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00000087

第87章 短篇小说 客至 (2)

又走了一段,隐隐传来一阵声音,像一位仙人在弹古筝。再往里走,只见峻峭、苍黑的半山石壁上,一道形似龙嘴的巨大裂缝里,泉水喷涌,飞流直下,轰雷喷雪,云飞雾走。老吴揭掉手电上的红绸,一幅绚丽的画面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可手电的光刚接触那白虹似的飞瀑,一只只黑蝙蝠便“噗噗”地飞了起来。丁主任忙说:“快熄掉电光,这些家伙让人恐怖!”老吴忙又遮上红绸。甘主任说:“出洞吧,我都冷起来了!”丁主任也说,“可不是,我身上凉飕飕的了。”史干事人年轻,身体棒,还想在里面多站一会,可也只得随了大流。

出了洞口,在潭边光滑的石板上洗脚穿了鞋袜。这时,村支书老肖来了。老肖和丁、甘、史三位客人握了手,说:“我来接你们,走到佛耳岩,碰到老胡大爷从崖上摔下来了。”

老吴忙问:“怎么摔下来的?”

老肖说:“七十多岁的人了,又这么大的日头,还挑水淋玉米,半路上发了痧!”

老吴说:“他儿子媳妇呢?”

老肖说:“他没儿子,女儿出了嫁,家里就只有个老伴。”

老吴说:“那也该让他女儿、女婿来帮忙淋呀!”

老肖说:“都一样的天旱,他们也要救自己的庄稼。”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丁、甘、史也说话了。丁主任皱紧眉头,很同情地说:“那也不能要庄稼不要命呀!”

老肖说:“农民就这禀性,把庄稼看得贵。辛辛苦苦种下去了,能救活一棵算一棵!”

史干事听了,发起感慨来,说:“中国农民的伟大,真不可形容!早些年,有个作家写过一篇小说,叫《种包谷的老人》,很感动人的!”

老吴却惦记着老人的伤,又问老肖:“摔得严重不严重?”

老肖说:“头上摔个口子,流了很多血,我把他扶回去了。”

老吴半天没说什么,心里生出内疚和不安。过了好一会儿,回头对丁主任说:“明天我下村去看看,你们自己玩吧!”

丁主任才受了老肖讲的故事的感染,说:“行,你忙去吧。”

史干事却说:“叫小张陪陪我们也行!”

老吴说:“小张也有许多事呢!”

甘股长和史干事立即露出不快之色,老吴见状,忙又改口说:“小张不空,我叫别的同志陪。”

甘和史这才换上了笑容。

回到乡上,老吴见时间还早,就到广播上去念了主任带来的文件。用丁主任的话说,声势还是要造的。老吴念完,史干事就拿着本子过来,问老吴广播会开了多长时间,有多少人听了广播,老吴随便说了两个数字,史干事很认真地记了下来。

抗旱工作队深入实际,参观了老龙洞、佛耳岩,又去云丰水库钓了一天鱼,并把钓来的鱼让村干部家属趁新鲜处理成“进口货”。工作队的第一负责人顾局长一天早晨打来电话。电话是打给第二负责人丁主任的,那时老吴下乡没回来。丁主任接了电话,就十万火急地找到小张,要他立即通知老吴回乡上,小张想问明白有什么事,但一见丁主任满脸严肃,便把念头打消了。老吴很快从广播里得到消息,冒着中午可以烤焦人的日头,急急地回到乡上。

丁主任一见老吴,非常高兴,没等老吴擦擦脸,就迎住他说:“你可回来了! 这出戏没你,就不能唱了!”

老吴问:“啥事?”

丁主任说:“顾局长来电话传达县委指示,要大造声势,把群众广泛发动起来,将抗旱保苗推向一个新高潮。”

老吴说:“我们的声势不是造了吗?”

丁主任说:“更上一层楼嘛!顾局长为了响应县委号召,把我们抗旱的经验和成绩介绍出去,他和县录像电视台联系好了,后天到我们这儿拍一个抗旱保苗的新闻。”

老吴有点吃惊,说:“拍电视?”

丁主任回答:“是呀,这可是好事呢!”

老吴说:“可我们并没有经验呀?!”

