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400000007

第7章 美的剖析 (1)

佛家有参悟一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后刻苦修行六年未果,当他意识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自己一味的苦行只是徒劳无益的时候便舍此而去,独自南行。他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河边牧羊女赠予的牛奶,恢复了体力。做完这些便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自敷吉祥草座,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并在当时发下誓愿:“我如不证菩提(自性正觉)不起此座!”他静思冥索,苦苦参悟,总结过去修行的经历,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后终于彻底觉悟,修成正果。

佛的境界是超然的境界,是大美的境界,而一切大美境界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朱光潜先生曾举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为例: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 ”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借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朱先生想要表达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完全可以言达的意思。因为他认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美的境界当然如此。

美,始终具有其神秘的一面,非平常人士所能领会,非普通言语可以具述。因此我们需要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心境和毅力,去思考、去感悟,一步一步,拨开朦胧的纱雾,层层探寻,守得云开见月明。

事物的真谛非用心参悟是不能得之甚解的。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虽然虚无缥缈,但也不至于让人不知其味,让我们静下心,坐下来,透过一系列的现象去剖析,去联想,去感悟吧……

饮食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从衣服器物到言行习惯,都各有不同的特色。

在文艺作品里,这一区别就表现得更明显了。首先说戏曲,流行在北方的京剧是刚性的,如《空城计》(诸葛亮)、《李陵碑》(杨继业)、《朱仙镇》(岳飞),演女性的也是《杨排风》、《穆桂英挂帅》,内容多表现征战,总能使人闻到些硝烟的味道,它的伴奏主要用音色高亢激越的京胡,唱腔也明显的刚劲有力,17岁的女孩子李铁梅的一句“提起敌寇心肺炸,强忍仇恨咬碎牙”,那真是凝聚了演员的全部力量,让敌寇听了要心惊胆战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京剧,就连旦角也由男演员来演(最有名的如梅兰芳),从某种意义上更显出了京剧的阳刚之气。

而南方人喜欢的越剧则是柔性的。多为才子佳人戏,人们耳熟能详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碧玉簪》等,其中情节都能让观众肝肠寸断。其音乐唱腔也尽显柔性,伴奏主要是用音色柔和动听的二胡,演员唱得也是委婉缠绵。你看一心要报深仇大恨的阳刚男人沙漠王子,他一开口是“手抚琴儿心悲酸,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听起来不也带点儿脂粉气吗?另一个与京剧相反的方面是,传统越剧是女子越剧,所有的男角色都由女演员来演,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都是著名的生角女演员,这就更显出越剧阴柔之美的特点了。到后来越剧有了改革,也有男演员上场了,有名的如赵志刚,但他们的唱腔也都还是软绵绵的。

从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以脍炙人口的乐府双璧为例,翻开那产生于燕山头黄河边的《木兰辞》,你看,“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刀光剑影。再读一下描写江南故事的《孔雀东南飞》,从“哽咽不能语”到“涕落百余行”,从“结发同枕席”到“二情同依依”,还有“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还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通篇不是悲就是情,无不给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再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人”,而是一个爱国、孝亲、勇武的“女孩子”。作品将“女孩子”的文章做得很足,使她的品质凸显了出来。这在文中的体现不少,取其中两处为例:

木兰的出征根本没有依依惜别的场景。“万里赴戎机”,说走就走,似乎连头也没回过。可是,当她“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时,她却想家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是啊,木兰虽然武艺高强、心气高昂,但她毕竟是一个从未离开过爷娘呵护的女孩子啊!乍离家,宿营在这萧瑟、苍凉的黄河边黑山头,能不想念温馨的家吗?能不想念可亲的爷娘吗?也正因如此,才体现出木兰离家的不易;正因为想家而不归家,才体现出木兰的意志坚强、心气高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英雄功成业就了,木兰终于回家了!这当然也是充满豪气的事。

