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10

第10章 格林童话的童话故事 (5)

男子新娶的第二任妻子跟他第一次婚姻带来的孩子之间会产生矛盾,这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格林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来自第一次婚姻的孩子是不会被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所喜欢、疼爱的。因为孩子不是第二任妻子亲生的,于她来讲,就算是外人、生人,具有排他性的,那是可以令她生厌的,忌妒的,甚至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可以下决心铲除掉的。格林童话里将继母与继子女之间的这种矛盾与排他性渲染到了极致:继母永远成了“坏”、“恶”、“毒”的代名词,成为背负着恶名永世不得翻身的恶形象。

对格林童话中继母与继子女的矛盾以及继母的种种劣行背后的动机,德国的很多研究者们以其发达的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从这个层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细【AHermann Gerstner, Bruder Grimm. Ibid. p.76.B德国出版公司《郎氏德汉双解大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629页。】 致的剖析与阐述,对格林童话中的“继母”问题提供了深层次的研究方向,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有的研究者则从基本的人性出发,揭示出一幕幕发生在人间的悲喜剧,依托的理论看似“不深入”,但分析的过程形象生动,能得出令人折服的“浅出”道理。乌尔苏拉·海因德里希斯(Ursula Heindrichs)的文章就是这后一种方法的很好例子,她从人性的四个方面——人类的忌妒、贪婪、仇恨、自私入手,对童话中继母所作所为的根源进行了虽为简约,但通俗易懂的阐述与总结A。

(一)忌妒心

海因德里希斯认为,继母扮演着不受人欢迎的角色,首当其冲要归咎于人类的忌妒心。灰姑娘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忌妒”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这指的不仅是对别人,还有自己本身。故事里继母同她的女儿们对灰姑娘所做的一切皆出于忌妒:继母的两个女儿虽然都“脸蛋漂亮而白皙”,可她们眼里却依然容不下同样美丽可人的灰姑娘。于是忌妒心疯狂作祟,让她们夺走了灰姑娘美丽的衣裙,给她穿上一件灰色的旧外套,一双木头做的鞋子,讥笑她“瞧瞧这骄傲的公主打扮得有多美”;然后她们把她赶进厨房,从早到晚干重活儿粗活儿,想方设法叫她伤心,讥讽她,让她没有床铺睡觉,躺在灶旁的炭灰里,浑身脏兮兮,最后将一个漂亮的妙龄姑娘活生生整成了个“灰姑娘”才稍感满足。

故事的高潮是所有漂亮的女孩都被国王邀请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国王要为王子选未婚妻。还是出于本能的忌妒,这等好事哪能让那灰不拉几的可怜姑娘沾边,在继母的两个女儿眼里,灰姑娘只配给她们梳头、擦皮鞋、扣紧鞋绊。而继母自然是为虎作伥,想方设法作弄、为难灰姑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给她去参加国王宴会的机会。看似灰姑娘栽在病逝的生母墓前的榛树给予了她神奇的力量和帮助,实则是妈妈在保佑、关心照顾她,得到妈妈帮助的灰姑娘穿上华丽的衣裳后,是那么美艳迷人,成为宴会上的真正公主。故事的结尾当然是灰姑娘获得了幸福圆满的生活,而“两个虚情假意的姐姐也来讨好,想沾灰姑娘的光”,结果被鸽子啄瞎了双眼,“活该一辈子当瞎子”了。这真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了。

关于继母的忌妒心,也许《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第53个故事)是最有【AHarlinda Lox(hera.) Dunkle Machte im Marchen und was sie bannt-Recht und Gerechtigkeit im Mar-chen. Krummwisch:Konigsfurt Verlag, 2007, pp.46-62.】 名的故事了。王后生下白雪公主后就去世了。“过了一年,国王娶了一位新王后。她是个漂亮女人,不过却即骄傲又自负,容不得任何人比她更美丽。”而新王后还有一面魔镜,每天,她都会对着镜子反复问一个问题,而她从魔镜那总能得到同样的回答:她是“全国上下最美丽的女人”。可白雪公主慢慢长大,而且越来越美,到了七岁,已美丽得如同晴朗的白昼,甚至超过了王后本人。

