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雅奴斯·包恩的生活过得不坏!当他满六十岁时,人们把他弹钢琴的薪水提高了一倍。人们已经在说,他可以得到照顾,不必天天背着邮袋跋涉四五哩路——那时,他就可以专心从事艺术了。据说有一位议员很关心这个问题。他正在为雅奴斯争取少数的国家津贴—本来也应该采取点措施了。不过命运对雅奴斯作了另外的安排。
教区的教堂夏天动工安设暖气装置,等到装好使用时,雅奴斯的风琴出了毛病,不听它的专家的话了。情况变得越来越坏,雅奴斯最后断定,风琴需要重新调音。这位老音乐家大胆地动手了。白天他照常递送邮件,夜里睡在教堂冰冷的阁楼上,修理他心爱的乐器。
那是十二月里,风雪交加,严寒透骨。大家为年老的雅奴斯担心,怕他在教堂的阁楼上冻坏。但另一方面呢,圣诞节就快到来,教徒们又不愿意在过节的时候听不到美妙的琴声。
老头子答应在圣诞节前夕完工,而且实现了他的诺言。他一连三个星期每天夜里都在风琴旁边忙碌着,一到天明又背起邮袋,走上那遍地积雪的小路。人们问他在阁楼上是不是会冻坏,他总是回答:“没什么,我不冷。”
可是当风琴完工的时候,雅奴斯发起高烧来了。他不得不离开教堂回家,躺在床上。他得了肺炎。
他心爱的风琴弹出来的声音比从前更美妙了。从雅奴斯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感到胜利的快乐,但不久,他就说起呓语来了,眼神也模糊了。他在谚语中好像还在不断地工作。
临终的一天,雅奴斯的神志清醒过来了。他想起床去检查一下风琴的声音调整得好不好。
“用不着了,老爷子,”他的老婆说,“教堂里的新教师已经试过琴了。他答应在你安葬时弹奏……”
这时雅奴斯?包恩才安了心,永远闭上了眼睛。
孙以茀译
解读
尽管生与死是一个严肃问题,而且每一种死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本文作者却采用了“冷冷”的笔调,平静地叙述了包恩父子间的两场死亡,把深深的悲悯隐含于事件本身之中。事实本身的言说,胜过无穷的议论以及低劣作家的长篇饶舌。贯穿于两代人之间的悲剧,是以对音乐的热爱与坚贞追求而引起的,并也正是在这里得到意义升华的。芸芸众生麻木地生麻木地死,他们并不能体会到这种“至死不渝”的爱的魅力以及毁灭的悲哀。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首先从手法上就暗示了这一点:人们司空见惯了现实中美的毁灭,还有多少人会激愤,或者保有激愤的心情呢?作者是在用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看着包恩父子的生与死。
包恩的死让人感到切肤之痛,愤恨中又带着无奈。由无比热爱音乐到恨透音乐,由与儿子经常一起演出到“任何时候都不准他的儿子想到音乐上去”,包恩前后发生了截然变化,可见他心中伤痛的巨大与绝望的至深。而作者对其原因的描写仅仅一句话,“看到一本新创作的乐谱,他发现就是他自己送到首都去的那些曲子”,但是这对包恩的伤害无比巨大,因为他对艺术爱得那样深沉。“著名作曲家”是丑陋的,而更丑陋的是他代表的统治阶层,是他们毁灭并侮辱了民间的艺术追求者。包恩在“偷偷”听儿子们演奏的夜里死了,艺术仍然顽强地留在他的心里。接下来,作者意味深长地写了一句话,“我几乎已经忘记这段故事了”,这无疑映射着整个社会的冷漠与集体记忆的丧失。“上面覆盖了无数后来的事件和体验”,可见如此的毁灭仍然在进行着,这就是雅奴斯的命运。
与包恩相比,雅奴斯的死似乎显得温情得多,但这只是它的表面现象,可以说雅奴斯之死更是一种不动声色、不见血泪的毁灭,正如作者开篇所说,“仍旧不得不牺牲在最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残酷压迫下,难道这不令人悲痛吗?”雅奴斯朴实、勤劳,热爱着音乐,但仍然每天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作者却用讽刺的笔调写他过得不坏,而且“据说”有议员,这种政府的象征,也在关心这个问题。现实中,雅奴斯却在严寒中修理他心爱的乐器,而且在病中“感到胜利的快乐”,最后因为肺炎死去。雅奴斯的死是一种看不出凶手的死,因而更见出可怕!凶手就是整个社会,但是它隐蔽了起来。我们并不缺少天才,而是缺少一个让天才成长的环境,这是人们不得不郑重思考的问题。许多人往往忽视了雅奴斯死的意义,这却是作者在前后部分的推进和对比中用笔更重的地方。包恩父子都让人陷入悲哀与怜悯,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
话题
1.包恩父子的死都同时伴随着对音乐的铭骨热爱,那么两者的死在本质上有何区别?雅奴斯的死说明了什么?
