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300000009

第9章

林子午因为血压陡然升高,住进了北京医院。他本来有过一个建议:卫生部门的老干部生了病,应该在自己所领导的医院诊治、住院,不必都按照级别,挤到保健医院去。这样,既可治病,又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本单位的工作作风,还可以了解下情。谁都知道,在住院的情况下,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最容易成为朋友,就象在旅行中,旅客很容易就交谈起来,并且成为无话不说的伙伴一样。“山和山不能相遇,人和人总能相通。”人们的心灵之间,本来有一道桥,只是被世俗的观念,诸如职务的高低呀,事业的贵贱呐,官阶的大小哇,这些石头所阻隔。当这些石头被搬掉之后,人们的心会很快地交往、碰合的。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心灵的交往。

在许多人们易于相识的场合,却往往用许多设施提醒人们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人和人用自己手造的樊篱把自己分割成不同的圈子,使那些本来不大易于接近大众的人,更加远离了大众。不幸的是,有人特别喜欢这种状况。倘或让他与大众一起进餐,他就大发雷霆,仿佛少发了他的工资似的。住院也是如此。林子午的建议,本来是自然而又合乎情理的。然而,在有些人看来,够了相当级别的医院院长,生了病住自己工作的医院是不可思议的事。小病还可以凑合,大病呢,你们那里有专家吗?有高级药品吗?有特别护理吗?有最新的设备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就勾销了最平凡的真理:医院院长生病,不在本院治疗,那就意味着他不相信自己的医院,自己的医护人员,那就是给本院职工头上泼去一瓢冷水。

林子午昏厥之后,是在新华医院急救的。可是他醒过来之后,却被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的上级,派人把他送到北京医院,说是在那里养病更安静一些。老头子坚决不去,又生了一顿气。然而生气归生气,制度归制度。他的病历在北京医院,为了那几张纸,他这个大活人必须屈尊枉驾。

“这点就需要改革,谁也不背着病历出游。假如碰上个危急病症,难道非要千里迢迢赶到放着你病历的医院去吗?荒唐!”他想,首先要在新华医院开始,不是合同单位的病人也应该收诊。

不管他怎么想,他还是拗不过制度,住进了北京医院。

在他住院期间,院党委委员、医务处主任安适之果然负起了责任,在副院长郑柏年和党委副书记孟宪东的支持下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次规章制度的大检查。院风立即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当然不是安适之个人的功劳。群众渴求改革的心,是那样强烈,以致于只要是一点点真正切实的改革也会引起他们的欢迎。正如春风呼唤着绿草,人们的心也呼唤着美与进步。十几年全民族的大跌宕,把丑恶与痛苦从监牢里放出来,让它们在社会上横行无忌。其实,知道痛苦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最可怕的是人心的麻木。有些人确乎被污浊、丑恶、痛苦的大棒打击得麻木了。麻木于落后,麻木于虚假,麻木于愚昧。疗治民族的特别是后代受过伤害的心,是改革的关键。

所有规章制度与人员的更迭、变化,都应当激发起人们心底的热潮,点燃群众心脏的炉火,否则,便是纸上谈兵。新华医院的职工,对于改革的看法,大部分是观望。这观望并非消极,而是希望一个真正致力于改革的聪明人来带头一呼。林子午无论如何,在群众心里算个明白人。而且大家也知道,这老头子并不把自己的乌纱帽看得怎么重要。他这次的发病,便是他没有多大私心的明证。要是一个混事由儿的老爷子,睁一眼闭一眼,就可以安享晚年,何必生这份儿闲气?所以,群众见他为工作气病,确也感动,都想改变一下目前的状况。因此,安适之雷厉风行也罢,消极怠工也罢,医院一定会有所改进的。他的大刀阔斧只不过适应了群众的心意。其实,他所耗费的力气,无非在嘴巴上和脚杆上,喊叫一番,奔走一番,结果,那成绩便归在他的帐上。

一个星期以后,他写了一份检查规章制度的总结,送到部局。很快上级便批下来印发全市各医院,要他们都参照新华医院的经验,来整顿一下医院的工作。安适之便成了名人。记者采访,报刊宣传,连电视台也跟着凑热闹,来了一帮人,把新华医院里里外外拍了一遍。第二天便在新闻节目里加以广泛而有节制的吹嘘。那拍电视的导演,是章秋丽的同学,这次报道自然与秋丽的奔走有关。安适之不由得对她更增加了爱意。

