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当你刚与对方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给对方,然后就提出你要办的事情,很明显,你是在用这些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一般情况下,他会拒绝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帮你办事。好朋友也同样,关系好平时多走动,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了抱着礼品来求情,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送你喜欢的东西给对方,串门时孩子看到一件东西说:“这是我们家的。”主人说“对呀,这是你妈妈送给我们的。”孩子说:“这是我妈妈最喜欢的东西。”主人听了会感动的。如果孩子说:“这是我妈妈最讨厌的东西。”那就坏了。自己喜欢的、珍惜的东西,对方也喜欢。他喜欢只有他一个人得到了你的礼品。感情有它自私的缺点。他希望你只喜欢他一个人,只想他一个人得到你的礼物。如果别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礼物,他就觉得不满足,就会对你有意见,也就不太珍惜你的礼物了。所以送礼物,要分着送,一个人一个样,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先挑最重要的事做
办事情一定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会办事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某件事必须要一步步的进行。因此,他们就会根据事情的紧迫性,集中一切资源、时间和精力,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做,这样才能抓住事情的重点,不会因为处理次要事情而耽搁了解决重要的事情。
在一堂时间管理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玻璃容器。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鹅卵石。教授把鹅卵石一一放进玻璃容器中,直到放满为止,然后问学生容器满了没有。学生都回答满了。
教授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小石子,把小石子倒入玻璃容器里,晃一晃,又放进去了一些。教授笑着问学生现在满了没有。这次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了,“可能也没满”,有的同学回答。
教授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去了。“现在呢”?教授又笑着闻。“没有满!”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很好!”教授夸奖了这些孺子可教的学生们。
接着,教授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石子、沙子填满的玻璃容器。
教授问同学们感悟到了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无论我们有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再挤一挤,还是可以再做很多事的。”
“说得很好”,教授微笑说:“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信息。”说到这里,教授故意停顿,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的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玻璃容器里去,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各位有没有想过,什么是你生命中的鹅卵石?”
人生短暂,能做的事其实真的很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对于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办事也是一样,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做最重要的事,从而为成功打下基础。
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先把各项工作分成类: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是,有关系的和没有关系的。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好多件难办的事情。为了高效、顺利地
办好突然涌来的大量繁杂事情,我们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顺序表和一个事情的进度表,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但有些时候,迫于压力,我们常常会把紧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虽然我们知道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刚开始,我们仍然清楚明了事情的重要程度,会先做那些“紧急并且重要的”,但慢慢地,一直处于这种紧急状态之中,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到处救火”的感觉,转而去做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了。
真正高效的人士都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先分清主次,再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商业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罗斯认为,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就一定会办得好,你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是需要方法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圆满地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好呢?
1.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在计划开始之前,先写下必须办理的几件事情。明白了当务之急后,便能照单行事,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同时,在列表时别忘了要明确具体,把比较大或长期的工作拆散开来,分成几个小事项。这样下去,你就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心想事成。
2.分清主次
要办成一件事,会琐碎到每个细节,但细节也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歌德说:“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如果不断地被一些次要事务所干扰,那么就会阻碍向目标前进的脚步,有时甚至会误导做事的方法,因为处理次要事务而耽误了做重要的事情的时间。要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情,就要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在进入行动状态后,能够全力以赴地向前迈进,这样就容易成功。
3.明确每天的目标,严格按计划进行
在制定计划,明确重点之后,一定要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切不可草率行事。一定要认认真真把第一件事做好之后,再做第二件,如此坚持下去。如果没有全做完,也不要于心不安,因为当下你是在做最重要的事。相信只要能够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就一定能够先后有序、层次分明地完成好每一件事情。
