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200000008

第8章 第一封 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邱隘盛垫·“一门五马”(中) (5)

我们常常以为大人物会有非常不同的经历和平台,因此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实际上看一个人行动,往往看他关键时的几步走得稳不稳当。马衡走得就是稳,我纵观他的一生,发现他从来也没有当过愤青,也不在乎自己的本事未被人知晓,一切只要天经地义,水到渠成。

1920年,北大新设了一门金石学的课程,这才聘了他当史学系的讲师。又过了整整两年,北大在国学门下设置了考古学研究室,马衡当了主任,接着又升为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北大国学门导师。从体育老师到史学教授,别人一步到位的事情,马衡走了五年,这才觉得自己真正有了安身立命之处,便在北京小雅宝胡同48号买了一所房子,洗澡间和抽水马桶一应俱全,平房顶上修了乘凉的露台,大宅门上挂匾一块,上书三个大字——“鄞县马”,把在上海十里洋场过着豪华生活的妻儿们迁到了北京,真正过起教授的日子来。

说实话,比起北大别的教授,马衡已经完全是阔老爷生活了。马衡和马裕藻在性格上有些相似,也是对人彬彬有礼,恭而敬之,又善谈笑,喜与人交,但他在平日的生活作风方面却和乃兄很不相同。马裕藻是朴素有加,一年四季总是穿着旧长袍,一派清寒文人模样。马衡却总是西服革履,衣冠整齐,并拥有一部自用的小汽车,出出进进很是气派。在这方面能与他分庭抗礼的,也就胡适一人。而且胡适买到福特旧式的“高轩”,似乎还是在他之后。

但叶家二小姐还是很难适应这北方学术的清贫生活,因为学校总是欠薪,一年半载的都拿不到养家糊口的工资,常常要远在上海的妻舅们汇款支撑。这让她非常失望,她总是和马衡吵架,而马衡总是置若罔闻。他心里是很满足他的学术生涯的,妻子吵几句就吵几句吧。叶薇卿只好对别人抱怨道:“现在好久没有回娘家去了,因为不好意思,家里问起叔平干些什么,要是在银行什么地方,那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一个大学的破教授,叫我怎么说呢?”

教授虽破,马衡不改其乐也。

母亲,如果您问我,这个马衡先生,用一句话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么我只好用一句话回答:他是故宫博物院院长。

然而,说句实话,象马衡这样的大师,哪里是一句话可以总结的呢?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贡献太大了,面面俱到,反倒顾此失彼了吧。

比如图书馆学。从1923年到1929年,6年中马衡兼任了北大图书馆古物美术部主任,而从1929年3月开始的一年多当中,马衡兼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任(馆长),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先生生前的职位啊,马衡对这个职位可谓尽心尽责。短短一年多,他采用杜威分类法,初步编写完了西文书目。

这个职位绝非谋来,而是因他天性对文献档案资料的重视,而当之无愧地被人推选的。1921年,他刚刚从马术教员的位置上下来当了史学讲师,就发生了一件重要的抢救文献之事。原来当时的教育部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大内档案和殿试卷,准备卖给私人,或送造纸厂作还魂纸。马衡听说后,与朱希祖、陈桓、沈兼士同去力争,得以拨归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这批珍贵的史料,装成六十二口大木箱加一千五百零二只麻袋。他们花费无数心血来整理,仅明季清初的档案,就有二万三千三百零三件之多,全都是重要的直接史料。整理就绪后,放到陈列室,供学者研究。

又比如说考古学。马衡在考古学领域是有扛鼎地位的,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考古学在中国刚刚兴起,马衡就做了这个领域发展的见证。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学研究室,考古学会为中国国内高校开先河者,而马衡就此做了考古学会的主席。1923年5月,古迹古物调查会成立,马衡又担任了会长。有趣的是,此时他的启蒙老师叶浩吾已经成了他的史学系同事,主讲《中国美术史》,并参加了由他的弟子主持的考古学会。中国文化如此的薪火承传,多么意味深长。

北京大学考古学的开创,可以说是马衡有功于中国学界的一大壮举,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北大,马衡讲授自撰的《中国金石学概要》。对于中国旧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过渡,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此书一出,便奠定了马衡在文化学术界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传统金石学的集大成者。诚如郭沫若所言,“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

正是因为马衡视文物为生命,这个性格更为绅士、几近不食人间烟火的大文化人“秀才遇到兵”,几乎卷入了一场杀身之祸。

马衡有许多保护国宝的大事可圈可点,任何时候,只要得悉某地有文物被盗或蒙难,他一定会挺身而出、奋力挽救。这当中,包括查获扣留已被洋人斯文赫丁揭下的莫高窟壁画,重金抢先购得山西古董商打算秘密盗卖给外国人的山西稷山县小宁村兴化寺壁画——这幅大元国太宗十年(1238)所立的宏伟壁画,从此收归故宫博物院保存。但马衡在保护文物中最惊险的一次,便要算是与盗墓贼孙殿英的较量了。

