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点点头,“锦涛真棒,今天哥哥再交你一句论语,我们每天记一句,很快论语的所有内容你就都会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而应该担心自己不够了解别人。”
锦书将这句话写在地上,锦涛就在一旁拿着树枝画着。
“锦涛,明天你有一天的时间可以看,先睡吧。”
却看见锦涛一脸别扭的站在那儿,不也肯上床,锦书不清楚原因,只得问道:“怎么了锦涛,不想睡觉吗?”
“我虽然喊你哥哥,可是到底,你还是我的姐姐啊,男女七岁不同席,以后你睡床,我睡地上就可以了。”
锦书皱眉,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是抹灭亲情的行为,亲姐弟兄妹的,哪有那么多避讳?
“你是听谁说的?”
“今天有市集,我出去玩儿了,路上无意中听见的。”
锦书叹了口气,就算她心里觉得没什么,可是撼动不了这个时代的大方向啊,“今晚我们先一起睡好不好,明天哥哥就请人帮咱们再打一张床。”
“我们家里不是没钱了吗?”
“忘了哥哥是在书院工作的吗?家里还有五十个大钱,先用来打床,等哥哥拿了月钱,就给你做身衣衫。”
第二天一早,锦书早早的起床,看着厨房缸里没有水了,挑着两个木桶去河边挑水。家里连口水井都没有!
想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来来回回担了三次六桶水,才将缸里注满水,想了想,往缸里滴了几滴灵水,胡乱吃了些糙面糊糊才往书院赶去。
刚来到书院,就发现院长和老魏还有王铁柱都在书院的门口。
经过几天的书院生活,锦书知道了院长姓曾,叫曾仕林,老魏全名叫魏征远。
“小杜来了,先别急着去藏书室,今天浩直要去京城,你也送送他,毕竟你们也是旧识。”
“今天就要走了吗?”
锦书有些窘迫,她可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啊?
其实这倒是锦书想左了,那个时候的送人跟现在完全不同,君子想送,一句话一个拥抱,足以表达相互之间的感情。
王铁柱跪在院正和老魏的前面,“学生感谢两位先生的苦心栽培,并且给了学生这次机会可以去长孙世家学习效力,学生一定尽心尽力,绝不堕了两位先生的名头!”
院长扶起他,“你的字是我给的,怎么说也算是我半个弟子,我提醒你一句,外面浮华尘世,可不要丢了自己的本心。京城虽然繁华,但人心浮躁,很少有能静下心来,一心做学问的人了,你把握好自己,切不可迷失其中,流连于繁华表象。”
“学生谢现正告诫。”
许是分别在即,王铁柱的声音竟然有些哽咽。
老魏看着这个自己用心教导的学生,虽然不是他的弟子,可也差不了多少了,“唉,总是要走的,拿着这个,以后若是有什么难处,拿着它去墨王府。唉,闯不出一番名堂,可不许提我老魏的名字!”说着,从怀里摸出了一个令牌递给他。
“谢过先生,只是,这个、学生不能要。”
老魏眼睛一瞪,正要骂上两句,曾院长便说道:“你就收起来吧,他不要是对的,有了这个,他以后只会对它产生依赖。”
老魏这才歇了心思对锦书说道,“这小子就要走了,以后相见不知何年何月了,小杜,你也送句话给他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望一路珍重。”
听到锦书的话,王铁柱猛地抬起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听到她对他说的这句话时,比听见院长和老魏对他的鼓励还要开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鼓励自己要努力吗?他觉得自己这一刻充满干劲儿!
“谢谢,我、我要走了。”说着,又对着院长和老魏拜了两拜,回身下山。
直到王铁柱的背影已经走远,老魏和院长还在品味着锦书随口说出的那句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妙啊,真是妙!”
老魏吟诵两遍,忽然如此说道。
锦书回头看着他,却发现老魏看自己的眼神变得炽热无比,“小杜,你真的只有十六岁?”
锦书点点头,虽然前世她都已经二十好几了,可是这副身子确实是十六岁没错。
“刚刚那句话是你想出来的?”
这个,说实话吧,要撒好多个慌去圆,说不定说谎说到最后,人家说你是精怪俯身了!又麻烦又不安全,不行,还是现在就撒谎吧,在这里自己也算是原创了!
想想如今的历史走向已经完全改变,这以后的那些诗人说不定也像蔡伦那样被蝴蝶掉了,她这样做,也算是功德一件,丰富了这个世界的文化内涵。
点头,并且恬不知耻的问了句:“你们不觉得这样读起来很上口吗?”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院长语气有些抖,“你知不知道,你有可能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律格式了?”
这本来就是诗!我才不会告诉你们。
“这个我就是觉得这样看着齐整,读着舒服,倒没想那么多,若是真能成为一种新的诗律格式,您们二位帮着想想呗。”
“去你个没大没小的,我们都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还跟你个小辈争什么名声不成?”老魏胡子一吹,等着锦书说道。
“是是是,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你这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