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200000007

第7章 第一封 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邱隘盛垫·“一门五马”(中) (4)

行文及此,突然心生大感慨,回过头去再读我叙述的这位马先生的文字,好象看到我正在和一个看不到的对手争辩,争辩的内容,无非就是要说服人家,马裕藻先生不是好好先生。他是有立场,有观点,有自己人生目标的大学者。他的立场,就是在文化上站在中间,不搞极端。而正因他不搞极端,所以在极端们看来,他就是一个好好先生。这真是一个悖论。

而好好先生自己则是不争辩的,一争辩就极端了,就丧失他为人的原则了。所以,又有一个悖论发生在马裕藻先生身上。他是领衔提议国音之人,而国音的统一无非是让中国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不让真相被语言遮蔽起来。然而,恰恰正是马裕藻先生本人,自己被历史半遮半掩起来了。

好在他生命的终端,面对的已经不是文化争端,而是家国的危难与保卫。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盖棺论定,马裕藻先生,终于赢得了以其鲜明的民族气节显示其全部人格的光荣时刻。

母亲,我算是把马裕藻先生说清楚了吗?这是我依旧疑惑的事情。在小说、戏剧和电影中人,持中的人永远是最难刻划的,他们太缺乏戏剧性了。也许大师的特质就是不搞戏剧化。然而不搞戏剧化就显得没有个性,没有个性就让人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被人视为大师。于是,为中国人统一国语发音做出伟大贡献的马裕藻先生,逝世后没入了历史长河,渐渐地,渐渐地,被人淡忘了。

马裕藻!让我们重新记住这个名字,并且永远纪念他吧。请想一想,当我们一生都在使用国语发音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淡忘那个最初提议确定她的人呢!

四:马衡——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不二人选

母亲,现在我将要讲述的是五马之中的第二马,马衡。

如果说马裕藻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长兄如父的人物,我给他两个字“父兄”作为评价,那么,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也可用两个字可评价,君子如玉,马衡先生在我眼中,就是一个“玉人”。

1899年,马裕藻前往上海发展的后一年,马家又有两兄弟跟着出山了。18岁的四弟马衡和16岁的五弟马鑑经过县试、府试、院试,过五关斩六将,双双考取秀才,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是在故乡鄞州,就是在当时的风文极盛的浙江,亦算是拔得头筹。马氏二兄弟的眼前放着两条道路,或者如长兄一般,继续博取功名,在科举的道路上乘胜追击。或者如二兄一般,崇尚新学,走一条千百年来完全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1899年离1905年废除科举制还有6年,彼时旧学与新学已经开始并驾齐驱,一般青年士子都选择学业的双轨制路线。一方面大多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近代教育,另一方面又按部就班参加科举考试。马衡兄弟却双双放弃了次年的乡试,选择了报考新式学堂——上海南洋公堂。

他们的这一选择应该是与他们的业师杭人叶浩吾分不开的。我们已经知道,叶浩吾是一个完全的新派分子,而二十世纪初的新派人物,首要的标志就是崇尚维新。启蒙恩师的维新党立场,一直提倡新式教育的态度,对马氏诸多兄弟有着一生的重要影响。此时叶浩吾也已经到了中国最新型开放的城市上海,创立蒙学公会与速成教习学堂,从事教育与革新活动,而二哥也已经到了上海谋生,蔡元培、张太炎诸革新人物交往甚密。上海有老师和兄长,又有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况且二兄弟读书,实乃一大笔开销,而老父四年前已经病故,家中顶梁柱已倒,那南洋公学的学生食宿则是公费。大时代的追浪就这样托起马家兄弟的小舟,径自把他们送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由清末洋务运动领袖盛宣怀集资创建的南洋公学,是上海交大的前身,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

南洋公学的有个特点,就是聘请了美籍汉学家福开森(JohnDFerguon)为监院,这在当时的全国各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外教”福开森本是传教士,受美国美以学会的派遣,到南京传教,创办汇文书院,以研究中国美术、收藏中国古玩而著称,著有《中国绘画》、《中国美术大纲》、《历朝瓷器》、《中国艺术巡礼》等书。这个传教士带来了清教徒式的认真,声称:严格的招生制度不仅是我们的规则,而且是我们的实践,除非考生同别人竞赛而通过入学考试,否则,尽管是权势人物推荐的也一个不取。

1899年初,马衡、马鑑两兄弟同赴上海应试,大堂点名给卷时,他们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洋人,打扮得很特别,身上西装革履,头上的帽子却加了一粒蓝色的顶珠——给马氏兄弟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就是福开森。

五兄弟中马衡的文化地位最高,实际上他基本算是自学成才的。因为他真正求学的时间并不长,原因很简单,他结婚了。

早婚是有原因的,1901年,马衡的个人生涯中发生一件大事,他未来的岳父——宁波帮中号称“五金大王”的叶澄衷去世,叶家正在分配家产,要他尽快成婚,以承家产、并挑起家庭责任。

