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200000001

第1章 死于骨肉相残的帝王 (1)

识人不明,楚成王身死子手

楚成王熊氏,名恽,又名頵。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颇有作为,使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但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主意不坚,终于导致宫廷政变,最后导致自己死在了亲生儿子手下。

悔杀忠臣

按周公所定的“宗子维城”的世袭制,楚国的王位继承人应当是长子商臣。但楚国地处江南,风俗习惯与华夏不同,王位继承人经常是最小的儿子。中原各国把楚国视为异族,称其为荆蛮。为利于北上争夺霸主地位,楚成王有心改变以往的做法,在王位传承这个重大问题上,依照周礼,立长子商臣为王位继承人。这样,既可以表示自己尊周的诚意,也可以免去宫闱之争。但他又怕这种做法有违楚国的风俗习惯,引起人们的不满,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

年长的商臣和其他王弟相比,心计非常多。他经常拿珠玉环佩等小玩意儿送给成王身边的近臣来拉拢这帮人,以便知道宫内的消息。商臣见父王犹豫不决,唯恐别人得到嗣位,便加紧活动,多给近臣送东西,请他们在成王面前多为自己说好话,自己则借进宫请安的机会,在楚成王面前表现得十分勤勉恭谨。

楚成王满耳听到的是称赞商臣的美好话语,满眼看到的是商臣的谦谦有礼,终于下定了立商臣为太子的决心。他对令尹斗勃说:“商臣有祖宗遗风,必能承担大任,其年纪又长于诸子,寡人欲立商臣为太子,爱卿以为如何?”

商臣的举动,斗勃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见楚王征询自己的意见,便直言不讳地回答说:“大王年事不高,何必早立太子?即使要立太子,也不能立商臣。一来楚君嗣位,立少不立长,历代都是这样,大王不能坏了先祖的规矩;二来商臣之相,蜂目豺声,性情残忍,阴险狡诈。现在因为爱他便要立,以后心里厌烦便要废黜他,您这样做,必生祸乱。请大王三思而行!”

但是,楚成王不听斗勃劝谏,还是立商臣为太子,并安排潘崇做他的师傅,同日迁往东宫。

商臣听说斗勃反对立自己为太子,心中愤恨,伺机想除掉斗勃。

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一代霸主晋文公病逝。许、蔡两个中原姬姓诸侯国叛晋附楚。晋国新君晋襄公拜阳处父为大将,兴师讨伐。楚成王早有北进中原的雄心,认准这是一个好机会,便令斗勃为主将、成大心为副将,率楚军援救许、蔡。楚军日夜兼程,很快抵达泜水岸边。

两军隔泜水相持两个多月,眼看到了年底,晋军粮草将尽,士卒斗志松懈,阳处父不免暗暗着急起来。他想要退军,既怕被楚军窥破内情,乘势追击;又怕留下战场逃跑的坏名声,被世人耻笑;还担心本国朝野上下反对。思虑再三,阳处父终于想出了一个体面退军的办法。于是,他唤过使臣,密嘱几句,派其直接到楚军大营,传语道:“小臣奉鄙军主将之命,特来相告:两军如此相持,胜败终难分晓,白白耗费军资,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将军如果想决战,鄙军愿退回一舍(三十里)之地,让将军济水布阵,决一生死;如果将军不肯过河,那么就请后退一舍之地,让鄙军渡河南岸,再决胜败。鄙军主将驾马立车,专候将军之命。”

一听此言,斗勃拍案而起,愤然道:“晋师淹留在外,时日已久,师老兵疲,早已不堪一击,奈何不自量力,出此大言,欺我不能渡河吗?传令下去,秣马厉兵,旦日饱食,渡河进击晋师!”