有一天,王后又问镜子,全国上下,哪个女人最漂亮,这时镜子却回答道,公主是比她漂亮一千倍的姑娘。

王后大吃一惊,忌妒得脸都青了。从此,一见白雪公主,她心里就怪难受,因此恨死了小姑娘。A

于是,“忌妒和骄傲像野草一样,在她心中越长越高,使她白天黑夜再没有安宁”。得不到安宁的王后变成了一个狠毒的妇人,竭尽全力要把白雪公主置于死地,保住自己天下第一美人的位置。她是处心积虑,三番五次付诸行动的。可惜猎人的同情心、七个小矮人的爱心都让白雪公主化险为夷。最后,王后乔装成一个农妇,气急败坏地翻越七座山来到七个小矮人处,把有毒的苹果拿给白雪公主吃,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白雪公主刚咬了一口,立刻就倒在地上死了。王后一回到家立刻就问魔镜,谁是最漂亮的女人,镜子终于回答她,全国数她最漂亮:

这样,她那颗忌妒的心才勉强安定下来。因为,一颗忌妒的心是得不到真正的安宁的。

后来的结局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孩童时代就熟知的了:白雪公主得救了,一位爱她胜过爱世上的一切的王子娶她做了妻子,婚礼盛大而隆重。而更令我们拍手称快的是,歹毒的王后娘娘受到了她应有的惩罚,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在童话里,她的面前放上了早已在炭火上烧红的铁鞋子,她被迫穿上火烧的铁鞋跳舞,一直跳到倒在地上死去。而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双鞋子等着她,再往前看,答案依然是忌妒心引火烧身,最终毁灭了自己。王后的魔镜告诉她有位新娘比她美丽一千倍。她非常吃惊,非常生气,气得简直晕了头。她并不想参加什么婚礼的,可不看见年轻美丽的新娘,她永不得安宁。她去了,而新娘正是被她迫害的白雪公主。【A译文见(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前引书,第180-188页。】

(二)贪婪

在格林童话中,继母对丈夫前任妻子留下的子女痛下毒手,甚至不惜对其斩草除根,这恐怕除了忌妒,海因德里希斯认为,“贪婪”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诱因的背后,隐藏着这么一个事实:这位母亲的继子、继女往往来自于一个殷实的家庭。格林童话第47个故事《杜松子树》是个典型的例子,整个故事是用方言写成的,它体现了继母的贪婪而导致继子的悲惨丧命。同时,它也成了格林童话里一个最有争议的故事,因为继母残杀继子的场面相当直白血腥,继母处理继子尸体的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让人作呕,因此,这个故事究竟适不适合小孩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A:“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大约在两千年前吧,一个富翁有一位漂亮而虔诚的妻子。他俩相亲相爱,却总没孩子。他们非常希望有孩子,因而妻子便日夜祈祷,可他们还是一直没得到孩子。”后来妻子真的生下一个漂亮男孩,“红得像血,白得像雪”,她看着非常非常高兴,这下自己反倒因此死了。丈夫按她的愿望把她埋在了杜松子树下。起初,他哭得很厉害。到后来,他停止了哭泣,然后就重新娶了一个妻子。他和第二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这第二个妻子对她亲生的女儿非常疼爱,而一见到男孩心里就怪不是滋味儿,“认为他挡住了她的路。她老盘算着怎样使她女儿独得家产。魔鬼迷了她的心窍,使她对男孩恨之入骨,不是把他推来搡去,就是这儿敲他一下,那儿拧他一把,搞得可怜的男孩时刻提心吊胆,每天放学回家来就再也得不到安宁。”

