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07

第7章 感悟自然 悯怀人生 (6)

槖驼(tuo tuo),即骆驼。郭氏因驼背而被称为“郭槖驼”。本文为柳宗元早年任职长安时作。文章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由自然物理谈到社会人事,由种树之道论及养民之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悯怀。本文虽题名“传”,但叙事简略而重在说理,实以种树为喻,讲说为政之理,有似寓言。其文构思巧妙,深入浅出,寓理于形,意趣盎然。

话题

1. 郭槖驼种树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治人与种树有何关系?

3.此文对当今教育有何启示?相关资料索引

《种树郭槖驼传》与《捕蛇者说》写作艺术比较

两文都用了对比和映衬(衬托)。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种》文的对比如“两种种树方法”,“郭氏对自已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孰是孰非,读者一目了然。《捕》文则以回顾“乡邻们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不安”与“本人熙熙”作对比,揭开了社会悲剧的序幕。

映衬(衬托)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

《种》文运用正村。先谈“养树”,后论“养人”。“树”和“人”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语意上也相互映衬,如郭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槖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

《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如蒋氏者,专其利三世失。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年炙,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深刻——原来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赋效之毒”和“异蛇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无限悲伤和凄婉之意。

两文在风格上都是委婉曲折,含蓄而多讽。《种》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有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如“理,非吾生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委婉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捕蛇者说》的“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代杂文近似,文章叙为议设,行文曲折委婉。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写自得其乐,虽真情真语,而难言之隐深蕴其中。蒋氏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料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读来余味无穷。

(温丽《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与<捕蛇者说>写作艺术之比较》,《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

更多链接:

1.《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

2.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陈琼光《论柳宗元散文的语言艺术》,《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陈兰村《论韩愈、柳宗元传记文的生命力》,《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5.杨保春《<种树郭槖驼传>的道家解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故世称“白香山”。原籍太原,后迁下郊(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少时避乱江淮。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元和十年(815),盗杀宰相武元衡,因上书请求追捕凶犯,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颇有政绩。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退休。

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诗人,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不作”,并在创作中努力实践这一主张。其诗紧扣现实,浅切平易.颇多名篇佳作,传诵不衰。其文亦清新流畅,浅切可观。有《白氏长庆集》行世。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1],树形团团如帷盖[2],叶如桂,如桔[3],春荣[4];实如丹[5],夏熟;朵如葡萄[6],核如枇杷,壳如红缯[7],膜如紫绢[8],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9],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矢。元和十五午夏[10],南宾守乐天[11],命工吏图而书之[1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13]。

[1] 巴峡:即巴郡三峡,指重庆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

[2] 帷盖:车篷帷幕。

[3] 华:通“花”。

[4] 荣:开花。

[5] 实如丹:谓荔枝果皮色赤如丹砂。

[6] 朵:指细小分枝的果把儿。

[7] 缯(zeng):绸。

[8] 绢(xiao):薄绸。

[9] 醴(li):甜酒。酪(lao):奶酪。

[10] 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十五年为公元820年。

[11] 南宾:即忠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忠州为南宾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忠州。故“南宾守”实即指“忠州刺史”。

[12] 工吏:官府中负责工艺事务的吏员。

[13] 识:指见过(荔枝)。不及一二三日者:没赶上看到在三天以内采摘(色香味不变)的荔枝的人们。解读

本文是白居易为《荔枝图》所作的题画记。由图画而及实物,说明了荔枝的产地,着重对荔枝的树形、叶、花、果、皮及其色香味作了简练而生动的描绘。所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说明和论断,实为本文之要旨。虽然作者并未由物及人加以申说,但显然离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意在言外,更能发人深思。

话题

1.作者是怎样以寥寥数语勾勒荔枝的特点的?

2.作者对荔枝的叙述有何深意?

3.作为题画记,本文在体式上有何特色?

相关资料索引

1.《白居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2.朱金城《白居易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友琴《白居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王拾遗《白居易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6. http: //berl. tjjy. edu. en/Special /Subject/GZYW/DGJC/GZYWI/DY4/NZLYLZD

白居易 参见《<荔枝图>序》。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1],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2],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3]。

贞元十九年春[4],居易以拔萃选及第[5],授校书郎[6]。始于长安求假居处[7],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8]。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9],见丛竹于斯[10]。枝叶殄瘁[11]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12],他人假居。由是,筐筐者斩焉[13],彗帚者刈焉[14]。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15],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16],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17],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18],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19]。

磋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20],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1] 体道:体现道德。意谓虚心空明,虚怀若谷,为道德之体现。

[2] 砥砺:磨炼。名行:名节品行。夷:平,指平安顺利。险:指艰难险阻。

[3] 庭实:原意为诸侯贡品陈列于天子庭院。此指文人雅士多喜种竹于庭院中。

[4] 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

[5] 拔萃:唐制,选官有一定年限,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入官的谓之拔萃。及第:考试中选。

[6] 校书郎:官名,掌管校订中秘书(内府藏书)。

[7]求:寻找。假:借。

[8] 常乐里:在原长安城朱雀街东第五街道政坊南。故:指已死亡。关相国:即关播,字务元,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拜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故称他为相国。

