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200000049

第49章 荒淫而死的帝王 (8)

给同治看病的御医李德立的曾孙李镇曾回忆他的曾祖刚到养心殿切脉,就看出同治得的是梅毒。为了慎重起见,李德立另约了外科御医张本仁会诊,一致肯定是杨梅疮。当时李德立考虑慈禧也略懂医学,如果对她说明病情,她若发怒,指责同治有辱九五皇位的尊严,必定会下令杀了皇帝,所以他们就装作糊涂。当时宫里流传同治得的是天花,他们就按照天花来治。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怀疑,他们用的都是“益阴清解饮”、“益肾清毒饮”之类的滋阴化毒类药物。如果按照梅毒来治,用剂加重,慈禧必定会出面干预的。现在见到的治疗同治的档案,都是天花病的脉案和处方,原因也就在此。

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御医误将梅毒当作天花治,结果用药不当。有一个叫唐鲁孙的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北京居住,结识了一位清朝的太医张午桥。此人是光绪朝的太医院院判,曾为同治治过病。张太医说,同治病时,许多太医都只说是天花,只有他所开的药方断定为梅毒。等到同治死后,慈禧太后才知道其他的太医都看不出真正的病因,只有张某的诊断是正确的,因此屡加升擢。

一些专家认为,清朝官方修的史书和一些官员的笔记日记中,无不称同治死于天花,其原因是他们为了皇帝的颜面,不得不对皇帝的死作出合理的交待。如果说当时把梅毒当作天花治,最后皇帝也送命了,这样的消息传到外界,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第二种说法是得了疥疮。疥疮也就是俗称毒疮或疔。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酉刻,上崩。之前,皇上患痈病,头颈和背部各有一个,都生了脓溃烂了。死前十日,皇上已多次昏到,神志不清了。”这种讲法,采信的人很少。

第三种说法是得了天花而死。当时的官方典籍及其后的正史均持这种说法。而且人们在清代档案中发现了记载同治帝脉案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它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下午同治帝得病,召御医李德立等入宫请脉,直至十二月初五日夜病死,前后37天的脉案,完全可以证明同治帝是因患天花而死的。这本脉案是敬事房太监根据当时的御医每天请脉记录和所开的方子。誉抄汇辑成册的。一些专家认为它是今天分析研究同治帝究竟死于何病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同治帝得病是在公元1874年的10月30日下午。这天,太医院院判李德立和御医庄守知诊断的情况是:“系风瘟闭束,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致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酸腿软,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厥。”御医的判断十分明确,认为是感染了时行疫毒所致,所以让同治服用益阴清解饮,实行避风调理。第二天早上,药见效,疹形透出,已能看出其中夹杂着瘟症。这天同治帝的症状是“咽喉干痛,胸满作呕,头眩身热,气颤谵言”,御医于是用清解利咽汤调理。在御医们两天的精心医治下,痘颗很快开始表发。但由于瘟热病毒强烈,头部、颈部的痘料发得十分稠密,而且令医家最担心的是,痘料颜色变得发紫。出痘时,如果痘颗出得稀疏不齐,灌浆顶平或塌陷,并呈紫色,这是逆痘的信号,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所治的天花实际上就是如此,所以御医记道:“症界于险。”

十一月初二日,病情恶化,同治“腰疼胸堵,懊馈作呕”,御医认为毒滞已熏蒸肺胃,“症势重险”,当日服了利咽化滞汤,效果显著,四天未见的大便有了,原来很重的症状也多有减轻。初八日,同治“微感风凉”,本来就虚弱的体质使天花向逆险方向发展,“浸浆皮皱,似有停浆不靥之势”,这为痘毒向人体各种器官和神经系统袭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天至十八日,同治帝每况愈下,气血虚亏,“痘痂干燥,抓皮见血。”

十一月十六日,同治的症状已十分险恶“肾虚赤浊,余毒挟湿,袭人筋络”,使得腿痛筋挛,不能伸屈。同时,遗精、尿血也跟着来了,同治一天比一天瘦弱,神情恍惚,任凭御医们用各种各样的药,已是无济于事。十九日起,同治的病情急剧恶化。此后的十多天,是他最痛苦难忍的日子。痘毒潜入各部器官已经全面发作,痘后出现多处痈毒,并发生溃烂,腰间的溃烂几乎像一个洞,脓血不断地流出。全身的痘痈发出钻心般的疼痛,面颊肿硬,口喷臭气,胸满胁胀,大便腥臭。这时的御医已知道皇帝是难有生机了,只能卧以待毙。

