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64

第64章 附录四 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 (3)

124.孙玉双,(2002),在功利和唯美之间徘徊——郭沫若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矛盾心态分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第05期。

125.谭继和,(2000),郭沫若与欧洲自然主义的中国化,《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26.唐世贵,(1996),郭沫若与日本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27.唐世贵,(1998),郭沫若与印度文化,《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28.唐宜荣, (1992),简论郭沫若对弗洛伊德主义的批判汲取,《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03期。

129.陶镕,(1994),郭沫若与尤金?奥尼尔,《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30.田楚侨,(1924),雪莱译诗的商榷,《创造周报(47)》4月5日刊。

131.田峰,(2005),论弗洛伊德学说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6期。

132.王锦厚,(1984),漫读郭沫若的翻译,《抗战文艺研究》第02期。

133.王丽,(2006),雪莱的《为诗辩护》对郭沫若早期文艺美学观的影响,《毕节学院学报》第03期。

134.王立明,(1999),郭沫若与外国文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135.王丽耘,(2005),郭沫若与英国文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05期。

136.王鹏飞,(2009),论郭沫若翻译中的变异,《社科纵横》第03期。

137.王世德,(1989),郭沫若与西方美学,《郭沫若学刊》第03期。

138.王世德,(1990),郭沫若与西方表现主义美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02期。

139.王维民等,(2009),郭沫若翻译探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03期。

140.王文华,(1989),郭沫若翻译成就研究,《郭沫若学刊》第03期。

141.王小林,(2004),美国文学对郭沫若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第02期。

142.王玉春,(2006),郭沫若的文学翻译观,《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43.王志慧,(2005),郭沫若与惠特曼诗的比较,《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144.文天行,(2002),郭沫若之中日文化比较观,《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45.魏建,(2009),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03期。

146.魏肇基,(1928),读郭译《争斗》后的几点商榷,收入立达学会编辑《一般》第4卷4月号1928年4月5日初版。

147.吴定宇,(2002),来自英伦三岛的海风——论郭沫若与英国文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148.吴定宇,(2000),郭沫若对中西文化的整合探索,《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49.吴小华,(2008),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在自由意识上的观照,《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06期。

150.武斌,(1991),二十年代初期郭沫若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憧憬,《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51.武斌,(1992),向世界洞开的心灵——青年郭沫若与西方现代主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152.伍加伦,(1979),郭沫若与惠特曼,《郭沫若研究专刊》第02期。

153.伍仕昭,(2003),中西文化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文艺研究》第03期。

154.伍晓明,(1985),郭沫若早期文学观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03期。

155.夏定冠,(1979),郭沫若与外国文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期。

156.咸立强,(2009),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鲁迅与郭沫若在“翻译是媒婆”问题上的分歧,《贵州社会科学》第02期。

157.咸立强,(2008),胡适与郭沫若译诗比较研究——以《鲁拜集》中两首诗的汉译为例,《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58.肖斌如,(1989),《郭沫若著译书目》增订本简介,《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59.肖照东,(2008),雪莱和郭沫若诗句中神话形象之比较,《文学教育(上)》第01期。

160.谢保成,(2003),郭沫若译著考察,《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61.熊辉,(2006),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162.熊辉,(2008),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63.熊文莉,(2003),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164.熊裕芳,(1924),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后,《时事新报?学灯》1924年11月22、25、26日。

165.许建,1992),论《女神》和《草叶集》——纪念郭沫若诞辰、惠特曼逝世100周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166.许文,(2008),试析惠特曼与郭沫若之诗歌创作异同,《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第04期。

167.雁冰,(1922),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文学旬刊》8月1日。

168.严晓英,(2007),郭沫若翻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69.杨波,(1995),郭沫若与歌德美学思想探寻,《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70.杨华丽,(2003),短暂与恒久——论郭沫若与冰心对泰戈尔的不同接受,《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8期。

171.杨平,(2007),论译者的移情——以郭沫若的翻译和创造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6期。

172.杨琴,(2008),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08期。

173.杨武能,(2004),郭沫若——“中国的歌德”,《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74.杨武能,(2000),筚路蓝缕,功不可没——郭沫若与德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75.杨武能,(1983),郭沫若与歌德,《文艺论丛(18)》,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9。

176.杨毓敏,(2002),惠特曼《草叶集》与郭沫若《女神》审美意象相似性探微,《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1期。

177.杨毓敏,(2005),惠特曼与郭沫若诗歌审美意象相似性探微,《理论月刊》第10期。

178.俞森林等,(2008),郭沫若译著详考,《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79.于立得,(2008),郭沫若与文学翻译研究述评,《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80.袁荻涌,(2003),郭沫若文学翻译思想管窥,《贵州社会科学》第01期。

181.袁荻涌,(1998),简说郭沫若的翻译成就,《文史杂志》第03期。

182.袁荻涌,(1990),郭沫若为什么要翻译《鲁拜集》,《郭沫若学刊》第03期。

183.袁荻涌,(1990),郭沫若与中苏文学交流,《文史杂志》第05期。

184.袁荻涌,(1992),郭沫若与日本文学,《贵州社会科学》第02期。

185.袁荻涌,(1992),郭沫若与弗洛依德学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3期。

186.袁荻涌,(1997),郭沫若与外国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87.袁荻涌,(1995),郭沫若与俄罗斯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3期。

