰芝清醒地指出“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打破了仲卿的幻想;当仲卿误解了兰芝,以为她变了心,说出“贺卿得高迁……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样的讽刺话时,兰芝首先批评了仲卿“何意出此言”,又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向仲卿作解释,对他也表示同情,并提出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这一最后的抗争手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兰芝比仲卿沉着得多。你看兰芝不但是瞒住了所有人,在最后关头也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毫无牵挂,从容赴死。而仲卿则是先向母亲泄露了这个计划,在临死之前又徘徊瞻顾。据此可见,兰芝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她不但不是一个只依靠男人的柔弱女人,甚至比她的丈夫还强三分。

有人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所以处世还是刚一点好,于是凡事争强斗狠、霸道蛮横,遇到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肝火,甚至大打出手。有报载,某地街巷两辆相向行使的车辆因司机都不愿意退让,两人竟当街玩起了“顶牛”的游戏——都不让。这件事最后致使交通堵塞一个多小时,如此“刚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损人不利己,实属愚蠢之举。

有的人则认为还是以“柔”处世比较好,得缩头时且缩头,他们错在将柔与明哲保身、软弱可欺、苟且偷生画上了等号,因此出现当歹徒在街头公然抢劫,听到受害人呼救时,众人唯恐避让不及,祸及自身,任由歹者逍遥得逞的寒心一幕。由此看来“刚”不应是逞强好胜,“柔”也不应是懦弱无能。

朱光潜先生认为,刚性美是动的,柔性美是静的。动如醉,静如梦。二者各有特色,区别而又相生,所以不可偏废其一。

“刚”透射出的是做人的骨气。朱自清老先生身体瘦小,看起来可谓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但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柔弱的身躯里折射出的却是坚毅刚强的民族气节。徐悲鸿先生说得好,“人不可有傲气,但是要有傲骨”,“刚”不是刻意树立威风凛凛、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而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高贵气节、坚定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

“柔”反映出的则是良好的涵养。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深情地吟诵诗句:“为什么我眼里总是噙满了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国家总理,他既要刚强地挑起国家发展富强的重任,又要对国家、对百姓充满无限的柔情。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仅需要有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作风,还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感恩的心去服务群众,为百姓造福。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更能引起干部与群众情感的共鸣,更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刚与柔,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个人性格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是成分不同罢了。

刚,属阳,铿锵强硬、雄劲粗犷。柔,属阴,和顺软弱,温雅柔美。刚与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是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体,这是辩证发展的观点。刚能制柔,而柔也能克刚。刚与柔、强与弱只是从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去划分和看待,刚即柔,柔即刚;强即弱,弱即强。水滴石穿,风摧山崩就是例证。在现实生活中,阳刚令人尊崇,阴柔备受亲爱。

因此我们要认清刚与柔的辩证统一关系,正视刚与柔的地位和作用。以敏捷、刚毅的作风决断所遇到的问题,以柔和、耐心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刚与柔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作为矛盾,它们相互排斥,要刚就难柔,要柔就难刚;作为统一体,它们又相得益彰。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度。这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依据,这是充分发挥刚与柔作用的关键点。其次要牢牢抓住“三性”。准确性,就是要搞准具体问题的本来面目,不能大概、差不多、想当然;时间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做到既不早也不晚,既要施展及时又不过分提前;灵活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一个灵活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本书是《做大单》系列第三本,通过对大客户销售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专业销售力的流程体系——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通过项目立项、初步接触、方案设计、业绩展示、方案确认、项目评估、合同谈判、签约成交八步骤有效挖掘、引导大客户需求,从而助您精准锁定大客户,拿下大客户,持续耕耘大客户。八个步骤、八大配套案例,为您提供最为实用的操作蓝本,助您快速实现企业利润几何级增长!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她独创“央金玛歌舞觉醒法”,蜕变为圆满的女人。通过古老的“观音法门”,央金拉姆,使观者快速进入觉知的境界,世界级的心灵音乐家,2011年,深得弟子和观众欢迎。《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是央金拉姆修行经历和体悟的整合,是首位获格莱美音乐奖的中国籍歌手。,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她曾是奇正藏药的创始人,事业巅峰之时,是一本专为现代忙碌女性而写的觉醒手册,潜心修行;她曾是坚定的不婚族,却用600秒定下婚约,帮助女性战胜内心的烦恼,把音乐、舞蹈和修行融为一体,禅修大师,找回温柔慈悲智慧,毅然放弃事业,从此缘定今生
  • 教你学帆船·帆板

    教你学帆船·帆板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pgsk.com/a/954719/m.pgsk.com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宠婚:妻逢对手

    宠婚:妻逢对手

    她是豪门千金,却身负债务,她是疼爱手足的妹妹,却被姐姐陷害,她是体贴入微的女友,却被男友劈腿,一场签约将自己卖了三年…却是输钱又输人!望着未婚夫的齐人之福,姐姐的挑衅示威,她怅然一笑,挽着身边之人,傲然抬眸,“姐不要的,你捡吧!”抽风版简介:净璃要是知道当初她那一脚错把油门当刹车踩的后果是遇上这么一位大爷,她决对不松脚!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泄愤踹了几脚吉普会滩上这么一位阎王,她一定多来几脚!S撒丫子就跑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第一次拿脱鞋打小人会杆上这么一位流氓,她一定不穿短裙!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这死大爷身边有这么多烂桃花,她定在自己自边多插几株绿柳,压得他付花不生!顾净璃要是知道……佛曰"千金难买早知道!"佛更日"顾净璃,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某作者抽风之作,纯属娱乐!大家别较真,看文是用来放松的!本文纯属虚构,鉴于某无良作者心思不正只求发泄,喜欢的捧捧人场,记得叮咚一下收藏,某作者会感激不尽!(偷笑ing)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