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00000010

第10章 独立之路 (4)

美国的实用主义脱胎于“美国精神”,主要表现在它强调立足于社会现实,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效益当做最高目的。由于这种哲学观念同美国现实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在蛮荒的环境中,是对生存的一种挑战,拓荒者只有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因之而建立。社会的等级与家庭出身、个人教养在此都不重要,价值的评估体系完全发生了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目的。

且以国家利益为例,美国历史上一直受到英国人的压制甚至欺凌,两国之间积怨甚深。法国一直是美国的盟友,支持和帮助美国争取独立,甚至动枪炮动军舰帮助美国收拾英国。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一直在打压美国。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英国又授权海军可以截获所有驶往法国港口的中立国船只,只要它们装载有食品。这样做等于是在制裁美国的经济。自英、法开战以来,一度兴旺起来的美国海上运输某种程度陷入瘫痪。虽然美、英关系已经走到爆发战争的边缘。然而美国人能否再承受得住又一场战争呢?汉密尔顿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制定出和谈为主的策略,这等于放弃了友情出兵帮助法国的道义。随后的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也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两次都支持了历史上待自己并不友好的英国。

从日常生活讲,美国人时时刻刻都在表现实用主义。美国人强调利益,尊重经验,看重实际结果,他们讲求实际,追求行动和理论的效率。虽然实用主义哲学诞生于殖民地时期,但是却在西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得到迅速推广。众所周知,拓荒者在踏上西部土地之后,往日的生活模式完全变了。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和艰险困苦的环境,他们只得小心应对。生存成为他们的重中之重,一切道德、伦理、思想都变得次要。生活中,现实的经验显然要比先哲的理论和原则来得更实际,更能解决问题。实用主义价值观给人最直观的感觉,便是“吹糠见米”。请勿空谈,注重现实!

(七)积极意义

西部开发的规模是巨大的,其意义主要可以列数如下:

一、开疆拓域。从国家角度上讲,西部大开发给美国带来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机遇。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西部大开发完成了领土外延性扩张,形成了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北邻加拿大的格局,海岸线长达22 680公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矿藏、水利,与欧洲大陆隔洋相望,天然的屏障,从而确立了现代美国的版图,奠定了现代美国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西部运动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进程。西部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如小麦王国(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中部平原地区)、棉花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畜牧王国(西部大平原)。大片被开垦出来的荒地,大批建立起来的农场,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

随着耕地面积的突然扩大,地多人少的矛盾顿时突出,加之西部大平原非常适于大规模耕作和机器生产,自然就推动了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美国亦因此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1860~1910年实现了以畜力为动力的农业半机械化,改变了农业的落后面貌。1860~1900年,小麦产量增加了三倍,玉米产量增加两倍半,棉花增长四倍。城市大量出现,工业结构、重心发生变化。发达的农业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金和无比广阔的国内市场。

三、民族融合。成千上万的移民成为西进运动的主流。美国东部移民以及来自欧洲或其他国家的移民,在这场“西部拓荒”中不仅加深了相互了解,而且也丰富了美利坚文化。外来民族在融入美利坚民族的过程中,经历过痛苦,体验过成就,最终实现了性格的嬗变,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员。

四、民族性格。美国人具有乐观开朗、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民族精神。当年的拓荒者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也培养出他们坚忍不拔、无所畏惧的精神。美国人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非常鲜明:无拘无束,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雄心勃勃、胸襟开阔,富有创造力;他们崇拜个人奋斗,乐于助人;他们追求民主,追求财富,讲求实际、拒绝保守、革新进取,他们善于实践与总结经验是他们生存的法宝。个人奋斗成就了个人主义的性格。

五、政治格局。西部在不断“美国化”的过程中,美国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得到发展。“边疆民主”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新鲜血液。十九世纪末,随着政府管理机制的加强,自由放任主义消失了。拓疆扩域的现象终止了,在固定的国界内,发财的机会虽有,但并非是无限的。政府发挥起管理的职能,无序的竞争已经失去了市场。

