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21

第21章 德语译作 (8)

艰难曲折的《浮士德》第一部翻译

与歌德创作《浮士德》的过程相类似,郭沫若翻译《浮士德》前后也经历了近30年时间,几近原著者歌德所费时间的一半。郭沫若最早开始翻译《浮士德》可以追溯到1919年。这年秋,就读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郭沫若译出《浮士德》第一部开首的一段独白《夜》,发表在当年的《时事新报》双十节增刊上。1920年3月20日他又译出第二部第一幕第一场《风光明媚的地方》,仍然发表《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上。郭沫若节译的这两首诗都是经由了时任《时事新报》“学灯”栏的主编宗白华之手发表的。

宗白华在给郭沫若的回信中对他的译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浮士德》诗译我携到松社花圃绿茵上仰卧细读,消我数日来海市中万斛俗尘,顿觉寄身另一庄严世界。今日公诸学灯,使许多青年同领此境,也不枉你这番心血了。”可以说,郭沫若全译这部艰涩巨著的信心跟宗白华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密切相关。所以,当1920年7月《时事新报》的主笔张东荪代表共学社来信约请郭沫若全译《浮士德》时,郭沫若当即复信表示同意,终止了回国计划。他利用暑假近两个月的时间,“昼夜兼勤”,“差不多是在一种近似崇拜的心情中”翻译完了第一部。郭沫若原计划把第一部单独发表,不料并没有得到共学会的回复,出版之事就此搁置。

1927年11月郭沫若改译完《浮士德》第一部,并《作第一部译后记》。《译后记》称,此时的译稿已经跟十年前的初译稿有了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全部改译了的”,自己十年前的旧稿为“实在是令人汗颜”,自己“深以为幸,我不曾把它发表了出来。我自己深以为幸,我的旧稿是被耗子给我咬坏了。耗子竟成为我的恩人,使我免掉了一场永远不能磨灭的羞耻”。《浮士德》第一部于1928年2月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刊印发行,列为该社的“世界名著选第八种”。在书的扉页上有郭沫若题赠安娜的话:“此书费了十年的光阴才译成了。”

郭沫若在自述《对着东海》中对翻译《浮士德》第一部的过程有如下的叙述:

我开始翻译歌德的《浮士德》,是五四运动那一年,也就是一九一九年的秋间。我翻译了浮士德老博士在中世纪的书斋中,苦诉着学枷智梏的束缚的那一场独白。少年歌德的狂飙时代的心境,正适合于五四前后的一般知识青年的心境,我的译文在当年的双十节上海《时事新报》的增刊上发表过,便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因此我便受到了共学社的劝诱,要我把全部译出。我在第二年的暑间,只把第一部译出了。艰涩的第二部我没有功夫译,而且也不想译,出版变成了问题。第一部的译稿带在身边,一直延搁了十年,中间还经历过一次鼠灾,老鼠在原稿上砌窝,把前半最难译的一部分几乎全糟蹋了。

潜伏在窦乐安路的一座亭子间里,算得到了充分的整理时间,我把损失了的补译起来,把残存的旧稿,也彻底润色了一遍,仅仅费了十天功夫,便把这项工作完成了。这在我当时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译文相当满意,而且把十年中的经验和心境含孕在里面,使译文成长了起来。可见延搁的十年,也并不空费。浮士德作了复活节的春游,由原野回到书斋之后,所唱出的这几句:

嗟我小斋中,灯火今复燃,

胸底生光明,深心知内观。

花开希望蕊,理智复能言;

景慕生之川,景慕生之源。

完全是我当时从战场的驰骋中回到小房间里的如实的心境;生活虽然受着限制,希望是非常葱茏的。我有着这样的自信,我在这句译文中所含孕的感情,比歌德写下它们时还要丰富些的。

