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不解何意,探春解释道:“这都是我好不容易攒下的,我走了,你好好扶持着环兄弟读书上进,到时考个一官半职的,你脸上也有光,太太也不敢怎么着你。这些东西,等环兄弟大了,交给他,让他带着姨娘出去单住。”
赵姨娘不想探春有这等胸襟,后悔当初不该那样为难她,只是现如今探春远嫁,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她一样,不觉心酸难过,哽咽着不敢放声儿。贾环也自伤心,哭道:“三姐姐是个巾帼,环儿要是有一分三姐姐的才情,也不至于让母亲和姐姐受委屈。”
探春摸着贾环的头,也不觉泪流满面,道:“环兄弟知道这些就好,以后要好好用功读书才是。你比不得宝玉,他有老太太和太太护着,谁能拿他怎么样?只是如此下去,迟早也是要出事的。环兄弟只记住姐姐今天的这番话就行了。”
说完,探春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赵姨娘叩了三个头,慌得赵姨娘忙去拉她,口里说着:“姑娘快起来,这可使不得。”
探春哭道:“这么多年,我都不敢叫你一声娘,如今,女儿要走了,就喊你一声吧。”
赵姨娘流着泪点头,探春终于喊道:“娘,您多保重!”娘儿三个又抱头痛哭起来。
过了几天,探春就要上路了,看着大观园中昔日的姐妹一个个的嫁了,探春心中着实感伤,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哭出来。
众人送探春直到大门,探春给贾母和王夫人行礼拜别,大家方看着她上轿启程。探春坐在轿里想着:“姐妹们都走了,二姐姐嫁了一个不着调的人,前些日子还回来哭诉,也不知道这会子怎么样了。云妹妹听说也议了亲,过不了几天也要嫁过去了。宝姐姐倒是个省事的,嫁给了二哥哥。只是苦了林姐姐,那样的一个人,却受了老太太和太太的算计,就那么给打发了,依着她的性子,不知能不能熬过去。自己也就要离别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她们一面。”
想罢姐妹,探春又想自己的夫婿:“也不知道父亲为我找了个什么样的人家,那夫婿什么样子。要是也像二姐姐那样,到时我靠谁去?纵有一身的本事,我也逃脱不了那样的牢笼啊。”
一路上,昼行夜歇,及至到了贾政任上,贾政也不管探春的嫁妆有多少,自遣人把探春送到了夫家。
黛玉那天晚上从湖边匆匆跑回屋里,思量了一番,心中是五味杂陈,索性不去多想。后来宽衣睡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荷包不见了,黛玉开始着急起来。
这个荷包乃是她亲手所绣,上面缀有黛玉名字中的一个字“黛”,想着要是被人捡了去可就不太好了。只是现今已近深夜,一个孤单的女子又怎好再去湖边?只好等第二天天亮再作打算了。
黛玉一夜也没睡踏实,第二日早早醒来,匆忙洗了把脸,略拢了下头发,就来到昨日待过的湖边。找了半天,连草丛都细细扒开了,哪有荷包的影子!黛玉急出满身汗,寻思了半天,也不得法,只好回去了。
那日黛玉在湖边遇见的人正是北静王水溶,见自己出现惊走了佳人,懊恼不已,站在那儿出了一回神,刚想抬脚回屋,哪知脚上忽然踢到一个软乎乎的东西,映着月色低头一看,像是一个荷包,于是随手捡了起来,嘴角不禁噙了一抹笑意。
回到房里,水溶就着灯光仔细端详这个荷包,只见这是一个女子所佩戴的,做工精细,上绣着几杆翠竹,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还有一个线秀的小字“黛”,看来这就是方才那女子的闺名了,水溶不动声色地把这个荷包收到袖里。
盛夏的酷暑自来就是难熬的,黛玉一个夏天也不怎么出门,只在屋里做一些针黹。以前在贾府,因为身子弱,一年到头也拿不了几天针,每日都是以书为伴,再闷了,还可找些姐妹解闷。
现在王府,除了认识王妃,其他的也没说得上话的,况且来的时候,周瑞家的什么也不让带,自己的书籍全都留在了贾府,只好做些针线打发日子了。自那晚有人在湖边偷听,黛玉也不敢再去那个地方了。一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黛玉每天看着院中的梧桐叶子一片片的落下,心里感叹着秋天还是来了,想着自家正同这梧桐落叶一样,孤独飘零,又生了许多愁绪。一场细雨飘过,黛玉只觉早上起来冷飕飕的了,只好多加了一件衣服。幸亏王妃倒是个良善的,见黛玉只身一人,早就打发人送来了厚衣裳,黛玉在心下默念着她的好。
转眼到了中秋,王府中的人开始忙碌起来,黛玉的两个小丫头也兴头起来,她俩碍于王妃的威严,不再像以前那样拿大,只是黛玉也不十分的使唤她们,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动手了。
一大早,王妃就遣人送来月饼、干果等各样吃食,就和王爷到宫里去了。黛玉也不甚在意,只觉这种喜庆的日子和自己无关,只闷在屋里做针线。两个丫头更是坐不住了,傍黑的时分就不见了影,黛玉也不去理会。
及至月亮升上来,黛玉来到屋外站着赏了一回月,只见月亮还不到柳梢头,大大圆圆的,像个胖娃娃。想着以前中秋的时候,总是随着贾母她们在园子里过,那年还和湘云联了一夜的诗。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哪里还能再见当年的情景!
黛玉不禁悲从中来。自从重生后,黛玉的性情就坚强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就哭。只是今晚的月亮又勾起了黛玉的思绪,想着爹娘早死,自己孤零零的一个,落到这种地步,由不得跪在地上,撮土为炉,插木为香,对着月亮祭拜了爹娘,心里祈祷着:“爹,娘,请你们在天上保佑女儿吧。女儿什么苦都能吃,只求能活出个样子,不枉父母生养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