2.在作者叙述的平静中,蕴含,什么样的情感?这种艺术手法的好处在本文什么地方体现出来?
祖关资料索引
1.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普通人狄蒂》(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这三部曲围绕着马克思主义者莫尔顿和机会主义者贝莱这两个中心人物的活动亩展开。第一部《征服者贝莱》包括四卷,第一卷《童年》和第二卷《学徒生活》以贝莱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丹麦城乡劳动者在七八十年代的贫困生活;第三卷《伟大的斗争》和第四卷《黎明》,以贝莱成为工人领袖并蜕化为机会主义者的过程作线索,描写丹麦无产阶级在九十年代的英勇的罢工斗争和此后机会主义思潮在丹麦的泛滥。
http://www.chinawriter.org/wszl/ouzhou/oz044.asp(中国作家网文学史料)
2.《外国散文名篇鉴赏》,陈慧君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http://grzy.ayinfo.ha.cn/hxj/sccs/waiguo/001.htm(外国诗词常识)
赫里斯多·斯米尔宁斯基
1898-1923保加利亚诗人。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当过扭里、工人。曾在中等技校、军官学枚和大学读过书,但都未期满结业就放弃了。1921年,加入保加利亚共产党,担任过《红笑》、《青年》、《人民军》等报刊的编辑。由于贫困与劳累,他染上肺病,不幸过早去世,但留下了500多首诗歌和讽刺散文,生要有《城市的孩子》、《维苏威尔的基动》、《我们》和《奴隶的春天》等.主要收在《总有一天》、《冬夜》、《政治的冬天》、《会议流行病》等多种作品集里。季米特洛夫称他为“保加利亚的马雅可夫斯基”。《未脚的孩子》选自《斯米尔宁斯基诗文亲》。
赤脚的孩子
黄昏了。慢慢地,像是偷偷走着地,紫丁香色的阴影落了下来,罩着森林。巨大的日轮在黄金和暗红的血的急流中快烧着了。大路像是死了的灰色的蛇,在静下的田野里躺着。看哪,那些赤脚的来了。三个,四个,六个。拖着装满了木柴和枯枝的小车,他们绷紧了他们的年轻的身体上的筋肉。帽檐撕破了的帽子,打着黑色的补钉的灰色的裤子,他们的血管—紧张得像船上的桅索一样。额上流着汗。城市又那么远!幼小的奴隶们,在你们的穷苦的羁扼之下,孩子们眼睛里燃烧着老人的安静的悲哀,城市很远!很远!许多写意的人要在你们身边走过,他们的汽车都要在你们身边开过去,他们一生中从来不曾尝过苦难的杯子——他们,使你们受苦的他们。他们知道什么?在佳姆-戈利雅(1)的大饭店里,音乐队奏着乐,在别墅里,那么舒服,又那么开心!饥饿这黑鬼并不向那里伸手。烦恼也不在那里织着涂胶的网。他们知道什么?……
“妈妈,这些孩子为什么拖着车子?”一个在汽车里的小小的写意的人问着。
“已经是冬天了,他们拖木柴去。”
“他们不觉得太重吗?”
“不,亲爱的,他们已经弄惯了。”
那些赤脚的停下了,喘着气,满脸怨恨地望着,又拖起了他们的小车。他们用袖子揩去额上的汗,脏黑的脖子上的血管涨大了,又向前步去。一阵阵的灰土掩盖了他们,像生命一样灰色的、窒息的灰土……在第二辆车子的木柴上,坐着一个小小的助手—蓝眼睛的小姑娘。血,暗红的血迹,在她的小脚上凝结了。但是,她只望望天,望望田野,微笑着,你对谁笑,金发的小奴隶呀?对苦难……对你的雪白的、天真的灵魂,你笑着。你的青春用了温柔的,天鹅绒一样的眼睛望着。可是明天?明天,生命的灰色的急流就卷去了你的青春,也一样卷去了你的微笑。而且,拖着小车,这里看到黑暗的苦难,那里看到虚荣和永远的欢乐,你就不再微笑了。阴影要罩上你的天真的脸,湿润的眼睛要露出仇恨,你就跟着你的褴褛的哥哥们,举起了你的小小的、黑黑的、握得紧紧的拳头:
“两个世界!一个是多余的!”