整理完毕,立即交给创造社付排,在这次是没有受着丝毫的阻碍了。

郭沫若改译《浮士德》第一部,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被国民党政府通缉,由香港秘密回沪后“潜伏”在上海期间完成。在流亡日本以前的这几个月中,他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后期创造社的工作。尤其是文中翻译的那首小诗,正是他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浮士德》第一部在中国的影响

《浮士德》不是畅销书,它在中国的被接受程度远远不及《茵梦湖》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实情。但也不是像胡风说的那样“他的大著《浮士德》,我读过那时流行的中译本,只相信它是伟大的……但却不能实感它的伟大性……他的小说和剧本也有几种中译,读过后也只相信它们是杰作,但也不能实感到它们为什么是杰出的。所以我觉得歌德是并没有走到中国来的。”“那时流行的中译本”就是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第一部。从再版的次数来看,《浮士德》第一部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相当受欢迎的。继1928年2月创造社出版部初版后,同年4月就再版。1929年11月又由现代书局重印第三版,至l934年共出有六版。1939年上海己午社再版,中亚书店再版,1944年又在福建永安由东南出版社重印,l947年由群益出版社编入《沫若译文集》再版。在《周立波鲁艺讲稿》一书中可以看到,他在1940年至1942年间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授“名著选读”时,在讲到歌德的《浮士德》的时候,讲稿中所用的引文便是出自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第一部。

《浮士德》第一部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

《浮士德》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产生开辟了全新的领域。他在《创造十年》中写道:

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不久我便做了一部《棠棣之花》。在那年的《学灯》的双十节增刊上仅仅发表了一幕,就是后来收在《女神》里面的那一幕,其余的通成了废稿。《女神之再生》和《湘累》以及后来的《孤竹君之二子》,都是在那个影响之下写成的。

在他的成名诗集《女神》(1921年8月出版)中,《浮士德》的影子随处可见。例如《女神之再生》的篇头,就直接引用了《浮士德》全剧结尾的“神秘之群合唱”,并以其中“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一句点出全诗所表达的渴望有一个和平自由的新中国的主题;又如,《凤凰涅槃》使人想到《浮士德》第一部的最后—场《监狱》中甘涙卿甘愿领受死刑因而灵魂得到天主的赦免而升天的场景;再如,《地球,我的母亲!》一诗中“地球,我的母亲!你是我实有性的证人,地球,我的母亲!我的灵魂便是你的灵魂,”一句,使人想到浮士德对地祇所说的“我和你,觉得是这么相近”;《三个泛神论者》歌颂了劳动的光荣和诗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使人想到浮士德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劳动中获得永生的人生光荣结局。另外,在郭沫若的《离沪之前》中有一则标明是2月18日的日记, 内容是“拟做《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的提纲,其中明确列出,自己向戏剧方向发展便是受了歌德和瓦格纳的影响。

厚积薄发的《浮士德》第二部翻译

距离《浮士德》第一部出版差不多又过了20年,1947年3月底,郭沫若开始着手翻译《浮士德》第二部。据《第二部译后记》(1947年5月)记载,在不足40天的时间里脱稿,而“实际花费的时间是不足一个月的”。郭沫若解释译得快的原因,一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兴趣以加速度的形势增加”;二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和歌德写作这第二部时(1797-1832)已经接近,而作品中所讽刺的德国当时的现实,以及难以巨人式的努力从事反封建,而在强大的封建残余的重压之下,仍不容易拨云雾见青天的那种悲剧情绪,实实在在和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情绪很相仿佛”。

1954年,郭沫若在回顾自己翻译《浮士德》第二部的心路历程时说:

第二部是歌德晚年写的,他的思想感情我在那时候很难体会,觉得简直啃不动它,于是便把它抛在一边,不但不想翻译它,甚至想否定它是一部世界名著了。这样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我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参加了大革命,又经过了抗日战争,看到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的黑暗,1946年到了上海,又在国民党匪帮的白色恐怖下经历了一段惊涛骇浪的生活,这时再回头来看《浮士德》的第二部,风情上就比较接近了,翻译起来也非常痛快,觉得那里面有好些话好像就是骂蒋介石的。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它译完了。

