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真有才,还是假有才,爱抱怨的人往往都是抱持折一种极其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愤世嫉俗的心态,喋喋不休的怨声载道,只会让你消极倦怠,不思进取,困在自织的茧中,与好运绝缘。因此,从这一刻开始,首先坚决打消抱怨的这种方式,然后再主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终有一天“怀才可遇”。
得志的人,并非都是小人
在以往我们很熟悉的叙事文本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模式:那些取得良好发展前途或者取得良好权力位置的人们,通常被描述成通过迎合、奉承乃至为虎作伥的小人。他们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渠道,取得了对自己有益的发展机会,从而一跃而上,一飞冲天。这个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表示出由衷的唾弃与不屑,并且把同情的目光投给那些怀才不遇的人,甚至于认为怀才不遇者的不遇处境,完全是那些小人们造成的。
诚然,在社会和职场中,这种通过不正当渠道而取得发展机会的小人的确为数不少,并且时常充斥在我们的视线里。可是,在对那些小人进行背后冷眼、愤怒指责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所有的事业有成者难道都是小人吗?难道全是靠着不正当手段才有所成就的吗?
通常情况下,如果有某个位置是人人向往的,那么不管这个位置是一个职位、一个发展机会,还是一次机遇,哪怕仅仅是公司里的旅游机会,都会引起其他人们的羡慕。因为羡慕,所以产生这样的心理——为什么这个机会属于他,而不属于我?
很显然,嫉妒产生了,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更多时候,嫉妒会蒙蔽我们的双眼,遮住我们的内心。妒意顿起,让我们感到怨恨,妒火中烧,让我们由衷愤怒。
因为嫉妒,我们不会愿意进行分析,不会愿意去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毋宁相信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在这个位置上,会比他做得更好,而没有这个机会,不是因为我的无能,而是因为不公平,因为现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个小人!
因为这些,所以我们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一味地认定那些得志的人都是小人,小则埋怨上级是非不分,大则抱怨天不开眼,使好人没活路。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坐下来,理性地想一想,分析一下那些得志的人真的是小人吗?他们取得成功,真的是因为那些小人之道吗?自己的失败,仅仅是因为自己不是小人吗?即便身边真的有小人得志这样的情况,那么,那些小人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作为销售部的主管,肖其将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在将部门管理和部门业绩做的如火如荼的同时,很注重搞好和上级领导的关系。在老板眼里,肖其既是业务上的骨干,也是生活中的朋友。很多工作时间以外的应酬活动,老板也经常叫上他参加。一方面他会说话、会办事,另一方面带他拓展一下人脉,对业务的开展也很有利。
然而,所谓树大招风,对于这样一位老板眼里的红人,不但个别同级别的其他部门主管觉得心里别扭,就连肖其部门里的少数工作人员也发起了牢骚,背后骂肖其是佞臣,老板是昏君,并说肖其之所以当上主管就是因为拍马。
不久前,肖其被调到集团的另一家公司做经理,销售部由原来其他部门的主管接任,而这个新主管恰恰是过去曾经视肖其为小人中的一个。当他接手这个工作后才发现,面对市场的开拓,业务的开展,销售部主管这个位置并不是什么人随便都能做的,更不是靠拍马就能取得业绩的。无奈之下,他只得去找到肖其,虚心地取经。
对那些有发展机遇、有能力的人咬牙切齿,并且以“酸葡萄”的心态去看人。试想,这种文化因素上的阿Q心理如果与自己认为的怀才不遇心理结合在一起,受损的恐怕不是那个身居高位者,而是自己的发展前景。须知,得志的人首先是聪明人和有才干的人,其次是善于把握机遇者。至于是否小人,则与之没有直接的关系。
你是真才,还是自以为有才
怀才不遇有两种,一种是真才,只是客观原因制约了他的表现;一种是自以为有才,而抱怨怀才不遇。可见,正视自己、反省自我,确认自己是天才还是人才;是人才还是庸才;是乏善可陈的普通货,还是待价而沽的抢手货,恐怕是抱怨怀才不遇者们当务之急要做的事。但这也并非简单的事情,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很多人看人很准,但惟独看不清楚自己。由于个人情感、主观情绪,人们在认识自己时往往会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认识自己,也许真的很难做的,古希腊的一座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往往很多人,也许一辈子也不能认识自己。
那么,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改造自己,真的这么难如登天吗?
未必。其实,更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中,高估往往多于低估。这就是所谓的自大、自狂、自傲、自恋。无论你叫它什么,总之,这类人往往更容易高估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潜质。
在一些怀才不遇者的眼中,自己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自己缺少的只是机遇和被提拔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们做的都是理所当然、不能怀疑的。因为,他们坚信真理掌握在他们手里。而事实往往不会因他们的自我认识而向怀才不遇者妥协。于是,职场失意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打击。而又因为他们往往是内心很自我的人,于是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所以一蹶不振,天天抱着怀才不遇仰天长叹。
那么,你想改变怀才不遇的境况吗?请先从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开始吧。想要正确认识自己,那就先抛去高估自己的想法吧,让自己尽量不那么自信,反思一下自己,甚至于让自己变得稍微的“自卑”一些。有时候,对自己说“我行”,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在职场中,你要想获得肯定,得到提升的机会,你需要认识自己的哪些方面呢?
