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500000017

第17章 (4)

罗想农的身子在墙上磨蹭了一下,没有动。

“快去,熬了粥也给你喝一碗。”杨云以为孩子消极怠工,安抚了他一下。

罗想农手抠着墙壁,小心翼翼报告:“没有米了。”

杨云才想起来,已经到月底了,这个月定量供应的大米早就吃光了。

一瞬间,她的脸窘得发了红,眼睛移来移去,不知道往哪儿看才好。她的手下意识地去摸口袋,好像裤袋里能够摸出几颗米粒。

“真是的,我们家,三个都是男的,太能吃……”她嗫嚅。

“别费事,我们有干粮。”乔六月赶快申告。

“那怎么行?刚生过孩子怎么可以吃干粮?等着作下个什么病啊?”她抢白乔六月。然后,她绕过他,走到大床背后,蹲着把几个装粮食的罐罐都打开看,一个一个伸手进去摸,摸到一个罐子里还有一点荞麦面,高兴起来:“今天对付一下,吃荞麦面疙瘩汤吧,明天就能买到下个月的粮了。”

“明天我们走。”乔六月手里抱着婴儿,又一次重申。

杨云直起腰,终于接了他刚才的话头:“外面多冷,你不是不知道,你想让她们娘两个出门冻死?你们在我这儿住一个星期,怕谁呀?怕我还是怕罗家园?怕我没必要,我出身不比右派好多少。怕罗家园的话,放心,他一下乡,十天半个月不会回家。”

床上的陈清漪忽然哭起来,抽抽咽咽,白寥寥的脸在灯光下像一团揉成稀烂的抹布。哭着,她觉得难为情,伸手把被子扯上去,盖住自己的脸。

“叫她别哭,将来眼睛会烂。”杨云认真地警告乔六月。

杨云从乔六月面前消失后的几年,是乔六月频遭恶运的时段。

一九五三年春天,乔六月从南方选了一批生长期短但是产量不高的稻种,兴致勃勃地回到农校。他期盼用它们跟本地的优良品种杂交,培育出产量高、口感好的双季稻种。

乔六月不认为在本地种植双季稻有多少优势。前几年他一直在做这个试验,但是从未成功。晚稻在地里才开始扬花抽穗,霜降就已经开始。霜降一来,万物凋零,勉强结出的稻谷籽小粒枯,褪去谷壳,基本只剩瘪瘪的谷皮,牲口都不爱吃,嫌瘪谷子扎嘴。但是育种是农业部门的大事,由不得乔六月发言,领导们要积极推广双季稻,指望让当地的稻谷产量翻一个跟头,乔六月只有努力去执行的份儿。

那个时候,苏联园艺学家米丘林在中国红极一时,米丘林的故事上了小学语文课本,但凡上学念书的,个个知道苹果和梨可以杂交,西红柿和土豆有可能长到一根藤上。既然米丘林那个大鼻子老头儿能够把传奇变成可能,中国的农业学家们又岂能落于人后?中国是农业大国,然而千百年中基本上是广种薄收,如果有一天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那会是什么样的飞跃?那时候中国的粮食会铺满地球上每一个角落!

乔六月承认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客观上也是会促进中国的农业水平提高的,所以他兢兢业业去做自己的工作,希望通过优势杂交,将本地双季稻的梦想真正落实。

回到农校的第一天晚上,乔六月就着一桶温水洗了头,洗了澡,修剪了指甲,把脸颊刮得光光溜溜,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去图书馆寻找杨云。他知道她会在那儿。即便不在,图书馆金老师也知道她的去处。

图书馆还在原地,但是做了修葺,在旁边接出一间阅览室,墙壁上新刷了一层石灰,沿墙打了一排简易的阅读台,增加了报刊数量,灯光也比从前明亮许多。不少学生有了自修习惯,开始把阅览室当作温习功课的绝好去处。

事情总是在进步,农校也在进步,乔六月想。他站在进门处,用目光寻找杨云。

“她不在了,休学回青阳了。”瘦小的金老师像个影子似的走到乔六月面前。她费劲地抱着一摞书,是白皮的,政治读物。她的紫花布的袖套有些松,滑落到肘下,布料一圈套着一圈重叠起来,像是一截因为脱肛而凝血坏死的大肠,而她的枯瘦的小手就藏在肠套中。

乔六月吓了一跳:“休学?她病了?”