1928年7月,土匪出身的军阀孙殿英,一手炮制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他派工兵营用炸药轰开陵墓十四座,将里面的珍宝——主要是乾隆、慈禧二陵——洗劫一空。据说,仅钻石明珠一项,重量竟达四五十斤,流传还有翡翠西瓜、蝈蝈白菜,其色泽、纹理,与真无异,蝈蝈振翅欲鸣,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实乃稀世奇珍。

东陵盗宝案发,马衡是最早举报者之一。他在得知琉璃厂古董商的密告之后,气愤异常,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亲往东陵勘查,同时呼吁政府严拿究办盗卖宝物者,追出赃物,交有关部门妥为保存。政府官员,正为孙殿英独吞财富而不平,想方设法要分一杯羹,趁机借助民意,组织军事法庭会审此案,还装模作样,特邀考古专家马衡,到庭鉴定赃物并作证。孙殿英深明其意,权衡利害后,便慷慨地到处行贿,直达党国要人,其中将最为宝贵的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将慈禧口中含的大宝珠遂给宋美龄,将墓中出土的“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结果天大的案子不了了之,官贼双方皆大欢喜,而主持正义的马衡却倒了霉。

两年后,阎锡山欲请这个盗宝主犯卫戍北平,孙殿英大权在握,公报私仇,提出条件,要求先通缉故宫马某人,以泄其愤。当时马衡正在河北易县主持考古发掘,当时的北平警备司令李服膺还算有点良心,派人通报了马衡,让其暂避一时。马衡当夜逃亡天津,夜宿津门时,为防不测,化名“马无咎”,意谓“虽出走,却无罪过,亦无凶险”,嗣后,“无咎”就成了马衡的别号。尔后,他转乘轮船赴上海,栖杭州,帮助筹建浙江博物馆,行使西泠印社社长之职,直至北方政局再变,马衡才回到北京。

再比如说金石学。马衡当然是一位金石书画大家,他二十多岁结婚之后赴京之前的那十数年,主要精力就化在了这上面。他能诗词,工篆隶,精篆刻,其中尤以治印称名于世。西泠印社草创时期,他已列名社籍,时年30岁。有一个近乎于《世说新语》般的段子,就与他的金石篆刻有关,说的是钱玄同托人找齐白石刻章,因有熟人推荐,可以便宜到一块半钱一个字。谁知一向宽宏的马衡认起真来,他坐着小车亲自跑到学校宿舍去找钱玄同,一本正经地说:“你有钱尽管有可花的地方,为什么要去找齐白石”。原来马衡是很想由自己来为他的老朋友刻章。

京城现在还能在清华大学看到马衡的字,有碑为证。1929年6月,王国维逝世两周年之际,清华大学为王国维树碑,由梁思成设计碑式,陈寅恪撰文,林志钧书丹,而那篆额——海宁王先生之碑铭,则正是马衡所书。

在杭州,若想了解马衡,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西泠印社。母亲,每年春上我们去孤山看杜鹃花,可拾阶而上的那个地方。西泠印社1904年创办,自1927年首任社长吴昌硕逝世后,谁来继长西泠又成一个难题摆到桌面上。综观全国的印学界、金石界的情况,经反复商讨,最后才作了决定。西泠印社的第二任社长,即由马衡担任。因此,虽然远在北京工作,但“遥领社职”众望所归,马衡的这个社长,一直当到他1955年去世。

博物馆学亦是马衡的重要学术领域。后世论及马衡的功绩,把他一生的最高成就定位在他19年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上。这当然没有任何异义的。

马衡第一次与故宫的亲密结合,发生在溥仪出宫之后。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革命,赶走以贿选上台的曹锟,建立新内阁。不出一月,11月15日,清逊帝溥仪被逐出故宫,又过5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简称“善委会”。善委会延请的一批专家学者之中,马氏三兄弟马裕藻、马衡、马廉,三人赫然在目,其中马裕藻、马衡还是组长。

正值北国隆冬,清宫一片荒凉,院落中的蓬蒿竟与人齐,这些书生们根本进不去。得找一些人,手持铁镐镰刀先为学者们开路,人方能入。殿内寒气袭人,哈气成冰,马家兄弟们就在如此境况中,与中国其余顶尖级别的大文化学者们共同清点国宝。为了以示清白,每人入宫后都身着无口袋的工作服,还都得把袖口用带子扎紧,得以避嫌。如此艰辛工作,费时一年,终于完成国定整理、清查、登记、编号、造册工作。呆到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马衡就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古物馆副馆长。