4.充分地利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
人的精力会在每天的某一个时间段比较充沛,某一个时间段会显得无精打采。精力集中的时候,做事效率就会很高,而在精力不济的时候,做起事来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不要盲目地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自己,用最充沛的精力去做最重要的工作。在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后,要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的时间来做,这样你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
办事过程中,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能帮助我们很快地确定事情的重要性,它是让我们永远在做正确的事的重要保障。这个“最终目标”会时刻提醒我们,这件事虽然紧急,却并不重要,那件事虽然看起来还可以拖延,但它却是我们达到目标制胜的关键,这样,我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办好。
曲径通幽,采取迂回战术
走路的时候,如果有高山挡路、石头绊脚,就要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径。这种做法应用在求人办事中,便是采用迂回战术。
如果一见到对方就贸然地开口求他办事,有可能会遭到断然拒绝。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要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需要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战术,来解决问题。
嘉庆年间,一位叫李乐的官员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了,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李乐的嘴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位官员,走到事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顶撞圣上,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
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恐怕连自己怕也难脱连累。
这个方法真是用的巧妙至极。李乐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圆滑当先”的道理,离自己的学生还差一大截。
生活中不少人做事情总是“一根筋”,为人处事不知变通,“不碰南墙不回头”。这样的人就应该让自己的思维多做做“曲线运动”,学学迂回前行的方法。
汉桓帝时,宦官张让因帮助汉桓帝夺权有功,被封为侯爵,把持朝政,提拔升迁官员也都是他说了算。因此,巴结他的人挤破门,想买官的人千方百计的接近他,以求速升。
有位叫孟伦的商人,自小爱读书,文采非凡。有一年考科举,中了榜眼。谁知有人从中作梗,买官卖官,硬是把他挤了下去。孟伦气极,从此弃文从商,也做了一番大事。当他了解这一情况后,心中便算盘要做点什么。
他听说张让因经常在宫中伺候皇上,家中日常事务是由一位管家主持,有人求见张让,也都是由他事先安排。孟伦便在这个管家身上做起了文章,打听他天天去哪家酒馆,自己早在那等着,伺机接近。说来也巧,这天管家吃完了酒,却忘了带银子。酒家因是熟人,说下次带来。这时,孟伦赶忙上前,代管家付了账。管家感激,二人攀谈起来,商人的油嘴和头脑谁比得上,不久,便把管家“降住”,管家视他为知己。
孟伦对这位管家热情相待,在他身上花了不少银钱,最后竟使得这位惯于“吃黑”的老手也有点过意不去,问孟伦有什么要求。孟伦见问,心中大喜,但不露声色的说没什么要求,只是交个朋友。最后管家一再说要效力,孟伦便说道:“别无他求,若您不为难的话,只希望当众对我一拜。”管家本是奴才,拜人惯了,这有何难,当即满口答应。
第二天,孟伦来到张让府前,那些盼望升迁的权势小人早巳挤得满满的,等着管家开门安排。过了半天,管家才在小奴才的陪同下开门见客,众人一拥而上。管家在门阶上见孟伦站在人后,不食前言,率领奴才拨开众人,倒头便向他拜去,把孟伦客客气气的迎进府中。只把那班等候的人惊在那里,心想管家对孟伦如此客气,那孟伦与张让肯定不是一般关系。所以,那些找管家排不上号的人便转来找孟伦走门子,送来许多财礼,孟伦收下他们的财礼和书信,一概应允。
而后,孟伦找了一个熟识的官员,把这些东西统统交给了皇帝。皇帝气极,大力整顿科考,不准那些买官的再参加科举考试,也大大处罚了张让。孟伦避开正面的碰撞,巧走弯路,从对方身边的人下手,利用这种关系,迂回前行,惩治了贪官。
在办事或求人办事过程中,迂回前行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达到目的。利用对方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际条件,不是为一个助己成事的好方法。
以小见大,从事情的细节做起
在办事过程中,往往涉及很多细节。有时候,正是对一个简单细节的关注,改变了办事的结果。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可能都熟悉“蝴蝶效应”这一理论。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但用在办事中,一样有其不可忽视的效用。这个效应说明,事情发展的结果,对一些细节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一些极小的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思想上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一屋尚扫不干净,又怎么能扫天下?“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世界上的哪一件大事不是由小事累积起来的呢?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有时候,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比如待人接物,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等,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若平时不注意细节,就会因小失大,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细节,微小而细致,但它的影响却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中,想办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而正是那些把细节做好的人成就了大事。
有个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几个通过笔试的应聘者前来复试。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非常简单的提问,可他们最后都没有被录用。轮到后来一个人,他走进门时,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扔着一个纸团。一向注意细节的他将其捡了起来准备扔进废纸篓里。这时考官对他说:“不要扔掉,请你打开那张纸。”这位应聘者展开纸团,只见上面写道:“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实际上,这才是考官们的真正考题。
其实,在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当你注意自己的细节,注意别人的细节,你就会发现一些机会,或者得到一个机会,因为,细节本身就蕴藏着机会。
当很多人关注着大事、大成功的时候,细节总是被一些人所忽视。然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也最能表现~个人的修养,而这种修养,往往最容易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透过小事看人,日渐成为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