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800000037

第37章 你好,上海 (3)

很多日子后,姗姗接到我的信知道刘蔚琴死了,有一种对不起她的感觉。她说她曾经是那么地妒嫉她、诅咒她,而她实在也是可怜的。弄堂里的女孩子没一个理她,她完全是被我们强迫性孤独的。我没想到姗姗会这么说。“强迫性孤独”,这话太深刻了。我惊讶姗姗的成熟。也许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是锻炼年轻人成熟的地方。于是那天我读完姗姗给我的回信,对祖母说:“我初中毕业也要到农村去。”祖母听后凶狠狠地朝我白一眼说:“去吧!去吧!你们都去吧!”

我读初三的时候,离开上海回到杭州父母的身边。那时候我的父母已不再“隔离审查”了。他们获得自由的第一天,就把我从祖母家接回来,并且很快把我从上海的学校,转到了杭州的学校读书。他们要与我过团聚的日子,要把与我分开多年的感情,重新培养起来。可是我想念上海。我的心依旧在上海的弄堂里。尽管弄堂里的那些大人和孩子,也许已经很快把我忘记了,但我想念他们。尤其想念死去的刘蔚琴。想念她的时候,还带一份内疚和歉意。因为我虽然没有诅咒过她,但也从没有理过她。我当年是怕理她后,自己也被人看成坏女孩的。然而心里确实又被她的张扬、美丽、妖娆而喜欢。

回到杭州后,我看过一部《印度支那》的电影。这个美丽凄绝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我。那个要冲破一切羁绊寻找爱情的卡蜜儿,很容易让我想起刘蔚琴。是的,爱情总让人越过生命极限,进入一种迷狂。然后是碎裂,死亡。很长一段时间里,刘蔚琴的影子总是在我眼前飘浮不去。凄美、哀伤像鬼魂般附丽在我的身体上,但我没有把这个感觉告诉姗姗。我以为姗姗一定会比我更自责。后来我发现我们的通信,似乎双方都在回避谈起刘蔚琴。仿佛刘蔚琴的死,当年我们弄堂里每一个不理她的女孩子都有责任。直到有一次,我与姗姗都因为想念上海,不约而同地回到祖母家里,才又谈起了她。这时候她的父母一家已经搬走,房子也已经归还给了孔先生家。而王大哥哥这时已经与他同一个工厂里的女工结婚了。新房就做在王家姆妈的西厢房里。然而这时候的姗姗,依然喜欢王大哥哥。她说王大哥哥是她心中永远的白马王子,她日后一定要找像王大哥哥这样的男人。

接下来,很多年过去了。姗姗已经从安徽农村考入了上海的大学。考入上海的大学,就等于回到了祖母的身边。与过去不同的是,姗姗的父母与妹妹都从一座深山里的五七干校回来了。姗姗每个星期天,都可回家与他们团聚。但她还嫌不够热闹,非要我坐三个半小时的火车,陪她聊天和回忆往事。她说没有什么能替代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感情,一起长大的感情是最珍贵的。

我们除了聊天、回忆往事,还一起逛街。淮海路上的人很多,已经可以看到很时髦的上海女孩子,在路上慢慢地走。还是春天,这种时髦女孩子已经穿裙子了,一点也不怕冷。她们是特地打扮好了,来淮海路给别人看的。这让我想起当年的刘蔚琴。她就是打扮好了让弄堂里的人看的。所以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走在路上装着不在意的样子,其实目光一直在注意别人,注意别人是否被她们吸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与七十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少男人手中拎着四喇叭收录机,那个神气不亚于如今拥有宝马、奔驰牌轿车。食品厂新烘的点心出炉,半条街都是店里飘出来的奶油香味。这时候买点心已经不要粮票了。我和姗姗都喜欢吃椰丝球,这种点心很甜,很香。而食品商店糖果柜台的营业员,已经烫着长波浪,指甲上涂着亮晶晶的指甲油,也有涂红色指甲油的。她们的手抓糖果时,与包糖果的玻璃纸一样漂亮。