继母想要替自己的亲生女儿争夺现任丈夫的全部家产,因贪婪而变得残忍血腥,毫无人性,满脑子都是对丈夫前妻的男孩致命的仇恨,于是这个继母设计杀害了男孩,将他拿来炖汤,并盛给她丈夫吃。她的亲生女儿玛莲一面是悲痛不已,另一面却又不敢跟父亲说实话,只能用一块绸手巾把父亲吐出来的每块骨头包起来,埋在了杜松子树下。而树里冒出烟雾,从火里飞出一只美丽的鸟儿,那便是小男孩的化身,小玛莲这才释然。由于玛莲的帮助,小男孩最终得以解脱。像所有故事的“Happy-End”,继母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父亲、小男孩和小玛莲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对于继母与来自殷实家庭继子的这种关系以及继母制造出残忍血案的动【A译文参见(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前引书,第158-166页。】 机,英格博格·韦博·克勒曼(Ingeborg Weber-Kellermann)在他的文章《德国家庭——社会历史的浅析》中作了如下的阐述A:

在反映了很多童话故事元素的早期社会关系中,照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原则上是不存在一个“继母”的说法,因为父亲的所有女性都有可能合法地跻身于“母亲”这个行列。只有当父亲违反同族婚姻的“密令”,这个密令是他的社会阶层给予他的,即按照他所处社会的行为准则,接纳了一位来自不应该与之结婚的族群的女性,就会导致家庭矛盾与冲突。违反了同族婚姻以及由此对整个家庭带来的后果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经常就会出现家庭中“继女”的被剥削与被欺压。…… 童话往往就会让“继女”摆脱这个让人无法忍受的家庭氛围,通过同王子幸福的婚姻,继女得以解脱或拯救。……继母这个角色不仅对童话的艺术创作,而且对语义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通过演绎这一系列由她亲手设置的障碍,才能考验我们的男女主人公,而考验因此才会富于意义。……对国王的——或者说富农的“新”女性来说,不管是对她个人还是对她亲生孩子的地位而言,这些父亲们的原有合法孩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障碍。因此她会一心一意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想方设法把这些合法孩子除掉,而且还不能张扬,最好是不为人知。

在人类社会,由于男性特有的社会地位,女性扮演的特殊角色,这种对财产觊觎,乃至演变成暴力事件的现象是常见的。就是现如今,在我们的现代社会,在那些家庭关系较复杂的“大”家庭,这些事件仍然会重演,依然为大家所谙熟,不陌生的。所以,说句题外话,尽管这个故事《杜松子树》过于残忍直白,似乎超越了儿童心理的承受尺度,然而格林兄弟仍然将它保留了下来。要知道,格林兄弟在世时,仅从1812年第一个印刷版本算起,到1857年最后一个全集印刷版本,其间近半个世纪,有些故事仅出现在1812年版本里,这足以证明《杜松子树》在格林兄弟眼里的分量,或者说它具有很大的教育功能。而这个教育功能也许正如马克斯·吕悌所说:“心理学家们和教育学家们都知道,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养料和最佳教育辅助手段。”B

(三)自私

除了忌妒与贪婪,海因德里希斯认为,还有“自私”这第三个因素能使一【AHarlinda Lox(her.).Dunkle Machte im Marchen und was sie bannt. Ibid. pp.52-53.BMax Luthi, Das europaische Volksmarchen. Ibid. p.77.】位正常的母亲变成“继母”。在格林童话《亨塞尔与格莱特》(第15个故事)里,贫苦的樵夫和他的妻子在这一年碰上物价飞涨,平时本来就缺衣少吃的,这次闹得来连每天的面包都保证不了。在樵夫愁眉苦脸想着该怎样养活一家人时,他的妻子却盘算着首先把两个可怜的孩子处理掉,以求得自己的平安。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这个童话故事里, “继母”这个词只出现过一次,除此之外,樵夫的妻子都被称作“女人”或是“母亲”。

自私驱使着这位女性变成了一名“狠毒的母亲”。哪怕是只剩下最后一片面包,母亲也会想着自己的孩子们,但可惜,这位女性是决然没有做好这种牺牲自己的准备的。眼下,她自个儿如何能幸存下来倒成了折磨她的头等大事。