188.袁荻涌,(1995),郭沫若与西方表现主义,《攀枝花大学学报》第02期。

189.袁荻涌,(1995),郭沫若与泰戈尔,《文史杂志》第01期。

190.袁荻涌,(1994),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91.袁荻涌,(1994),再谈郭沫若与美国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92.袁荻涌,(1993),郭沫若与约翰·沁孤,《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93.袁荻涌,(1991),郭沫若与英国文学,《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94.曾永成,(2004),郭沫若与歌德:似与不似之间,《郭沫若学刊》第01期。

195.张高远,(2007),即兴之诗 生辉之作——郭沫若游哥本哈根题诗英译并注,《考试周刊》第47期。

196.张洁,(2006),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解构主义特征,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197.张尚信,(2008),华兹华斯与郭沫若诗学思想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03期。

198.张尚信,(2008),中西浪漫主义诗人之比较——以郭沫若与华兹华斯为例,《安徽文学(下半月)》第04期。

199.张尚信,(2008),华兹华斯与郭沫若诗学思想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03期。

200.张顺发,(2000),伟人之回想——郭沫若与歌德屈原研究之二,《郭沫若学刊》第04期。

201.张万敏,(2007),论郭沫若的翻译思想,《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11期。

202.张小波,(2001),庄中带谐 相映成趣——莎士比亚和郭沫若悲剧情节的穿插艺术,《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

203.张雪山,(2002),歌德与郭沫若:没落帝国文化振兴及其表达,《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04.赵强,(2008),永不褪色的情怀——论雪莱与郭沫若浪漫诗作的共同点,《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2期。

205.赵遐秋,(1994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西方悲剧理想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06期。

206.钟德慧等,(1983),郭沫若与外国戏剧,《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7)》。

207.周红,(1995),印度文学对郭沫若思想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第02期。

208.周红,(1989),郭沫若与加皮尔,《郭沫若学刊》第01期。

209.周九香,(1997),郭沫若与李约瑟,《郭沫若学刊》第03期。

210.朱洁,(2001),郭沫若诗歌创作所受外国文学影响探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211.邹丹,(1994),试论歌德对郭沫若诗剧的影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4期。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成人礼

    成人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上古炼金术师

    上古炼金术师

    炼金术,那是将不同的物质分解,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炼金术需要炼金阵来支持,才能炼成。而上古炼金术不需要任何炼金阵,只要拥有等价交换的物质便可以直接炼成任何等价的物质。比如将炭炼成钻石,水炼成氧气和氢气等等。但是炼金术有一个禁忌,那就人体炼金!将死亡的人炼成活人,没有一个人成功,没有一个启动炼金术后能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学习上古炼金术的少年,不用画炼金阵的炼金术师……而少年最终会成长成为一个可以毁灭世界的人……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颠覆古代之吃定暴君

    颠覆古代之吃定暴君

    现在本书已入五折书库。第一卷:动情篇他,炎国国君,出门到人家府上去做个客,到口美食竟为一女子所夺。他令皇弟去惩罚她,谁知道,他却把她带回王府!做客王府,竟然她再度夺他美食。见不得她简单的快乐,将她带回宫里,谁曾想,被这个女人因为吃,又半路逃脱。还顺便将他的侍卫身上银两洗劫一空!她,失去味觉,却总是喜欢用吃来证明,她跟常人的无异!遇上了残暴的他竟不分青红的惩罚她!动心,就在一瞬间。于是,她日日跟人争峰吃醋。死心踏地的跟着他三年。第二卷:伤心篇不料,他因为弟弟喜欢,便下令将她赐给了他!此时,她正怀有身孕,他竟然亲手喂她喝下了红花水!再送她入他弟弟的房!恨欲狂,她刺伤他弟弟,逃离皇宫!他亲自带人追捕至绝漠边缘!她无法,只得死在他的面前!失去她,他方才知道,他,竟是如此的爱她!爱发狂!伊人却已芳魂杳然!多年之后,再度遇见,她竟未死,居然还身为炽国国后!一怒为红颜,两国开战!谁曾想,真相,远不是他所见所想!第三卷:轮转篇她已不是当年的她,她再不好欺,也再不软弱,更加,再不爱他!她要他伤心,伤情,伤身,对他极尽伤害.绝不原谅他!本文搞笑。不喜勿入。自备胃药,自备手帕。保证肚子不会笑到痛,手帕不会哭太湿。下面的视频是新制作的,亲们可以看一下。某多还是喜欢这个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下面介绍颠覆古代的其他作品:之一:冷月飞雪,赌色倾城:之二:知月掠爱修罗:之四:色女无痕之五:红颜祸水另推荐好友的文:下堂妇饿魔郎君《绝代凤华》作者:初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极至尊

    无极至尊

    天之诅咒,九代而亡!少年陈凡,携无畏之心,悍然踏上逆天征程!与天争锋,我为至尊!
  • 萌宝伏击:高冷总裁霸王妻

    萌宝伏击:高冷总裁霸王妻

    一夜春宵,从蝌蚪里蹦跶出个天才包子!养包子,带包子,训包子,带着包子坑老爹!斗情敌,斩仇家,气死个白莲花,她和他并肩作战!她一手擒拿,腹黑低沉,“总裁,我待你好不好?”他见她脸上笑颜如花,泄了气,“好,你待我可好了!”待看她如何捕获多金总裁,调养天才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