但是她回到家,未抱住慈祥的妈妈絮絮叨叨,未拉住亲爱的姐姐唧唧喳喳,更不想发表英雄的豪言壮语。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为什么木兰在这些事上是如此的急不可耐呢?木兰出外征战多年,女扮男装、出生入死多年,她何曾忘却自己是个女儿身?她何时不想还她女儿装?现在总算回家了,赶快走进闺房体味自己的女儿感觉,赶紧打扮自己的花容还我女儿本色!这才是花木兰,这才是食人间烟火的花木兰!而当木兰“出门看伙伴”时,不但“伙伴皆惊忙”,就连我们读者也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她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嘛!她的调皮可爱的模样跃然纸上了。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显然更愿意做一个普通女孩子,而不是浴血沙场的女英雄。

所以说,《木兰诗》虽然是北朝民歌,征战题材刻画的是北方人的豪迈气概,比起南方的诗歌和南方人来,自然更显出一点“刚”,但它刻画的人物性格是立体的,具有其柔的一面,而且写她的柔更反衬了她的刚。

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这是一个世代传诵的封建家庭的悲剧,人们从中看到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赞美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更传达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整个作品是凄惋动人的,作品的主人公刘兰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聪明美丽、勤劳能干、贤惠多情的。然而,刘兰芝之所以这么让人难忘,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她的反抗性。正是她的反抗才更让人们痛恨封建礼教,才更凸显了故事的壮美。

从诗中我们可以多处看出,刘兰芝本来就是个勤劳孝顺温柔的女子。她干活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侍奉公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是当她的美德换来的却是“吾已失恩义”,“便可速遣之”时,我们却看到刘兰芝特有的反抗。首先,她在得知婆婆要驱遣她的意图时,不等对方开口,自己先提出“遣归”的要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是反抗的第一步,以主动出击来避免耻辱。

其次,兰芝知道就这样离开焦家是很不体面的,所以她以“精妙世无双”的打扮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表明自己是不可以随便欺负的、落荒而逃的。当“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时,她既不是苦苦哀求,也不是破口大骂,而是镇定从容地告别,举止得体,语言含蓄,不但显得既有道理又合礼节,还不露声色地驳斥了焦母的蛮横指责。她的眼泪可以对小姑倾泻,却不在婆婆面前流下一滴。这是兰芝的第二步反抗。

但她毕竟是被休了。在她回家后,她是那样的“进退无颜仪”,当母亲问到她的未来时,她又是含泪回答与仲卿“结誓不别离”。由此可见她到底是个女人,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柔弱,也有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感情。但是,当利欲熏心而又毫无兄妹感情的、“性行暴如雷”的阿兄逼嫁时,她又不得不进行反抗了。面对这样的哥哥,她是既不屑于哀求,也不屑于争辩,她的“仰头答”使她的坚强性格跃然纸上,而“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几句话则正是她对兄长的蛮横专制和对封建家长制的残酷无情所作的强烈讽刺和愤怒控诉,这和她对焦母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兰芝的最大反抗是以死殉情。“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生人作死别”,那是多么凄惨的场面!但她是决不屈服的。她和仲卿密定死计,而在表面上又表示顺从,以自做嫁衣来瞒过所有的人。她能做到这样,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这里,兰芝的柔中之刚达到了极点。

上面所说的兰芝的刚气,往往是大家都看到的,但她另一方面的刚气,也许人们还不十分注意。那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仲卿面前所表现出的独立性。同样的,我们首先看到她对仲卿的绵绵情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表达了她对丈夫的临别依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表明了她对仲卿的忠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她在仲卿面前又不是没有主见的。

当相对软弱的仲卿在不得不听命于母亲,对兰芝说出自己也没有把握的话语“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时,兰芝清醒地指出“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打破了仲卿的幻想;当仲卿误解了兰芝,以为她变了心,说出“贺卿得高迁……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样的讽刺话时,兰芝首先批评了仲卿“何意出此言”,又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向仲卿作解释,对他也表示同情,并提出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这一最后的抗争手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兰芝比仲卿沉着得多。你看兰芝不但是瞒住了所有人,在最后关头也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毫无牵挂,从容赴死。而仲卿则是先向母亲泄露了这个计划,在临死之前又徘徊瞻顾。据此可见,兰芝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她不但不是一个只依靠男人的柔弱女人,甚至比她的丈夫还强三分。

