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励志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所有成功者的标志,就是他们对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负全部责任。”可见,责任不仅是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更是成就卓越事业的原动力。它能够让人消除胆怯、克服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拥抱辉煌的成功。
责任不分大小,工作没有小错
责任不分大小,工作没有小错。只要你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首先就应该从避免小错误开始。
在工作中,无论是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职责范围。有些人负责一些比较重要且引人瞩目的工作,也有些人负责一些不被重视的琐事。假如说,你负责那些项目,恰好就是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琐事,你可能就会非常容易感到沮丧。而沮丧的情绪,可能就会让你忽视自己的职责,如此一来就会很容易出错,而一旦出错自己的信心便会受到打击:“我这是怎么啦,连这么不起眼的小事情都干不好!”
时装大师皮尔-卡丹曾经说过:“真正的装扮就在于你的内在美。越是不引人瞩目的地方,越是要注意,这才是最懂得装扮的人。因为只有美丽而贴身的内衣,才能将外表的华丽装扮更好地表现出来。”将皮尔-卡丹的装扮理论运用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富有哲理,越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愈要好好表现,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很多事实证明,事业上的成功源于“细”,阿基米德从洗澡水溢出澡盆这一细节得到灵感,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苹果由树上掉下这一细节得到启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丰田汽车把精细化的生产管理落实到细节之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海尔公司始终坚持“精细化、零缺陷”的经营理念,使一个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世界家电品牌……
责任不分大小,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人必须做到的。每一个员工在所执行的职责内,都应该认真做到,避免工作中小错误的产生。客户的事再小,也与客户是否对公司100%满意这种完美结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对自己强调:“我们1%的失误,对客户而言,就是100%的损失。”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重视他们的任何一件小事,因为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客户的不满,甚至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客户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位,大事也才会随之完整。
一个成功的员工,往往会把自己的优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他们会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不允许出半点错误。只有那样,才能够给顾客带来一种体贴入微的舒心感。而他的成功,也往往是从重视这一个个细节中获得的。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都是由无数小事构成的。士兵所做的工作,就是每天的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以及擦拭枪械;饭店服务员每日的工作就是对客人微笑、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打扫房间以及整理床单。而我们每日所做的或许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和绘制图纸。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也许都是非常小的错误,就不会太在意,甚至有些错误完全会被忽略掉。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去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时候我们心里往往会这么想,要是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肯定会承认的,这么小的一点错误就不用那么认真了吧。如果是这样,那绝对是大错特错。如果你了解那些成功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工作中没有小错。
哈尔-尼达姆是一名栽缝,他学成了手艺之后,就离开了师父,自己开了一家制衣店。他不仅手工活做得好,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周围的人都愿意去他的店里做衣服,因此他天天都很忙。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去他那里定做了一套礼服,他做完以后才发现,袖子比老太太定做的长了半寸。老太太马上就会来拿这套礼服了,已经没有再修改礼服的时间了。没过多长时间,老太太来到了店里。她穿上了礼服,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对尼达姆的手艺非常地赞赏。
当她要付钱的时候,尼达姆说:“太太,我不能收您的钱。非常抱歉,我将您礼服的袖子做长了半寸。要是您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将它修改好的。”老太太即刻就要穿着礼服去参加一个晚会,因此根本就没有时间再进行修改了。老太太表示,自己非常满意这套礼服,就要付钱离开。虽然她不在乎那半寸,可尼达姆无论如何都不肯收老太太的钱。正是哈尔-尼达姆这种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态度,让他后来成了一位世界闻名的高级服装设计大师。
哈尔-尼达姆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从不因为错误小而不当回事,相反,他总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错误,不放过任何能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工作。即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也不愿意去深究,总是抱着得过且过、无所谓的态度。长此以往,当出现大的错误时,他们便会习惯性地推卸责任。试想,这种人会在事业上还会获得成功吗?