进口糖已经很多了。店里开始标明出产的国家。有日本的、马来西亚的、还有瑞士、法国的。但我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喜欢吃糖了,原因是我的烂牙齿越来越多。我倒是与姗姗一样注重打扮起来,一家新开张的服装店,写了个外国店名,淮海路上这样的服装店,开始多起来。它们属于精品屋,价钱贵得吓人。

我知道我们都是靠父母生活的学生,根本买不起橱窗里的漂亮衣服。但店堂里的女营业员招呼我们说:“试试吧!”于是我们从衣架上取下我们看好的服装和裙子,走进小小的试衣间,脱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在陌生的试衣间的长镜子里,我看见自己被一条白底红花的连衣裙,穿得挺拔而高挑,漂亮极了。那是我吗?我的眼睛很亮,脸上红扑扑的,两条辫子长长的,很有“五四”学生的风情呢!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个漂亮的女孩是我。我心里很吃惊。我迟迟不肯脱下这条连衣裙,直到又是一个顾客来试衣,敲着薄薄试衣间的门,我才脱下连衣裙,穿上自己的衣服。出来时女营业员问我:“要吗?”

“我要的。可是没有带钱。”我说。

“没关系,我给你留着。你回家拿钱来买吧!”女营业员说。

“好吧!我等一下再来。”我听见自己这样说,吓了一跳。我哪里有什么钱,难道向祖母借?姗姗说:“你别发神经了。一条全棉的连衣裙卖这么贵,买回去保证给祖母骂。”我说:“可是我喜欢,我必须试试向祖母借钱。”姗姗说:“祖母一定不会借你这么多钱的。”我说:“我要试试。”

回到祖母家,我对祖母说:“我看中一条连衣裙,要90多元,你借我100元吧!”祖母说:“什么裙子这样贵?”我说:“是进口名牌。”祖母说:“你眼格倒不低,只是你一个学生哪里有钱还我?”我脸红红的,想着祖母一直对我不错,便不作声了。其实那时候的100元是很值钱的。那时候一个大学毕业生才54元,100元也就是近他们两个月的工资了。

“好吧!喜欢就买,这脾气像我。”祖母说着慷慨地从她一只红色丝绸布面的皮夹里,掏出10张10元给我,厚厚的一叠,让我心里暖暖的。我知道祖母是银行对她的存款解冻了,才有钱的。于是我高高兴兴拿着祖母给的100元钱,与姗姗回到那家服装店。我交了钱,拿到了我喜欢的裙子。姗姗并不妒嫉我,她总是让着我。

我们回到祖母家,天井里晾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风中飘动。这些衣服全加起来,都没有我这条连衣裙贵。我高兴极了。谁家的收音机,在听上海电台的立体声广播,那个女播音员的声音,是我熟悉的声音。

我与姗姗回到小屋,我穿好裙子出来给祖母看,祖母说:“好,很好。像我年轻的时候。”我被祖母赞美得像在做梦。我觉得我真的像在做梦了。

第二天我坐在返回杭州的火车上,抱着我喜欢的裙子忽然又想到了刘蔚琴。我想刘蔚琴爱打扮,爱在男人的胸前长成花朵,在那个年代实在需要勇气。而盛开的花朵,总是被人采摘。刘蔚琴是不幸的。但人生的路又长又远,好女孩也许都会为爱而忧伤,都会明亮的眼睛里滴着泪水。姗姗曾经为王大哥哥流泪。而我,将会为谁流泪呢?

我考上大学的那年,姗姗已经读大二了。那时候她常来信与我探讨爱情是什么,什么是爱情的话题。她说没有爱情的日子,特别会冒出那种空落落的心,瞅着空落落的思绪。一声叹息,一缕苦笑。我知道姗姗是一定要心里有爱情的女性。她这样的叹息,证明着她已从对王大哥哥多年的单相思中走出来了。我很为她高兴,但也害怕她再一次误入歧途。所以那天我在电话上对她说:“你一定要让对方追你,让她真正爱上你!”然而,姗姗的秉性是难以改变的。