从脉案记载来看,集中暴发的大溃烂十分剧烈、快速,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十九日辰时,“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而头脸、胳膊、膝上都见痘痈肿痛。二十二日,腰部溃烂继续外,其他部位的痘痈也出现溃破流脓。二十三日,臀肉左右又出现二处溃孔流汁。二十五日,令御医最为忧心的事情发生了,腰部和臀部的溃烂蔓延到了一起,并且溃口外小内深。二十六日,溃烂加剧,流出的浓汁多达一茶碗。二十七日,“腰肾疮口微大,浆汁未减,气秽如昨”,御医们试着用“外用熨洗”治疗。二十八日,御医们的努力并不见效,“腰间溃处如碗,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这时的同治已到了神志恍惚、麻木不仁的地步,神经系统遭到了大破坏。二十九日,同治出现了牙胀面肿的情况,御医也失去了治疗的信心,所以记录道:“正不制毒”,“症势日进,温补则恐阳亢,凉攻则防气败”,认为同治肯定没有救了。

十二月初三日,出现了致命的走马牙疳,同治“面颊红肿见消,各处溃脓尚可。惟乐龈如昨,上唇连左腮颊紫黑硬肿,势欲作脓”。初四日,“上唇肿木,腮紫黑肿硬处敷药,屡揭伤皮不能作脓,时流血水……牙龈黑臭,势恐口疳穿腮”。御医们尽管仍在竭力调理,但已没有什么效果而言。十二月初五日,同治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天,“皇上脉息弦数无力,毒火凝结,神气日耗”,到酉时,“六脉已绝”,“元气脱败”,医生用高丽参等煎成的生脉饮到了他的嘴里已无法下咽了。同治驾崩,命归黄泉了。

除脉案外,谈到同治得天花比较详细的有《翁同龢日记》。十一月初八、初九日,同治召见奕及翁同龢。回家后,翁同龢记述了同治的病情:“诸臣上前瞻仰,……伏见天颜温偃卧向外,花极稠密,目光微露。”初九日,他和御前军机大臣们更清楚地看到皇帝的头、面上都是灌浆饱满的痘粒,同治还举起胳膊让大臣看他出的痘颗十分齐足。《翁同龢日记》是私人记述当天活动的流水帐,应是十分可信无疑的。另外,将同治帝从发病至死的三十七天脉案逐日与《翁同龢日记》核对,两者所记之病情诊断、开方用药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他还把和当时的一些大臣、太监那里听到的内容也记了下来,十分具体生动,说的都是同治天花的发生和发展,根本没有谈到梅毒。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天花是满族常患的一种传染病,所以他们并不隐讳这种事实,而梅毒是一种两性交媾后得的性传染病,名声不好,因此有些人就凭主观猜测皇室是隐晦了同治的得病真相。加上梅毒和天花病症有些地方比较相像,梅毒患者一般先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约二个月后全身皮肤发疹,并且和天花一样,都有脓溃烂症相,所以野史笔记者道听途说,认为同治皇帝淫欲过度,得梅毒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年仅19岁的同治帝,为什么会身患这“心肾不交、元阳气血俱亏”的重险病症?他们推测同治帝得天花同他平时微服冶游、纵欲过度有直接关系。看来,同治帝虽不是因性病而死,但毕竟还是与他喜好淫乱的习性有一定的关连。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同治帝是被慈禧间接害死的。有一本叫《慈禧传信录》的书中谈到同治帝的师傅王庆祺对人说过,同治帝亲政后,慈禧仍然对政事大加干涉,王庆祺就上书请同治帝专门修一个园子让慈禧在其中颐养天年,实是要让慈禧隔离起来,不再干涉政事,但事情为慈禧发觉,慈禧于是决定加害同治。御医李德立的曾孙也听其祖父说,同治帝得病后,经过李德立等众御医的精心治疗,日见好转。十二月初四日午饭后,孝哲皇后阿鲁特氏来到东暖阁看望同治。慈禧的亲信小太监一见皇后到来,马上前去报告,说同治帝与皇后在窃窃私语。慈禧也来到东暖阁,脱去绣花高跟鞋,轻手轻脚地来到帏幔后偷听。

一点也没有觉察的皇后,还一个劲地向皇帝哭诉着备受慈禧刁难的痛苦。讲着讲着,同治帝也大有同感,劝皇后先忍耐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病好之后,皇后总有出头日子的。听到这里,慈禧大受刺激,勃然大怒,立刻推幔闯入帷内,一把揪住皇后的头发用力猛拖,可怜的皇后一大把头发连同头皮就被拉了下来。慈禧又劈面一掌,顿时皇后血流满面,惨不忍睹。慈禧又叫几个太监将皇后按倒在地,把拐杖递给其中的一位,让他死命地打皇后的屁股。同治大惊,顿时昏厥过去,从床上跌落到地上,病势加重,从此昏迷不醒。急忙传御医进来把脉,但同治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到第二天夜晚就去世了。照这种说法,同治虽不是慈禧直接害死的,但也是被她气死的。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一些传说的证实。《清宫遗闻》说同治帝死前曾与军机大臣李鸿藻商量想立贝勒载澍为继承人,并且口授遗诏,命令李鸿藻在病榻边书写。诏书很长,全文超过了一千字。但李鸿藻回家后想想很害怕,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听说后,怒火中烧,于是命太医尽断医药饮食,不久,同治帝就死了。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专家认为这时的同治帝病已很重,人失去知觉,脖项、手膝筋挛,怎能安排这些后事?