生活中的一切,原本都是由一些小事,一些细节构成。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小事、细节。因此,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从小事做起、避免在细节上出错。
任何一个想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都要时刻意识到:责任不分大小,工作没有小错。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首先应该从避免小错误开始。
责任是卓越的原动力
责任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卓越的原动力。责任能够让人战胜胆怯,一个人的责任感可以令他人知道什么是责任,也能够让人知道付出和获得的快乐,懂得成功的真谛。
有位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讲述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他对企业的员工说,自己一生都无法忘记那次经历,而且他也要组织企业内所有的员工,接受这样一次训练。他想让员工明白,什么才是责任。
“那是一次野外拓展训练,很多不认识的人共同组成了一个集体。我们需要完成4项任务,其中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团队来共同完成。要是有一人未能完成,那么整个集体也就都输了,而且每一项任务都非常地艰难。但是结果还不错,我们这支队伍已顺利完成了其中的3项,只剩下最后一项了。这项任务要求队员爬到10米高的一个立柱上,然后站在立柱的最顶端的一个圆盘上,接着向斜前方纵身一跃,凌空抓住离自己1米多远的一根横木,这样就算完成了任务。听那儿的管理者说,有不少人站在圆盘上都不敢站立起来,有的甚至都吓哭了,更谈不上完成任务了。
所有队员都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甚至不少人都没有充足的勇气。但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否则,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在别的队员几乎喊破喉咙的呐喊加油声中,第一个人最终成功了。大家都彼此打气,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是一位娇小的女生。在女孩刚爬上10米高的立柱时,看见她的双腿一直在发抖,而且愈抖愈厉害。大家知道,我们要输了。可大家还是给了她最坚决、最热烈、最振奋人心的支持、鼓励与指导,因为当时输赢早已不重要了,只是大家不想丢下她自己。这是大家的责任,她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带她一起走。
就在我们的心都已提到嗓子眼儿时,她已蹲在圆盘上了。对她而言,即使站立起来也已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大家一直在拼命地喊着加油,尽管我们都明白,对于站在1O米高的她来说,大家的声音已经是非常的微小,甚至根本就听不清我们在喊什么。可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这些了,而且我们一定要将自己能够做到的做好,这是我们的责任。
没想到,她最后竟然又站起来了。大家知道,一个人站到上面真的非常不容易,没有依靠甚至有点孤独,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是每个人都停止了呼吸。
似乎等了好长时间,她奋力纵身一跃。大家都紧闭双眼。感觉在那一瞬间,我们比她还要紧张。她终于成功了,接着就听到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不仅仅是因为胜利,最主要的是我们完成了任务。我们没有丢下她,她也没有令我们失望。
之后,那位女生对我们说,她有轻微的恐高症,‘不过,我不能放弃,我的放弃会让整个团队输掉。’她的这句话,犹如锤子般重重地砸在了大家的心上,我们知道,那是责任的力量。
后来,我们这支队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且只有我们这支队伍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支赢得最后胜利的队伍。活动的组织者,给我们颁发了勇士勋章。勋章上写着:责任即荣誉。”
可以说,责任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卓越的原动力。责任能够让人战胜胆怯,一个人的责任感可以令他人也知道什么是责任。一个人担负起责任,并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会感染别人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感。
尽管担当责任并不是为了做给其他人看,可只要你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影响到别人。也许其他人没有你做得好,可一旦去做了,人们就能够看出他已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了。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lucy与Maria是一对姐妹。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午后,Maria从家中的邮筒里拿出一封信,但这封信却不是她们家的。这封信上明显地写着:K市大河沿路60号,可Maria家住在K市小河沿路60号。
于是Maria问:“姐姐,这该怎么办呢?”
姐姐lucy说:“等邮递员下次来时再送走吧。”
“但是姐姐,邮递员要等到3天之后才来呢?如果有什么急事的话,那不就耽误了吗?”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爸妈又不在家。”
她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如果亲自送去,外面的风雪又很大,两个人都有点害怕。毕竟妹妹Maria才9岁,而姐姐lucy也只有11岁而已。如果不送,万一别人有什么急事耽误了,那可就麻烦了。
姐姐lucy说:“我认为还是该送去,尽管我们不认识他们,可我们收到了人家的信,理应给人家送去,这也是我们应当做的,你觉得呢?”
Maria说:“姐姐,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们一起去吧。”
于是,姐妹俩穿好了衣服,拿着这封信就走入了风雪之中。姐妹俩也不清楚大河沿路究竟有多远,于是,只好一边走一边打听。
有一个陌生人这样对他俩说:“哎,我说孩子们呐,下这么大的雪还出来干什么呀?大河沿路离这远着呢,怎么不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啊?从这往前走,到第五个路口向右拐,然后再打听。”
两个孩子这能深一脚浅一脚地互相扶着往前走,因为雪实在太大了,她俩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
姐姐问:“Maria,我们肯定能将信送到的,对吗?”
妹妹坚定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姐姐,我们肯定会的。”
不知道走了多久,姐妹俩终于来到了大河沿路60号,她们非常地高兴。
lucy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地女人,她问:“你们好啊,有什么事吗?”
“请问这是大河沿路60号吗?”
“不错,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