马衡如此洋派的一个人,婚姻却非常传统,一个标准的婚妁之言、父母包办的人生历程。原来海曙公在世时就认得宁波老乡叶澄衷,因为都在四明公所里担任着要职,彼此就很有了好感。上海滩工商界名人朱葆山便前来牵线保婚,做了“月下老人”,要在那马叶二家中找一对合适的联姻。马家合适而又未婚的公子中尚有马衡、马鑑二人,而叶家四子二女中,则只有1884年出生的二小姐叶薇卿可与他们匹配。

海曙公带着两个青涩少年去了叶家,马衡更内秀而马鑑更俊朗,叶澄衷慧眼相识,看中的还是马衡,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一晃数年,马、叶二公均已下世,那少男少女也都已成人。1904年,马衡24虚岁,便与叶家二小姐成婚。

这门亲真是结的阔气,据说叶家小姐的嫁妆搁在宁波夫家门口,排了两三天队,才进了马家的宅子。

叶家财大气粗,全部资产达白银八百万两,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商界巨擘,叶澄衷去世,四子二女各得洋房一幢,其余产业均由儿子继承,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滩上,便也就深深地画下了浓笔重彩。因南京路上洋人所办跑马场不让华人入内,叶家几位兄弟便气不打一处来,由四子叶子衡牵头,于1908年在上海江湾购置土地,造起了“江湾跑马厅”,比洋人的那个南京路上的跑马厅大出四倍去,很是出了一口豪气。

有了跑马厅,叶家余兴未了,扔出银两二十万,圈地120亩,在其旁又造了一座私家花园,人称“叶家花园”。入夜灯火辉煌,人称“上海夜花园”。不过叶家儿女都乃洒脱之人,1933年,叶子衡将此园一手捐出,以他父亲的名义,兴办了“澄衷医院”。此是后话不提。

马衡一介书生,二十出头便家缠万贯,和他那几个妻舅一人一幢小洋楼,就住在南京西路277号虹口附近的大洋房里,他在叶氏企业里挂名一个董事,从来不去,年薪6000银元,还不算分红。这样的身份摆出去,怎么样也摆脱不了一个上海滩的小开了,马衡却有如此定力,偏偏在花天酒地里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

置身在这样一群叶家兄弟里,他是惟一不赌博、不讨小老婆的夫子。根据北宋末年李清照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的《凡将集》,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叫做了“凡将斋”,自得其乐地就在这里面读书,看碑拓,有时整天都不出来。出来时他也往往是到跑马场去骑马,因为他得过黄疸肝炎,想要通过骑马来锻炼身体。

婚后有那么十五、六年,马衡就这么悠哉游哉地过来了,他收藏器物,欣赏古玩,钻研经史,广集文物,临碑拓片,治印刻石,吟诗度曲,自学成才,与章太炎、吴稚珲一干大文化人你来我往,乐在其中,打下了坚实的金石学底子,不知不觉间,就居然成了这方面的大专家,被时人称之为“金石大家”。

这位温文尔雅的书生有着一位“野蛮女友”般的阔小姐妻子,一不小心就要砸东西的。嫁到马家之后,除了二伯马裕藻之外,她将所有的人都吵一个遍。不过她的丈夫对此并不见怎么样的苦恼,他性情温顺谦让有加,总是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故夫妻间一直和睦相处。

有一件事情很见马衡性格,有一回妻子和小叔子马鑑吵翻了,先在自己家里砸一通东西,想想不解气,又跳上车跑到马鑑家去砸。马衡看拦不住,随她去了,打个电话给弟弟,让他把家里东西收一收,结果妻子白跑一趟,没东西可砸了。妻子很纳闷,还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没东西可砸了!讲这样的掌故,正可见马衡这书生是做的有点呆的,他对生活中的琐事有一种钝感力,性格温和的马衡,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纵观马衡一生,让人想起了一首著名的歌曲中的歌词:“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的到来,我带着梦幻的期待,是无法按捺的情怀……”在历史的大舞台上,马衡是鄞州五马中名声最大、功绩最多的一位,同时他又好象并不曾刻意捕捉过什么,他和他那风尘仆仆坐在人力车上到处寻访师友的二哥马裕藻很不一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想做的,他有兴趣的,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节奏,命运的使者就总会自动来叩开他的门,而他也仿佛总是不假思索地开了门,一切天经地义,水到渠成。

比如他的北上任教,这重大的人生转折,在马衡,就是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1917年,国史馆并入北京大学,隶属教育部,却让校长蔡元培兼了国史编纂处主任,麾下一批编纂员,个个都是大家,其中包括马衡的启蒙老师叶浩吾。维新党人的叶浩吾先生早就离开上海,一直跑到云南,担任了学务公所的图书科长、云南图书馆馆长、云南高等学堂监督等,1917年又长驱直入北京入北大国史编纂处。

