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42

第42章 附录一 郭沫若译论选 (2)

折返日本将近两月了。这短时期中,日本有史以来罕曾有的大事件出了好几桩。我觉得好像是日本民族的人性觉醒期到了。再隔一向,再作详细的批评。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选自《郭沫若论创作》,第633-637页。

最近读《小说月报》十三卷七号,见通信栏中,有万良濬君把翻译《浮士德》《神曲》《汉姆雷特》,未免太不经济的旧话重提。万君以为“以上数种文学,虽产生较早,而有永久之价值者,正不妨介绍于国人”,他是赞成翻译的。沈雁冰君的答函,说是“翻译《浮士德》等书……也不是现在且要的事”。他说“个人研究与介绍给群众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件”;“因为个人研究固能唯真理是求,而介绍给群众,则应审度事势,分个缓急”。他话里还夹了一段笑谈,因为我不懂他的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也就不能涉及了。总之,沈君是不赞成翻译以上诸书的。

但丁的《神曲》,在国内的文学家中,究竟有没有人翻译,我不得而知。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田汉在从事翻译,其译品已经在《少年中国》上发表过一部分。歌德的《浮士德》,我早曾零星翻译过。前年六月,张东荪来函劝我从事全译,作为《共学社丛书》之一种。张君是认定《浮士德》有可译价值的之一人,我也是认为有可译的价值的,所以我当时也就慨然应允了。大概是因为有着两种事实,所以才生出经济不经济的问题来。所翻译以上诸书是不经济的人,我记得是郑振铎君。郑君在去岁夏季的《文学旬刊》上,发表过一篇《盲目的翻译者》的一段杂谭,其中便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文学旬刊》我手中没有,并且把期数忘了。不便查考,恕我在此不能把原话引出了。我当时读了他那段杂谭的时候,本以为有讨论之必要,不过郑君劈头便在骂人,所以我就隐忍着,直至今日尚不曾说过只言片语。

我们此刻暂且把事实问题丢开,先就我表题所标的来讨论吧。

第一:文学的研究

文学研究的成立,当然有两个因素:(一)是研究的对象——文学作品,(二)是研究的人。人尽可随一己的自由意志,去研究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作品,这是很明了的理论,可无庸赘说。

第二:文学的介绍

介绍文学比个人从事研究的当然会多生出一个因素来,便是(一)文学作品,(二)介绍家,(三)读者。但是,这三个因素之中,介绍家是顶主要的:因为他对于文学作品有选择的权能,对于读者有指导的责任。

介绍家,如就广义而言,则学校的教习、演员、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等等均能包括在内。他们的态度和方法,各有不同;此处的问题只是翻译的问题,我们只专就翻译上来讨论。要论翻译,这其中有两种过程不能混而为一。其一便是翻译的动机,其二便是翻译的效果。

第一:翻译的动机

我们试问:翻译作品是不是要有创作精神寄寓在里面?这我恐怕无论是怎样强词夺理的人,对于这个问题,一定会答应一个“是”。那么我们又问:翻译家要他自己与翻译作品时涌起创作的精神,是不是对于该作品应当有精深的研究、正确的理解,视该作品的表现和内涵,不啻如自己出,乃从而为迫不得已的移译?这个我想,无论怎样强词夺理的人,恐怕也要说一个“是”。那么,翻译之于研究,到底是一条线的延长,还是截然划然,完完全全的两件事呢?

第二:翻译的效果

翻译的效果是依前项的动机问题而定夺。翻译家在他的译品里面,如果寄寓有创作精神;如果他于移译之前,对于所译的作品下过精神的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解;并且在他译述之时,感受过一种迫不得已的冲动;那他所产生出来的译品,当然能生出效果,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他以身作则,当然能尽他指导读者的义务,能使读者有所观感,更进而激起其研究文学的急切要求。试问,我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可以成立?如果是时,那么,这种翻译家的译品,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切要的,无论对于何项读者都是经济的;为什么说到别人要翻译《神曲》《汉姆雷特》《浮士德》等书,定然寓有创作的精神,定然会发生莫大的效果;不过我以为凡为批评家对翻译品要下批评时,只能于译品成功之后,批评其动机之不纯,批评其译文之不适,始能因而及其效果,决不能预断其结果之不良,而阻遏人的自由意志。这种是专擅君主的态度。这种批评超过了批评家的本分太辽远了。至于雁冰君的论调,尤有个绝大的话病:他说“个人研究固能唯真理是求,介绍给群众,则当审度事势,分个缓急”,难道研究时可以探求真理,介绍时便可以把真理抹杀吗?这句话我不能了解。

