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400000026

第26章 物 价

我母亲年老耳聋。我继承这个传统,发白之后接着就是耳不聪,其后还进一步,加上目不明。依照我国祖传塞翁失马的人生哲理,耳不聪也有好处,那是语云:耳不听,心不烦。耳聋有等级之差,如我的老友周汝昌先生是上等,不闻雷声。我只能考个中等,窃窃私语自然不能闻,还常常人家说“演出”,我听作“念书”。但也奇怪,近来耳边总是回荡着“物价”“物价”的声音,问旁人,却没有听错。与不少人相比,物价跟我的关系并不密切,比如名烟吧,我不吸烟,就是涨到一万元一条也与我水米无干。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关系没有,因为,虽然我也一唱三叹地读过《史记·伯夷列传》,但读完是还要吃的。鱼虾吃不起,可无遗憾;如果连买烤白薯都要犹疑,心里就未免有点那个。这样说,是物价也给了我不小的影响。这影响还引来前思后想。老了,新事不注意,旧事却有些还记得,于是趁兴之所至,说说物价的旧事。

这“价”是抽象物,身份要靠数字来表示,钱币来体现。我记忆中的第一次看到钱币当是皇清与民国之间。农民住在农村,家风还是十足的旧式。我随着母亲住在北房西间,室内西北角整齐地垛着约有二尺高的成串的黄铜制钱。后来听说,那时候买卖大件东西,如田地、房屋、车马之类,是已经用银元,有不少是墨西哥铸造的,一种正面图形是个鹰,一种是个握刀的海盗,俗呼为“站人儿”,重量都是库平七钱二分,我当然都没用过。就是制钱,记忆中也没有用过的痕迹,这原因是自己年幼,不能独立,而花钱是或多或少可以表示一些独立性的。到我上小学时期,共和体制已经积累了几年的历史,现在回想,就我的家乡说,变动最快的应该说是钱币,其次才是有些激进派的男人剪去发辫。制钱不用了,零星开销用不再有方孔的红铜币,俗名“铜子儿”。计有两种,一种小的,当十文,一种大的,当二十文,都比制钱大而厚,可是仍以制钱为尺度来衡量身价。

铜币与银元的比价,是随着时间的前行而银元涨,铜币落,具体说是由一比一百左右逐渐增到一比四百多。就早年的一比一百左右说,以现在的钱币之名为尺度,那就彼时的一枚铜币相当于现在的一分。铜币的力量有多大呢?举我印象深的,亲友家有婚丧事,一般关系的礼是八枚或十枚,即现在的八分或一角。我清楚地记得拿当二十文的换当十文的事,因为八枚或十枚,如果用当二十文的,就只有四个或五个,不像八个或十个,往账桌上一放,好看。这是中青年的意识,多考虑脸面;至于老年人,就都在那里叹息世风不古,因为十枚铜币相当于制钱一百文,贺一次婚或吊一次丧,这还了得!再说一件,是上元节,家乡东南十五里的崔黄口镇(与《红楼梦》的曹家有些关系,那时候还不知道)富,有各种会,好看,我想去看。家里同意,而且给了饭钱和零用钱,共铜币十枚。我下午起程,在镇上吃一顿晚饭,记得用了六七枚,次日回来,还把袋里的剩余交了。

小学念了几年,像所有的农家子弟一样,先找机会到外边闯闯,路不通再回家当农民。我就近考了省立的通县师范。学校很多,选这一个,是因为那时候,也许是尊师重道吧,这类学校是官费,住宿、学、杂等费不收之外,还管饭。记得初去是每人每月四元,以后增至四元五角。通县还有个女子师范,也是省立,待遇与男师范一样。饭由学生自己办,据非正式的调查,这四元或四元五角,男师范是多一半用于主食,女师范是多一半用于副食。其结果是我们吃得很平常,人家吃得很讲究。大概就从那时候起,对于宝二爷的女人是水做、男人是泥做的高论,我总是举双手表示赞成。还是回到本题说物价,记得一学期,家里只给银元约二十,要支出往返路费,要买书和笔墨本本毛巾肥皂等,但有时候实在馋得慌,还可以到学校附近张家小铺吃一顿肉饼或炸酱面,而总起来不过是面额十元的钞票两张而已。

出入于北京大学红楼时期,虽然贫困一如往昔,但总是随着年事日长,独立性增加,与钱币打交道的机会增多了,因而又对于物价,印象的多而清楚就远远超过从前。印象多,宜于分类说。分类可以用传统的,曰衣食住行。穷学生,很少远行,近靠双腿,不花钱,所以行可以免,只说衣食住。衣食住,内容太多,所以宜于举一点以概全面。先说衣,只举一种。北京大学有不成文的规定,即风气,是不管内衣如何,外面总要罩一件蓝布大褂。自己做,用布十四尺,不如到东安市场新衣店,先试后买,一件大洋一元,可以穿一两年。那年头也是嘴厉害。省心而不费钱的办法是包饭,学校西斋包是每月六元,学校附近饭馆包是每月七元或八元,都是每日三餐,有菜有汤,不要粮票,管饱。

如果欣赏灵活性而不惮烦,也可以不包饭,到附近小饭馆吃,那价钱就难得固定,但据耳闻的调查,也总是在六元和十元之间。这是学生生活的常规。依照什么什么规律,常中必有变,比如自己想换换口味或来了客人,那就可以到不很远的东安市场,饭馆很多,照顾哪一家都会受到笑脸的欢迎。最常吃的是东来顺,下酒之菜照例是酱腱子加酥鱼,都是一角六分一盘,味道很美。少数学生还有自己起火的。自己买柴米油盐,种类太多,只说其中尊贵的几位:最好的鲜猪肉(那时候还没有冷藏之说)一元四斤半;香油身价相同,也是一元四斤半;鸡蛋论个不论斤,春天生蛋旺季,记得一元是一百个,因而曾出现,一位同学李君,买一元钱的,放在抽屉里,慢慢吃,从抽屉里钻出小鸡的笑话。最后说住。学生住学校宿舍,东斋或西斋等,不收费,不足为训。专说租民房,租金以月计,大致是一元上下一间。旅馆呢,一般的,以房间计不以床位计,是一夜七八角,如果住三人,不过是一人两三角钱而已。