事业伊始,人手不够,此时已在北大国文系任教的马裕藻想起了他的四弟马衡。斯人志在学术,上海滩十数年一直大隐隐于市,此时不召,更待何时。真是内举不避亲,经他推荐,马衡被受聘为国史编纂处征集员。

此时的马衡,已在上海滩舒舒服服地做了十多年的寓公,二哥一声招唤,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北上了。妻子告诫他说,北方的那种苦日子,你是不一定过的惯的。马衡没对妻子说什么,大事情面前马衡一定不会含糊,他心里决定的事情,没什么可商量的。妻子见丈夫如此固执,知道已经挡不住,但她本人却决定留在上海先看一看。那年的马衡,已经36岁了,钟鸣鼎食,从此去也。

只身赴京,寄居二哥马裕藻家,一切都和在上海时不一样了。马衡一无高学历二无职称,凭什么让大学者云集的北大青睐您?谁知真是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北大方面看他骑术不错,聘请他当了个专授马术的体育老师。数年之后,他在经史与金石方面的功底渐被人知,才被人发现,是个大金石学家呀!

同类推荐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银月巫女

    银月巫女

    北莽史书记载,恒天七十二年,银月巫女被逐出赫连家族,施以火刑,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她的一切是属于赫连珈月的,为了他什么都可以牺牲掉,哪怕是生命,只因他那一句“相信我,等着我”,她甘心被擒甘心被火焰吞噬。然而三年后,她竟然从另一个时空回来了?!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记忆,性格大变,甚至连巫术都忘得一干二净的她,却被赫连珈月封为新任的守护巫女。她究竟是轮回转世,还是平行空间穿越,亦或者,她根本就不是那位强大的巫女,而是令巫女复活的活祭品?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名门盛宠之老婆别嚣张

    名门盛宠之老婆别嚣张

    【宠文,重生文】一朝重生,竟然成为他人的情妇,还是未成年的那种!重生第一天,一睁开双眼,便是一张帅气的脸庞。她的【金主】不可一世的说道,“你只能是我的情妇,其他别痴心妄想了。”表面很嚣张的情妇和不可一世的金主相处了大半年的时间,到底是谁俘虏了谁?他霸道的把她拥住,声音低沉宣布,“你不是我的情妇,而是我的爱人,你这辈子休想逃离我的身边。”对于重生第一天的场景她清清楚楚的记得,对他现在的话语,她柳眉微微一挑,语气似是调侃,“我记得你说过我只是你的情妇,其他的不能痴心妄想。”听到她调侃的话语,他狠狠的把她的娇唇吻住。她这辈子只能是他的。【精彩片段一】“靠,凌少,你的情妇欺负我。”某只被嚣张的情妇的欺负了,忿忿不平的对着他吼道。“你有胆子再说一遍,她不是我的情妇,那是老子的媳妇。”他阴沉着脸色,“老子的媳妇爱欺负谁就欺负谁,欺负你还是给你长脸了。”在他心里,天大地大,媳妇是最大的,发小暂时一边去。某只哭丧着脸,这没良心的家伙。她撑着下巴,眼眸微微眯着,他的媳妇?!【精彩片段二】皇城根下的高干子弟们一日得知,不可一世的凌少竟然金屋藏娇了,便打趣的问道,“凌少,想不到你也会有金屋藏娇的一天。”他勾起唇,扬起一丝微笑,挪开一步,被他身影挡住的她出现在众人眼前。“金屋藏娇,藏你妹,那是老子的媳妇。”一旦遇上她的身份事情,他总要强调。看到神秘的她,众人沉默,面面相觑。“金屋藏娇,难道我不值得一个金屋藏着吗?”她落落大方、丝毫不见尴尬的说道。【精彩片段三】“据说我是你的情妇?”她神情调侃的说道。爱妻如命的他吓得偷偷咽了一口害怕的口水,立马跪在地上,用力逼出泪花,可怜兮兮的说道,“什么情妇,我是你情夫。”该死的,那群王八蛋在她面前乱说什么,看他改天还不把那些混蛋收拾了。眸子闪烁了一下,她微笑道,“据说你包养我一个月需要一百万。”她到底是从哪里得到这些错误的消息的,他哭着脸,“媳妇,我才是你的情夫,你包养我一个月只要一块钱就好。”*****大爱宠文,所以冉冉决定自己写一个。过程无限欢乐,因为是第一次写文,只接受建议,不接受谩骂。喜欢文的亲们记得收藏!
  • 情妃得已

    情妃得已

    前世的苦恋,感动上苍,一只代表爱意的神秘手镯把她带回千年以前的大唐国,孟婆汤里所留下的记忆,她今生是否还记得起……妃子的嫉妒,公主的阴谋,他的误解,她能否安然渡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