丁主任说:“经验是总结出来的嘛!顾局长已经给我们把点子想好了,组织一个男女老少齐上阵、挑水上山抗大旱的集中场面,再组织一个党委开会的镜头,再拍几处青绿的庄稼……”

老吴打断丁主任的话,说:“别的都好办,现在一家一户生产,组织几十号人集中挑水上山,这没法办到!即使办到了,群众也会说是搞形式主义。”

丁主任说:“小地方几个人看法不要紧,要看到在全县的积极影响!老吴,这事儿你可真要完成。实话说吧,顾局长取消代字的文件,县委还没批,这事儿对他可有很大关系呢!还有,顾局长已经给你们争取到一笔抗旱资金。”

“多少?”老吴立即来了精神,迫不及待地问。

丁主任像故意卖关子,又像真的不知道,说:“具体数字还不清楚,顾局长会给你们带下来的。”

老吴说:“要是给我们买几吨柴油就好了!”

丁主任启发老吴说:“有了钱还愁买不着柴油?!”

“也是!”老吴笑着说。老吴到底经不住那笔资金的诱惑,又出于对顾局长的尊重和敬畏,答应下了拍电视的事。

老吴随即去找广播员小余,让小余念了一个请老龙村肖支书立即到乡上的紧急通知。老龙村支书老肖正在村里的二级提灌站,指挥抽水抗旱。提灌站里没安喇叭,他老伴冒着日头通知了他。

老吴一脸严肃,对老肖说:“给你一件政治任务!”

老肖听说政治任务,也很正经地问:“啥任务?”

老吴说:“接县委通知,后天电视台来你们村拍一个抗旱的场面,你们要组织几十个人,从老龙河往山上挑水抗旱!”

老肖一听,就火了,冲老吴嚷:“说个!这任务我没法完成!这种时节,抽几十个人在一起挑水,说得轻巧!”

老吴沉下了脸,说:“办不到也得办到!我再说一遍,这是政治任务!”

老肖说:“要是我完不成呢?”

老吴说:“撤你的职!平时工作样样不错,到关键时刻就下软蛋了?告诉你,这可是露脸的事。电视台播了,大家不都要夸你老肖吗?再说,说不定还能争取到资金呢!”

老肖听到这里,知道老吴的话里有些暗示,忙说:“名誉我不要,给我多少实惠?”

老吴说:“多少不一定,看你任务完成得如何?”

老肖说:“只要给我每人开几元工资,那场面一定很热闹!”

老吴说:“采取什么方式我不管,反正得给我把人组织起来,男女老少都要。后天要是没人,拿你是问!”

老肖说:“我们可说好,你要给我钱!”急匆匆地走了。

第二天,老吴和丁主任商量了一下,把全体乡干部都召了回来,分别落实了拍电视的联系、接待、后勤等工作。丁主任对老吴的安排很满意,说:“姜到底是老的辣!”老吴却不愿接受这样的夸奖,说:“你打电话问问,落实落实顾局长争取了多少抗旱的款。”

丁主任说:“这你放心,反正有多少会给你们多少!”

顾局长很准时地带着摄像人员,来到了乡上。但这天的气候起了明显的变化。一早起来,就感到一阵阵热浪进逼,烤得人头晕脑涨。燕子不再向高空飞,而是擦着屋檐掠过。山谷间的雾气升腾到山顶,像给山头扣上了一顶帽子。太阳的光芒变成灰白色,然而却比往日更热。

顾局长一到乡上,就叫老吴给他借一担水桶,他自己带来了一顶草帽。丁、甘、史三位也跟着找人借了水桶、草帽,蛮像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样子。老吴想着抗旱资金的事,总寻机会跟在顾局长后面问。问过几次,顾局长有点不高兴了,批评老吴说:“你这个同志,怎么一心向钱看?”

老吴说:“这是实质性问题!”

顾局长说:“实话告诉你,向财政争取到一千元抗旱款,但我已经支付给电视台,做拍电视用了!”

老吴大惊,说:“拍电视还要钱?”

顾局长说:“电视台是有偿服务的,一分钟的镜头五百元,我们要争取上两分钟的镜头。”

老吴不满地说:“那也不能挪用抗旱资金呀!”

顾局长有点火了,说:“怎么算挪用,宣传抗旱不算抗旱么?不要太农民意识了,我们党啥时都是重视舆论宣传的!”

