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00000037

第37章 苍凉后土 (2)

余家人开始收割二茬麻。

几把镰刀同时飞舞。

“咔嚓、咔嚓”的割麻声十分清脆悦耳。

中明老汉、文忠、文富、文义愉快地打着麻捆,又同时担着麻捆,步履轻快地往家里走去。

机耕道上,余文全突然走来。

余文全:二叔,你们还割这劳什子做啥?

父子四人同时站住。

余中明:你这是啥话?

余文全:二叔,告诉你们,这麻没人收了!抱鸡婆扒糠壳,是空欢喜一场!

文忠:文全,你别胡说!

余文全:我才从乡上回来,还不知道?说是头茬麻还压在县供销社仓库里卖不出去呢!

父子四人呆住了。

余文全:好多卖麻的,都在乡政府骂娘呢!不信你们自己看去。

父子们肩上的麻捆突然滑落在地,像木雕一样愣在了那里。

文富:(半晌)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去看看!

文义:二哥,我也去!

可文富已经跑远了。

余中明:(一下跌坐在麻捆上)天哪,真是这样,我们咋活呀?

文义:爸,别太难过,是真是假,等文富回来就知道了。

14乡供销社日

收购门市的大门紧闭,一张红纸上的告示十分醒目,告示上写着:

告示

接上级通知,本社停止收购青麻,望广大群众互相转告。

8月6日

一群村民围着告示,议论、谩骂着,十分气愤。

文富挤进去,将告示看了又看,失望地垂下头,退出人群。

文富:(喃喃自语)完了!完了!看着银子化作水,倒不如不种。

一个熟人在他身后叫喊。

文富埋着头,满腹心事,没听见,忧心忡忡地朝前走着。

15乡政府日

院子里,刘副乡长胳膊下夹一只小人造革公文包,手提草帽,和一位乡干部正准备下乡。

一群村民吵吵嚷嚷地拥过来,拦住了他。

文富也跟着过去,站在人群外边。

村民甲:(将肩上的麻捆往刘副乡长面前气冲冲地一放)刘乡长,你看这事咋办?

村民乙:叫我们种,种了又不收,闹着玩呀?

村民丙:这东西吃不能吃,穿不能穿,做柴烧还不起火!

村民丁:是呀,还不如稻草,稻草还可以肥田呢!

刘副乡长:大家找我,我有啥法?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没有销路,谁也不愿做亏本生意,是不是?

村民甲:说得轻巧!我受了这么大损失,咋办?

村民乙:就是!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这青麻要是政府不收,谁叫我种的,谁就给我们的钱!

刘副乡长:是县委、县政府让你们种的,你们去找龙县长吧!

村民丙:我不管啥龙县长、蛇县长,是你们叫我们种的,我们就找你!

众:对,你们叫种的,我就把麻扛到乡上来!

刘副乡长:行了行了,我们再向县上请示请示!

众人:我们就等着你们请示吧!

说完,骂骂咧咧地陆续离开了。

文富叹了一口气,埋下头,也匆匆走了。

16中明老汉家日

一家人在堂屋里,无精打采地唉声叹气。

余中明:这乡里也不知咋的,上嘴皮跟下嘴皮一合,说不收就不收了?

文忠:啥市场经济,还不是坑老百姓!

文富:要是真不收,我们家就苦了,光化肥钱就丢了几千元在里面!

文忠:那是文义一年多的血汗钱呢!

文义:(大声)别说了,光埋怨有啥用?他们和我们订了合同的,要不收,我们就告他们!

中明老汉、文忠、文富都一惊。

余中明:啥,告?你告谁?嘿嘿,还没听说过平头老百姓要告当官的!

文忠:老三,那是不成的!

文富:刘乡长也没说不收嘛!他说向县上请示。我辛苦一点,天天到乡上看一看,兴许很快就收了呢!

文忠:正是!管他贵贱,只要收了就好!

田淑珍:(端上饭来)吃饭吃饭,天大的事也要吃饭!

余中明:你就知道吃!

田淑珍:咋了,叫你吃饭还不对?冲我发啥火?

文富:妈,你别说!

他忙将一碗饭端到中明老汉手里。

17孙学礼家日

院子边,玉秀从水塘方向端着一盆湿衣服,哼着歌儿走过来。姣好的身段,双腿和胳膊上露出的白皙的皮肤,愉快的心情使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她往绳子上晾着衣服。

刘泽荣从屋里出来。

刘泽荣:(和玉秀一起晾着衣服)秀,离婚的事,这段日子不知办得咋样了?