绞尽脑汁后,她真想出了一个明哲保身的主意:“明儿个一大早,咱们把孩子领到森林中最稠密的地方去。在那儿给他们生一堆火,再给他们每人一块面包,然后咱们就去干自己的活儿,让他们单独留在那里。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样咱们就省心啦。”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大婚之日,他让她跪着听家规和家训,还让她顶着盆清水跪到天亮。什么?连他家都狗也不许她碰,每天护卫盯着她,婆婆管着她,而他则眠花卧柳,逍遥快活。既然他无情,别怪她无义,给那只像狗的狼找个良配,给忠心护卫配个美貌丫鬟,更让美丽高贵的婆婆,老王妃大人顺利爬墙,打算老梅重新绽放,气得他暴跳如雷,她才气顺。他那是什么眼神,咬牙切齿的,怎么?要休了她,没想到他那么绝情,她愤然接过休书,对他说:“既然缘尽于此,那就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云在飘,水在流,青山绿水不变,她自逍遥自在,可他为什么老跑过来扰她的清梦啊。停,停,停,她不玩了,她已经找到良人,她打算再婚了,什么?他说不许。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儿,什么?休书没盖章,无效。这次她真生气了,冲天怒吼:“南宫黎,老娘要拔了你这棵花心大萝卜,剁了喂猪。”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大漠英雄

    大漠英雄

    本文系述一位少年英雄,国亡家破,不甘屈膝虏廷,约集同志戚友,率领千余驼队,逃往新疆投一老友。行经戈壁,忽遇狂风黄沙之险,半夜又降大雪,人马驼队齐陷冰雪之中。幸得异人解救,命所豢灵禽乌鹏开路,始脱奇险,于沙漠中忽得世外桃源。当地筑有铁堡,境内良田万顷,遍地桑麻。景既灵秀,人更武勇。时往天山采药行猎,养有不少珍禽异兽。主人文武全才,虽具无上威权,但其部属居民,无行动限制而各忠其主人,无严刑苛政而赏罚严明。无论上下亲疏,一体遵守。又擅森林、矿山、佃渔。畜牧之富,人无弃材,地无弃利。人人均有娱乐,而不荒嬉废时;人人均勤职守,而不劳苦疲乏。政令虽发诸一人,而集思广益,议成于众……
  •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本书从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入手,以精辟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加以剖析,让你在一个个故事中荡涤心灵,让你的心灵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都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抑郁的心情恣意发展下去,抑郁的程度一定越来越厉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烦恼、因此,一个人无论正在面临什么问题,正在遭遇什么烦恼,都不要因此输了心情,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全部。有了好的心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也有重新开始、东山再起的资本。正像法国的文学家乔治·桑说的那样“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土的最佳卫生法”。《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告诉读者面对成败输赢,要善于调控情绪,把握心态。不能悲观、气馁甚至绝望,不能在内心把自己打垮。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碧海洗心录

    碧海洗心录

    天下大事久合分,混沌洪流祸乱生。仙魔妖邪人劫起,佛道儒侠丐入尘。奸佞巧伪祸社稷,世道污秽丧人伦。天地不仁万般苦,刍狗流离困踬行。明王普渡始沦翳,无生弥勒妄施语。黑莲白荷末舛逆,宄源孽藩涂碳糜。虎狼当道何足惧,秉承正义执身忱。纵跃不顾徇家急,粉身不浑赤子心。碧波荡漾明月升,洞天福地洗心灵。雪梅疏影伴吹笛,佳人添香仙鹤鸣。
  • 婚厚溺爱

    婚厚溺爱

    蔚恬墨望着坐在旁边,双脚放在方向盘,一脸轻松的男人,她不知道自己是该露出笑脸,还是该露出苦逼的脸。这个男人是蔚恬墨的姑妈介绍的,只是蔚恬墨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和徐承允分手后,家里面介绍的第几个人了。但今天算是遇上了极品,连咖啡钱都省了,在蔚恬墨家楼下,接了蔚恬墨后就说在车上聊天。X市的8月恰好是三伏天,外面是烈烈的红日,车子里面压抑的开着空调也觉得异常的不舒服。 ……
  •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因一块至高无上的传家宝,官小潮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大陵王朝。机缘巧合下,她遇见了大陵王朝的天下第一美男——宫玧澈。他是大陵王朝的王爷,手掌握着整个王朝的兵权,连大陵皇帝都要忌惮三分;他惩治奴才的手法极其恶劣,而官小潮不幸地成了他脚下的奴才,受尽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