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00000047

第47章 辰卷 酒功之一 (5)

由于我总是让两位日本老人喝酒,没有完成交代给我的特殊任务,害得领导在那个桌喝得酩酊大醉。等领导转天找我,我把当时的情况说给他时,领导不但没有责怪,反而用欣赏的目光望着我,我听到你在那朗诵诗了,行呀,毕竟是作家,说出来的话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过了两年,当日本访问团再次来的时候,领导没有再找我,我到是打听那两位日本老人。领导回来感伤地对我说,川崎良冬和小林光一两位老先生在一年前已相继做古了。

我突然很难过,一个人把珍藏多年的一瓶茅台酒拿出来,撒在地上,然后斟上一杯,面对夜色,抿了一口,倒觉得嗓子眼有了几分涩涩。

茅台往事

毕亮

1979年大年夜,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陆大使,邀请援巴工程专家组的全体成员吃团年饭,我生平第一次喝茅台酒。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是不吃猪肉,是禁酒的。到了大使馆,面对盛宴,大家都馋了。我以前喝过一些名酒的,喝茅台酒却是第一次。大使喊我们一起举杯时,我慢慢咽下去,享受到独特的清醇味,烈而不辣,香沁心脾。

就在这一瞬间,茅台酒的“气味”印在了我心间,它是第一美酒当之无愧。

散席回家,第二天醒来我感到轻松自如,全然没有喝多了酒醒来的昏沉感。从前喝过其他名酒,之后从来没有睡得这样香甜过。周围静静的,我这才想起今天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巴方给我们一天假,大家正在楼下餐厅里自己动手包饺子。我赶紧洗漱后匆匆下楼。当我精神抖擞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边包饺子边和我侃了起来。我的酒量只能喝二两北京二锅头,知道我的人说我昨天晚上是超水平发挥;有人说茅台酒的好处就是上口不醉人……我听着,跟着大家一起包饺子,心里却还在品味茅台酒独具的特色。

回国后,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位新人。一见面他就对我说,我是贵阳人,名扬天下的茅台酒就是我们贵州的,还说等回家探亲捎一瓶回来。我谢了他,我说要把茅台酒带回老家去孝敬我的老父亲。不久,他真从老家带来一瓶茅台,我也带着茅台酒回了老家。

要开喝这瓶美酒了,父亲准备好丰盛的酒菜,请了他最要好的几位老弟兄在一起。想不到大家喝了以后,没有赞美的话,倒是有一位长辈说:“比咱们的洋河大曲好不到哪儿去!”我一听这话便拿起酒来倒了半杯喝,真不是滋味,带着歉意说:“真是对不起长辈们,这酒肯定是假的。”

随着工作的变化,应酬喝酒多了。好些次喝茅台酒,却没有一次让我找到和大使喝的那瓶真茅台酒的感觉。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广州的开发建设轰轰烈烈。有一次我被委派给一位很有实力的老板去当技术顾问,前往广州洽谈建设开发项目。住的是一家知名星级大酒店。项目谈成后,由对方做东请我们。就在这家大酒店,一桌包间酒宴价码是一万元,上了茅台酒。席散以后,老板要我去他的房间坐坐。我竟对老板说:“今天喝的茅台酒是假的。”老板哈哈大笑没有说话。我自知酒后失言,老板是用笑声作答,这样的星级大酒店还能有假酒?我不得不怀疑,当年我在大使馆第一次喝茅台酒留下的印记还在吗?多次喝茅台酒,竟一次也没有找回当年珍藏在心里的感觉。

事有凑巧,我从广州回到北京便去办公室向领导汇报。领导却拿出一份聘函来交给我说:“再辛苦一趟吧,明天就去报到。”原来是咨询公司邀请我去参加项目评估。第二天到专家组报到以后得知,要去遵义评估一个项目,翻开资料粗略一看,这个大厂离生产茅台酒的怀仁县不远,我立即想到如能喝到那里的茅台酒,便可以验证我多次判断假茅台酒的准头。

遵义是革命历史名城。工作结束回北京的前夜,工厂设宴欢送。餐厅里灯火通明,四张大圆桌,宴席丰盛,厂方以茅台酒款待我们。厂办主任举起杯,和大家一起碰杯后,我喝了杯中酒,慢慢咽下去。我感觉到了,当年第一次喝茅台酒享受到的独具特色的美味回来了,清醇,烈而不辣,香沁心脾。我情不自禁感叹道:“茅台这味道真美!”厂办主任注视着我认真地说:“这酒是我今天亲自开车到茅台酒厂取来的,不是在商场里买的!”