玉秀:妈,我明天去问问王律师。

刘泽荣:紧着点办吧,人家等着呢!

玉秀:(红了红脸)妈,我知道!

孙学礼:(扛着锄头走进院里)秀!

玉秀:爸,啥事?

孙学礼:我刚才听上湾张家三小子说,两个人打离婚呀,要分开过一年,有这事没有?

刘泽荣:真要这样,不让人家把头发等白了?

玉秀:王律师说,也不完全这样,你放心吧,爸!

孙学礼:爸这心里,就是放不下呢!

18中明老汉家,第二天日

一家人懒洋洋地坐在堂屋里。

文忠手里拿着一把豁了口的镰刀,他放在眼前看了看,随手丢在地上。

院子里,到处是乱糟糟的麻秆。

文富:(推出自行车)爸,我到乡上看看,开始收麻没有?

没人答应,文富推着车走了。

余中明:(半晌)走吧,坐着干啥?

文忠:忙啥,反正供销社没收!

余中明:不收就让它烂在地里?

田淑珍:迟早得割回来,再不割回来,过几天就只有做柴烧了。

文忠:要是真卖不出去,倒不如留在地里做柴烧,省得出去背太阳!

中明老汉没回答,独自前面走了。

文忠、文义、卢桂芳他们,停了一会,也拿着工具走了出去。

19县城日

县律师事务所,玉秀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玉秀:请问,王律师在不在?

一负责人模样的男人抬起头,看着她。

玉秀:我叫孙玉秀,我离婚的事,请他帮忙的。

负责人:哦,听说过听说过!法律上称代理人,啊,就是代理你打官司的人!

玉秀:(点了点头)哦!

负责人:不过,今天不在家,外出调查一桩案子了。

玉秀:啥时能回来?

负责人:没准儿呢!这样吧,你回去,过两天我叫他来找你,行不?

玉秀:(有点失望地)那我……回去了。

说完,推起自行车走出门去。

20青麻地里日

余家老少弯着腰,在地里割着青麻。

文富颠簸着赶了过来。

文富:(跳下自行车高声地)爸,开始收购青麻了!

地里的人全都直起身,似乎不相信地看着文富。

文富:真的,爸,供销社开始收了!

余中明:你看清楚了?

文富:已经有人卖了!

文义:啥价?

文富:(泄气般地)价就别提了。

余中明:为啥?

文富:头等才四元钱一斤,中等三元,尾等只一元多一公斤。

文忠:这不是算计我们吗?连肥料钱都卖不回来呢?

田淑珍:当白送呢!

余中明:我土里刨食的,政策又不在我们手里,有啥办法?赚钱往前算,蚀本往后算,总比不收强,快割!

全家老少又弯下腰去,紧张忙碌地收割起来。

21机耕道上日

中明老汉、文忠、文富、文义拉着一车小山似的麻捆,往乡上走去。

几位在地里干活的人,和他们拉着话。

一村民:余大伯,卖这么多呀?

余中明:货多不值钱!

另一村民:要是头茬麻有这样,要卖不少钱喽!

文忠:可头麻才开盘长,哪来这样多呢?

一村民:是呀是呀,卖得到钱的时候没货,有货了又不值钱!

从机耕道对面,两个汉子匆匆赶来。

汉子甲:余大伯,别拉去了!

余中明:咋了!

汉子乙:供销社又停止收购了!

三个人如闻惊雷,立即目瞪口呆地望着说话的汉子。

文义:(片刻)你说啥?

汉子乙:告示上写着,困缺少资金和堆放仓库,上级又下令停止收购!

文忠难受地低下头。

余中明:(走到汉子面前,看着)你不要骗人,啊!不要拿我们开心,啊!

汉子甲:余大伯,你老人家都这样大的年龄了,我骗你不怕短寿?

汉子乙:我是好心,别让你们跑空路,不信你们瞧去!

两个汉子走了。

父子四人不知所措地待在原地。

文富:(半晌)我不信,走,拉去看看!

文忠:对,管它是好是歹,我们拉去看看!

