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作家,曾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医治无效而最终用猎枪自杀。他早期的长篇小说《 太阳照样升起 》《 永别了,武器 》成为表现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在《 太阳照样升起 》中,他描写男主人公因为战争而失去了性爱能力,无法与相爱的女主人公结合。战争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使他们感到生活的迷惘,令人厌恶和颓废。
《 永别了,武器 》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命因此而遭涂炭。该书标明了海明威在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语言朴实无华,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简短、真切的内心独白,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简约洗练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菲兹杰拉德
菲兹杰拉德,F.S.(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美国作家。1920年因出版长篇小说《 人间天堂 》而打出了名声。1925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 》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1920年代“爵士时代”的代表人物。
美国的“爵士时代”指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美国经济危机降临这一段时间。这期间美国经济相对繁荣稳定,美国的青年一代发现“一切神明统统消失,一切战斗都已结束,一切信念完全动摇”。在这个时代,女人崇尚浣熊皮大衣和超短裙,男人喜欢裤袋里斜插酒瓶,随着爵士乐节奏狂欢的肆意挥霍享乐。换言之,这是一个传统道德坍塌崩溃并产生巨大思想变革的时代。
菲兹杰拉德的写作生涯仅有二十年,但短暂的创作时间却产出颇丰。他共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 人间天堂 》《 夜色温柔 》《 美丽与诅咒 》和《 了不起的盖茨比 》,此外还有170篇短篇小说问世。菲兹杰拉德的作品多以作家自身的经历为蓝本,展示了作家对其所处的时代从赞美到理想破灭的过程。
在《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作者描写盖茨比在战争期间与苔西相爱,但是因穷困而眼睁睁看着苔西嫁给了富有的托姆。战后盖茨比做非法买卖致富,终日设宴以吸引苔西。托姆出于忌妒,用车祸陷害而将盖茨比置于死地。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如《 夜色温柔 》和《 最后一个大亨 》。
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因经济拮据而一度为好莱坞写剧本谋生。1936年,他不幸染上肺病,加之妻子一病不起,他的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年仅44岁的他便因心脏病发着而去世。
总体上讲,菲兹杰拉德的小说生动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由于他的创作中表现了青年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所谓“美国梦”的幻灭,因此菲兹杰拉德也被列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 六 左翼文学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使普通民众遭受空前劫难。对现实的不满、抗议和寻求新的社会出路,成了普遍的社会心理,从而产生出左翼文学。这个时期习惯称作“红色的三十年代”。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闻记者约翰·里德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撰写出报告文学《 震撼世界的十日 》,催生了左翼文学运动。帕索斯的代表作《 美国 》三部曲,表现了劳动者的经历和命运,揭示了贫富悬殊,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工人出身的法雷尔的代表及《 斯塔兹·朗尼根 》描述了贫民青年在环境影响下逐步堕落,最后毁灭的过程,揭露了社会制度扼杀青年的罪恶,堪称抗议小说的力作。左翼南方作家欧斯金·考德威尔的佳作《 上帝的小块土地 》描绘了美国南方一个小土地所有者家庭自相残杀、家破人亡的惨剧。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 》更算得上是一部史诗,它描写了大萧条时期破产佃农悲惨遭遇和命运。
约翰·斯坦贝克
约翰·斯坦贝克(John Ernst Steinbeck 1902~1968),美国著名小说家,曾经在斯坦福大学攻读文学。他先后两次访问欧洲和苏联,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在欧洲古典文学的影响下,在亲眼目睹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他创作出大量的优秀小说。其主要作品有:《 玉米饼铺 》《 愤怒的葡萄 》《 晦气的冬人 》《 珍珠 》等。其中值得称道的当数其代表作《 愤怒的葡萄 》,该书可以被看做是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性作品。小说主人公约德刑满被释回家,发现家乡已经荒芜。他只好携家人乘坐一辆破旧的汽车来到西部,在那儿的一个农场做工谋生。一家人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糊口,农场主还不断地压低工资。农工们愤而反抗,举行罢工,受到警察的镇压。牧师凯绥因同情农工而被武装流氓打死,约德怒而击毙凶手。结果:他只好再次远走他乡。作者生动地描写出广大民众对现存社会的日益不满和叛逆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此,斯坦贝克成了“被压迫者的代言人”。
在艺术上,再现了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生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强调外部特征,而不是探究微妙的心理,因而他笔下的人物更多是类型化而非是个性化的。象征手法和讽刺手法在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总之,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抒情性,并带有一层淡淡的感伤色彩。他用伤感、幽默的文笔表达对普通贫民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对金钱社会强烈的厌恶和谴责,构成了“他那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力的创作,把蕴涵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结合起来”的艺术风格。1962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左翼文学虽然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抗议文学,因为它受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是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崭新的文学形式。后来,在1940年代,虽然左翼文学运动已经宣告结束,但是它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丰富了美国文学,热切地号召作家和批评家投入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生活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而促使美国文学继续保持写实的优秀传统,文学批评也因此更加务实,没有陷入清谈式的浮夸之中。这或许就是左翼文学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所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缓解,右翼势力的影响加大,左翼文学队伍开始分化。一些自称中间派的作家以反左倾主义为名开始分裂活动。一些作家分别撰文就艺术标准等问题开始责难左翼文学。国际上,托洛茨基派的影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的负面效应,使左翼阵营的思想更加混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组织的左翼作家活动基本停止。战后,左翼文学运动在白劳德修正主义和麦卡锡反共迫害的双重打击下进入尾声。当时,虽然仍有少数进步作家仍坚持写作,但是长达四十年的美国左翼文学运动已经没有再度辉煌的机会,渐渐沉寂下来。当然,这期间也出过一些小说,如亚历山大·萨克斯顿的《 大中西铁路 》、劳埃德·布朗的《 铁城 》、菲利普·博诺斯基的《 燃烧的山谷 》等。
