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22

第22章 德语译作 (9)

然而,在这重大时刻华伦斯太却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中将奥克它弗皮柯乐米尼。皮柯乐米尼表面是华伦斯太的心腹人物,但暗地里却是皇帝安插在华伦斯太身边的卧底。皮柯乐米尼决定先下手为强,他采取挑拨离间的手段,成功地把华伦斯太身边的将领一个个地拉到了自己的一边。特别是为了分化布特勒,皮柯乐米尼不惜伪造文件,说布特勒之所以没有擢升为伯爵,全在于华伦斯太暗中作梗。布特勒因此对华伦斯太怀恨在心,这也为第三部中华伦斯太死于布特勒之手埋下了伏笔。皮柯乐米尼还向他的儿子麦克司上校说明了华伦斯太通敌之事,要他远离华伦斯太。麦克司一方面是华伦斯太的崇拜者,另一方面又是个忠君思想严重的年轻军官,他不相信华伦斯太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此外他还同华伦斯太的女儿处于热恋之中,于是打算找华伦斯太当面澄清这个问题。华伦斯太秘密派往瑞典军营的联络人被忠于皇帝的军队所截获,帝帅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

在第三部《华伦斯太之死》中华伦斯太把自己的计划向麦克司和盘托出,希望他站在自己一边。麦克司力图劝说华伦斯太放弃背叛的行动。但华伦斯太决心已定,麦克司只得悲伤地离开了华伦斯太,之后,他率部冲向瑞典军队,战死沙场。此时,皮柯乐米尼已被皇帝任命为新统帅,他的任务就是要诛杀华伦斯太。军营里传出了华伦斯太变节的消息,大家顿时乱作一团。尤其是众将领得知了华伦斯太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了他们在效忠书上的签名,愤怒中纷纷率军离开。众叛亲离的华伦斯太只得带着亲信和家眷逃往奕曷尔城堡,在那里等待瑞典援军的接应,以便东山再起。

布特勒假装忠心率队随行。在城中布特勒诛杀了华伦斯太等人。全剧以皇帝宣召使一声“给皮柯乐米尼侯爵大人”而告终。郭沫若对此点评道:“皮柯乐米尼本为伯爵,此语表示其因功封为侯。作者以此一语作为全剧结束,含有讽刺,有‘一将成功万骨枯’之感。”

作品的创作背景

《华伦斯太》是席勒最长的戏剧,是他历经8年才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的巅峰之作。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犹如火山喷发一般,猛烈震撼了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大小封建王朝。在法国,旧的等级制度不复存在,血统和门第不再决定人的前途和命运。出生低微但才华出众的人现在也有机会在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特别是那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勇士,凭借赫赫战功而被擢升为元帅的大有人在。 这些新时代的英雄们,在法国乃至在欧洲大陆的舞台上天天都上演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剧。相比之下,处于封建割据下的德国犹如死水一潭。

处于封建桎梏下的德国知识分子徒有才华和抱负,难有施展的空间。席勒就是这些众多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他对法国革命取得的成就十分羡慕,曾一度有过举家迁居巴黎的想法。席勒痛恨德国人浑浑噩噩的市侩生活,决心在戏剧舞台上借德意志民族的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来唤起德国人的民族意识,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敢于为拯救日益衰落的德意志民族而流血牺牲。既然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就只能在历史中寻找。席勒在德国历史中上下而求索,把目光投向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的悲剧性人物——德意志帝国军队的统帅华伦斯太。三十年战争是在德国土地上发生的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的王朝战争。

这场旷日持久的欧洲王权间的武装冲突给欧洲各国人民,特别是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的结果是德国人战败,神圣罗马帝国遭到彻底削弱。华伦斯太便是在这场战争中出现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杰出将领。史学家们一般认为,以华伦斯太的能力和信念,他极有可能领导当时德国走向统一,如果他不被刺杀,战争的结果很可能是日耳曼人一方获胜,那样的话,德国的统一将比实际提前三百年。在1791年-1793年间,席勒广泛搜集并深入研究了三十年战争的史料,撰写了史学专著《三十年战争史》。1796年秋他开始撰写鸿篇巨制《华伦斯太三部曲》。席勒在创作该剧的过程中与歌德常有书信往来,也参考了歌德的意见。三部曲的第一部《华伦斯太之阵营》于1798年12月12日在魏玛初演,1799年1月30日第二部《皮柯乐米尼父子》上演,同年4月20日第三部《华伦斯太之死》上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戏剧所述众多情节中,除了青年军官麦克司·皮柯乐米尼跟华伦斯太女儿特克拉的恋情属于作者虚构外,都与真实的历史相吻合。可以说,《华伦斯太三部曲》是一部历史的真实和戏剧的真实高度统一的优秀作品。1799年3月13日,歌德在读完了《华伦斯太三部曲》之后,在给席勒回信中高度评价该剧“对于德国舞台来说将是难以估量的馈赠,人们会连续多年演出它们。”