姗姗在大三的那年春天,眼见着班里许多同学谈上了恋爱,见着他们在校园树荫下相依相拥,便心里着急。她觉得班里的男生中,她看中的没有一个对她产生爱意。他们甚至像当年的王大哥哥一样,从没正眼瞧过她。这让她感到绝望。于是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毕业之前谈上恋爱,绝不输给班上谈恋爱的女生。她的这一发誓,使她不在乎对方爱她什么、爱她多少,只要她自己感觉到了爱,有了爱的激情抑或是痴情,她就觉得过瘾。这就给假装爱情,略有图谋的男生有机可乘。我曾劝过她,何苦一定要在学校里谈恋爱找对象呢,这种事情应该随缘,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何家奇和姗姗确定了恋爱关系,是大四的秋天。秋天的枫叶和乌桕,金黄的叶子在风中飘,仿佛蝴蝶飞舞。姗姗要做一只飞舞的蝴蝶,要感觉第一次伸手可触的爱情。这爱情自然是姗姗爱何家奇远远超过了何家奇爱姗姗。但姗姗并不计较。姗姗甚至很感谢这个历史系大四男生能在节骨眼上,与她谈上恋爱,使她的誓言得以实现。而我在见过何家奇一面后,凭直觉便知道这个浙江金华农村来的贫苦学生,与姗姗恋爱的目的,就是要留在上海。于是我旁敲侧击地对姗姗说:“有些爱情是虚假的,他们只为了某种利益。”可姗姗冲我说:“真正的爱情是不计较的。”姗姗的话也许没错,但我怕的是姗姗忘我的,为他人付出的爱情到头来换回的是伤害。

姗姗读大三上半学期的时候,祖母忽然高血压中风去世了。祖母去世前,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姗姗每个星期天都去医院侍候祖母,可祖母依然要说她笨,做不好事情。而我偶尔坐火车去医院看一趟祖母,祖母就心疼地让我别累,别来回跑,还从她丝绸布面的皮夹里掏出钱给我说:“拿去吧!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候我常常把祖母给我的钱,买衣服和书。所以无论姗姗多么喜欢买衣服和花布,她的衣服料子远远没有我高档。这使她有时不再让着我,会心里不舒服地露出祖母偏袒我的话。但她从不敢在祖母面前抱怨。在祖母面前,她一贯地表现出大度、不计较。我有时觉得过意不去,就买一些书送给她。我第一次送给她的书是拜伦与雪莱的诗集。拜伦的《雅典的少女》中:“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分别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句我别前的誓言:‘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这是缠绵悱恻中,姗姗最喜欢的诗句。姗姗读的是中文,不像我读的是医科。医科讲理性、靠实证、用逻辑,而中文在阅读理解之后,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姗姗的想象力不仅在她写的文章里,还落实在她的行动中。自从她爱上何家奇后,她的想象力就飞了起来。她想她要与他在校园里浪漫地手挽手散步。她想她要与他坐在树荫下偎依着喁喁细语。她想她还要与他一起出门旅游,在海滩上奔跑。

然而姗姗想的全部落空。何家奇哪里也不与她去。何家奇只喜欢到祖母家,那个姗姗曾经与我的房间里呆着。那时候我们是两只小床,近些年姗姗换成了一张大床,那房间就意味着全部属于她的私人空间了。我每每再回祖母家,就不再与她一个房间,而是住在祖母的房间。祖母去世后,这房间是空着的。因为姗姗的父母与妹妹,都搬去了新居。

何家奇不愿意很张扬地,与姗姗公开他们的恋爱关系。姗姗虽然心里不开心,但也迁就了他。她想恋爱毕竟是两个人的事,确实不用敲锣打鼓做宣传。姗姗想何家奇是谨慎的,成熟的。毕竟他们还没有毕业,已经偶而住在一块儿过起了日子,让姗姗享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尽管这爱情离姗姗幻想的浪漫,距离很遥远。但务实的爱情生活,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乐趣。姗姗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每做一件家务事就胆战心惊地怕祖母骂。现在姗姗就是主人,她快乐地给何家奇洗衣服、洗袜子,给他做饭、做他喜欢吃的菜。她忙碌得像一只蜜蜂,而何家奇却像少爷一样地躺在床上看书。