成大心连忙劝道:“晋人言退,分明不安好心。他们说是退兵一舍,实则是引诱我们上当。倘若他们乘我军渡河之时出击,我军则进退失据,必有败绩。与其中他人诱兵之计,不如我军暂退一舍,让晋人渡水决战。”

斗勃一听有理,便传令全军后退一舍,重新结寨,让晋军过河。

阳处父见楚军后退,遍告营中将士说:“楚将斗勃畏我强晋,不敢渡水决战,今已潜师遁逃。敌军已退,我军渡河无益,况且岁暮天寒,作战多有不利,不如归国养息,待天气转暖再举兵不迟。”将士们思乡心切,一听此言,无不欢呼雀跃,片刻的功夫,就收拾停当。于是,阳处父率军班师还晋。

楚军后退一舍等了两天,不见晋军动静,便派人侦察,才得知晋军早已撤离。斗勃只好下令班师还楚。

斗勃不战而归,北进中原的打算落了空,楚成王非常生气。商臣一看时机到了,便凑上前去说:“两军相持两月,斗勃迟迟不肯出击,最后避晋师而退,成全晋国霸名,听说是接受了阳处父的贿赂。他这样做,心中哪有父王您呢?”

楚成王听罢大怒,派人给斗勃送去一把剑,让他自杀。斗勃想要进宫申辩,在宫门口遭到商臣的阻挡。求见不得,斗勃不由仰天长叹:“斗勃忠心,可昭日月,今日却不得见大王一面。太子怨我,皆由嗣位引起。其残忍本性,今日可见端倪。”说罢,拔剑自刎,死在商臣脚下。

成大心掩埋了斗勃的尸体,自穿囚服,闯进宫中,跪在楚成王面前,叩头涕哭,详细地汇报了出师还军的全过程。并说:“根本没有贿赂之事,斗勃救蔡,有功无过。如果大王以为后退有罪,那是我建议的,应该治我的罪,与斗勃无关。”

楚成王惊讶地说:“斗勃为何不来辩解?可见他心中有鬼!”于是,成大心如实地汇报了宫门前发生的事情。楚成王听完赧然变色,顿足道:“唉!太子误了寡人,寡人误了社稷。”从此以后,就开始怀疑商臣的用心。

打探虚实

斗勃蒙冤自杀这件事,给楚成王的心里罩上了一层阴影,于是对商臣处处留心。一天他看到一个近臣身上佩戴着自己赐给太子之物,觉得奇怪,便追问近臣此物何处得来,近臣言语吞吐。楚成王大怒,动刑追问。近臣抵赖不了,只好如实道出原委。楚成王恍然大悟,既痛悔斗勃之死,又后悔不听斗勃之言,遂疏远太子。后来又见少子王子职聪明,就想废商臣而立王子职。不过,这时他倒记起了斗勃评论商臣的话,担心废立会闹出骚乱,所以迟迟不敢有所举动。

正在这时,嫁到江国的胞妹芈氏回国探亲,居住宫中。楚成王便对江芈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江芈沉思道:“废立乃是大事,不可轻举妄动,如果能找到商臣的过错再废掉他,王子职也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王觉得有理,便隐忍不发。

成王兄妹的谈话,不胫而走,早有人报告了商臣。君父的疏远,商臣已有察觉。听到传闻,商臣不免着急,便向师傅问计。潘崇道:“我有一计,可以证实这种说法的真假。王妹江芈,性情急躁,遇事容易发火直言。太子为她设宴,故意前恭后倨,激怒江芈。人在发怒时,无所顾忌,言语之中,必有泄漏。”

商臣听罢大喜,决定依计行事。

这天,商臣摆下丰盛的宴席招待江芈。江芈受邀来到东宫,太子商臣远远出迎,恭请江芈堂上居中就座,亲自把盏替江芈祝寿。酒献三巡,菜过五味,江芈已喝得微醉,商臣渐渐露出怠慢的意思。他先是让疱人直接给江芈送菜,自己并不起身。后来又自行与行酒侍者窃窃私语。江芈很不高兴,连连发问,商臣充耳不闻,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江芈哪里受过这样的冷遇?顿时大怒,拍案而起,手指商臣斥责道:“如此无理,怎配做东宫太子?”

商臣答道:“我嗣君位,你能把我怎么样?”

江芈脸色微红,出口骂道:“不肖之子,满嘴狂言,怪不得大王欲废你而立王子职!”

