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400000033

第33章 爱慕虚荣,自酿苦果 (2)

不求虚名,才可以让我们心无杂念地投身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中,才可以不增加我们原本已满的大脑和心灵的负担,才可以让我们轻装上阵地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如果没有办法忍耐住对虚名的渴望的话,在你努力追求虚名的过程中,不仅让自己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会为别人所不齿。不图虚名,才能不为自己增加负累,才能轻松地攀登成功之巅。

人不可只为赞美而活

每个人都有一点虚荣心,都想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赞美。人们在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的接触中,往往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想像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自我感觉太重,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样子怎样、应当说些什么,猜想别人会怎样评价,以及自己是否留给他人一种好印象等等,就感觉忐忑不安,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有一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甚至不惜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尊严为代价去换得别人的认可,这就不仅是满足一点虚荣心的问题了,而是虚荣心过度膨胀的表现。

有的人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地位,羡慕自己的阔气,所以热衷于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父母的官衔、钱财以及有名气的亲戚和朋友;有的人希望别人称赞自己博学,就拼命地沽名钓誉,甚至不懂装懂;还有的人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好评,就刻意改变自己,结果不仅迷失自己,而且痛苦一生。

实际上,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的思维和观点都和你保持一致,这就像你永远不会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

小汪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他是一名记者,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计划生育、人工流产、南水北调、义务教育等等。他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观点说给更多的人听,可是每当他的观点得不到赞同甚至受到嘲讽时,他便表现得十分沮丧和痛苦。为了让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被大家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

有一次,小汪和一位朋友聊起安乐死的问题,他说他坚决赞成安乐死。但是他发现他的朋友皱起眉头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为了不影响和气,他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他在注意到朋友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后来,他和自己的上司也无意中谈到了这个话题,这次吸取上次的教训,他说自己赞成安乐死,没想到却遭到上司强烈的训斥: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难道不是对生命的亵渎吗.”小汪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最后,他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才再一次摆脱了困境。

由此可见,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你就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慢慢地也就失去了你的自我价值。

希望博得他人的认可是人的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们在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后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会掉进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在爱慕虚荣的牢笼里面。

事实上,这也就流露了需要征得他人的认可和同意的虚荣心理:你对我的看法比我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

生活中,你是不是把非常多的时间用在了努力征得他人的同意上,或者说用在了担心他人不同意你做的那些事情上。如果是,那么你就因该提高警惕了。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没有人不喜欢掌声、恭维和表扬。别人拍我们的马屁时,我们感觉非常好。谁不愿意被人奉承、恭维呢.既然喜欢,就没有必要不允许人们这样做。是的,他人的赞同本身并没有害处,寻求他人的赞许只有在它成为一种必需而非一种渴望的时候才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一旦你尝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带给你的幸福和快乐,你就会迷上这种感觉,不自觉的想要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认可。如此你就会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就像抽大烟,你已经对别人对你的赞赏上了瘾,一旦没有得到赞许,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使你感到痛苦和沮丧。久而久之,征求他人的同意就成了你的一种“必需”,这意味着你就把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给了“外人”。

而在这种爱慕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外人”的任何主张你都必须听从,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外人们”不同意你的做法,你就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得你选择的是让他人去申诉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而且,真正的麻烦会随着事事必须请示他人而来。这种虚荣心会给你带来许多痛苦和挫折,让你越来越没有信心。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慢慢的,你就会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毫无疑问,你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它是精神上的死胡同,它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所以,当我们沉浸在别人的鼓掌声、喝彩声中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此时此刻的幸福和快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染上虚荣的毒瘾,沦为别人观点的牺牲品。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幸福,你必须将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

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了面子,就丢了里子。面子是表面的,是虚浮的,要面子是虚荣心的表现。里子是深层的,是实在的,是谦退心的表现。面子华而不实,里子表里如一。外看一朵花,内心一团糟。这是徒有外表美的绣花枕头。外看一团糟,内心一朵花。虽然没有外表美,但是却有内心美,最终会得到人们理解和尊重。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要面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为了挣面子背弃做人行事的底线,甚至铤而走险违规违法,最终不仅没面子,而且害人害己。

在今天,有钱的摆阔气,没有钱的也不能输面子,大家互相攀比,谁也不让谁。这种攀比更加激化了一个人的虚荣心,人人都想自己表现得最阔气,最排场,让所有人都羡慕,没有钱就借,甚至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去贪,去偷,去抢,其结果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们都还记得富兰克林的写的那篇《哨子》:

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

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半路上,我却被一个男孩吹哨子的声音吸引住了,于是我用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回到家里,我非常得意,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们知道我这个交易后,便告诉我,我为这个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他们还告诉我,用那些多付的钱,我不知道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大伙儿都取笑我傻,竟使我懊恼得哭了。