一天下午,郑柏年把白天明叫到自己家里。他的所谓家,不过是一间筒子楼里的宿舍。白天明刚分到新华医院时,常常到这筒子楼里来找郑柏年。当时,郑柏年和安适之合住一间十四平米的宿舍,直到后来安适之结婚,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为止。不过,那时候白天明已经去了贵州,所以,他始终不知道安适之的新居在哪里。这里,他可太熟悉了。筒子楼的窄窄的楼道里,就是大白天,也得亮着灯。一排排的煤气罐更缩小了楼道的空间,人们从这儿走过必须单人单向行进——假如邻居对面相逢,那就必须有一位侧身贴在无论哪一家的门板上,让过对方才行。每逢此时,“会车”的双方都客气地一笑,说声:“您先走。”我们礼仪之邦的美德,毕竟没有完全被批倒批臭,否则,这座楼里就连路都没法走了。

无数的煤气罐便使这座楼本身成了一个大煤气罐,倘稍有不慎,这座楼便会轰隆一声飞上天去。栖息在这乐园里的医护人员们,个个知道这层利害关系,每家的煤气罐都用一个特制的小铁盒锁住那开关,怕淘气的孩子无意中拧动它,漏出可怕的气体。发明这小铁盒的人应当授予高额的奖金,因为它体现了我们民族极大的适应能力——无论怎样艰苦的条件,都会有小小的发明来改善处境。外国人的骚动,有的竟然是因为啤酒不足,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们太爱享受了。这筒子楼的住户,家家相安无事,而那亲密的邻里关系,让你只要住过这里便舍不得离开。所以,郑柏年婚后,无论如何不搬走,与他的邻居们抱定了与国土共存亡的决心,大楼一日不拆迁,他们便一日不走。

郑柏年屋里,除了一张大木床,一张三屉桌,一个小书架,两把硬板椅外,没有任何豪华的家具。可是墙边,屋角,床下,到处都堆着书。三屉桌上更不用说,除了可以放下两只胳膊写字的地方,也都被书占满了。

“你还住在这儿?”白天明看着房间里的陈设,问郑柏年。

“给过我房。晓晨不在北京,只有我和梅梅,住不了,我就没搬。”郑柏年说着,搬过一把硬板椅,说,“你坐,我去搞点儿菜,咱俩喝啤酒。我这儿有土冰箱。”

白天明一看,门边放着一个小铁桶,里面用凉水镇着四瓶啤酒。

“哈,你还要给我接风啊!”天明说。

“去你的,咱俩好好儿聊聊。你没有想到吧,我还真想你呢。”

郑柏年走出门,在门外楼道里的小柜边忙活一阵,端进来两个盘子。一个是海米拌黄瓜,一个是麻酱拌粉皮。他把菜放到桌子上,把桌上的书啊纸啊,都捧起来放到床上,就又出去端菜。

“你弄多少菜?”白天明问。

“总得见点儿肉吧,不然,师母要骂我了。那老太太可真心疼你啊。当然,也心疼我。来来,接着。”

他又递过香肠、松花蛋,还有一盘切得细细的猪耳朵,最后是一大盘熏鱼。

俩人坐在桌边,喝着啤酒,山南海北地聊天。

“唉,难呐!”郑柏年呷了一日啤酒说,“你看,咱们医院是个规模很大的医院,中西医合璧,这在世界上也不能不说是独到的,有特色的医院。设备也不错。可是水平呢?有限。现在正在建设中日友好医院,也是中西医合璧。要是将来那医院,全是日本人的经验和管理制度,我自己脸上就觉着没光彩。中医是咱们的国宝,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也是我们首创,可我们要拿不出先进的经验、办法,那我们真是给国家丢人哄。”

“那你看,咱们怎么能管好这医院呢?”

“先得树立以医院为家,为医院终生奋斗的决心。人人没私心,才可能谈到其它。改革改革,最重要的是改革人心。象现在这样……”

“适之这两年如何?”

“他?还不是人尖子。他太聪明了,问题就在这儿。一个人在生活上,在个人的事儿上,还是傻点儿好。”

“你就太傻。”

“你也不聪明。”

俩人全笑了。又是喝酒,又是胡址。

“哎哎,天明,我在办一件事,但愿办得成。”柏年很神秘地对白天明说。

“什么事?”天明问他。

“你能保密吗?”

“那你就别说。”

“我在搞一个设计。”

“设计?”

“对。最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医院该怎么办?”

“你说呢?”

