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200000005

第5章 一月正身(3)

星期四空杯之心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我用武力平定四方,用过的弓很多,而竟仍然没有完全弄通其中的道理。更何况我统治天下的日子非常短,对于治国的道理,肯定还比不上对弓箭的了解,对弓的认识尚且还有失误,更何况对治国之理的认识呢?唐太宗自小就喜欢玩弄弓箭,自以为对弓箭了如指掌,他拿十几张好弓给工匠看,工匠看完后却认为不是良材制的好弓。经过工匠的一番解释,唐太宗恍然大悟,才发现自己的浅薄,由此联系到自己对治国的道理知之更少。

唐太宗作为一位统治者,能清醒而谦虚地承认自己知识的浅薄,需要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唐太宗不仅善于发现自身的浅薄,更是毫不忌讳地公开承认并努力克服,克服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有限,知识却无穷无尽而且变化多端,治国之理更是奇妙无穷。唐太宗深谙其中的广博,因此孜孜不倦,不骄不躁,努力汲取新知识。对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要求企业领导者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善于和勇于发现自己的浅陋,深入专业领域,扎实业务知识,正视知识的缺漏并加以弥补,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理念要及时掌握。在增强自身知识的同时还要发动整个团队学习,构建学习平台,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

星期五明辨是非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人们的意见,常常会不相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对错是非,就怀恨在心。有的为了避免和其他人发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明知道这样做妨碍公事,仍然施行。这种做法只是没有违背一个官员的私人感情,但是在顷刻之间造成了危害上万百姓的大弊端,这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范啊。明辨是非是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所说的话。

唐太宗对王珪说此话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王珪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贞观二年(628)任侍中,进位宰相,成为与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齐名的唐初宰相,因敢于直谏、惩恶扬善而闻名,其进谏对于唐代初期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面对他谈论明辨是非,既是唐太宗对政治策略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他真正在实践上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证明。辨明对与错、是与非,是每个人理性思维发展的基本标志,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是否具有这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是走向政治清明还是走向昏庸腐败。在大是大非面前,领导必须保持理性,不应该顾及任何私人情感,而应该坚持是非的原则性。混淆是非,不仅以私损公,还将导致整个发展战略的错误。辨明是非需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是非的议论,不能堵塞下属议论领导是非的言路,保持职工进谏的畅通,培养自己闻过则喜的宽阔胸怀。

第四周

星期一志尚清静

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儒行既亏,淳风大坏。——《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皆崇尚内心清静,以天下百姓所欲作为自己所想。近代帝王却一味地损害百姓满足自己欲望,因此任用的大臣,再也不是从前那种精通经学儒术之士。汉代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如果朝廷有疑难之事,都通过参考经典书籍来决定治国之道,因此人们普遍知晓礼教,国家太平。近代帝王则崇尚武力轻视儒术,儒学已经受到严重亏损,淳朴民风必然大坏。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王珪回答说,古代君王欲望少,清心治国。汉代的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因此修养较高,于是大兴礼教,天下太平。

太宗帝受到了启发,他决定今后官员如果有学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要给予升迁。古人无论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处事,都非常讲究依据前朝经典教义,这其中固然有守旧的思想。但是,既然这些经典是先哲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经历漫长历史的考验,能够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足以证明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儒家经典教义就是前人立下的规矩,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后人,实现礼教大兴、国家大治。唐太宗有感于古代帝王治国比今人好,并非是盲目尊古薄今。因为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形的递进关系,而是螺旋形上升的,古代创造出来的今人至今无法超越的诸多伟大成就,足以让我们现代人好好反省一下唐太宗疑问的真正价值。“志尚清静”并非去除人为的欲望,而是应该摒弃个人私欲,心中只存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以公司和员工所欲为自己所欲。优秀的领导还应该善于从以前商界的经验典籍中获取和总结经验,汲取古人管理方面的智慧,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盲目贬低历史成就,要么是对前辈成就的无知,要么是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负。

星期二切勿独断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每事皆自决断,虽即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隋文帝自己内心阴暗,高尚的道理也无法打动其心,他对人性悟得太透彻,对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信。……每件事情他都亲自决断,虽然他为此劳神苦形,事必躬亲,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符合道理。贞观四年(630),太宗帝问隋朝开国君王杨坚的为人,萧瑀说: “是个自制力强、勤政励精之主。”唐太宗说: “公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篡位得到天下,不敢信用大臣,乃至事必躬亲,却适得其反。因此,要想治理好这么大的国家,必须做到广任贤良,高居深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中国古代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但是,如何能够做到这点?君王自身应该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可疑之人,哪些是可用之人。与隋文帝相比,唐太宗显然在这个方面更优秀,因此,在他手下能够有一大批恪尽职守的谋臣辅佐。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想要实现管理的最优化,必须要构建起和谐有机的系统,而不是领导者自己的独角戏,应该敢于授权、善于授权。现代领导者不仅个人应该具有出众的智慧和能力,更应该具有驾驭他人和整个团队的能力,要实现从个人奋斗的角色向统帅地位的转变,从个人能力的爆发向团队能力建设的转型。独断专行的领导,不仅是在堵塞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还在亲手制造职工对领导的不信任,损害职工的积极性,导致整个团队的能力无处施展。