翻译背景

《华伦斯太》是郭沫若在1936年6月至8月间翻译完成的。在该书的附《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1936年8月15日)中,郭沫若说自己“译完全剧费了将近两个月的工夫;译完后通读一遍,费了两天;今天费了半天工夫来写了这篇译后感。1936年的猛热的夏天,就在这译述中度过了。”译书的地点是他流亡日本时期(1928年2月24日—1937年7月25日)居住地千叶县的市川市。

考察郭沫若翻译《华伦斯太》的动机,有如下四个。前面的两个动机是他在《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中提供的,后面的两个是他不曾提及的,但对于该书的译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是完成友人成仿吾的未竟之志。这是他在《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中开门见山讲到的:

最初和席勒的《华伦斯太》接近,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译者还是日本一处乡下的高等学校的学生。与译者同学的成仿吾,他是尤其欢喜席勒的人,每每拿着席勒的著作,和译者一同登高临水去吟咏,在译者心中是留下有隽永的记忆的。仿吾后来曾存心翻译这剧的第三部《华伦斯太之死》,在“创造社”的刊物上曾经登过预告,这也是十年前的事了。但仿吾不曾把这项工作做出,我相信他以后也怕没有兴趣来做;因此我便分了些时间来替他把他的旧愿望实现了出来。

二是《华伦斯太》折射了中国的现实。同在《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一文中,他说:

尤其对于时代的教训,在欧洲虽然是过去了,而在我们中国却正好当时。因为剧本所表现的是欧洲封建时代的末页,而我们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十分脱掉封建时代的皮。请读《序曲》中的下列几句吧:全国都是悲笳刁斗的战场,都市萧条,城堡化为了灰烬,职业和工业区域扫地无存,市民无事可为,万般只有武弁,没忌惮的厚颜无耻嘲笑义廉,无赖之徒屯集在驻兵的地点……在长久的征战中已荒谬滔天。……那儿所刻画着的骄奢淫纵的佣兵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在我们中国不是依然还活着的吗? 阴谋,暗杀,卖国,卖友……这些高贵的品德,在我们似乎也并未失掉他的光辉。这儿正刻画着它的生成、发展和失败,这对于我们也好像是大有效用的。

三是重译的必要性。郭沫若并不是第一个翻译《华伦斯太》的人。最早的中译本当属胡仁源胡仁源(1883-?)前清进士,后留学英国,1914-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于1932年翻译的《瓦伦斯丹》,收入了当时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胡仁源一生译著颇多,除了翻译西方的科技文献外,他对译介西方的文学和哲学作品也有广泛的兴趣,译作又以德国名家的著作居多。除了席勒的《瓦伦斯丹》外,胡仁源还翻译过歌德的《哀格蒙特》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但学界普遍认为,胡仁源所译德文著作应当是从英文转译来的,这是分析他翻译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得出的结论。就胡仁源的译本《瓦伦斯丹》来看,也应当是从英文转译得来的,其译文与德语原文出入颇大。现举胡仁源的译本中,该剧第十一场中凯骑兵甲的一段话(请参照前文中郭沫若的翻译)与席勒原文相对照来说明。

席勒原文:

Erster Kürassier.

Und weil sichs nun einmal so gemacht,

Dab das Gluck dem Soldaten lacht,

Labts uns mit beiden Handen fassen,

Lang werden sies uns nicht so treiben lassen.

Der Friede wird kommen uber Nacht,

Der dem Wesen ein Ende macht;

Der Soldat zaumt ab, der Bauer spannt ein,

Eh mans denkt, wirds wieder das alte sein.