后来,《北京晚报》上登了《贵州茅台酒北京销售片区合同单位名录》,这就为今后能喝到国酒茅台的真品提供了保证。能喝上真品茅台酒,是人生的一种难得的享受。

许多次酒宴上,无论喝什么酒,举杯时,我常常想起1979年的大年夜,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陆大使请我们喝茅台酒。那茅台酒的清醇,至今我也忘不了。

国酒天香醉伦敦

何浩源

12月初的一天,中国驻英大使馆宾朋满座。客人是英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爵士及其他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他们将随撒切尔夫人访华,签定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主持宴会的是大使陈肇源先生。

陈肇源大使明白,这些人大都随撒切尔夫人参与了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4年9月开始,历经两年的“交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联合声明》。他们熟悉中国,同时也喜欢中国的饮食特色。所以他在宴会的准备中,还专门叮嘱厨师,要他们把菜做得精细些。根据洋人的生活习惯,他还吩咐人专门去买了开胃酒和饭后酒。同时他给一个人准备着一份特别的礼物。

主宾落座,宴会开始。

陈肇源大使举起酒杯向客人们在香港谈判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够以此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消除误解和偏见,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中国有能力保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酒过三巡,陈肇源大使轻轻来到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爵士身边,示意到里间去一下,看到陈肇源大使神秘的笑容杰弗里·豪不禁纳闷起来,但还是跟着他去了书房。

还没进屋,一股特别的久违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啊,茅台!”杰弗里·豪爵士一脸惊喜。陈肇源大使微笑着从书桌上取下了两瓶茅台酒并开启酒盖。

杰弗里·豪爵士忍不住倒了一杯,他端着酒杯,旋动着杯里的酒液,左看右看。他先看了看酒的颜色:微微有点发黄。就烧酒而言,这说明是陈年好酒。他又戴上老花镜,拿着酒瓶看了又看,口中发出赞许之声。

“好酒!好酒!”

他知道,这是20世纪70年代酿制的茅台酒,瓶上有不同的图案。“飞天”是最好的。而大使馆酒窖里贮藏的正是这种特级茅台。看到茅台,杰弗里·豪不禁陷入沉思,想当初跟随撒切尔夫人的中国之行的唇枪舌剑依然历历在目,他第一次接触茅台就是在谈判的酒宴上,那浓郁的就像将他的愁绪一点点的消逝,茅台的神秘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决心和智慧,从那以后他就不可遏止地爱上了中国茅台,只是回国后,如此佳肴已是可望而不及了,万万没想到今天能够遇到,而且还是特级佳酿。

品完酒,杰弗里·豪爵士一脸诧异地说,为什么在席上不拿出来呢?陈肇源大使优雅地耸了下肩,这两瓶可只能请你,这可是我代表中国送你的礼物啊,哈哈哈!

原来,在长达两年的交锋中,谈判几经波折,撒切尔夫人当时还陶醉在战胜阿根廷加尔铁里将军的胜利之中,想尽办法不想归还香港,双方谈判几近崩溃。

在中国的强大压力和杰弗里·豪爵士的热诚支持下(他在访问北京期间解决了“大多数关键问题”),1984年9月,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是既成事实,“不可能再做任何修正。如果不接受现有协议,再也无法达成任何协议……这是香港历史的现实所赋予的抉择”。

1984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草签的《联合声明》无疑是一份卓越的文件。

为了表达对杰弗里·豪爵士在香港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的,陈肇源了解到他在中国谈判期间就非常喜欢中国的茅台酒,于是他就托人从国内带了两瓶珍藏的特级茅台送给杰弗里·豪爵士。

当然最后他也给其他宾客都补送了茅台,这些老外们收到茅台酒后十分高兴,成了以后圣诞节指定的礼物,并以家里收藏的茅台数量的多少引以为荣,专门写信回赠陈大使苏格兰名酒威士忌。

周总理与尼克松杯酒论茅台

李之平

茅台酒是国酒,它的外交历史由来已久。建国几十年来,最著名、最有外交意味的大概就算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的那次了。

周恩来会饮酒,酒量不小,但十分节制。在外交场合,周恩来常以酒作为调节、活跃气氛的话题。无论是日内瓦会议,还是尼克松访华、田中访华……凡举行国宴,周总理都用茅台酒招待宾朋。1971年,美国的基辛格奉尼克松之命秘密访华。他来到我国时,对中国的一种神秘感使他有点紧张。为了活跃情绪,周恩来在与他们握手时,极力寻找话题与他们寒喧。其间,周恩来与美国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呢?”周恩来与他们如同亲朋好友聊家常,这便使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心理很快消失了。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当周总理和尼克松总统伸出双手一握,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了这震惊世界的一幕。

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尼克松一行。周总理用贮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招待贵宾。这纯净透明、醇香浓郁的茅台酒将尼克松迷住了。双方致辞后都高高兴兴举起斟满茅台酒的酒杯,这是为中美关系打开新的一页而干的杯。周总理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时说:“比伏特加好喝,饮之喉咙不痛也不上头……”尼克松心悦诚服。

在当天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及夫人、基辛格等由周恩来陪同坐在可以容纳20人的主宾席的大圆桌旁。

