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全国上下,利用宽松的消费信贷条件寅吃卯粮的时候,当普通民众用分级贷款大肆购车购房的时候,为这些人买单的却是日本、沙特和我们这些手中握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
对于这样的危机,美国人毫不在意,因为在他们的手中握有铁打的王牌——美元贬值。
可以想象的是,美元早已成为全球性货币,那么假如美元贬值一半,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就跟着上涨一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逃掉了一半的实际负债,这一大笔金融烂账,最终便将丢给持有美元的国家,谁手中的美元储备越多,谁遭到的损害便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元购买力的每一次下降,就意味着美国再次逃掉了天文数字的债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悲剧性的后果,之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危机中表现得如同一个任人摆布的经济木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长时间以来,从未主动地参与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游戏,而当我们想到这一点时,在经济强国的圆桌上,早已没有了我们的位置。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的人民币不具备国际支付功能,这使得我们想要实现”走出去”的外向型战略,就必须要先将我们的资源、我们生产制造的产品贱卖出去,换取随时可能化为废纸的美元,承受着美国的金融烂账,为每一个美国人的超前消费买单。
这是一个令人悲意顿生的过程,然而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场蕴含着思维碰撞的贸易战争,正在紧锣密鼓之中轰然打响,而在这场战争中,一股几乎快要淡出我们视线之外的力量,注定要发挥重大的作用。
5.3:民众的守夜人
这股力量的来源不在别处,正是我们的政府。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朝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堪称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一个极度不均衡的架构中展开的。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了之所以要拉动内需,在于我们民众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因为我们的收入还很不足,缺乏一个有厚度的中产阶级,来支撑并不发达的国民经济。
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事实是,在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民众所掌握的资本性财富可谓寥寥。
假如我们对世界经济有所了解,就会发现一件非常令人惊叹的事情: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里,当其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的时候,国民收入的分配,都集中于个人而非政府,反过来看中国,我们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的关卡,然而GDP增长的好处,却很难体现在普通民众的收入上。
由于民众的收入迟迟不见提高,导致其消费能力停滞不前,当我们的生产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时,所生产的产品就必然出现大量过剩的现象,那么这些商品,就只能依靠出口,只能依靠国外的需求来消费。
我们付出了资源、付出了劳动力,换回来的却只是随时可能贬值的纸质货币,这样的情势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更严重的是,当金银本位制被罢黜后,没有贵金属保障的纸币,就直接成为了代表财富的符号,于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强势货币,就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普世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这样的情况本无不可,然而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人并非是公正无私的上帝,只要他们存在着通过滥发纸币掠夺资源性财富的欲望,就注定要有人成为受害者,正如同这一次我们所经历的那样。
民穷弊端的暴露,直接说明我们的民间资本,还不足以将对外的贸易战争进行到底,而资源性财富的大量外流,更将我们打持久战的能力消耗殆尽。由此,国家就必须深入的介入到经济活动中来,充当民众守夜人的角色。
国家利益的本身要求于政府必须要具有经济活动主体的功能,这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在现实的情况中,我们的政府掌握了全社会四分之三以上的货币性财富,以及几乎全部的资源性财富,以中国的资源总量来计算,这样的力量是惊人的。
当我们的政府出手,对资源进行全面掌控,合理利用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将会以实物储备来替代货币储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强势货币发行者对财富的掠夺。
当我们的政府出手,以巨资向国民经济、科技领域投资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带来的是国民收入增强与国家的财富积累。
可以设想的是,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具有了创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当这一切被建立起来之后,我们也就初步具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使中华民族走出危机的阴霾。
(6)大时代规律:全民博弈,促动全视野人文景观浮出水面
自由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获取利润靠的是低成本下的高效率。
遵守市场规律的,获利自然就高,违背市场规律的,获利自然就低。于是原本为民众保驾护航的守夜人,忽然间却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上,这样的变化是民众绝难接受的。
主题介绍:超越市场的经济管理——大政府下的民众心态——全民博弈的来临
6.1:超越市场的经济管理
当我们对于规律的探寻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必须回到一个看似无甚价值的问题上。
国家在管理上应该不应该有着商业性行为,或者说,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国家的职责究竟局限在何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众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对于国家的需求仅限于提供保护作用。对于民众来说,国家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民众遭遇风险与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能提供一种权威而强大的暴露力量。
在我们步入市场经济体制多年之后,国家的这项职责似乎慢慢地被人淡忘于思维之外,而现在,该是其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之所以我们仍然要寄全部希望于政府,原因就在于这种职责的存在,有着无可辩驳的理论依据。
这种理论依据的来源,就是基于最宝贵的经济规律,出自于对自由竞争的防护,我们必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自由竞争的终极加以提防。
市场经济时代带来的是无形的资本搏杀,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中,这种搏杀带来的是资本的严重两级分化,当世界各国纷纷投入数额惊人的资金,旨在挽救各自市场的时候,其背后蕴含的货币贬值效应迟早会释放出来,这些毫无保障的滥发货币,必然会让身处价值链末端的我们付出代价。
从全局的角度看,我们的国民经济明显缺乏与大国相抗争的能力,因此资本被侵吞是必然之势。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我们勉力经营的商业组织,也同样不具备与国际资本展开竞争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竞争中,我们的民众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灾难。
商业市场讲求的是效率,无论企业主愿不愿意,都必须要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而作为原料的商品,都有其固定的价格,逃避缴纳的税赋则意味着以身试法,唯一能够降低的,就是万千雇员的工资收入,从这个道理上来说,越是能压低雇员工资的企业,就越具备竞争优势。
资本的持有者为了牟利,对工资的压榨是永无止境的,当这种情形发展到极致时,就和18世纪的种植园经济毫无差别,劳工或雇员的工资降到了生存下之下,也就意味着他们变成了拥有自由身的奴隶,当他们无论怎样勤奋工作,都无法保证家庭温饱的时候,市场就开始了对民众的奴役!