有人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所以处世还是刚一点好,于是凡事争强斗狠、霸道蛮横,遇到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肝火,甚至大打出手。有报载,某地街巷两辆相向行使的车辆因司机都不愿意退让,两人竟当街玩起了“顶牛”的游戏——都不让。这件事最后致使交通堵塞一个多小时,如此“刚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损人不利己,实属愚蠢之举。

有的人则认为还是以“柔”处世比较好,得缩头时且缩头,他们错在将柔与明哲保身、软弱可欺、苟且偷生画上了等号,因此出现当歹徒在街头公然抢劫,听到受害人呼救时,众人唯恐避让不及,祸及自身,任由歹者逍遥得逞的寒心一幕。由此看来“刚”不应是逞强好胜,“柔”也不应是懦弱无能。

朱光潜先生认为,刚性美是动的,柔性美是静的。动如醉,静如梦。二者各有特色,区别而又相生,所以不可偏废其一。

“刚”透射出的是做人的骨气。朱自清老先生身体瘦小,看起来可谓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但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柔弱的身躯里折射出的却是坚毅刚强的民族气节。徐悲鸿先生说得好,“人不可有傲气,但是要有傲骨”,“刚”不是刻意树立威风凛凛、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而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高贵气节、坚定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

“柔”反映出的则是良好的涵养。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深情地吟诵诗句:“为什么我眼里总是噙满了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国家总理,他既要刚强地挑起国家发展富强的重任,又要对国家、对百姓充满无限的柔情。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仅需要有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作风,还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感恩的心去服务群众,为百姓造福。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更能引起干部与群众情感的共鸣,更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刚与柔,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个人性格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是成分不同罢了。

刚,属阳,铿锵强硬、雄劲粗犷。柔,属阴,和顺软弱,温雅柔美。刚与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是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体,这是辩证发展的观点。刚能制柔,而柔也能克刚。刚与柔、强与弱只是从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去划分和看待,刚即柔,柔即刚;强即弱,弱即强。水滴石穿,风摧山崩就是例证。在现实生活中,阳刚令人尊崇,阴柔备受亲爱。

因此我们要认清刚与柔的辩证统一关系,正视刚与柔的地位和作用。以敏捷、刚毅的作风决断所遇到的问题,以柔和、耐心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刚与柔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作为矛盾,它们相互排斥,要刚就难柔,要柔就难刚;作为统一体,它们又相得益彰。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度。这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依据,这是充分发挥刚与柔作用的关键点。其次要牢牢抓住“三性”。准确性,就是要搞准具体问题的本来面目,不能大概、差不多、想当然;时间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做到既不早也不晚,既要施展及时又不过分提前;灵活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一个灵活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命运弄人,为何让他们在这样的时间,以这样的身份相遇?吾生君未生,君生吾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纳兰烨收拾好一身萧索,孤独的走出书房,莹柔的灯光辉映,月牙衣袍比降下的白霜更凄更凉……金丝楠木的棺材里,熟悉的容颜呈现的是死亡的淡青,仍记初见时,这张脸是多么的惑魅人心,有神的眸子闪烁着狡黠和邪魅。可如今,所有的表情都不见了,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如幻梦一场般,一夕之间消失殆尽,遗留给无双的,只有此刻毫无生气的容颜.......瞳孔猛地一缩!心,如滚油浇心,五脏俱焚!浑身陡然剧烈颤抖,双臂踉跄的伸向棺里想去抚摸他,抱抱他:“南宫月,你曾许诺过要一生一世好好待我,怎么可以先离我而去了呢?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4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路过红尘