星期三变通和稳便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天下这么大,国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交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牢靠,才可以呈奏施行。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和臣下萧瑀谈论政治管理之道。在唐太宗看来,为官者当注意“变通”和“稳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变通”。

国家之大,人口之多,帝王需要处理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做到以个人有限的精力去处理无限的事情呢?唐太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变通”,就是针对客观发生的情况,灵活处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外界的巨大压力。二是“稳便”。“变通”处理天下大事往往导致原则背离的弊端,因此,在“变通”的同时,要保证“稳便”的效果,二者不可偏废。唐太宗在决策之前,先发动朝廷官员议论,集思广益,再经过宰相筹划,以此确保稳当牢靠,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发布不慎重而导致政策不稳当的情况。此语既展示了唐太宗对群臣的信任,同时,也说明了他慎思慎行的治国之道,体现了唐代君主高超的管理智慧。广泛任用贤士良才,信任下级,发挥下级的优势和长处,通过“权力下放”,充分调动众人的集体智慧,而不是一个人思考决断。在授予下属灵活处理事务的权力之时,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既确保权力下放又防止权力滥用,以此实现稳当的目的。

星期四极言无隐

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我的耳目手足作用,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既然君臣之间的道义把我们联成一个整体,就应当同心协力。君王政事处理有不妥当之处,大臣就应该毫无隐瞒地说出。如果君臣之间互相怀疑,不能做到肝胆相照,实在是治国的大祸害啊。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和属下议论,治国与养病的道理相似,坦诚自己做事极其谨慎,而作为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君王手足耳目的作用。

此段言论精妙之处在于: 一是唐太宗对大臣的信任和依赖性以耳目手足来比喻,足以换取大臣对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这是唐太宗能够充分笼络人才的一个高明手段。二是敢于承认君王自身的不足,希望通过臣下的进谏直言弥补君王个人能力的欠缺,这在客观上撕下了长期以来天子无所不能的神秘面纱。三是直言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尽到臣子的职责,这就大大解除了臣下进谏的后顾之忧,为自己听取宝贵的意见扫清了障碍。优秀的领导不要把管理权力异化为一种独断专行,尤其是要避免阻断员工的言路,团队的发展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而不是团队领导个人的能力。领导要让员工做到“极言无隐”,就必须彻底消除职工疑虑,让职工认识到他们是领导的手足耳目,而不是唯命是从的下属。

星期五临深履薄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理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身处安定环境而忘记危险,在盛世而忘记了乱世,所以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如今皇上您拥有天下,内外清平,能够留心治国之道,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以这样的态度一直治理下去,国运自然会长久不衰。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古代王朝之所以有兴衰,就好像大自然有早晨和晚上一样,关键在于君王能否听到臣下正确的意见。此言一出,魏徵对唐太宗能够在治国之道上采取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大加赞赏,并进而提出著名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企业管理是对一家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决策和管理艺术。因此,古人这种强调谨慎认真的态度对现代管理来说不无裨益。优秀的领导并不害怕困难和挑战,但是,仅仅凭借勇气和魄力盲目挑战而导致失败,则是逞匹夫之勇。“临深履薄”启示领导,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应保持谨慎思考的态度,而不是畏首畏尾、退缩不前。

同类推荐
  •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市场营销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经典珍藏)》内容包括营销部工作范围与职责、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营销战略与计划管理、市场调研与开发管理、市场分析与预测、市场定位与细分、产品管理、定价管理、订货、发货与退货管理、账款回收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促销管理、销售团队管理、销售渠道管理、品牌管理、特许店营销管理、连锁店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营销合同范本大全。《市场营销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经典珍藏)》适合于市场或销售从业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咨询培训企业人员以及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者、学生使用。
  • 宗庆后与娃哈哈

    宗庆后与娃哈哈

    本书深度挖掘了企业的真实运作密码,即研究娃哈哈成功的个性部分,如独到的“宗式兵法”;同时,也重点研究了娃哈哈成功的普遍意义,即共性部分,并且用适当的战略、管理、营销理论加以解释,并辅以延伸阅读,不仅希望读者能从娃哈哈的战略、营销、管理案例中有所借鉴,更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自己以启示。
  • 赚钱要学温州人

    赚钱要学温州人

    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62条箴言,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无上神血