至于说到古代文学作品有无介绍价值的问题,这是关于文学本身的问题,我对于《神曲》《汉姆雷特》还没有充分的研究,我在此不敢乱说。歌德的《浮士德》,说也惭愧,我虽然研究了几年,但是我也还不敢说我有正确的理解。不过据我研究的结果,据我所能理解的程度,它确有可以介绍的价值的。我相信,凡为真正的文学上的杰作,是有永恒生命的。文学与科学不同,科学理论多建立在由有限的经验结成的“假说”上,经验一长进,“假说”如随之而动摇,科学遂全然改换一次新面目。所以读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出许多时辰的分捕品,可以看出许多“假说”的死骸,极端地说时,更可以说科学史是这些死骸的坟墓。文学则不然。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人生虽然随时代而转变,但转变了的时代面貌却被保存于文学之中,而为后代借鉴。因而文学永有生命。我们能说一部《国风》是死文学么?我们能说一部《楚辞》是死文学么?——有人定要说时,我也把他没办法。

有人能说印度《吠陀经典》中许多庄严幽邃的颂歌是死文学么?有人能说荷马的诗歌,希腊的悲剧,索罗门的《雅歌》是死文学么?——有人定要说,我也把他没法。文学的好坏,不能说它古不古,只能说它醇不醇,真不真。不能说十九世纪以后的文学通是好文学,通有可以介绍的价值,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通是死文学,通没有介绍的价值。文艺的青春化与原始化,正是同一的过程,近代欧洲艺术家对于儿童的艺术,对于原始人的艺术,极力加以研究,正是教导我们以这个消息。我们要介绍西洋文艺,绝不是仅仅翻译几篇近代作品,便算完事的。就是要介绍近代作品,纵则要对于古代思想的渊流,文潮代涨的波迹,横则要对于作者的人生,作者的性格,作者的环境,作者的思想,加以彻底的研究,然后才能胜任。即如泰戈尔的诗,在一般人看来,以为很容易了解了,然而对于印度思想:如婆罗门的教义《优婆尼塞图》(奥义书)的哲理,吠坛陀派的学说,若是全无涉猎,终竟是存着隔膜;就是印度历史也还要有点研究,不然,会连他《爱人的赠品》(Lovers Gift)诗集的第一首诗,我就包管读的人莫名其妙。据此看来,研究文学的人,不能有所偏枯,而文学的介绍与研究也不是完全两件事。

我在搁笔之前,再来谈几句话。我译《浮士德》,在前年八月初间,第一部早已译成;第二部比较难译,因为我没有多的时间,所以我至今还寄放着没有译下去。《浮士德》是一部很艰深的巨作,我也承认。不过唯其艰深,我觉得尤宜翻译,尤值得翻译。翻译成本国文字时,读的人总要比读难解的原文经济得多。有人向我说,原作太难,恐怕译出来时,读的人太少,于销路上不能畅行。这个担心恐怕是个确切的。因此,我的译稿在最近一两年之内,如能完成时,我愿意自费出版。假如能得一二素心人,读了我的译书,感觉得《浮士德》对于人生是切要的书,也还值得一读,不至于痛叹到不经济时,那我就可以感受着无穷的寂悦了。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论翻译的标准选自《创造周报》第十号,上海书店印行。

美的自行掩饰无损于他的美。丑的自行掩饰愈形其他的丑。人莫不爱美而恶丑,尤莫不欲增进自己之美而美化自己的丑。丑者的掩饰心理也是爱美的表现,但他的方法错了。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不洁之上即涂上五百层胭脂水粉,不洁仍是不洁的,只是徒劳。聪明的西子肯打盆清净水来把自己的不洁洗了,她才愈能显出是倾国倾城的西子。翻译也是这样。张东荪氏说翻译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在文体上是可以说得过去:譬如你要用文言译,我要用白话译,你要用达意体译,我要欧化体译,这原可说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这些所争的是在什么?一句话说尽:是在“不错”!错与不错,这是有一定标准的!原书具在,人的良心具在,这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我们所争的标准,就在这错与不错!这是显而易明的道理。譬如张东荪译的《物质与记忆》,成仿吾在《创造季刊》二卷一期上批评他错了,我们第三者看来也承认他是错了。张氏对于仿吾的批评尚无直接的表示,大概他自己也默认是错了。错了是只好认错,能进而感谢指摘的人,而自行改正,这便是真正的“人”所当走的路。指摘这一部错译的功劳,比翻译五百部错译的功劳更大:因为他的贡献虽微而他的贡献是真确的。这种人不独译者当感谢便是我们读者也当感谢。