金老师从书堆后面探出头,怜悯地看他:“不是,是怀孕了。生完孩子再来复学。不过也难说,也可能就不来了。”

乔六月懵头懵脑,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怀孕”这两个字的含义。金老师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他好像冷不丁地被高压水龙头冲了一下子,一时间踉踉跄跄失去方向。

“什么意思啊?”他一把抓住金老师的胳膊。

金老师的身体被他拽得一歪,一摞书在她怀抱中晃了两晃,几乎就要倾斜坠落。她紧走两步,半个身体倚在墙壁上,顶住那些书。

“乔老师,杨云的事情,你就不要再问了。”金老师把下巴颏儿压在最上面的一本书上,侧了脸,用年长者的口气嘱咐他。

乔六月上前,接过那一摞沉得坠手的书本,替金老师放进柜台。“看在爱书人的面子上,你必须告诉我。”他说。

金老师解除了手中的负担后,把松垮的袖套往上拉了拉,意味深长地瞥了乔六月一眼,叹口气:“乔老师啊,我跟你说,人类的很多美好愿望,有时候必须屈服于现实。”

她开始忙碌起来,把学生交还的书收拾好,借书卡一一地插回封底纸袋里,把卷了角的书页抹平,看到快要掉落的封面,用手边备好的透明纸和浆糊修补。

她始终抿着嘴,低垂着眼皮,不准备再跟乔六月做任何交谈。她延伸在白墙上的影子,是沉默的,幽秘的,也是退缩和决绝的。

乔六月回到住处,辗转一夜,脑子里全都是杨云坐在独轮车上渐行渐远的模样。他们分手才不过三四个月,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会面对这样的结局:杨云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告而别。他想,杨云不会是怀孕了,她休学也许另有隐情,她那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可能性没有?她不便对学校说,才编造出女人寻常的理由。他想他该去一趟青阳县城,找到杨云,当面问个毕竟。说不定杨云正在青阳等着他,眼巴巴地盼着他去,他是她的救星。

然而,第二天一早,他被校领导叫去谈话,宣布调往省农林厅工作。

“去南京?”他惊诧。

“介绍信开好了,你收拾一下行李,明天有车子送你走。”

“那我的稻种呢?”他指的是刚从南方弄回来的杂交母种。

“放心,总有人接你的班。”校领导笑嘻嘻的。“上省里工作,空间大了,好事啊。以后有机会,多关照我们农校。至于你在农校的事,以后就不提了吧。”

乔六月愕然:他在农校的事?他在农校有什么事?他犯过思想或者路线上的错误吗?他贪污过公款或者损害过公物吗?他执意要向领导讨个明白。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神情严肃,两手在膝盖上抱成一个拳头,脚尖紧抵着地面,一副破釜沉舟追问到底的模样。

校领导终于不耐烦了,站起来,小小地发了火:“乔六月你装什么糊涂?人家农业局长的爱人你也敢往上凑,胆子够大啦。我告诉你,青阳县的罗局长可是老革命,解放战争立过战功的,别说在我们农林口,全省哪条战线没有他的战友和同志?你犯事犯到他手上,那就是自己找没趣。”

领导的眼神,领导说话的口吻,领导所持的立场和对知识分子的鄙视轻蔑,这一切仿佛一把钝器,一下一下地刮擦在乔六月的心脏上,刮出青紫,但是又流不出鲜血。他不由自主地捂住胸口,那里疼痛得发闷。

杨云是局长爱人?她结过婚?她身为已婚女人却又渴望乔六月的爱情?

多么荒唐的事情!