老吴的愿望落了空,又挨了批评,心灰灰的。这时的天空也像老吴一样,阴了下来,东边天际上的灰幔严严地遮住了太阳。顾局长说:“天气有点变化,我们走吧!”老吴心里不高兴,但也不便反驳,一行人就逶迤来到老龙河边。老肖果真给弄了七八十号人,等候在那里,而且男女老幼,搭配得很齐全。看见老吴带着队伍来了,先前的嘈杂立即没有了,全用了略含惊奇的眼光瞅着他们。

顾局长看见这场面很高兴,对老吴说:“不错!不错!”扛摄像机的矮胖子也很满意.说:“开始吧!”走到人群中去拨弄次序,这时支书老肖走来,对老吴轻声说:“你先数点数点人头,一共七十五个,每人三元钱,你按这个数给我钱就行了,我也不想多要!”

老吴憋了一肚子气,正没处发,这时就冲老肖来了:“啥都要钱,没钱就不办事?明话说,没有钱,一分也没有!”

老肖一下懵了,说:“没有钱,那咋办?!我可对他们讲清了的,每人三元!前次你们看老龙洞,我们开支生活费和烟钱就是一百多元!这次又要我们村上贴,我们拿什么贴?没钱,我就告诉他们!”

老吴厉声说:“你敢?!回头我处分你!”当然,老肖也没真打算拆老吴的台,只是说说气话,然后蔫蔫地走了。

老吴拨弄了半天,拨弄出一个队形,矮胖子说:“好!好!”说完,又安排顾局长、丁主任、甘股长、史干事走队伍前面,又叫老吴挑了桶走史干事后面。安排妥了,矮胖子挥了一下手,说:“就按这个次序走,不要乱动,不要看我这里!”队伍就开始向河边移动。这时,天空起了一阵风,树木哗哗作响。东边天际的灰雾变成了黑云,朝这边压了过来,远方又传来了“隆隆”的沉闷的雷声。“要下雨了!”队伍中有人说。

在河里打了水,队伍折身往山上爬。上山的路不比下山容易,又是重负,打头的人又没参加过劳动。因此,这长蛇阵移动起来,真有点像老牛拉破车了。天空又起了一阵比刚才更猛烈的风,四周景物变得非常黯淡,轰轰的雷声越来越近。队伍中人们的情绪有点儿不安定起来,有人冲前面喊:“走快点,要下雨了!”像响应这人的话一样,马上一束闪电从头上划过,接着就是霹雳。大雨忽地“哗哗”倾泻下来,击得树叶“噼啪”作响。

摄像的矮胖子,还没摄到高潮,见队伍已经出现混乱,忙挥手大声呼喊:“大家不要慌,坚持下去!”

但一声更响的炸雷过后,暴雨倾盆地泼了下来,队伍顿时大乱。人们甚至来不及倒掉桶里的水,就四处躲开了去。

老吴甩下了水桶,但此刻想的,已不是拍什么电视,而是这七十多号人,特别是其中的老人孩子,挤在这样狭窄的山道上,搞不好挤倒、摔伤了,他是要负责的。所以,老吴没跑,站在暴风雨中大声喊:“大家不要慌,先让老人、孩子躲起来!”风雨声太大,他的话被切得零零碎碎,显得很无力。老肖跑了过来,贴在老吴的耳朵边吼:“你还在这里干啥?快去躲躲!”

大雨淋得老吴睁不开眼,老吴抹了一把雨水说:“不要管我,快去照顾那些上年纪的人!”

“都找地方躲起来了!”老肖说。

老吴又问:“顾局长他们呢?”

老肖说:“领导的命贵,比那些老人孩子还跑得快!”