当这样的市场经济背离了民众价值观的时候,便是我们的国家走向前台,发挥威力的时刻。
当市场手段无法达到道德标准的时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必须强力干预,来修正市场竞争的结果。
市场并非永远都灵,并且并非只有市场才灵,当其他的国家依托军事强权和货币强权形成的在金融和经济领域大肆掠夺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已经失去了公正性,难以保证人人均衡。
由此,我们渴望看到的是,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段内,借助政府的力量,在新经济时代的恶性竞争中保持生存,脚步不紊,健康前行。
6.2:大政府下的民众心态
现在来让我们研究第二个问题:当国家深入地介入到经济活动中来,会有什么影响及后果?
在过去的10年中,国家的经济行为,无非局限在垄断资源,以及对部分产业的垄断专营而已,此外,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格局,国家还设立了政府采购政策,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货物进行买卖,当价格过低的时候就大量买入来托市,当价格过高的时候则成批卖出以稳定物价。
然而当国家深入地介入经济活动中时,政府成为最大的商人,对于民众的心态却有着料想不到的影响。
要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一个永恒的问题,那就是比起人类的欲望来说,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人的欲望却是无穷的,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当国家将本已有限的资源再加以集中的时候,就意味着民众所能掌握的资源更少,而一旦国家在政策方面出现偏差,势必导致民众对资源性财富所带来的好处无从享受,其对民众的心理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于是,这种由国家下场,亲自参与的商业博弈,在规律上势必要出现先天的不公平。
除此之外,由国家出面来替代民众,成为经济活动主体时,难以保证在实际的操作中,政策的推行者不会借此机会谋取私利,从而使财富流向另类的去处。
更严重的是,当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以强势面目出现时,社会对民众的教育,也在一瞬间失去了道德依据。
自由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获取利润靠的是低成本下的高效率。
遵守市场规律的,获利自然就高,违背市场规律的,获利自然就低。于是原本为民众保驾护航的守夜人,忽然间却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上,这样的变化是民众绝难接受的。
正因为如此,当国家的在道德伦理上失去引导作用的时候,必然会带来民风失控的局面,无人不尝试着用最严酷的手段,在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中占取利好,从而引发一个全民博弈时代的来临。
6.3:全民博弈的来临
比起其他人来,你现在更有可能在2020年获得成功。
之所以会这样说,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比起没有读过这本书,没有参与过我们有关十大规律的人来说,你不但具有了超越常人的忧患意识,更对时代往何处去了然于心。
当你先于他人到达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将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当你领悟了这些规律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会在这场全民博弈中占得先机。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都非同寻常,由它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和竞争策略,从本质上来讲,都属于对规律的巧妙运用,而恰恰是这样的运用,才对我们未来10年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
这种帮助可以是各个层面的,大到对国家经济的未来走势先知先觉,小到让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掘一桶金,守护自己的财富不遭稀释与被掠夺的命运。
在未来的10年中,将会有更多的变化出现,而无论这些变化的花样有多少,种类有多少,都很难逾越我们所总结的规律,说到底,经济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学问,然而这种不确定性,只存在于对其不甚了然的人群中
我们已经在繁花似锦的大时代中走过一半,一开始我们被隔离于规律之外,随着大势漂流,而当我们了解到规律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它巧妙运用。
在过去的10年中,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正在变为现实,从冲破旧规则、旧体制开始,到创立新世界,创立新规则为止,这其中的变化就是我们对规律的洞察,对控制权的掌握,当我们尝试着用他人还不了解的概念与技术进入市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对新市场的创造。
手握规律,我们可能在一夜之间超越平凡而成功,也可能因为狂热与诱惑而一败涂地,然而无论怎样,我们注定会越来越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