《浮士德》翻译是郭沫若翻译活动集大成之作

《浮士德》是郭沫若践行自己翻译理论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他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所有主张——“风韵译”、“翻译的作品必须具有时代精神”、“共鸣说”、“生活体验论”、“翻译需有创作的精神”,都融入在了《浮士德》这部译著中。

从译完《浮士德》第二部后的1947年算起,到《英诗译稿》的1969年的20余年中,郭沫若再没有比较集中地从事过翻译工作。《浮士德》第二部是他有生之年中最后一部长篇译作。

《华伦斯太》作品简介

1936年9月初版为《华伦斯太》,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改版时为《华伦斯坦》。《华伦斯太》是席勒著名的历史长剧,完成于1799年,前后经历了8年时间。该剧以德国历史上“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德意志帝国著名统帅华伦斯太的背叛与死亡。全剧分三部,即《华伦斯太之阵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和《华伦斯太之死》。该剧亦称《华伦斯太三部曲》。

第一部《华伦斯太之阵营》主要反映社会下层民众中的情绪,属于群众性场面,篇幅较短。剧情的时间是1634年,地点是波希米亚皮尔仁市外。华伦斯太的军队聚集在一起,他们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雇佣军,分属不同的联队,由不同的将领统率。这是一群道德败坏的鱼肉百姓的乌合之众。他们赞美战争,认为战争给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这群乌合之众能够聚集在华伦斯太的麾下,全仗华伦斯太的威望和荣誉,他对士兵的体恤以及严格的军规,当然最重要的是华伦斯太能够按时发饷。华伦斯太除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外,他的治军之道也深得军心。他英雄不问出生,论功行赏,出身低微的军士也有擢升的机会,因此激发了众军士建功立业的斗志。在他的领导下,这群成分复杂,毫无爱国心的雇佣军却也能屡战屡胜。这是不同于旧军队的新气象。当有消息传来,皇帝为了削弱华伦斯太的势力,准备调他的一部分军队时,平素里就对皇帝颇有微词的众军士们表示坚决拥护华伦斯太。在该部剧中还有农民、牧师、随军酒贩等普通民众出场,他们在言语中表现出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军队的不满的情绪。

第二部《皮柯乐米尼父子》是华伦斯太三部曲主要情节的开端。剧情从下层军士转移到军队上层,关键人物悉数登场。华伦斯太召集众将领到皮尔仁市议厅开军事会议,听候钦差传达皇帝的调军令。高级将领们聚集在一起,纷纷表示对皇帝命令的不满和对华伦斯太的拥戴。钦差大臣表彰了华伦斯太的军队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却也暗中指责他违抗圣命,不听调遣。华伦斯太反唇相讥,指责皇帝言而无信。在一番唇枪舌剑后,钦差大臣说明了来意:从华伦斯太的军队中调遣八千骑兵护送西班牙王储前往荷兰。众人心知肚明,皇帝是想借此举来削弱华伦斯太的势力,为下一步罢免他做准备。华伦斯太断然拒绝执行皇帝的命令,谈判不欢而散。帝帅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华伦斯太的心腹迭尔次克伯爵和伊罗元帅撺掇华伦斯太联合敌国瑞典,起兵逼宫。华伦斯太犹豫不决,他一是认为自己还没有得到全体将帅的拥护,二是觉得目前的星象对他还不够吉利。迭尔次克和伊罗为了使华伦斯太下决心,借设宴款待与会将领之机,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段,骗得了众将领在对华伦斯太效忠书上签字。迭尔次克和伊罗擅做主张的欺骗手段也为后来华伦斯太众叛亲离埋下了祸根。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热门推荐
  • 妖孽公爵独宠妻