    路过红尘

    文子默是凌氏培养的杀手,杀手的天性必定无情,而文子默成为最出色的杀手,却只因他有情。最大的缺点也成为他成功的优点,却也成了他最大的悲哀,只为那点施舍的温暖,他如同献祭般奉上了自己的所有。人的感情一旦用尽,还有什么可以留恋?
  •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一个三岁宝宝只不过脑子智商太高,突发奇想的要去跟姐姐学游泳,可谁知,不小心脚打滑,掉了进去,姐姐想要去救她,可怎么也走不动……三岁宝宝就这样嗝屁喽,哈哈!竟然穿越到炎耀国,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宝宝的灵魂居然……居然附在一个青楼花魁的身上!oh!no!让一个三岁的宝宝去做花魁?还不如让本作者我去呢!且看我们的宝宝是怎么样玩转青楼,玩转帅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照世杯

    照世杯

    《照世杯》是清初著名话本小说集,又名《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共四卷四个故事。这四篇小说均以对末世封建社会的批判暴露为共同倾向。在艺术上,此书是话本小说走向衰落时期中的较有特色之作,不仅有生活气息和可取的内容,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 地狱王妃

    地狱王妃

    她本是慕容世家的长女,天姿国色、聪慧过人;十月开口说话,两岁作诗写词,四岁就已博古通今,六岁能摆五行八卦,十岁便通天下军事,十二岁习得之高武学,到十四岁时,初露锋芒,少女轻笑,魅惑天下扰起无数彩蝶绮梦,亲手选得当朝六王爷为自己的准夫君;随后跟着心爱之人征战天下、平顶四乱。年方十六,就已闻名天下;战场之上,纤手红衣,长发纷飞;就已兵败将死、城破国亡。当感情早已背叛,当骨肉胎死腹中,她怎能瞑目?情感动天,意感动地;当轮回之门为她打开,她托魂寄孤,附身于一毁容的乞丐身上。重振旗鼓,成为当今天下手握重兵之王的宠妃;步步惊心、处处为营,红鸾朝见拜见帝王时,一颦一笑魅惑着天下之主;重遇旧时恋人,她娇媚的躺在另一个男人的怀中,把酒言欢、蛊惑四国;起舞清影、倾才绝世,让她成为他国指定的‘和亲女子’;命运多牟怎会让她甘于寂寞?佣兵天下,从此成为一代天骄~!李熙:(飘逸出尘、风神俊美)那时的她小小的,一张绝色的小脸上带着樱花盛开的香味;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那株盛开在春风中的樱花树,更爱上了这个永远都穿着红色衣衫的小女孩。李昭:(潇洒不羁、雄霸天下)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从此就堕入魔道,再也无法回头了。李旭:(智勇双全、九五至尊)能够让宸国最为出色的两个男子用性命相搏;你,到底是人是鬼。朝阳:(异域风情、雄才大略)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遇,沧桑岁月中你我相知;我不奢望你能给我同等的爱情;只愿,今后时光你莫要忘怀我们曾今的拥有。唐敏:(绝色天下、快意情仇)你就是被我在地狱中时时诅咒的负心之人,可我,依旧爱你;但命运……一朝天子一朝臣,投胎转为百花人;纵情佣兵惊天地,独领天骄傲世人。本文沿袭作者一贯作风,结局一对一;感情并不纠结,但美男多多饱人眼福。喜欢此文的亲们,请点击收藏;不喜者,不必留下爪印,自行离开便可。推荐凉拌韭菜的超级好看文【父皇,你只能是我的】很好看,更新正常,姐妹们多多支持。◆◆◆◆◆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义父求你温柔一点》《哥哥求你要我》《吃下一群妖男》《夜漫舞歌》◆◆◆◆◆精彩新文推荐◆◆◆◆◆推荐襄儿宝贝的《我的古代小夫侍》推荐真爱未凉《极品大小姐》推荐雨默宝贝的《邪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拟神传说

    拟神传说

    上帝与两个门徒:亚达、欧尔斯创造了神、狱、普三界,本以为能使万物和谐,谁知道三界却互起冲突。一名普通的普界青年从一出生就继承了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这股力量的人被称为“神能者”,就这样有了这么一个故事――拟神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