习惯成自然。每个周末到星期天,他们都这么过。何家奇见姗姗勤劳,索性把一个星期的衣服、袜子全都拿来让姗姗洗。姗姗把这些事情,当作结婚前的操练。她想她对他们的恋爱是认真的,是朝着婚姻的道路迈步的。何家奇乡下的家人来上海,姗姗全部承包了下来。包吃包住包玩,还掏钱给他们买营养品,把自己每月从菜金上省下来的钱,全部倒贴了进去。然而,何家奇还嫌姗姗没给他母亲买几件衣服。姗姗说你当我是摇钱树啊!何家奇说你是毛脚媳妇见公婆!

那个周末和星期天,姗姗都在为何家奇的父母忙。黄昏的时候,姗姗陪着何家奇把他们送上火车才舒一口气。姗姗有些累,不过她想既然是未来的公婆,对他们好一点也是理所当然。姗姗这天感到莫名的幸福,那是因为何家奇的一句“毛脚媳妇见公婆”,让她陶醉在想象之中。

小时候姗姗就梦想做新娘。她喜欢《灰姑娘》的故事。梦想自己就是灰姑娘变成的漂亮公主,然后在某个夜晚遇上英俊的王子。现在她想何家奇就是她的王子,她想像着将来婚礼上的场景。那时候他们穿着礼服、披着婚纱,他们浪漫地举杯祝酒。

大四的春天,是四年大学的最后日子。这个学期,姗姗被分到一家旅游杂志去实习,而何家奇则被分到了图书馆。实习的地方,也很可能就是毕业后被分配工作的地方。所以比较姗姗,何家奇工作得特别勤奋努力。以之于他们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后来何家奇索性连每个星期天的相聚也取消了。姗姗心里着急,她疑心何家奇有了别的女朋友,但又不敢冒然追问。那天姗姗给我打电话,她说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我说你别太痴情,别人也许只是与你玩玩的。姗姗说你别胡说,他不是那种人。我说好吧,那你就等着他来找你吧!

同类推荐
  • 红马

    红马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如风的少年如花的女子情愫暗生,正当青年的爷爷爱上了名份是自己继母的少女花萝。少男少女心绪千转百回,可是乡村伦理正如悬头之剑,如何担起那“乱伦”的骂名……
  •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喜丧

    喜丧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怪楼房客

    怪楼房客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每个城市或小镇都有着奇怪的楼房,那里住着一些性情怪异、行为莫测的房客。譬如巫荣城广场的抢劫事件,旁观者因为“旁观罪”引发的那一系列的故事。事发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谴责那群见死不救的旁观者,旁观者也因为良心的不安,渐渐地反省,醒悟……但那些受害人,是否能原谅旁观者的冷漠,走出阴影?
热门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核舟行远人归去,三生大梦刻顽石。间隔月萧无觅处,君非不见卿可知?无端坠入红尘梦,却遇明月终身误。愿望同君长厮守,惹却烦恼千丝长。当时只道,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七年追寻,终追逐上那袭白影。心念,永恒莫过如此,却不料,终是一场梦里繁花。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嫁个老公爱上爱

    嫁个老公爱上爱

    白糖姑娘在某天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异能,也就是传说中的乌鸦嘴,于是,一连串的爆笑乌龙事件就发生了。
  • 鉴宝女王

    鉴宝女王

    碰见自己的豪门未婚夫和好姐妹缠绵,心灰意冷,发生争执,意外伤到额头,本以为命已休,却没想到,医院养完伤后,竟然有了鉴定古玩和透视能力。
  •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风风火火的去接人,被少爷欺负就算了,吃了豆腐又诋毁的路人甲竟然还是黑老大?少爷忙着充当交际花,忙里偷闲还专门‘需要’她,“吃完要买单!”这边冰山黑老大同样闹开了花,手捧鲜花,上交信用卡,拐弯抹角说要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