    妖孽公爵独宠妻

    七年之后,她用新的名字新的身份回到了这座她当年逃离的城。她曾经是钟家的大小姐钟暖,可是父亲背叛了她的母亲。她曾经那么不顾一切地喜欢过一个人,可是他从未在乎过她。如今她叫叶珏,她被人们称作J,是设计界神一般的存在。被一个万丈光环下的公爵宠着爱着,不卑不亢,在她看不惯的人面前也可以高傲地拒绝讽刺。女王一般地回归。惊艳了那个用了七年时间才认清楚自己感情的男人。她曾经唤过他“暖暖”,最终却成了别人的阿珏。许诺,NOIR,生于黑暗长于黑暗,不见光的私生子。是那个在雨天递给他一把伞,阳光下给了他一个浅浅微笑的女子,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去争夺身份和地位——只为了给她建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帝国。雷克斯公爵的名号冠于他身,却是他用来宠溺这个女人的工具而已。他包容她的过往,默默守护七年之久。慢慢将自己的存在融入她的骨血,再也无法忘却。片段一:设计师的职业,在工作的时候其实是最孤独的。叶珏也是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做设计稿,那段时间几乎是与世隔绝。但是在英国的时候,许诺总是会偶尔溜进她修罗场一般的房间,看着她有些疯子般地设计着,什么也不说,只是帮她泡上一杯红茶,自己坐在房间的一个角落翻看过她所有丢掉的揉成纸团的设计稿。他会一张张抚平它们,好似他亲爱的孩子一般。整理成厚厚的一叠放在房间的角落里。这样的事情会在叶珏完工前重复几次,直到她完工那一天,会告诉他,然后他来将所有的被否决的设计稿收好带走。哪怕因为有事不能当天来的时候,叶珏也渐渐习惯了不丢掉废稿的,留着给他。“为什么要留下这些?”她自然也是问过的。“For/memory。”(为了纪念。)他如是说。叶珏记得,自己的小心脏,突然就小跳了一下。“噗通”好像死去很久的,沉寂很久的东西又活过来了一般。片段二:“不,放心,我不过是要你一个承诺。”许诺严重暗暗闪过一抹光,意识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再不出手……就要错过时机了!“只要……不是当女伴。”“嗯,好。”“不是装你女朋友或者老婆。”咬咬牙,继续提着条件。“嗯,好。”装的我要来干嘛!?“不准是带有人生攻击和侮辱的!”“比如?”“不许给我取个别名什么的……不准骂我,不准……”连叶珏自己都没有发现,此刻的自己俨然就是一个和男朋友闹别扭的小女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可以要什么?”许诺无奈地打断她。
  • 一等豪门弃妇

    一等豪门弃妇

    她讨厌他,鄙视他是匹种马。他厌恶她是个花痴。然而,一觉醒来,他们竟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她愤怒的看着他,“安凌宇,你好卑鄙,趁着我喝醉酒占我的便宜!”他忍不住笑了,指了指地面上被她撕破的衣服,“苏灿,你看好了,究竟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还有,这里是我的办公室!”苏灿只觉得自己的头上一片乌鸦飞过~~。某男再一次开口,“苏灿,你占了我的便宜就要负责任!”
  •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常变常新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一个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无法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你仍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通过现代事例加以诠释后,成为快速提升说话能力的一部奇书。
  •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简朴动人的故事,时间跨度大,简洁而多层面地描摹了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世俗生活图景,凝聚了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各自际遇和命运。通过揭示小说人物的经历与成长,《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系吴亚丁的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写作的10个短篇。,叙述角度新。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力图呈现一个较大跨度下社会生存状态的不同侧面
  • 我欲成魔

    我欲成魔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踏着那众神与诸仙的尸骨,斩道求真。方辰本是一介凡人,机缘中得到了上古魔门传承,却因此满门灭族,心魔化道,太初魔功露出狰狞,一路血海尸骸,步步沉沦魔海,吞噬血肉,掠夺灵魂,千年再回首,他站在了魔道巅峰,俯视诸天万界……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丫鬟生存手册

    丫鬟生存手册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活着,各有各的生存法则。不幸沦为人人可欺的通房丫头,生存是第一要务。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