误服了鸦片以为是健骨金丹,医生提醒我们说鸦片是毒药呀!我们豁然惊悟时,还是感谢医生?还是感谢鸦片贩卖者呢?最通用也是最丑劣的掩饰手段:无过于顾左右而言他。张东荪对于成仿吾的批评虽尚无直接的表示——我认他是应该有一番直接的表示:因为他把错译误了人,虽是出于无心,也应该出来向评者与读者道歉;假使他是不错,也应该说一番不错的道理。但是他进来在时事新报上倒很说了些关于翻译的话:譬如前引的翻译没有一定的标准,又譬如最近他答复人的信,说“译书不是名山事业,不必十分矜持,……对于翻译前途的负担而言,似乎被挑剔者比挑剔者所贡献更多”。

他说的这些话,连他自己也无十分的自信,我们看他用些“不必十分”和“似乎”等类的浮滑字眼,便不啻如见其肺肝了。连他自己也不能自信的言论,我们当然可以置之不辩;不过我所希望于张东荪氏的:是望他不要以为用这些浮滑的言辞便可以把自己的错译掩饰得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前者是有器根的人,后者是不可救药的人。

六月八日,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六卷,第137-149页。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上部:为了任务,她只身潜入,奋身步入虎穴大婚当日,新郎远赴法国救治,独留新娘,看似跨世纪的奢华婚礼,却处处透着诡异的画面,别人的婚礼都是热热闹闹,而她方菁的婚礼却是安安静静。新婚之夜,她轻灵如猫夜行,只因豪华的别墅内似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勘察。却不想,她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是他人眼中玩物不知死活的举动。既然她如此不乖,那么,猫戏老鼠的游戏他也不在乎多玩几天。★☆★☆★☆★☆★☆★☆★☆★☆下部:当她沉入海底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开始逆转。千年前的记忆,千年前的情深,以及千年前的伤痛席卷而来。而当他再遇她,他惊喜,他彷徨,他失措。千年后那个会令他再次怦然心动的女人竟然是千年来他魂牵梦萦的那个人。而她却是心冷,情更怯。究竟他该如何弥补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又该如何挽回那颗被他伤得体无完肤的心灵。放手与禁锢,只在刹那之间。片段:“妈咪!那男人在看你。”宝宝说“他是看妈咪的美色,谁叫你的妈咪太过迷人啦!”某女眼皮也不抬,非常自恋道。“妈咪,那男人看你的眼神好像要吃了你。”宝宝继续说。“那当然,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要是他没有吃妈咪的眼神,那就怪了!”某女解释道。“妈咪,那男人走过来了!”宝宝持续说某男走过来道:“小姐你胸前的扣子掉了”某女捂脸四处逃窜........
  • 教你学单杠·双杠

    教你学单杠·双杠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爱恨千年劫

    爱恨千年劫

    咬着自己的下唇:“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情节虚构,寻寻觅觅千百年,当来到身边时,他确逃婚了,为了解释清楚自己就是他一生寻觅的爱人,请勿模仿,经历了生死劫难,当有一天可以自由的告诉他时,他已有了新欢!男主掐着她的脖子恶狠狠的说:“你敢再对她无礼,我就废了你!”女主睁大眼睛看着自己深爱的男人,女主走遍了千山万水
  • 我为君狂

    我为君狂

    九死一生,撕心裂肺沧海桑田的她,装可爱。最后是否能够逆袭,撞上救命恩人,尤其他还是帅得无法无天的高大上男神,该怎么做?答案当然是以爱相博。耍浪漫,寻得真爱?,卖萌无极限,只为狠狠抱住男神的大腿!当男神终于被她拿下,江小蝶才发现,自己的婚姻生活原来是场历险记。
  • 爱尔兰之约

    爱尔兰之约

    28岁的她和他偶然的邂逅,第一是偶然,第二次意外,第三次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他们相爱了,痛苦、挣扎、纠结,被爱情伸出的刺一次又一次的刺痛后,她选择了离开......
  • 漫漫至尊路

    漫漫至尊路

    人界、仙界、神界,谓之三界……引气入体,锻造根基,凝结金丹,丹破成婴,再进一步,便为化神,此乃人界修炼法门之大纲……面对漫漫至尊之路,主角坚守道心,毅然说道:“至尊之路,绝非一马平川,定是艰难险阻、危机四伏之路,然,纵使其长漫漫,吾也——毅然踏上。”这是一个残酷却理想的世界,弱肉强食、实力至尊是这里的不二法则。
  • 腹黑王妃请投降

    腹黑王妃请投降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风华褪去了女军医的角色,当上了丞相府的大小姐。能力出众,家门兴旺。惹的这世上最优秀的男子们都想娶她。而她却个个都不爱。尊贵的端王,富有的赵公子,还有燕国的六皇子,姑娘对你们都没兴趣,让我和你们好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