乔六月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荒唐,他不相信杨云欺骗了他。这件事情一定是在哪儿出了差错,让彼此有了误会。他于是写了一封信到青阳农业局,找杨云询问。

“你真的写过信?”杨云在院子里的水缸盖上弯腰刮小鲫鱼的鳞片时,侧了脑袋问旁边笨手笨脚洗尿布的乔六月。

“我写过,没有回信。我还打过电话,接电话的人说你在家待产。”

杨云直起腰,甩去手指上的鱼鳞,伸出右手的中指,把披散下来的一络头发掖到耳后。她的手在冷风中冻得红肿,看起来肥厚粗大。沾在指甲盖上的一片鱼鳞移到了头发上,薄薄的一小片,像一块颤巍巍的虫卵,被风一吹,摇摇欲坠。

她没有就这个话题再谈下去。她把刮去鳞片的一拃来长的小鲫鱼们扫进水盆,舀一瓢水进去,清洗鱼肠和鱼腮。水盆中的水刹那间被染成鲜红,红而发紫,飘浮起鱼泡、肚肠、腮片还有墨绿色的黄豆大小的苦胆。鲫鱼汤是下奶的好东西,她本来想买两条大的,半斤来重的,在街上走了一个来回都没有见到。饥饿年代,似乎连河里的鱼虾们都饿得长不成形状。

乔六月去了省农林厅报到,一天都没有耽搁。在中国,人不是单独的个体,人是组织的附属物,来来去去只需要一张调令一次谈话。他到了厅里之后,又被二次分配到省农科院。这是个很理想的单位,对于从事育种学研究的乔六月,似乎是大有奔头。他振作精神,决定把水稻杂交的研究重新续上头,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了走出精神的苦痛。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乔六月的命运再次沉落。

苏联科学院有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当年的副所长努日金是所谓“李森科”学派的狂热鼓吹者,他为了推广苏联的李森科学说,特意飞到中国,在各地举办演讲和座谈会,每一次的讲话都把西方遗传学家摩尔根的研究成果批驳得一钱不值。有一次乔六月参加会议,被努日金的咄咄逼人弄得很不舒服,当场提问:“努日金先生,你认为在有机体和细胞中没有特殊的遗传物质,仅仅是外界环境对有机体的作用,那么请问一句,你长一只大鼻子仅仅因为你生活在寒冷的莫斯科,而不是在气候宜人的中国南京?换句话说,如果你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南京,你的鼻子就会跟我们同样大小?”

乔六月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这不是“基因是否存在”的学术争论了,这是挑衅,是无理取闹,是目中无人。尊敬的努日金先生代表着苏联科学界的唯物史观,“李森科”学派开创的是一代无产阶级的遗传学说,乔六月怎么可以为摩尔根这样一个西方的唯心主义学者鸣抱不平?他代表的是哪种阶级,哪个阵营?

乔六月当场就被驱逐出了会堂。随后,他手里的课题被拿下,很少的一点研究经费被追回,发表论文的资格被剥夺,本人每天去农科院的试验基地,干育种员的活儿。

还好,爱情开始亲睐他了,当小学教师的陈清漪愿意做他的妻子。他们的相识比较物质,是在副食品商店,乔六月凭票买了一斤红糖,结果他发现包糖的纸是某本外国小说中的某一页,他翻过糖包看小说,没有留神那个纸包即将散脱,要不是陈清漪的好心提醒,一斤红糖就要颗粒无存。

陈清漪由此知道乔六月是个爱书的人。

瞧,还是书。跟杨云相识是因为书,认识陈清漪又因为书。书是乔六月的一个宿命,他终生都无法弃它而逃。

结婚。过平谈无奇却又安详和谐的日子。每星期看一场电影,每两个星期下馆子打一次牙祭,每四个星期做一次家庭打扫:擦窗玻璃,拆洗被褥,敲打松动的桌椅榫头,把屋顶的蛛网用竹竿挑去。日子过得极有规律,暖洋洋的,慵懒和散慢的。乔六月无事一身轻。不是他不想做事,是领导不准许他做事。不做事还拿着一份工资,乔六月想抱怨都说不出口。

就到了大跃进,大干快上,全国人民争放卫星的时代。

同类推荐
  • 指控没有终结

    指控没有终结

    透过那片壁垒森严、电网密布的铁丝网,能够依稀看见华丽伪装下的焚尸炉和草地上堆积的累累白骨,每当夜来临的时候,地狱般的尖叫声穿透着每个惊恐的灵魂。然而,“红色”的意志在这群年轻的姑娘身上从没有消失过,在与魔鬼战斗的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们用钢铁精神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沉默,我还活着,并战斗着!”
  • 十七英里