(八)负面思考

事情总是两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便有消极的一面。首先对印第安人而言,西进运动是一场灾难,甚至是一场屠杀。独立战争前,北美大陆有100万印第安人,西进时无情屠杀和掠夺,到十九世纪末只剩下24万人,而且全都被赶到荒凉贫瘠的“保留地”。

西部大开发引发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依当初人们的认识看法,西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结果一个劲儿开发而不注意资源保护,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联邦政府的放任自流,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长时间的破坏。土地被过度开发,矿产、森林、植被遭到乱采滥伐。土地因廉价而得不到珍视,农场主尽量地消耗地力。一旦地力减退,他们便另辟新地,造成土质越来越贫瘠。森林资源的毁坏更为严重,十九世纪后半期,特别是运河开凿和交通革命兴起之后,随着汽船和铁路的空前发展,木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遭到毁灭性破坏。

生态环境被破坏,使美国西部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风蚀严重的地区还出现沙漠化的迹象。1934年5月,“黑风暴”横扫了美国大部分土地,大平原404 686多万平方米农田的50?郾8~304?郾8毫米的肥沃表土全部流失。1934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成千上万的人们因此而离开家园。

工业化时期的污染亦是触目惊心,西部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污染。城市的大气污染已经对民众健康构成威胁。自从1943年起,洛杉矶上空开始出现浅蓝色光化学烟雾,造成居民身体的不适:眼红、喉痛、咳嗽,甚至死亡。

据统计,美国为挽回环境的破坏投入的财力之大,已经数倍甚至十几倍地超过西部开发所创造的利润,然而大自然的报复并非朝夕之间,有时候是几十年或是上百年。

当然,美国的西部开发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但从总体上讲,美国的西部开发是成功的,功绩还是主要的。西部开发不仅将美国社会经济引入高度发展的快车道,而且也成就了一个新型的文明社会。换言之,西进运动留给美国人的遗产是十分丰厚的,繁荣了美国的经济,培育出民主政治的雏形,催生了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培养了美国人坚定勇敢的生活信念及勤勉务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三 生于忧患

忧患意识,使美国人始终不懈。或许这就是美国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又一特点。自从美国为世界秩序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之后,就意味着地球村的座次排列基本议定。老式殖民思想与殖民占有失去了市场,拓展地球的地理空间已经没有可能。然而美国人开疆拓域的精神并没有因此丧失,他们不仅没有停下脚步,步子反而迈得更大了。

可以这样讲,西进运动成就了美国的“老边疆”。美国的版图因此得到扩大,现今的发展更是了不得。西部海湾欣欣向荣,并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地区。然而,美国的边疆意识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肯尼迪时代提出了“新边疆”计划,里根时代提出了“高边疆”战略。这都足以说明美利坚民族何等重视“边疆”的特殊意义——“边疆”意味着延伸,边疆就意味着发展,美国人心中如果没有“心理边疆”,或许就会被发展的大潮挤出主流世界。

(一)边疆假说

“西进运动”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已经结束,但是这一运动对美国历史意味着什么?又将对美国今后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通过对“西进运动”深入研究,弗雷得里克·J·特纳于1893年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轰动了美国史学界。

特纳认为,美国建国之初的“边疆”,其实质是欧洲“边疆”的延伸。因为当时的美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方面无一不是依附欧洲。但是,“西进运动”的兴起给美国带来独立发展的机会。随着其“边疆”不断的向西移动,出现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英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少、美国混合民族逐渐形成,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些都带来重要的思想转变。所以,特纳在“边疆假说”中写道:“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荒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地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边疆是一条极其迅速和非常有效的美国化的界线”。

特纳认为,可以用美国历史上的“边疆”概念来解释美国的发展。他的“边疆”理论合理地表达了美利坚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发展与扩张的欲望。特纳的“边疆”概念不是通常地理概念上的边陲或边界,而是指不断向太平洋沿岸移动的“活动边疆”,即美国不断外延的边疆。“美国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依靠边疆形成的”,“美国人势必继续要求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以便发泄他们旺盛的精力”。“边疆学说”成为美国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发展的深厚情结,特纳的“边疆假说”在当时满足了美国急于进行海外扩张的需要,那么如今,它便解释了美国为什么会从陆地到海洋、再从海洋到太空的战略发展。现在的边疆假说,已经被美国人诠释出更广义的内涵。