『 七 黑人文学
二十世纪初,纽约的哈莱姆是黑人聚居区。非洲的后裔们在这里开始了对黑人的传统社会地位的质疑,黑人知识分子们拿起笔来记录他们作为奴隶所遭受的血腥种族压迫史,并要求讨回与白人享有同等社会地位的公道。这便发展成后来称作“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运动要求重新评价黑人的艺术创造成果,要塑造具有叛逆精神的、人格独立的“新黑人”,而不再是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型的。二十年代的哈莱姆运动,提高了黑人文学艺术的水平,从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和小说家,对促进黑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黑人民族的自尊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克劳得·麦可、约翰·图默、兰斯顿·休士等人为主流,后期则以理查德·赖特和黑人女作家赫斯顿为代表。
(一)兰斯顿·休士
兰斯顿·休士(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哈莱姆文艺复兴中声望极高的黑人作家,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其诗集《 疲倦的歌 》《 抵押给犹太人的好衣裳 》都曾获得好评。他的诗作表达出一种强烈的黑人民族自豪感。他的短篇小说集《 白人的行为 》以故作平静的叙述,表现了种族歧视给黑人造成的心灵痛苦,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变化,抨击了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表达了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强烈要求。从根本上说,休士的作品旨在“唤醒”和“抗议”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抨击白人种族歧视现象,唤起黑人群众的觉悟和自豪感。在他的作品中,他愿意更多地去表现黑人生存面临着的问题:种族压迫、不平等社会政治待遇、黑人的艰难与苦闷,总之,试图使黑人们能够认识自身的价值、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的人生。就他的诗歌艺术上讲,他还从爵士乐节奏和忧伤的黑人传统民歌那里汲取了大量的养分,所以他的诗读起来总有一种隐隐的感伤情调。
(二)理查德·赖特
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1960)自幼生活在贫困之中,受尽欺压和凌辱。他因此对社会、尤其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在他的著名的自传《 黑孩子 》中作了生动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反映。这种充满敌意的环境促使赖特形成了反抗心理,为赖特日后“抗议小说”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理查德·赖特的《 土生子 》描写贫穷的黑人青年由于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压抑,无意中杀死一个白人姑娘,企图焚尸灭迹,最后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小说运用自然主义手法揭露城市社会里,黑人生活灾难深重、充满暴力与恐怖以及黑人政治上被排斥,经济上受剥削的现实。小说向社会预示,总有一天黑人会将愤怒转变成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运动。这部小说被评论家赞誉为“黑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赖特正是依靠他的《 土生子 》而一跃成为黑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最负盛名的作家。甚至西方评论界认为,正是这部作品的问世,美国黑人文学才能在美国文学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后,出现了大量的黑人文学的优秀作品,如艾利森的《 看不见的人 》,艾丽斯·沃克的《 紫色 》,托尼·莫坦森的《 所罗门之歌 》《 心肝 》等。艾利森在《 看不见的人 》中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并借此反映了一些黑人生活情况和当时社会上的种族矛盾。有一点值得一提,小说采用近似黑色幽默的笔法,讽刺和批判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以细腻而深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种族不平等的抗议。
总体上讲,美国黑人文学力图打破文学传统,以创立一个新的黑人文学形式。但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黑人文学在走向成熟的时候,又回到白人文学的传统。这样,黑人的文艺复兴与美国的文化、文学主流交汇在一起,完成了它与美国文学主流的整合,显现出美国文学独特的杂交优势。
『 八 犹太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人受到了***的最大迫害和杀戮,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艰辛引起美国人对犹太人的同情和接纳。犹太人渐渐地融入美国文化之中。犹太民族虽然饱经沧桑,但总能顽强地渡过劫波。一个受到过如此不公正待遇的民族,却能够产生出影响世界的伟人,如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马克思、斯宾诺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等。在现代主义文学的浩瀚大洋之上,美国的犹太文学更是后来者居上,从现代主义文学诸多的流派分支中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世纪五十~七十年代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主力军。
这一时期呈现出群星璀璨的格局。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有:索尔·贝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诺曼·梅勒、伯纳德·马拉默德、约瑟夫·海勒、非利浦·罗斯、E.L.多克托罗、格雷丝帕莉、辛西娅·奥齐克、蒂利·奥森、戴尔莫·施瓦茨、赫伯特·戈尔德等。他们的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多彩的主题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战后美国犹太文学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并非偶然,这是千年犹太传统与美国自由多元的现代文化相撞击的产物。犹太人的伟大传统、历史文化、宗教乃至民间传说等,是构成犹太人成为一个民族的属性和特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贝娄和辛格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足以显示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索尔·贝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