说着,两弟兄像赌气似的,拉着麻车走了。

过了一刻,中明老汉和文义迈着沉重的步子,跟了过去。

22乡政府日

余家的麻车“吱吱呀呀”地走了过来。

长长的卖麻队伍,挤在大院里。人们叫着,喊着,显得十分气愤和无奈。

文忠、文富、文义把麻车停在队伍后面。

中明老汉看了看大院里的人群,忽然把头埋在麻堆上,手捶着麻捆,难过地哭了起来。

余中明:天哪,我今后怎么办?你们咋说不收就不收了?让我今后咋过日子呀……

文忠:爸!爸!

文富:爸!你常叫我们想开点,你咋想不开了?

文义:爸,你放心,我手里有他们的合同!

余中明:几亩麻地,少收几千斤粮食不算,光文义打算办厂的几千元钱,都赔进去了!我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呀,有合同又做啥?那只是一张纸呀!这个家,就要毁了哟,毁了哟!

一大群人围过来,同情地看着他们。

大院里,群众怒气冲冲地吼叫着。

“当官的,咋不出来?”

“收麻!”

“谁叫我种的,谁就来收麻!”

“叫我种有人,咋收就没人了?”

“收麻喽!收麻喽!”

刘副乡长板着脸,和乡公安员、治安员一道走了出来!

刘副乡长:闹啥?啊!

群众:闹啥还不知道?我的麻卖给谁?

刘副乡长:你们问我,我们问谁,啊!又不是我们不收,是县上下令不收,我们有啥法?

群众:是你们强迫我们种的,我们就找你们!

刘副乡长:我们要你们种,我们要你们脱贫致富,我们哪儿错了?啊!

群众吼了起来!

“你们把我们坑了!”

“把我们越整越贫了!”

公安员:同志们,你们静一静,静一静!

人群稍安静一些。

公安员:同志们,你们的心情我们理解,党委、政府比你们更着急!今儿一早,周书记还从地委党校打电话回来问这事呢!

群众:光问顶啥用?快收麻才是!

大院外边,卖麻的群众越来越多,中明老汉的麻车后面又排起了几十个人。

余中明:(从麻捆上抬起头,对小哥俩)你们看着吧,我出去走走。

文富:爸,哪去?

余中明:我这里(指指胸口)憋得慌,想找人聊聊。

他说着,往外走去。

走远了,文忠忽然朝文富示意。

文忠:(低声)你跟过去看着,爸别想不开。

文富立即走出去,跟在父亲身后。

他看见父亲绕过卖麻群众,进了乡政府后院陈民政家,才放心地返了回去。

23乡政府后院日

陈民政家。

地上,床上到处是乱糟糟的麻捆。

先前和中明老汉一同上台领过栽桑种麻先进个人奖的寡妇黄长清,坐在屋中央的麻捆上,长一声短一声地哭着,她的身旁立着两个半大孩子。

陈民政耷拉着头,坐在黄寡妇对面。

陈民政老伴铁青着脸,躺在床上愤怒地把床上的青麻一把一把往地上甩。

黄寡妇:(哭着)你把我孤儿寡母坑了!我养蚕蚕死,种麻又不收,我孤儿寡母喝西北风呀……

陈民政起身,递过一条毛巾去。

黄寡妇:(接过毛巾揩了一下泪,将毛巾扔到地上)我孤儿寡母,没法活了!我们就在你家里,反正你们有国家养着……

陈大娘:(气愤地)你咋不讲道理?我又不欠你的!

陈民政瞪了女人一眼。

陈大娘:(更生气地)你怕,我不怕!你拖着一副病身子,白天黑夜没命地干,得了啥好处?倒害得我们不清静了……

说着,她也抹起眼泪来。

中明老汉不声不响地走进去,拾起地上的毛巾,递给陈民政老伴。

余中明:她婶子,擦擦吧!

陈民政抬起头,看着中明老汉。

陈民政:(颤抖地)老余大哥!

中明老汉在一条凳子上坐下来。

陈民政:老余大哥,你有啥气,就发吧!

余中明:(慢慢卷着一袋旱烟)老陈兄弟,你把我当啥人了?我心里憋得慌,只想找你聊聊!

陈民政:(沉重地)老余大哥、黄家嫂子,我知道你们的苦处!没想到,我们一片好心,竟给你们办了错事……

黄寡妇慢慢停止了哭泣。

陈民政:栽桑养蚕那阵,我和小吴没日没夜地在下面干,出的力最多,可现在,乡亲们受的损失也最大,我、我没脸再见乡亲们呀……

说着,他突然按住胸口,张着嘴,像要呕吐一般,喉结滚动着。

余中明:老陈兄弟,你咋了?