Jetzt sind wir noch beisammen im Land,

Wir haben s Heft noch in der Hand;

Lassen wir uns auseinandersprengen,

Werden sie uns den Brotkorb hoher hangen.

胡仁源译文:

第一带甲骑兵

因为现在已经做成这样的局面,军人是幸运的骄子,让我们赶快双手捉住这个机会,因为这样的情形已经不能很久了。有一天和平一定忽然实现,现在的局面完全变更,军人势力减退,农民气焰增高,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回复从前的样子,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集合,所以我们手中还有这点权威,若果彼此分散开来,人家立刻就要苛求我们了。尽量从原著来翻译,是郭沫若一贯主张。由此看来,直接从德语原文翻译《华伦斯太》确有必要。

四是郑振铎约稿的可能性极大。出版《华伦斯太》的上海生活书店(三联书店前身之一)是邹韬奋1932年7月创办的,郑振铎是当时《世界文库》的主编。据郑振铎1935年5月所著《世界文库发刊缘起》一文(《世界文库第一册》),就已经把席勒戏剧列入了“文库”戏剧类丛书的出版计划之中。在文后的 “编例”中还有一段关于名著重译的说明:“有一部分的名著是已经译出来过的。我们在可能的范围内竭力避免重复。惟过于重要的著作,不能不收入本文库里的,或从前的译文过于不能读的,或失去原意的,我们仍将不避重译之嫌。”可见,《华伦斯太》就是属于应当重译之列的。再从出版的时间上看,郭沫若于1936年8月13日译讫该书,15日作《译完了〈华伦斯太〉之后》,同年9月便出版面世。另外,郑振铎曾经在《世界文库》的出版样本中列出了一份长达119人的“编译委员”名单该名单在正式出书时并未公布。另,后来实际参与此项工作不过二三十人,郭沫若是其中之一。,郭沫若虽然未被列入,但是名单后有“尚有多人在接洽中”的文字。郭沫若很可能也在郑振铎的“接洽”之列。

《华伦斯太》在中国影响甚微的原因

郭译《华伦斯太》在当时中国的影响甚微,除了赫然出现在当年上海生活书店的广告中外,几乎找不到与之相关的信息了。该书虽然于195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但直至今日评介文章甚少。跟席勒其他几部剧作在中国的影响力比较,《华伦斯太》可以说是最不为中国人知晓的席勒的作品了。这跟它在德国戏剧舞台上的地位,以及在席勒作品中的重要性是很不相称的。分析原因如下:

一、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高峰时期。进入中国的外国作品之多,国别之广,有令人眼花缭乱之感。据《上海出版志》所载资料,就郭译《华伦斯太》出版的1936年来说,仅在上海一地出版的国外戏剧译作,就有24部之多。读者的分流,加之又是重译,影响力自然降低。

二、“左联”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翻译界的主力军,他们翻译的苏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在中国社会具有空前的影响力。

三、当时中国的时代环境不利于《华伦斯太》的流传。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救亡图存,抗御外敌,打击汉奸卖国贼成为时代的主题。尤其在华北事变后,民众对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呼声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对《华伦斯太》产生误解,斥之为“汉奸文学”。这是影响该剧在中国流传的最重要的原因。在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改版的《华伦斯太》书后,附有郭沫若的题为《改版书后》的短文,其中写道:

我对于席勒的了解不够全面,对于这部作品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把一九五三年德国出版的佛理德伦代尔编辑的《席勒选集》的序言全部译出了,将出单行本,那会使读者对于席勒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这部作品的确是值得我们玩味和学习的。

翻译《华伦斯太》对郭沫若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动时空

    武动时空

    谢孤鸿被某组织绑架后,几名科学家要以他为媒介,读取一段秘密得到的DNA记忆,来寻找某种神秘物品在本源世界的下落;而谢孤鸿也由此开启了时空之旅,读取了一段又一段“祖先”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竟然是一个又一个完整的世界组成的,有些甚至是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有些是在影视作品中,而随着谢孤鸿闯荡不同的世界,那件神秘物品,在本源时空所遗落的位置也渐渐的露出面纱,而他自己也突破了“记忆”的界限,在一连串的异时空中成为了真正的个体。同时,他也知道了那件神秘物品的作用,那就是解开其中秘密的人,竟然可以成为不朽的...
  • 鬼皇妃:皇上,请自重!