    十七英里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重案缉凶

    重案缉凶

    “在这个世上,没有破不了的案,只有破不了案的人。任何看似完美的罪案其实都不完美,因为制作罪案的人本身就不完美。”《重案缉凶》(作者九木)收集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例,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心理做了深入的解析探讨,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重案缉凶》将给“犯罪”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权威性借鉴。
  • 放生

    放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豪门替身千金

    豪门替身千金

    宁愿让你死,也别想离开,”她抬起头看着面前说话的男人,眼里充满了血丝,声音里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冰冷,而是充满了愤怒。莫名其妙的,她笑了,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将千年老妖级别的李谢缘逼成这样,然而她若是决心想离开,他是拦不住她的。两年的替身时间,让他们足够的了解彼此,却都没发现,对方最脆弱的部分是自己。豪门的替身千金,是灰姑娘华丽的改变,还是命运安排的血淋淋的撕扯?从初恋朴怀远到“哥哥”李谢缘,再到林敬言,谁才是最后的终结者?谁放不下谁的旧爱,谁发现不了谁的新欢?命运的车轮,跌跌撞撞,那些风一样的誓言,仅仅是渲染过的记忆。
  • 活宝妈咪冷酷爹

    活宝妈咪冷酷爹

    书雪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被朋友逼迫穿上性感的衣服去酒吧里面玩,却没想到被人误以为是酒吧里面的坐台小姐,在不知不觉中被下了药,打包“送”给了一个有权利,却很神秘的男人。第二天在全身酸痛中醒过来的书雪,看到自己不着衣物的身子,她简直就想要尖叫出声了,还有更加痛心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居然很轻蔑的开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给自己,说着一堆她根本就听不懂的话`````不过她知道,她当时气得昏了头,把一百万的支票直接砸到那个男人的脸上,还很不客气的打了那看起来很冷酷的男人一巴掌之后,非常有骨气的就带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离开了````黑劣的世界里面从来就不曾出现过敢胆反抗自己的人,更加是敢打自己的女人了,他发誓,就算是翻了地皮,他也要找出哪个胆敢赏自己一巴掌的女人,让她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经过了被人当成小姐事件之后的书雪,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就是要去国外工作,却在多年后回来时,后面却跟着一个小家伙老妈长,老妈短的叫着她,这可吓坏了所有不知情的朋友,跟原本准备安排给她相亲的父母``````````(大家,喜欢的话要多多收藏哦````额`````想过了,收藏也就只有一个人一次,嘿嘿````不过,大家````呜呜````要给淘淘票票``````)介绍友友的书,大家要去看看哦:《男穿女之混上女帝》连接:
  • 冷情王爷下堂妃

    冷情王爷下堂妃

    “第一条,不许和别的男人眉来眼去;第二条,不许在我的面前提到他;第三条、、”“傲天,你太霸道了!”“霸道!没错!我就是霸道!谁叫你是一名下堂的妃!”心在跳,情已销,妒火在燃烧!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偷个天才宝宝惹来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第一名媛

    重生之第一名媛

    咸江市。一栋豪华的私人别墅里,苏雅身穿红色的旗袍,曼妙玲珑的身材在旗袍的包裹下凹凸有致。头发被精致的盘起来,发丝中镶嵌着一颗颗钻石的小发夹。“小姐,你需要用点夜宵吗?”佣人何姐穿着苏家传统的白色佣人服恭敬的问道。“不用了,姑爷呢?”苏雅那张被妆容覆盖的异常精致的脸庞带着急切,也带着兴奋,似乎还有些迫不及待。清雅脱俗的瓜子脸,一双碧眼水波粼粼,小巧高挺……
  • 姜夏

    姜夏

    姜夏帝国初建,河山大好,风景如歌。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琴师多次刺杀皇帝未遂,沦为死囚、黯淡抚琴,帝国长公主身份特殊、武力值超强、备受器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最帅王爷面对性格大变的青梅竹马,异国公主流落姜夏帝都,际遇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