离开北京大学,曾在保定某学校混了一年,有关物价,长记在心的只有食一项,也可以说说。食也太多,只说一项,那是督署(原直隶总督衙门)街路南,保定赫赫有名的马家老鸡铺,卖的酱牛肉和酱牛杂碎(肝、肠、肚儿等),一生所曾吃,我觉得那是最好的。价钱却不贵,肉,一斤二角五分,杂碎,一斤二角。有一次,同一位家在保定与石家庄之间的某君闲谈,说起马家老鸡铺的物美价廉,他说,物是美,价并不廉,因为到他的家乡,生牛羊肉都是一元十斤以上。

以上所说物价都是常态的。所谓常是社会没有大变故,到商店去买,家家价钱一样,而且随时可以买到。有变故就不同了,如40年代之尾,凭我的记忆,是一袋面粉最高价曾到35000000元。这是向上钻的。还有向下坠的,如50年代即将成立人民公社,家家准备砸锅吃食堂的时期,据道听途说,出人民币数十元就可以使自己的住屋摆满紫檀红木家具,其中甚至还有明朝制的。向上钻,向下坠,都会粘连着一些人的眼泪,以少说为是。以下改为说另一类也不属于常的情况。但这不属于常,主要不是因为什么大变故,而是因为碰巧,周瑜打黄盖,买卖双方都愿意,于是成了交。为了避免重复,只说衣食住行以外,有它也不坏、没它也无妨的。

这也不很少,只好仍用分类法,一类以举一种为限。书应该位最上,先说书。那是明汲古阁刻绿君亭本《苏米志林》,二册,一册苏,一册米,毛边纸大字,很爽目,因为是由乱书堆里拣出来的,价一角。再说书画的书,也举一种,是明代后期名书法家许初写的扇面,有宫子行收藏章,价三角。再说书画的画,也举一种,是清恽南田画的碧桃扇面,有徐颂阁收藏章,价也是三角。再说碑拓,也举一种,是原拓说罄本《砖塔铭》,有杨继振(收藏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那一位)收藏章,价八角。最后说砚,也举一种,是长方形歙砚,明清之际物,左侧有清书法家梁山舟题记。有意思的是砚盖上的题记,是:“咸丰五年春,从戎东下,购于王氏家藏。此龙尾歙也,石中妙品,诚不易得。携归,即属芑生镌之,以志鸿爪。”下有“刘氏伯子”印。这会使人想到太平天国时事,可以发些思古之幽情。与以上三件相比,这一件价冒了尖儿,是人民币二元。

上面说买的这些,价不高,都是碰巧。其后还有巧,是,文物九死一生的大革命中,这些都有幸而混入一,没有混入九。再其后,国内因为九死,国际因为所谓发达国家暴发户太多,也许还有其他原因,竟刮起争买文物之风。《世说新语》所谓“长物”竟是一登龙门,声价万倍。日前过琉璃厂,一鼓作气走进文物店,绕场一周,发现一幅千真万确为伪品的八大山人画,价8000元。我只好笑一笑,走出来。看报,最近又添了新花样,是敦聘西方所谓拍卖专家来中国,以拍卖方式推销文物,据说今人写的几个字,也是增到以万元为计数单位,才啪的敲了一下,成交。“土”已经贵得吓人,又引来“洋”,像我这一生只有阮囊,以及跟我不相上下的人,如果还不能完全忘情于长物,当然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同类推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第一女皇商

    第一女皇商

    再次醒来,一双美目宛如深可见底的冰潭,美貌与身价并存,哪还有半分天真?显然,她已被来自异世的幽魂取代……一心夺她家产的继母,害她如花年华成了克命寡妇,痴傻了的阿爹,官商的联姻,荣光无限,难测的天威,一场一场的阴谋不断的砸向她……再一纸休书她含恨自尽……拂了拂衣袖,她是京城第一富户陆府的掌上明珠,微微一笑,她发誓,然随继母进门,但凡欺她、辱她、设计她之人,她必将其挫骨扬灰,才悟已无力回天,不论权贵!从此,“陆黎诗”的命运由她改写!!
  • 异世农家生活

    异世农家生活

    一个现代的孤儿幻想回到古代过上种田生活,妈祖怜悯,让她梦想实现了。于是在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的她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林一在异世过着平淡低调却不平凡的生活,通过一次次的利用现代的知识改变生活,让一个贫瘠的家一点点的富裕起来,不是那种暴富,而是那种通过辛勤的劳作来创造财富的生活!这种生活充实而又温馨!天使QQ群号:180633925
  • 梧桐树下的爱恋

    梧桐树下的爱恋

    她,早已心死,减去动人的长发,本以为不会在爱,何人可唤醒她那本已冰冷的心?他,父母之间的裂痕,爱人的背叛,早以使他的心脆弱不堪,命运让他遇到了她,这一切是否可以改变?他,明知道她的心中本没有自己,可是依旧心存希望,一直守护着她,他是否可以梦想成真?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提醒我们把握人生,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庄周今读

    庄周今读

    故事是在战国中后期广阔的背景下展开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充斥了杀伐、兼并、权谋,无正义可言。庄周始终追求自由、平等,不愿意同流合污,注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