(二)心理边疆

二十世纪,美国成功地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边疆战略并没有因地理边疆和商业边疆的圈定而宣告结束。美国人心中始终有着一个“美国特色的边疆”,一个需要不断延伸、持续发展新的边疆。美国的军事战略家认为:在十九世纪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称霸世界。在二十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称霸世界。在二十一世纪谁能控制太空,谁就控制地球。

新边疆,是肯尼迪总统1960年7月提出的政治口号,虽然其包容甚广,可以解读为他的施政纲领。肯尼迪采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导和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坚持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他在着手解决“贫困之源”问题的同时,还提出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登上月球的空间计划。肯尼迪的目标非常明确,对内巩固美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拉开了美、苏太空逞强的序幕。

当然,就开拓地理疆域而言,美国人坚信发展海洋实力是称霸世界的基础。美国东西两面濒临海洋,有着开拓外沿的天然优势。太平洋因其广阔的面积以及连接亚洲、大洋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的特点,自然成为美国战略争夺的一大重点。太平洋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周围有三十多个独立国家和十几个尚未独立的地区。战略地位之重要,是当时的美、苏超级大国较力的地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苏在太平洋大大地加强了海军力量,扩大了海军基地。美国第七舰队和苏联太平洋舰队都是两国最大的舰队,都拥有现代化武器。美国虽然从来没有放弃过与西欧的特别关系,但是已经开始将较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投向新边疆战略地区:太平洋地区。

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向美国的霸权发起全面挑战。在这期间,苏联通过扶持亲苏政权的手段,先后在西亚(阿富汗)、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南部非洲(安哥拉)、拉丁美洲(尼加拉瓜)等国建立起战略据点。苏联还通过越南将印度支那三国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试图控制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六十年代中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和华约组织的军事力量急剧增长,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美国和北约组织。在常规作战力量方面,从1974~1982年,苏联生产了6000多架战斗机,是美国同期生产战斗机数量的两倍;生产攻击型潜艇61艘,是美国的两倍多;生产了11200辆装甲车,是美国的五倍;生产1 3000门大炮和火箭发射器,更是美国的十四倍。

同类推荐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她只不过是跟朋友去黄河边上拍拍照而已,没想到被一个黄河之浪给拍到了史书上影子都没有见过的王朝。貌似穿越这潮她也赶上了,穿越的好事也全被她碰上了,有个有权有势的宰相老爹,还有个帅得让人擦完口水再流的美男哥哥。嗯,嗯,不错,在这朝代混吃混喝估计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她那个该死的美男老哥竟然把她一掌拍昏丢给了那个后宫养了三千多个女人的臭皇帝。哼哼!别以为把老娘嫁了就省事了,想要让她乖乖地做她的皇后?不可能!那要怎么办?努力制定逃宫计划!可是,老天爷,为什么你总是不长眼呢?每次她都只逃到宫门口,就被狗皇帝抓个正着,至少也要让她翻出墙先吧?“霍芷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把自己当皇后看了。”“是吗?那我得努力克服这种自卑感才行。”自卑?这个死女人,坐皇后的位子她还敢说自卑?
  •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做自己的健康顾问,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俯拾之间即是强身保健妙法,举手投足尽享不生病的自在。叩齿咽津、耳压通经、净血排毒、食疗方、辨病治病绝招……最简单、最实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不生病的智慧,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增强体质,享受不生病的自在,“武器”就在你手中。
  • 蔬菜营养方案

    蔬菜营养方案

    《蔬菜营养方案》介绍了各类蔬菜的营养结构、营养功效、存贮方法、最佳食法、科学搭配、特色菜肴等,根据《蔬菜营养方案》提供的正确饮食法则,您要轻轻松松挑到适合自己的蔬菜,补充到所需的营养索。《蔬菜营养方案》内容科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类人士使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