    鬼皇妃:皇上,请自重!

    为了成就夫君的理想,她付出了一切,到头来,一杯毒酒,被他所谓的真心爱人推落高楼一点执念,至灵魂不灭,得以附魂重生,却成了仇人的妹妹?还有…这具身体的主人也是因为得罪了她而死?叶家有女,一风华绝代,俏丽佳人;一疯疯傻傻,备受欺凌天下秘传,得叶家女者得天下却不知,说的并不是…而是…一朝疯女明眸开,且看她万里河山舞倾城。片段1:据说,往生城主吃人喝血,青面獠牙!据说,往生城主要来京城选一位夫人!据说,嫁给往生城主就等于死人了!据说,皇上给往生城主和叶二小姐赐婚了!人们赞叹,不错,不错,一个人不人,一个鬼不鬼,绝配也!杂草丛生的百草园里,叶家二小姐想了又想……往生城,那不就是枉死的鬼呆的地方……真合适啊!片段2:而她即将风光大嫁的时候,她前生的夫君却苦苦哀求——“朕许你皇后之位,留下来如何?”“皇上,请自重!臣女已经许婚往生城主,已经……是死人了!”“朕知道你怨恨朕将你许婚给一个嗜血的恶魔……”“臣女已经是死人了……”“朕爱你……”“皇上难道愿意娶一个死人为后?”“那么,皇上的原配,齐王妃谢泓清便再合适不过……”她轻佻眉梢,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他灰败下去的脸色。片段3:她对她的未婚夫说:“因为我不爱你,你也不爱我,所以,娶了我其实你很合算,这样的话你想往家里抬多少个美人我都不会嫉妒,如果你需要,我还可以……呜呜呜……”这是神马情况,她话未说完,已经被堵住了嘴……黑衣凛冽的男子浑身冒冷气:“我会嫉妒!”他为她,放弃荣华尊贵,跌落红尘,只为轮回中生生世世的守护他为她,倾巨资建造通灵长生殿,只为还她原本的尊贵无双他为她,逆天改命,囚锁炼狱,只为不忍她红尘跌宕,世事坎坷本文讲述了一只鬼最后获得一生一世一双人美好爱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爱情非但是不分年龄性别国界跨越种族更是不分死活的!本文正剧!推荐好友的文:推荐笑笑特别好看的现代宠文:《黑道总裁独宠残妻》《妖孽六君》《母妃乖乖让我疼》他,中兴国摄政王侍妾所出的卑贱之子宗必行。她,摄政王最不得宠的第九妾欢颜。那一年,她冒死救下被兄弟姐妹们推下花池的他。他窝在她怀里笑着流泪:“如有一天我承父位,必娶你为妃。”她安慰似地抱住他瘦小的身板说:“好,不过那之前,你要好好地活下去。”
  • 萌宝宝娘亲有怪兽

    萌宝宝娘亲有怪兽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博士,却惨遭穿越事件,穿越就穿越吧,出场还那么轰轰烈烈,那个该死的男人只在她耳边留下一句“来找我”就消失不见了!千万只羊驼在心中奔腾而过,脸都没看清要去找个鬼啊!谁料,鬼宝宝横空降世,从此世界风波不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飞升记

    飞升记

    陈龙从仙山出来,独闯江湖,遇到艰难曲折。偶然间,又遇到方虎,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了一起的休闲生涯。马明是陈龙的师兄,却不受师傅待见,但是当他独自出来后,到了二元修魔山,在这里马明忽然间变得坚强起来,心性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几个会发生什么事呢?和陈龙甚好的媚儿怎么会对女尸恶魔有特殊反映,小鱼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呢?故事就此开始。
  • 王妃黑叶猴

    王妃黑叶猴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和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情的欢愉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的绵绵母爱。作者把丰富的大胆想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淋漓尽至地表现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些动物小说充满了英雄之气,豪迈之情,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人类自己。
  •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比太阳更早升起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车来了,可是怎么一个人都没没有……等车最痛苦不是眼看着要坐的那辆车奔驰而去,而是等来了一辆没有人坐的末班车,因为这一辆车很可能开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