尼克松兴高采烈,茅台酒使他脸上的笑容泛着红光。他激动不已地端着酒杯走到麦克风前说:“美国人民,要和中国人民一起,将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对这句过于敏感的话,基辛格听着不免有一丝忧虑。幸好平时爱挑毛病钻字眼的记者们也让茅台酒的香气熏得迷迷糊糊,对尼克松的这句话没有太大的反应。

在中国人的宴会上,祝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服务员将那典雅的白陶瓷酒罐打开,一股特殊的芳香悠悠溢出,沁香四周。“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周恩来举起面前的一个小酒杯向尼克松介绍。当时的国宴,每个客人面前至少摆上大、中、小三个酒杯,每个酒杯都斟得满满的,其中必有国酒“茅台”,其余的是各种名牌葡萄酒,另外还要上桔子水、矿泉水。

“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爆炸了。”尼克松讲到这里,不等翻译译出,自己先笑了。周恩来也开怀大笑,他当真拿来火柴,划着之后,认真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用愉快的声音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这使得美国客人大开眼界,在品味了茅台酒后,连声称赞,说:登长城,吃烤鸭,品茅台,是到北京的三大享受。

尼克松说:“听说总理的酒量很大?”周总理说:“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一次喝过25杯。现在年龄大了,医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过两杯。”尼克松又问:“听说红军长征时攻占了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喝光了。”周恩来眨动双眼,目光里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并以烈性酒推销员的眼神和口吻对尼克松说:“长征路中,茅台酒是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一席话,让尼克松对参加长征这种奇迹的人们肃然起敬。

“让我们用这‘万能良药’干杯。”尼克松举杯。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不但赠送了尼克松几瓶上好的茅台酒,他还答应不久送给美国人民一对熊猫。

尼克松于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辞去总统职务,一次韩叙去看他,尼克松取了瓶茅台酒,为每人倒上一点点而就停手了,他不好意思地说:“这是1972年周总理送我的,现在只剩下半瓶了,所以不敢多倒。”他还深情地说:“我永远怀念周总理,当我下台时,很多人不再理睬我,周总理让黄镇大使托福特总统转告我,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尼克松。”临别,韩叙送了几瓶茅台酒,尼克松如获至宝,他偷偷问;“以后招待客人时,能说这是周总理送的吗?”得到客人的应允后,双方会心地哈哈大笑。

据说一直到他去世,他都没有喝完“周总理送的茅台酒。”每当有尊贵的客人来访,他都捧出茅台酒,并讲述他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

巴巴多斯大法官与茅台酒

钱顶

巴巴多斯是位于加勒比海的岛国。时任巴巴多斯大法官的弗雷德克·史密斯在中巴建交的头几年就不远万里访问过中国。中国之行不仅收获了友谊,还使大法官对国宴上香醇的茅台酒喜爱有加。

一次,驻巴巴多斯的中国使馆邀请大法官夫妇参加中国传统的中秋晚会。由于不是正式宴会,使馆也就没有准备丰盛的晚餐,只有一些点心月饼以备赏月之用,此外还特地准备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小节目助兴。

嘉宾到齐后,晚会很快就在一轮明月下开始了。首先是中国大使代表所有使馆工作人员致辞,欢迎友人共度佳节。接着,作为晚会的一部分,有人开始高声地朗诵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们都陶醉在了诗词的意境中,晚会的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本书共分四大章,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 挖历史(第一辑)

    挖历史(第一辑)

    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本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如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等众多历史学者倾情加盟。书中所选文章皆为他们原创发表,言之有物, 论从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篇篇文章皆行文生动活泼、简洁易懂,还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热门推荐
  • 妄想狂

    妄想狂

    于是,这是一个妄想症重症患者的苦逼情路……女主被脑残神经病赖上了的爱情故事。郑天野非常笃定地认为罗菲一直苦苦暗恋着他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奥林匹斯的春天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总裁的抢钱甜心

    总裁的抢钱甜心

    胡灵本想做个女英雄,结果成就了一场大乌龙!她本意是要找白蒙讨回孤儿院的土地,怎么最后反倒被他吃干抹尽了?哼!孤女不发威,当她是HelloKitty?等等,等等!你说什么?她的身世其实是……
  • 盗爱:恋爱星期八

    盗爱:恋爱星期八

    骗人!不可能的吧?!从天而降的顶尖学园录取书,前往就读的学校却在茫茫大海之上?公元2009年,一艘载满学生的豪华游轮在即墨海域迷失了方向。不翼而飞的守护之玉、幽灵送上的离奇警示贴,还有这全船上下危在旦夕的几千条性命……这惊天的大阴谋竟然让我天才少女夏琉薇来侦破?MYGOD,今天究竟是星期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这咬人的爱

    这咬人的爱

    她,一个独自生活、心意明确的女子,渴望一份超然的爱情。他,安静笃定、沉稳睿智,将过往深深埋葬。在遭受旧爱背叛之后,她是否还能相信爱情的存在?清茶淡酒营造淡淡温情的气氛中,他竟然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