老吴这才放心,和老肖一起跑进一个岩洞。岩洞里已挤满了淋了雨的人,大家挤了挤,才给老吴、老肖挤出一块立足的地方。洞里没人说话,连谈天气之类的声音也没有,大家像压根不认识老吴一样,连偶尔投给老吴的目光,也是冷漠和陌生的。老吴觉得很孤单,就转身看外面风雨组成的世界。雨太大了,干渴了几十天的土地来不及接受这大自然的恩赐,山洪滚滚而下,山谷中奔驰着一条浑浊的黄龙。风声、雨声、山洪声杂乱地响彻在老吴耳边,老吴突然暗暗祈祷起来。他希望这雨千万不要下久了,不然,上级再派一个防洪工作队来,那可真令人难受。

幸好,天顺人意,雨很快就停了。

同类推荐
  • 家人们

    家人们

    一个普通家庭,密布了几代人的恩怨,夹杂着千丝万缕的情感。母亲杨云和父亲罗家园的婚姻,烙上了特殊时代的伤痕。作为亲兄弟的罗想农、岁卫星,又有着大相径庭的人生抉择和情感生活。小说不仅让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物质富饶的时代碰撞,而且尽显中国式婚姻的困惑和裂变……
  • 谋杀名单

    谋杀名单

    一对经营证券投资的兄弟俩之间因利益纠葛、金钱纷争而导致轰动一时的纽约凶杀案,揭示了西方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人对财富的贪欲和亲情的冷漠。股票交易人艾文·班森是亲朋好友眼中一致公认的“老好人”,却突然在家中遭遇枪杀。他穿戴整齐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部中弹,手中拿着书,看上去像在闭目养神一样。是自杀?抑或是有人蓄意伪造现场?
  •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 有话对情妇们说

    有话对情妇们说

    我从来没有要求他给我一个名分,也没有要求他离婚,因为他的妻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他,并且帮助他成就了现在的事业,我只是一个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如果有一天蓝海把我甩了,我也不会闹,因为我知道,既然做了情人,就要有点游戏精神,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什么是不该属于自己的。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热门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谁最大牌?她莫晓晨最大牌!被可爱的阎王勾错了魂魄,经协商,咱带着阎王的赔偿,穿越去!!可是,那个阎王为什么没有告诉她,她的处境是如此的水深火热……她本只是想潇洒快活地生活着……恶姐来扰,后娘也来!真是闹心!虾米?成亲?还替她那恶姐嫁人?嫁给一个嗜血王爷?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素菜菜谱

    素菜菜谱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本书主要从以下几类中讲述素材菜谱: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花子类、菌菇类、豆腐类。
  •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她,横空穿越,强入衙门当女官,绝色倾国,腹黑惊人,指点江山谁人在,众多美男入梦来,濯濯之光,揭开了一幕幕人间的黑暗,丑恶……他,邪恶冷艳;他,温润如玉;他,狡猾如狐;他……“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道这玉锷……”“这玉锷是在哪里得来的?”千里泽冷冷地问道。“喂,你先放开我,你不觉得这姿态很诡异吗?你真不懂……”“快说!”还没等昭茜反抗完,千里泽紧紧地绷着脸,冷声喝道。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绝代废材倾天下

    绝代废材倾天下

    她,华夏M国罗刹阁首席杀手,因为拥有神器,被从小抚养长大的亲大伯逼迫自爆。她,莫云大陆柳云城柳家二小姐,自幼被称为废物。当华夏的她转生为她时,废物?有看到过一出手就是灵丹的炼药师废物吗?有看到过一人单挑一个世家的废物吗?神器?我自己会炼神药?我自己会炼神兽?我屁股后面端茶倒水的是什么?他,魔王弑天,甘愿成为她的契约兽。“女人,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你休想离开我”他,莫云国第二个皇子,莫青天,甘愿为她遮风挡雨。“雨儿,我愿为你撑起一片天地,只求你不要离开我的视线。”他,无极宗少宗主,无悔,只愿一世跟随,“小雨,我愿一世跟随你,做你的小跟班”契约,升级,练武,炼器,炼药,我样样不落。且看我柳小雨翻手云覆手雨,打遍天下无敌手,坑遍天下所有人。
  • 重生复仇:盛世毒庶女

    重生复仇:盛世毒庶女

    前世,她全心全意的付出,却换来了夫君的无情折磨跟嫡亲妹妹的背叛拔舌,断指,都不及他亲自下旨赐死她亲生孩儿来的痛不欲生五马分尸,是她最终的结局……满心的怨愤,化为恶魂,重生归来嫡母恶毒,施计送你上黄泉嫡妹伪善,毁你清白,断你锦绣前程庶妹阴险,让你过的生不如死既然你们不给我活路,那就把你们一个一个都送进阴曹地府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