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

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却对我很有用处,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因此,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于是便节省了钱。

其实,很多时候,面子就像富兰克林买的那把哨子,我们不能为它付出过高的代价!就像莫泊桑笔下那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玛蒂尔德,为了一晌贪欢的虚荣,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代价。

虚荣心强的人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爱面子如命”。表面上为了追求和维护自己的面子,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其深层心理就是心虚。导致表面的虚荣与内心深处的心虚总是不断地在斗争着:一方面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为自己不如人意的现状所折磨;另一方面即使达到目的之后,也惟恐自己真相败露而恐惧。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小丰刚刚来到这个城市工作不久,邻近城市的一个大学同学便来这里找他玩。两人在这个小城里转了几圈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由于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小丰口袋里只有50元钱,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他能拿得出来招待同学的“巨额”资金了。

他本打算找个小餐馆随便吃点儿,可同学看中了一家有档次的餐厅,小丰没有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进去了。

开始点菜的时候,同学问他的看法,小丰只说了句:“随便吧,吃什么都行!”

看同学抱着菜单翻来翻去,小丰的心直悬着:“千万别超过50元。”

直到吃完饭了,小丰都没吃出来这饭是什么滋味,同学却一个劲地夸饭菜挺可口。

这时,服务员拿来了账单递给了小丰,看着账单,他只有发愣的份,同学则随手拿出两张百元的钞票递给了服务员。

从餐厅出来,同学建议他改改性格,别一味死要面子。小丰这才知道同学是故意的,便问他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同学笑了笑,说:“我知道你现在的生活处境,也了解你进了餐厅之后的感觉。其实我多次询问你的意见,就是希望你能说‘不’。因为有时候需要勇敢地把‘不’说出来,量力而行,这样自己才不会为难。因为我了解你的性格,其实今天我就是故意的。”

小丰此刻才明白了同学的良苦用心。

同类推荐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是一种导引,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糊生子:驯服凶猛坏夫君

    迷糊生子:驯服凶猛坏夫君

    她被陷害致死,重生后,身边多了个搞笑宝宝与一个妖艳男子。于是她甩坏男,训小三,杀父仇。一场缠绵,一场交易,她为他生子,他却从来没有现身。她报复,迷乱美男群,他却突然出现,抢儿子,败情敌,最后邪恶冰冷地抬起她下巴:你的嘴唇真美,味道不错……她勃然大怒:恶魔放手!我身边随便一个美男比你强!他双瞳冷然:好啊,那来试试看,谁更强!
  • 高手林牧

    高手林牧

    爷爷的病要治,伪善贪财的姑伯却在争家产,要不是手底有两把刷子,林牧还真的有点头疼!
  • 寻找大舅

    寻找大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她,A国顶级特工,现代神秘人物,一场阴谋,她穿越而来。她,蓝国将军府嫡女,废材,痴傻,被家族暗杀,睁开紫眸,看她强势归来。说她是废物,看本姑娘不灭了你全族:“高级炼药师!”算不了什么?她是双修。面对现任未婚夫,她嘴角带着一抹讽刺道:“太子是什么?”强大身份暴露,她付之一笑。他,三界统治者,为了她,甘愿毁去万年修行。一千五百年后的一场交锋,她与他相识。他,傲风大陆最受敬仰之人,大陆统治者,身份遥不可及。他,万古至尊,上古神兽,为了她,重头修炼。谁来告诉她,这个冷酷自大的男人,为什么要带她回去?
  • 古龙文集:离别钩·霸王枪

    古龙文集:离别钩·霸王枪

    这本书里有两种武器,对应着两种人性力量:戒骄和勇气。《离别钩》中,狄青麟冷血无情,刀法无双,不把捕快杨峥放在眼里。但杨峥手中只为相聚而重出江湖的离别钩,会让狄青麟的骄傲付出代价。《霸王枪》中,一位只手遮天的神秘人物犯下累累财案命案,但他的势力之大、能力之强吓退所有英雄。唯有聪明的丁喜携“神拳小诸葛”邓定侯和“霸王枪”王小姐,凭三人之勇,做到了所有人认为绝对做不到的事。
  • 异界邪君

    异界邪君

    这是一个崇尚武道的神秘地域,这里是一个战气纵横的世界,这里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地方。这里有着数以万计的强大种族,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一个混世少年凭借着一部无名功法和种种际遇,傲视群雄,走上了一条通神之路……
  • 人生三论

    人生三论

    真实人生的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只有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能懂得什么是幸福;只有懂得取舍,善于放弃,宽容待人,才是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心灵的甘泉,涤荡平淡生活中的单调和苦涩,帮助人们营造更加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