[9] 履:步行,散步。履及犹言涉足,走到。隅:角落。

[10] 斯:此。指“亭之东南隅”。

[11] 殄(tian)瘁:残毁。

[12] 捐馆:古代谓人死亡的婉称。捐:抛弃。馆:馆舍,居所。

[13] 篚篚(fei)者:指编制竹器的人。能:形方而上有圆盖的盛物竹器。

[14] 彗:扫帚。刈(yi):割。

[15] 刑余:指砍伐残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百:此指百株。

[16] 菶(beng)沪茸(rong):茂盛的样子。荟郁:萦密的样子。

[17] 芟(shan):割草。蘙(yi)荟:杂草丛生的样子。

[18]粪壤:脏土。疏:松土。封:培土。

[19] 感遇:感激恩遇,意谓遇到知己。

[20] 自异:自以为不同一般,异:与众不同。

解读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和赞赏。本文因故相关播旧宅庭院中丛竹的荣枯兴衰引发感触而作。作者由竹及人,赞竹“有似于贤”,旨在说明:“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表达了渴望执政者能识贤、用贤的企盼。竹本植物,似与人无关,但在作者看来,其品性节操皆似贤。以竹喻人,推物及人,以人为本,无疑是人文精神的闪光。

文章以“记”为题,实则记、论结合而以论为主。记叙简明清丽,议论剀切中肯;富于哲理,启人深省。

话题

1.在房舍四周种竹除能励人德行外,于家居生活有何意义?

2.本文与韩愈《马说》有何相似之处?

3.能否对所学的以物喻人的古代散文作一个归纳总结?

相关索引资料

魏晋南北朝竹文化的拓展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认为,中国的文明是“竹子的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或用具,而且渗透到宗教、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宗教意识、审美情感和人格理想。

竹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对竹的加工深度和利用广度大为提高,而且表现在竹在象征、传导、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观念、理想等方面更为细化、专化与完整。面对着江南秀丽的山川和丛丛修竹,南朝的文人学士们赏竹、赞竹、咏竹之风日盛一日,继晋朝玄学家郭璞的《山海经图赞·桃枝》之后,出现了王羲之的《筇竹杖帖》、戴逵的《松竹赞》等一批描写竹之特性的辞赋。至南齐,随着山水诗的成熟,咏竹诗开始大量涌现,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著名的山水诗人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等便是其代表,开创了咏竹诗这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门类。

同类推荐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热门推荐
  •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霸剑神尊

    霸剑神尊

    万古神庭,惊世一战,准圣陨落,神道崩离,万界重铸,暗涌激流……一块神秘的黑色木牌,一个本该湮灭在惊天剑阵的仙帝……看少年江晨,如何凭借仙帝的记忆,伏异兽,执神剑,与无数灼目天才争锋,以强悍之姿一步步逆天而上,开仙立道,化神通圣,铸就一卷热血澎湃的神尊史书。书友群:93920370(非霸剑神尊读者勿加,作者在群里,欢迎加群交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王的宠妃

    妖王的宠妃

    他绝美,温柔,却又神秘,身上总有淡淡的花香。她清秀可爱,外表看似坚强,内心却有无人知晓的脆弱,除了他之外……命运为何如此安排?为何让她知道,她与他本是错误?残酷的现实,她该如何面对?他们之间的感情又该如何收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总裁的明星老婆

    豪门总裁的明星老婆

    他是站在世界顶峰的霸主,国际排名前三的商业总裁,他冷漠无情残忍霸道,却对她宠爱无边,“夜凌梦,你想要的我都会为你实现。”“你想要当明星?那就开家娱乐公司。”“不想有绯闻?那就结婚。”她是父亲第一任妻子的第一个孩子,是名副其实的豪门千金,却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生活所迫她进入了娱乐圈,不相信爱情的她,却遇到了那个冷漠霸道的男人、一生的挚爱,“我爱你,也奢望你能爱我。”且看豪门总裁与明星千金的的痴缠爱恋~第一次写文,亲们请多支持!^_*哥们,还用淘宝体呐?!偶呢意-_-#
  • 红楼新梦

    红楼新梦

    推文《红楼之禛情凝黛》万年前,他是上古龙神。独立三界之外,寂寞如雪。她是女娲之泪,慈泽众生,倾心相伴。千年前,他是神魔之主,半腔心血只为助她凝魂重生。她是灵河仙草,一片芳心难忘滴血之恩。今生,他注定是那人中之龙,坐拥江山俯视众生。她便要做那九天之凤,不为人间荣华,只愿与他比翼齐飞!》》》》》》》》》》》》》》》》》》》》》》》》》》》》》本为还恩而来,今生注定,泪尽身死。众海之王,九天龙神。只因一见倾心,誓要逆天改命。本来想写雍正的,可是看了黛玉配雍正,再配乾隆,我可怜的小心脏承受不了了。还是北静王吧。...................................推文《红楼之禛情凝黛》
  •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本书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家庭、个人财产进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成为理财高手,从理财观念、理财规划、理财工具三个方面人手,将家庭、个人理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相关案例,由浅入深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具有知识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是家庭和个人理财的指南。
  • 妃子美人谋

    妃子美人谋

    她是大汉权臣的独女,原本有一个幸福家,却因朝廷的权势争斗,悲失双亲。她本应有一段完美的婚姻,爱情,却也因权势的纷争失去了他。于是她开始恨了,心变的薄凉。进宫,报仇。勾心斗角都算不了什么,就算死了也无所畏惧。她要用仇人的鲜血来祭奠是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