“我也说不清。不过,我在调查。每天能有多少初诊复诊的病人,多少长期的慢性病人?在什么状况下,什么病人比较集中?中西药品应当长备待用的有多少?药房要建多大?各科室要有多少人?假如是楼房,各科室设置在哪一层楼比较科学?医疗机械需要什么设备?使用率如何?病房与门诊的关系,医护人员的比例,水平……哎呀,好多好多。这里还涉及社会学,统计学,数学。以至于什么信息论,控制论的一些问题,我要一项项把它们搞清,设计出一个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管理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

“天呐,这是厚厚的一本书。”

“不错。可我目前只想搞出个大纲——能写出这个来就不易。”

“搞得怎么样了?”

“正在搞。”

“你呀,吞吞吐吐,要么你就别告诉我。”

郑柏年笑了:“我是怕搞不好让人笑话,说我野心太大。可是人要是没这点野心还活着干嘛呢?”

“我能帮你忙吗?”天明问。

“乖乖,我今天就是请你帮忙的。你把外科的情况彻底摸清楚,来个合理的设想,咱俩一块儿攻这个关。”柏年说着从抽屉里拉出一叠稿纸,“你看,项目不少呢!”

白天明看着那稿纸,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的探讨到各种规章制度,各方面都有所涉及。自然,这只是那宏大设想的粗略的提纲。白天明兴奋之至,一拍他肩膀:“好哇,你不但是好医生,将来肯定也是个好院长,大医学家。应该在大学开设一个系,叫医疗机构管理学系、你当系主任。”

“你喝醉了吧?”柏年说,“咱俩偷偷儿弄吧。”

“不发动群众?”

“还没到时候,等设想完备了,再请大家来集思广益,不然,会分散人家的注意力,对工作反倒没好处。干不干?干就碰一杯;不干,拉倒,不许到处胡说去。”

白天明举起酒杯,跟柏年的酒杯一碰,说:“干!”

两人都非常兴奋,不由得哼起歌儿来: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

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这首曾经在五、六十年代大学生里广泛流传的苏联歌曲,以它激昂的情绪鼓动了两个老同学的心,加上酒精在心里燃烧,他们都沉浸在一种很久没有体味到的情绪中。歌声引来了不少邻居,大多是中年人。他们有的添酒,有的加菜,坐满了这间小屋。天黑下来,有人开了电灯。一个不寻常的唱歌晚会就这样开始了。

歌子一首接着一首,都是流行在五、六十年代的旧歌——中国的,苏联的;儿童歌曲,古典歌曲。一人领,大家和,这些当年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一个个都兴奋得含着泪花,在歌声里追忆他们如火的年华,那整个民族情绪激昂的年代,那年轻的共和国最美好的岁月。是啊,那些年,我们不比今天富有,甚至比今天更窘困;我们也不见得比今天更聪明,不比今天更了解周围的世界。但是,那时我们没有悲观,没有叹息,没有甩下自己的朋友和同志。我们以解放者的豪迈和乐观,以主人翁的自尊和自信,以一个掌握了自己未来的民族的智慧和昂奋,踏平一个个困难,昂首向前。那激奋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前进精神,那洋溢在祖国大地上的自强不息的斗志,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多么怀念而又满含着期望啊。那时候,有艰苦的斗争,有斗争后的欢愉,有纯真的友爱,有饱含泪水的甜蜜的爱情。难道这一切将会去而不返?难道留给我们的只是出卖,欺诈,诬陷,打击,自残?不,这些不属于我们的民族,不属于在历史上受尽了苦难终于获得自由的人民。那些污垢必将被铲除,被洗刷,被冲走。我们的明天,还是如花的岁月。

歌声激动着歌唱者,也激动了没有听过这歌曲的人。

最后,郑柏年唱起了一首儿童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轻轻飘荡。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大家跟上去,合唱:

小船儿轻级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是啊,凉爽的风,人们的心灵也需要吹进一股清新凉炙的风。

晚会的最后时刻,安适之赶到了,大家的兴味却也淡了。他只来得及同大家嘻嘻哈哈地谈笑了几句,大家就纷纷走散了。

“唉!真不巧,来了个急重病人,耽误了。”安适之拍拍手,“要不,我怎么也得赶来参加这个盛会呀!”

“什么病人?”柏年问他。

“肝昏迷,住院了。”安适之说,“偏偏赶上我值班!”