商臣愣了愣神,假装谢罪,慢慢地站起,鼻孔朝天。

“不识好歹的东西,早该废了你……”江芈越发气愤,一边骂着,一边甩袖登车而去。回到宫中,江芈怒气未消,径自去见楚成王,恨恨地说:“商臣无理无仪,粗鲁傲慢,担不起邦国大任,应该马上废掉!我看商臣面目凶恶,非善良之辈,拖得久了,会出现意外。”楚成王点头道:“王妹所言极是。诗云:‘人而无仪,不知其可也’。废掉商臣,这是最好的理由。明日早朝,寡人当晓谕众臣,付诸实行。”

江芈转怒为喜,起身告辞。楚成王叮嘱道:“云梦虞人进献一头野熊,我已令御疱烹调。王妹可于申时来宫,寡人已约王子职,同尝熊掌,共议大事。”

身死子手

激怒江芈,探得实信,商臣连忙去见师傅潘崇,询问自全之策。

潘崇问道:“太子能降价屈尊,北面侍奉王子职吗?”

商臣连连摇头:“以长事幼,我做不来。”

潘崇又问:“如果不能屈首事人,能不能逃到别的国家去呢?”

商臣道:“无缘无故,避难他国,徒取其辱。我不能这样做。”

潘崇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除此两条,别无自全之策。”

商臣撩袍跪倒,苦苦恳求。

潘崇皱着眉,缓缓地说:“良策嘛,倒有一条。只怕太子不忍下手……”说到这里,潘崇止住话头,狡黠的目光盯着商臣,沉吟不语。

商臣站起身来,语气狠狠地说道:“值此生死之际,还有什么不忍心的呢?”

潘崇靠近商臣,低语道:“欲掌王权,必行大事,今夜动手,稳操胜券。”

商臣会意,两人俯首帖耳,一阵密语。

冬日天短,未到申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商臣散布谣言说宫中有变,率军围住王宫。潘崇手持宝剑,率领几十名武士,奔入内寝,闯到楚成王面前。

刀戈剑矛,寒光闪闪,赳赳武士,杀气腾腾。左右近臣,都被吓跑。楚成王看见对方来势汹汹,吃惊地站起身来,厉声喝道:“太子太傅,不居东宫,来此何干?寡人未有诏命,擅闯王宫,罪当处死!”

潘崇毫无惧色,依然举步向前,手弹剑刃,冷冷说道:“鹿死谁手,尚且不知,大王何必装腔作势!新君驾临,旧主也该逊位。”说罢,一挥手,满脸杀气的武士们立刻把楚成王团团围住了。

楚成王惶然四顾,身边近臣、卫士已无一人,顿时气馁,嗫嚅地说:“寡人上了年岁,操劳太累,愿出王宫,让位太子。”

潘崇答道:“一君死,一君立,一国岂有二主?君王不必出宫!”

楚成王悲戚的目光注视着商臣,见商臣无动于衷,又移向潘崇,软语相求:“寡人爱吃野味,已命御疱烹制熊掌,吃了熊掌,虽死无恨。”

潘崇厉声道:“熊掌难熟,大王打算拖延时间,等待外援吗?大王等得,我们可等不得。大王请自便,不要自讨苦吃!”说罢,结下商臣腰间束带,扔到楚成王脚边。

楚成王拾起束带,仰天大呼:“好斗勃!好斗勃!寡人悔不听忠言,自取其祸。今日死在逆子手中,有何面目见忠臣于地下!”说罢,将挽成活结的束带,套在自己的脖颈上。

潘崇喝令武士快些动手,两名武士拽起束带,片刻功夫,楚成王气绝身亡。

江芈入宫赴宴,望见楚成王直挺挺的尸体,顿时哭倒在地,悲咽地说:“王兄啊,王兄,是我害了你!”说着,抓起束带,自缢而死。王子职自然也不能幸免。

次日,商臣以楚成王暴疾身亡告谕群臣,自立为王。他就是楚穆王。

有趣的是,楚成王死后,却怎么也不肯闭上眼睛。原来,他对自己的谥号不满意。起先议定的谥号是“灵”。这是一个“恶谥”:“乱而不损曰灵”。子孙们见他“死不瞑目”,没有办法,只好改谥为“成”。这是“美谥”:“安民立政曰成”。楚成王这才满意地把眼睛闭上。