    无上神血

    一滴上古神血,造就一个不朽传奇!上古神血跨越时空而来,融入江河体内,从此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必备法律知识和合同写作范本与合同管理两篇,主要介绍了法律基本知识、合同法、金融法律知识、会计法、税法基本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交易秩序法、价格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常用经济合同的概念与写作范本、合同管理等二十章内容。
  • 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 (完)

    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 (完)

    她,苏浅浅,从小便被称为不祥的妖物受尽众人的歧视,艰难地存活着。她,孤傲而又清冷,终日以轻纱遮面,有着一双可以洞悉一切的紫眸。她,可以同时媚惑拥有绝世美颜地男子,却又可以封心锁爱地拒绝周转在她身边地所有佼佼者。她,时而清纯,时而妩媚,时而娇弱,时而狠棘,百媚如她,百变又如她……他,夙砚,夙国君主。他,有着一双傲视一切的银瞳,外带一张可以迷倒众生,精致到邪美地面孔。他,有心似无心,似乎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入不了他那尊贵的眼眸……抛弃柔弱,揣摩人心底处地脆弱,使尽全身解数只为诱惑你的心,你的身……苏浅浅,百媚妖姬,在她轻纱落地的那一刻,瞬间令整个天下都掀起了靡乱地争战。※拉票时间※亲们~喜欢的不可以吝啬手中的票票哦!一定要记得多多收藏,多多支持,多多留言,多多给我动力知道不?「某V的其他作品」《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完)》http://m.pgsk.com/a/81136/《站在幸福的顶端说爱你(完)》http://m.pgsk.com/a/84736/《嗨,隔壁家的美少年(连载中)》http://m.pgsk.com/a/98144/《纯爱物语:柠檬草的爱恋(暂停)》http://m.pgsk.com/a/73975/
  • 王爷,有种别娶我

    王爷,有种别娶我

    【天才小宠妃】空有花瓶长相没半点才艺的废物,上吊自尽,醒来相爷千金挺起脊梁,用现代的包装与小聪明,该赚钱就赚钱、该出手就出手,美男天生就是用来调戏滴嘛!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等俏农妇

    一等俏农妇

    一梦魂穿,成了怀胎十月临盆在即的产妇,某女仰天长叹:谁来教我咋生娃?月子第二天,因为连生两女,婆婆嫌弃,兄嫂欺负,撵了一家四口净身出户,全家住进阴森鬼屋。大冬天的,闹这一出,简直就是撵着他们一家子去死呢。行,你想要我死,我就偏不死!我还要活得好好的,扎瞎你们的狗眼!锅扫、箩篼、连盖,小器具养家糊口渡难关。改田、开荒、种粮,农作物自给自足管温饱。桑葚、桑蚕、蚕丝,一条龙发展创业奔小康。极品亲戚不多,三五个就能闹得家无宁日,且看某女发展致富的路上怎么调教了相公,养大了包子,收拾了极品,更发现了无数绝味美食。精彩片段一:糯米萌娃拉着她的手,弱弱的问:“娘亲,你生的是个啥?”某女干笑:“我也想知道是个啥,去问你爹,塞进个啥!”某男在外面很无辜的道:“娘子,我啥也没有塞啊!”精彩片段二:某女瞪着头顶上淌下来的雨水,咬牙切齿道:“该死的老巫婆,等我翻了身,看老娘怎么扎瞎你的眼!”某男无声凑过来,“娘子,别骂了,该睡觉哩!”某女怒吼:“睡你个头,这么大的雨,你也不怕被淹死!”本文一对一,男主干净几近透明。主打温馨小甜蜜,地道农家风。致富路上,夫妻携手,风雨同舟,养儿养女,一生无忧。
  • 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

    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

    这样的故事,不是碰不到对的人,只是都败给了自己,败给了现实。在爱情的路上又都是那样绝望地走着,一开始就扑下来的悲伤的雾,谁都不能看得那样真切,却又急急地找出路,可是有出路吗?
  • 战妃惊世

    战妃惊世

    她是21世纪顶级特工,为国捐躯,魂穿异世,本想潇洒爱一回,却被最信赖的人背叛。再次重生,她是世人唾弃的废材六指废物。心碎命危,得高人指点,寻神奇八阵图。修炼永生之道。人活两世,现代特种兵凰北乐都知道做独特的自己,爱该爱之人,杀应杀之人!乱世角逐,有女带恨而来,带煞逆世!六国之中,东有北乐出世,南有魅璃横空。当女强碰上男强,是强强联合,还是你死我活!是猎手,还是猎物!八阵图中风云变,七绝琴音惊世声!一代女狂凰北乐势必崛起!再造盛世王朝!
  • 嫁祸

    嫁祸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