同类推荐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热门推荐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爆王的失宠弃妃

    爆王的失宠弃妃

    她是现代穿越来的一缕幽魂,他是权倾朝野的王爷,却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将他们拉在一起。新婚之夜,他就宣布她是他的下堂妃。新婚第二天,他携手新欢来羞辱于她!哼,他当真自己还是那个懦弱无能,随他欺么辱的女子?要知道,忍无可忍的时候无需再忍!当两人势成水火的时候,他却突然对她宠爱有加,可谓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她的心也在这种柔情中渐渐迷失,就在她自以为自己的要得到幸福时,却突然发现,原来所有的幸福都不过是场可笑的闹剧!终究是身上的痛楚,怎么都抵不了心死的痛楚!★★★★★★★★★★★★★【精彩片段一】“秦香寒,你给本王站住!”慕容晔阴沉着脸,看着离自己不远处的女子,他分明在她脸上看到了鄙夷之色。香寒指着自己的鼻子,乌黑的眼珠骨碌地一转:“王爷叫我?!”“你到底懂不懂三从四德?见到自己的夫君都不用过来陪你夫君说说话么?”看着眼前衣衫不整的两个人,女子像无骨的蛇一般缠绕在男子身上,秦香寒不禁心底唾弃了慕容晔一番。“你确定,你是我夫君么?”“该死的,你说什么?!”秦香寒无辜的笑了笑,似有些无奈,“我的夫君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不一个只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本能的动物!”“动物?!”慕容晔嘴角抽搐,“你竟敢说本王是动物?!”“是啊,据臣妾所知,只有动物才会随时表现出本能啊!”【精彩片段二】“香寒,告诉本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白色的芙蓉帐内,慕容晔抱着秦香寒,在她耳边轻声低喃。“香寒所要的东西恐怕王爷给不起!”秦香寒朱唇轻启,绝美的小脸上平静无波。“你想要的是什么,只要你说得出,本王就一定做得到!”“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王爷能给么?”她淡笑,他却茫然了。【精彩片段三】粗大带倒钩的鞭子,一下一下狠狠落在她身上,鲜红的血液像是盛开在地狱的彼岸花,凄艳无比。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承受着。可是当孩子从自己身体中流失的那一刻。秦香寒咬紧牙关,满脸鲜血地仰望着那个鞭打她的男子,眸中是如水般的绝望。“这辈子,我从未如此恨过一个人,你是第一个!”一瞬间,似乎有疼惜的光芒在他深蓝重瞳中闪过,却让人来不及捕捉。“随便,恨我的人很多,不差你一个!”哈哈……她笑得绝望,笑得癫狂。悬崖边上,寒风凛冽,身穿一袭白纱的她宛如仙人,却瘦弱得要随风而逝般。她看着离她不远处的他,笑容明艳,却仿若昙花般,一绽而逝。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冒险者传说:刺杀与守望

    冒险者传说:刺杀与守望

    ,你们是大森林的守望者,守护森林,守护生命,请永远记住。守护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守望者
  • 老婆束手就擒

    老婆束手就擒

    注:本文轻松搞笑,内容不小白,后有小虐怡情(女虐男哦)不要被裴儿的简介所迷惑.天雷滚滚,无伤大雅…白小兔这辈子最痛苦的事儿就是碰上了秦守,从此两人便展开了一场你跑我追,你逃我擒的戏码。白小兔是真的很白很小兔,秦守是真的很禽兽!!…秦守,笑的倾国倾城,颠倒众生。白小兔一脸的不甘唯唯诺诺的!“我是兔子!不是猫!”秦守,邪魅一笑,双眼一眯,眼角一挑,嘴里吐出婉转性感的音调,一个字后音向上翘着“恩?!”白小兔可怜兮兮的“喵儿~”…男主:典型的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闷骚腹黑,讨白小兔嫌的主儿。女主:典型的长的白白净净,脑子里也是白白净净,整天给秦守压迫,牵手是被逼的,拥抱是被逼的,接吻是被逼的,同居是被逼的,甚至结婚都是被逼的!...............新年开新文,希望宝贝儿们多多支持,裴儿也会多多努力!众么么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去香港上大学

    去香港上大学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制度,成就你另一种人生!本书将系统叙述、深入分析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热潮的时代背景、社会反响,对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情况给予全面、确切介绍,包括整个香港院校招生事件的新闻故事、香港及其八所主要院校介绍、去香港上大学的各种具体事项、内地学生已在香港上大学的情形、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香港各院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等,对内地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既是一本权威的考试指导用书,又是一本生动的校园生活纪实作品。
  • 一斛珠(上)

    一斛珠(上)

    她满门抄斩后被丢到敌国榻上承欢。好不容易吊个王爷金龟婿,又被诬陷她勾引皇帝。她本是个漂亮可人儿却落了个削发为尼的下场,还不幸痛失她腹中的胎儿!怎么会有那么悲催的女人!她发誓要来个绝地大反击!她该如何在这险恶的后宫中留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