同类推荐
  • 小城疑案

    小城疑案

    天河兴贸公司的业务员张义突然失踪,有人看到他和一位穿红衣裙的秀丽女子上了火车。七年中一直毫无音讯,七年后他的妻子李梅却接到陌生电话,说她七年前失踪的丈夫有可能被人害死了……小说情节扑朔迷离,险象环生。犯罪嫌疑人狡猾多端,新一代的刑警智勇双全,运用逻辑推理,拨开层层迷雾,查明了一个个事实真相……
  • 旋转门

    旋转门

    伦敦泰晤士河畔,屹立百年的大本钟毫无预兆地停摆了。此时此刻,留学英国的春雨在人群中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又目睹他遭遇一场车祸;此时此刻,春雨抱紧高玄躲过飞车,自己却卷入劫案,命丧街头;此时此刻,春雨高玄登上同一节地铁车厢,却因来自不同时间,重逢也终将永别……两人三段完全不同的际遇,在同一个时间发生。当春雨最后一次死里逃生,“旋转门”即将开启,人类面临着危机……爱,改变时间,超越生死,解构并重塑每个人的灵魂。
  • 爱情西街

    爱情西街

    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催人泪下。,描写了当下都市底层女性生活,主要关注都市底层女性的婚姻爱情,以及她们在快速发展的都市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苦恼,写出了她们的困惑、无奈和迷茫,写出了她们女性的柔情、母性的善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说的情绪中大都流淌着淡淡的忧伤,作者用灰色的幽默,把一些都市小人物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不管她们遭遇了多少挫折,走过什么样的弯路,最终向善的心始终没有改变,向着阳光生长的力量没有减弱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一睁眼,便看到一农妇抱着自己一边走一边在傻笑!旁边的观众哧之以鼻:“这疯女人的女儿都丢人五六年了,不知道从哪里捡回来个野种。”九岁的离玉从小被家族的那帮混蛋关实验室里当小白鼠灌输了太多成人的思想!身小,心不小~!“玉,叫娘啊!”疯娘笑呵呵地捏着她的小脸流口水。她木然地叫了声娘!虎毒不食子!还了解到这疯娘本来有一位如意郎君,哪知一日飞黄腾达撇了糟糠,娶了富家女,成了一方商贾!家徒四壁?!那咱就白手起家!家族排挤?!等你山穷水尽!贪官不仁?!赌你抄家灭门!疯娘前夫不义?!让你一败涂地!疯娘不疯,还是俏丽佳人?!那咱就给你招夫,丞相行不行?啥?不行?那就王爷!王爷也不要?!疯娘莫非想要招皇帝?片段:3少年看着眼前所谓的“全自动插秧机”,他只是好奇研究一下!结果拆得七零八落,耳边是女孩稚嫩的声音,却异常的寒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不好……”很显然,这八十顷农田,在少年的眼里那是一片领兵的战场……本来拿刀拿剑的军人,个个一脸污泥,笨拙地跟着一帮农夫插秧种田!锄禾日当午!那日“当午"们,被“锄禾”日得很惨烈!在柴晞的眼里,喜欢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没关系,我喜欢就成了,况且我一定会让你也喜欢我!”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绝品药神

    绝品药神

    身为药神的姚洪被徒弟所害,灵魂穿越到一个落魄的少年身上。前世不能修行,今生却一飞冲天。天才?统统打倒!敌人?统统碾压!美女?统统推到!这就是个简单爽快的故事。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 长相思

    长相思

    她,一个淡如素栀的清丽女子,却忍受着命运的劫难。与他相识相知,以为找到了托付终身的良人,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别受手中一颗谋权夺利的棋子。情伤之后,她步步为营,带着对他的爱与恨走上一条不知结局的路。相府千金祝素栀,寄居王府的沈素素,倚身青楼花动天下的阿凉,驰骋沙场的军医凌霖……在多重身份中她是否迷失了自己。他,幽深如同暗夜苍穹,不知无情还是有情。他拥有着君临天下的豪情,有着翻云覆雨的权势,却不知道该如何重新走进她的心里。他不知道,一步棋错满盘皆输。从放手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着这错过是一生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弃后归田:携子寻良夫

    弃后归田:携子寻良夫

    前世的她,卧底特警,却惨遭背叛。穿越成为一朝冷宫废后,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为了生活柴米油盐她出宫‘谋’生。为了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她小心翼翼的为帝王家出谋划策。大隐隐于市,科考选举,教书育人。小隐隐于林,策马江湖,柴米油盐。PS:穿越,乔装改扮,爽文,妈咪宝贝,女强,种田文,柴米油盐,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