孙用译
[1]佳姆-戈利雅:以前的贵族区,在索非亚附近。
解读
本文用浓烈而且具有强烈对比性的绘画色彩来描绘下层苦难孩子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与不平。正如张丽所评价的那样,“作者不仅用了俄国画家列宾在《伏尔加河的纤夫》中运用的逼真刻画手法,而且还注意了荷兰画家伦勃朗式的色彩对比效果”。(《外国散文名篇选读》,周红兴主编,作家出版社,1986年)文章一开始就用了“紫丁香色”、“黄金”、“暗红”、“灰色”等色调来渲染气氛,烘托赤脚孩子的悲惨出场。紧接着用快速而准确的笔调刻画了孩子的形象,以及蓝眼睛的天真小姑娘,这都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艺术功力。
文中最突出的是几组紧张的对比。首先,拉木柴的赤脚孩子与他们身边“写意”的、坐着汽车呼啸而过的、在大饭店“开心”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一面是挣扎在“穷苦的羁轭之下”,一面却是“一生中从来不曾尝过苦难的杯子”;然后推进一步,与汽车里的孩子进行对比。“小小的写意的人”还带着儿童的好奇,但是他不会理解赤脚孩子的苦难。
母亲的回答,“不,亲爱的,他们已经弄惯了”,从小就开始扭曲一个幼小的心灵,这种毒害更为可怕,这将一代一代繁殖人性的罪恶!再接下来,作者通过蓝眼睛小姑娘的美丽、纯洁,如同一朵苦难中开放的无名小花,来与她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形成对比,并且又呼应了前面拉木柴的一群赤脚孩子的生活,并且也与“小小的写意的人”的好奇形成对照。小姑娘的“对你雪白的、天真的灵魂”微笑,使人更觉得这种生活里的悲哀。美的毁灭,更显出悲剧的沉重。那么在这世态里,又有多少这么美丽得让人心痛的小女孩呢,她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无疑是一种沉痛的追问。但是作者毕竟是乐观的,他把全文推向了一个带有亮色的结尾,赤脚小孩会举起拳头:“两个世界!一个是多余的!”同样,这一口号与前面“孩子们眼睛里燃烧着老人安静的悲哀”,又再次构成强烈对比,两处的精神状态应是相反的。而现实中更多的是年纪小小的孩子眼里含着老人的悲哀,让人欲哭无泪。
话题
1.为什么赤脚孩子的眼睛里燃烧的是老人安静的悲哀?“老人安静的悲哀”究竟意味.什么?
2.柴车上的蓝眼睛小姑娘与汽车里“小小的写意的人”有何区别?这反映出人类怎样的悲剧性问题?
3.“两个世界”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又毕竟存在于一个世界。为什么说“一个是多余的”,“多余”在现实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祖关资料索引
1.他(斯米尔宁斯基)早期(1915-1919)主要写作一些轻松幽默的诗,多少受当时流行的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其中有的也反映了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1920年后开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尖锐的社会矛盾。组诗《城市的孩子》(1921)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而在《维苏威的暴动》(1920),《我们》(1920),《奴隶的春天》(1921)等诗中,则揭露了剥削者的荒淫腐朽,同时也歌颂了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反抗精神。
诗人坚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日子必然到来,他把第一部诗集取名《总有一天》(1922)就表明了他的这种信念。他还有许多诗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与被压迫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先驱和英雄,如《莫斯科》、《在狂风里》(1921),《约翰》(1921),《德雷克留兹之死》(1922),《罗莎?卢森堡》(1923)等。此外,他的讽刺小品,如《里拉失火》(1922),《楼梯的故事》(1923),《你没有发言权》等,鞭挞和嘲笑了反动政客、暴发户、投机商、变节分子、政治阴谋家等。http://poet-ic.ayinfo.cn/srjj/waiguo2/bjly.htm(中国诗词网,诗人简介)
2.《外国散文名篇选读》,周红兴主编,作家出版社,1986年。
约翰·亨利·纽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