探寻你的竞争力和业务水平
关上门在家里说自己很有才,肯定是一个自大狂。仔细想想,你在自己的工作中,成绩如何?在同事和同行业中,自己的工作做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你如果真的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的话,再试着问问自己,自己还有提升水平的可能吗?如果有,请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让自己不可替代
有时候,在一些行业,哪怕你兢兢业业、累死累活,你的成绩最多也就是及格的水平。因为在很多行业中,人们的水平是以一个标准来衡量的。举个例子,作为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你与你的同事在完成的产品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为你们生产出的产品是有统一标准的,是无法产生个性化差异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其它的过人之处。比如协作能力、统领班组和团队的能力。一定要让所有人觉得,你在这个位置上是不可或缺的,是无法替代的。假如你做的事情明天可以换另一个人来代替,并且工作成果也差不多的话。哪怕你再有才、再努力,也是失败。
探寻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更多时候,才能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业务水平,而是一个人在这个岗位上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有广泛的人际关系,有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网,有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圈子,这本身就是才能的一部分。在这个协作的时代,闭门造车者,哪怕手艺再精湛,也是生产不出劳斯莱斯和宝马汽车的。不要一味地孤芳自赏,不要一味地心高气傲,数一数,自己有多少人脉关系,有多少朋友圈子,这些朋友能在哪方面给予你帮助,而你,又能在哪方面给予人家帮助呢?
明确你的奋斗目标
尽管,你现在并不得志,只要你从现在开始振作起来,不再一味地埋怨,重新确立你的奋斗目标,并能为之艰苦不懈地努力。那么,一切都不算晚。这就是有斗志、有希望的人就会有前途。反之,如果你没有了斗志,就肯定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怀才不遇者们在抱怨的时候,肯定已经进入了人生低谷。然而,每个人都会有低谷区,只要你不惧怕它,不消极和自暴自弃。你同样可以走出低谷攀上高峰。
抱怨者存在受害心理
许多身在职场的人心中都非常苦闷,特别是一些感情比较丰富的人甚至会留下委屈的眼泪。之所以委屈就是因为为了工作,他们往往丧失了许多自我时间,但工作却没有做好,老板没头没脸批评了一顿,或者把本该自己的职位、工作交给了他人等等。
其实,在职场中根本没有所谓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因为职场不相信辛劳的失败,只有胜利者才会在职场中获得尊重。
绝对公道永远不存在
职场并不相信眼泪,特别是有才能人的眼泪。在许多人委屈的泪水中,往往执拗的以“公道不公道”来评价职场现象。其实,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
许多人都有一种受害者心理,认为这不公道、那不公道,其实,按照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念白就可以说明问题:你说你公道,他说他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你认为不公道的事情,其他人也许认为很正常。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而职场的公共道德是什么?就是更好、更恰当的把事情做好,赚到利润。
不是领导不用你,而是他不敢用你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能力很好,却得不到重视,但没有仔细思考过,你的老板为何不重视你?是不是你太高调了,志向太高远了,使得人家不敢重用你呢?
也许你的能力很强,但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上你不行,有你的存在团队的团结力、向心力就会出现问题。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集体,一个人的能力再高也无法替代集体。所以,不是因为老板不公道,而是因为你的性格、缺点造成老板不能用你、不敢用你。
也许你的能力很强,待人接物也很好,非常受同事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认为你天生就应该是管理者,但是结果不是。这时,你可能就会说老板实在是不公道。但是,你有没有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呢?
老板在创业的时候,许多都是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上面。他是从自身、全局去考虑问题,不像打工者、其它管理者总是从自身看待问题。因此,冲突在所难免。如果这时,你不能体味老板的辛苦而“造反”将会如何?因此,不是领导不公道,而是因为你太有能力,领导不敢用你、他怕你。
由此,暂时在职场中失败的人不要哭泣、伤心,那样于事无补,除非你自己创业。但是,有趣的事情仍然会发生——曾经觉得怀才不遇的人仍然会按照其他怀才不遇者鄙视的方式去创业,进行创业中的管理。从而,被其他怀才不遇的人视作“不公道”的代表。这个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现在你的角色变了,你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变了。
由此,怀才不遇者不妨考虑公道不公道这个问题的时候,多用自己的心去体味一下管理者、老板。这时,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那么不伯乐,你也并非绝对是千里马。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毕竟社会上只会有少部分人会去创业,大多数人还要给人家打工生存。即使创业,最好也要先打工。打工就是为了积累经验、结交人脉、实验能力,如果你打工的时候都不能帮助老板赚钱,那么你在自己创业的时候怎么可能赚到钱呢?既然无论如何都要先打工,现在职场中生活。那么,就需要心平气和的看待它的职场规律。
在职场中生活,一定要放弃被害者心理,因为那样没有任何效果,眼泪不能换取别人的怜悯和同情,只会徒增被人笑话、羞辱的几率。
职场中,没有苦劳只要功劳。因为苦劳再多,忠厚老实的人再多,如果不能使之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那么企业就会失败,所有人都会失业。放上全部身家的老板们也会一无所有。因此,对于企业和老板来说功劳是最主要的。没有功劳的苦劳等于零。
在职场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公平。公平、民主、自由在现代社会是一种共识,然而,真正的、绝对的公平、民主、自由不要说在社会,就是在企业也绝对不会出现。从人性角度考虑,人无制衡就会肆意妄为,正如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样是真理。所以,不要妄想每件事情都会被公平的对待。
在职场中,职业道德第一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企业的生存危机,一些在职业道德上有所缺陷的人会受到重要。但是,只要危机一过恢复到日常生活的时候,职业道德缺憾者就会面临被追究责任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