苦不堪言,白痴皇帝司马衷被毒死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306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痴呆皇帝,然而,就是这样的痴呆儿,居然在位17年。不过他这皇帝当的实在是窝囊,是一个典型的傀儡皇帝。前期由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后期则经历了十多年的“八王之乱”,一生受制于人,饱受苦难。天天以泪洗面,经常随乱军风餐露宿,苦不堪言,几乎没有享受过做皇帝的乐趣。最后还被人给毒死。

白痴也能当皇帝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西晋大将王濬率八万水军攻入石头城,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国不复存在,全国又归于统一。

自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到西晋的再度统一,几乎经历了一个世纪。百年之中,征战不已,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现在全国再次统一,对于让战乱折腾得晕头转向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晋武帝,建立了这件盖世奇功,也足以让他对自己的英明神武感到得意洋洋。统一大业既然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巩固司马家的帝业了。不过,虽然晋武帝为了司马家的天下能传之久远而劳神费力,却在王朝继承人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欠了考虑,竟然立了一个白痴作太子。

这个白痴就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衷。当然,说他是白痴可能有点过分,毕竟他还知冷知热,也不缺乏语言能力,但这位太子的傻里傻气却是一望即知的。他九岁被立为太子,因为傻,一直让晋武帝忧虑,也起过换掉他的念头。但傻儿子的母亲,皇后杨艳却坚决不同意,她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很好,于是耳朵一软,依然让傻儿子做太子。

同类推荐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热门推荐
  •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所谓的冤家路窄就是走到哪里都会遇上,她才不会忘记当日这位高傲的王爷在新婚之夜给自己的侮辱,看到他都懒得搭理他。可是他却阴魂不散地跟着自己,非得和她交朋友,居然还提出让她娶了他的女人,有没有搞错?让自己的王妃娶亲的王爷,真是史上的极品。行,娶就娶吧,不过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可别后悔!
  • 全职斗神

    全职斗神

    本书已经完本,后续若有新书,会及时发出,谢谢。
  • 启夏天使,云上巫

    启夏天使,云上巫

    青春呓语,明媚爱情,告诉你一个关于女巫的童话结局:天使给了女巫一个月的守护,期满后,谁还能帮我记着你呢。芭蕾舞鞋蜷缩在角落里,笨重的大提琴和游弋于大自然静谧的天鹅在叹息,黑乌鸦窝在树上静听风断裂的声音,女巫的魔镜浸染紫色的忧伤,她说害怕他不能帮她记住他,天使的棕色发梢在日光下湿漉漉地闪着光,一到天黑就泛起微微的冷,女巫和天使停留过的那个秋夜,黑云早已隐逸,种满星辰花的夏铭园带来幸福,她会忘记许多人,如我你他她或甲乙丙丁,却依然记得,那个有着晶莹笑容的男生是颗启明星。
  •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正文已完结】轩辕娥凰是废材,身为皇者却是废材,忠了皇室千年的臣子在她登基大典上准备改朝换代。置死地而生,逆天重生,她还是她,只是唤醒了血脉里逆天修道的天赋,威震八方。皇城四少之首的公子哥上官夜放下身段,来做贴身护花使者;神秘莫测的皇城工会少主独孤擎天愿百里红妆倒嫁上门,原本是死敌的魔界之皇东方熬乔装打扮,百般讨好加勾引,只为让她让爱上他……招惹下的桃花越来越多,拜托公子,请慢慢排队等我轩辕女王长大再说究竟是要单恋一株草?还是统统收入后宫一个都不放过?……修仙踏征途,破万难,除险阻,纵横三界……荐完结文《第一闪婚撞来的豪门老公》《欢喜冤家:司令千金闯情关》
  • 异世妖才

    异世妖才

    叶浩穿越到异世,并非只是偶然,异世的叶家乃是千年前第一家族,而叶浩身具叶家血脉,正是被血脉之力召唤而来。千年前的叶家被灭,背后隐藏着什么;作为叶家唯一的后嗣,叶浩怎样解开重重迷团重振叶家威名?而当谜团解开后,叶浩才发现另一个事实……
  • 重生之嫡子长媳

    重生之嫡子长媳

    她为了他寻找到宝藏,却被他的妻室推进崖底,许是老天怜她,时光回到一切还未发生时,这一世,她却不会再让他如愿,目的,毁了那古墓,她要让他痛不欲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