陈民政“哇”的一声,朝地上吐出一摊鲜血来。

接着,他像身子发软似的,往一旁瘫去。

余中明:(急忙冲过去)老陈兄弟!老陈兄弟——

定格

同类推荐
  • KUSO学院COS社

    KUSO学院COS社

    生性古怪的翟晓羽一直坚信自己可以遇到“奇人奇事”,却因为误将一场COS舞台剧当成了“吸血鬼仪式”,不小心打破了KUSO学院的镇院之宝——KUSO神像。为了免遭神秘校长大人的雷霆之怒,整个COS社陷入了恐慌。翟晓羽和与她同行的慕亦扬也不得不作为苦力进入COS社还债。但是尽管这样,COS社的资金也只够维护KUSO神像暂时“完好无损”的假象,为了最终得到修理神像的钱,大家只能寄希望于参加全国Cosplay至尊大赛,并取得优胜者、获得奖金。就这样,翟晓羽、慕亦扬连同形形色色的COS社社员,开始了一场以夺得奖金、修复神像为目的的全国COS大赛征程。极度贫穷的COS王者之旅就此展开!
  • 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一曲命运之歌,唱不完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飞来横祸更或天降奇缘,演不尽爱恨情仇,美丽善良的郝安琪与大学学长刘辰熙在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
  •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看守所记忆:有期徒刑七个月

    有期徒刑七个月,在看守所一段不寻常的记忆,作者先是被治安拘留,然后因行凶伤人被判刑。本文主要描写看守所那个被人遗忘的原生态社会。描写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案例,展现你所不知道的人性百面。
  • 不列颠女王布迪卡

    不列颠女王布迪卡

    摩莉甘的乌鸦为何哀鸣?只有向往真正解放的不列颠人才知晓答案!公元43年,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如铁桶般坚固、不容置疑,但是,爱西尼王苏塔古斯遇到了拥有高卢埃杜维部落皇室血统的逃奴布迪卡,这次偶然的相遇永远地改变了不列颠群岛的命运。本书讲述了一个追求解放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布迪卡——爱西尼部落的女王。一起来感受历史上最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故事吧!本书取材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又吸取了BBC考古发现的内容,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书。
  •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与地球相似的异界,脑中平白无故多了一个搜索引擎。他写的《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让武侠小说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东方快车谋杀案》被众多侦探迷奉为经典。他写的《凡人修仙传》、《斗破苍穹》连续蝉联月票榜。他写的《人性的弱点》全球卖出九千万册,被纽约时报评为“除了圣经最精彩的书”。他写的《机器人系列》,创造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被称为科幻圣经。他写的《变色龙》、《一碗清汤荞麦面》、《最后一课》等等多次被选作语文课本教材。他写的《达芬奇密码》、《傲慢与偏见》等名著,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他写出了无数经典歌曲,无数经典的剧本,还画出了无数热血漫画。“他的出生,是自上帝创造人类之后,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事情,将他那颗大脑等价兑换,所得到的金币足可以买下整个米国,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时代周刊》
  • 田野上的风

    田野上的风

    七岁的山子跟爸爸和娘从昌城搬到东湾村,上了小学二年级。书读得多、歌唱得好、作文觉得好的山子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善良胆怯的他有了许多新朋友:梯田边上的小野兔、家里养的小羊羔、学校里的小伙伴……父母的呵护、小伙伴的友谊,乡亲的赞扬都成了催化剂,帮助山子很快融入了东湾村有趣的新生活,他一天天成长起来。
  • 口才的魅力

    口才的魅力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探寻《本草纲目》中防治疾病的食疗智慧,广阅薄取,品鉴本草巨著之食疗精华。融一代神医李时珍的养生智慧于平常的食物中——大枣、小米、萝卜、木耳等,摇身一变,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三个月的地牢折磨,她从嫡姐口中得知真相,原来,五年来的出生入死,助他登上大位,她只是一颗棋子,为他人作嫁衣裳,温柔大方的嫡姐?善良知体的继母?乖巧讨喜的庶弟庶妹?全都是假的,原来,只有她一个笨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她不甘心,不甘心..........一朝重生,一改往日懦弱性格,既然善始不得善终,那她能夺便夺,夺不了的,毁了又何妨?可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都教授荐书:聊斋志异。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