在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年代里,故宫博物院坎坷沉浮,马衡始终与其同生共死,他亲自拟写了《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办事细则》。如果说,他以往曾经是以其天才的金石考古学享誉中华学界,那么,此时他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其细致、缜密、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始被人重新认识。这经历,就尤如他曾经只是一个马术教师、最后却成了金石大家一样。

如果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不曾发生那次所谓的“盗卖国宝案”,马衡将会在他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成为一个单纯的大学者。然而,天降大任于斯人,一件家国大事,就此发生了。

1932年11月13日,北平各大报刊头条,粗黑大字醒目嚇人,一条新闻石破天惊: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易培基涉嫌盗卖宫廷古物珍宝。一时间,大报小报全都是这条社会新闻,马衡那才十五、六岁的儿子马文冲也在家里当故事说。马衡气冲冲地教训他:“谁和你说易培基盗宝?”他不许小儿子人云亦云地胡说。

同类推荐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博采众家之长。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以胖为美

    以胖为美

    李媛媛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一个绝世美女,但没想到在时光荏苒,岁月变幻,沧海桑田之后这个世界的审美居然特么的变了……
  • 下堂妻之玉面金凤

    下堂妻之玉面金凤

    这篇文是超强女主,甚至强于她所爱的男人。女主琴棋书画,排兵布阵,商战谋略,领袖天下,堪称完美。前半部分为女主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商战谋略,下半部分为女主为统一天下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以及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天动地的爱情。她是九天之上的仙子,只为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她与他因天规被迫分别,经历三千年情劫,如果,在三千年之内,她从来没有爱上过别人,并在最后一世找到他,爱上他,他们就能永远在一起。这一世,她有绝美的容颜,她是天定的女皇,她是百姓爱戴的侠女玉面金凤,不满十五岁,已富可敌国。还未出生就身染奇毒,出生时因为半面黑斑吓坏接生婆,三岁时母亲遇害,离家出走巧遇琴棋书画四君子,四胞胎兄弟待她如同亲生女儿,甘愿为她停下自由的脚步。她拥有别人羡慕的一切,却不见得拥有完美的爱情,她的夫君,在他们的成亲之夜,大打出手,一夕之间,妻贬成妾。此时,三国风云突变,战事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她将计就计,诈死离开夫家,为了平定三国,殚精竭虑,终于达成心愿,并报了母仇。只是,她的爱呢?她能找到他吗?会爱上他吗?到底哪个才是他呢?………………◎上官澜:齐国京城第一美男子。因为她的半面黑斑,让他觉得她配不上自己。奈何造化弄人,他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她,一心一意爱着她。为了这份爱,在他们的成亲之夜,他再次羞辱了她,搂着丫鬟说:“我今天的洞房花烛想和这个女人在一起,我要让她做正妻,那关碧芸就做我的小妾吧。”后来,他知道了真相,知道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爱人就是写下了休书的妻子,他还有机会吗?◎尹寒哲:楚国第一公子。只因为那双清亮的星眸,他和她成为了朋友,从她11岁开始,他就一直追随着她的脚步,为了这份爱,他甘愿等她长大,他们彼此之间都付出了很多,只可惜世事无常,不知他们到底有没有缘分。◎宇文麟:他是她的师弟,她也一直把他当做师弟看,只是他只是不是这样想的,他不要当她的师弟,他爱她,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爱。无论她易容成什么样子,他都能第一眼认出她,他自信的说道:“芸儿,你就是变化一千种一万种样子,我也能一眼认得出是你。”◎本文虽然有三个男主角,但最后我只会选择一个人,我的人生观点就是:一个人只有一颗心,因为只有一颗心,所以爱是唯一,也只能是唯一。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别惹慵懒魅公主

    别惹慵懒魅公主

    百里轻纱,一个虚无飘渺的名字,正如她本人一样,如梦似幻。她是谁?是百里家的大小姐,是最骄傲的公主。据说,她拥有仙人一般的绝美容颜,回眸一笑迷倒众生;据说,她一出生就和6个娃娃定了婚约,不知羡煞了多少人;据说,她聪明绝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她;据说,她……可“据说”,终究是“据说”没有人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因为。她也是最神秘的公主……她拥有所有人都羡慕的家世,却对于她来说是束缚,她拥有最完美的未婚夫,她却认为是负担,其实她想要并不多,只是一份无拘无束的……自由。
  • 情人像野草一样生长

    情人像野草一样生长

    中学时代的一个吻改变了高丽丽一生的命运,一场被母亲主宰的婚姻终结了她的少女时代。看似平凡的丈夫大水却有着引来婚姻之外的女人的青睐的品质,她们像野草一样生长在高丽丽的周围,春风吹又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其二,为了使走出国门的人员获得必要的国际礼仪知识。分国别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不同礼仪与习俗。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出国门的指南,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礼待人”,金正昆教授特此编写了本书,系统地总结了现代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既注重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大众出国交往活动的具体性、事务性特点。本书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其一,介绍出国手续的办理,以及与出国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