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900000003

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

在湘湘的哭闹下,妈妈最后只好把湘湘挑的所有蛋糕买回家。

很多父母和湘湘的妈妈一样无助,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哭闹,吸引了周围人目光的时候,更让我们感到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妥协,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我们很自信地以为,我们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孩子才是最善于观察的,他们熟知大人的心理,在第一次哭闹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孩子便懂得,原来用这个办法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间长了,哭闹就成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平时运用自如的能够如愿以偿的法宝,不论在家里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外出,他们都能通过哭闹使自己得逞。

还有的孩子通过不停的哭闹来控制父母,他们学会了哼哼唧唧、低声抽泣,依赖别人,做家中永远的“宝宝”,他们通过控制父母找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哭闹能帮助孩子要到他们想要的,因为他们一哭闹,大人就要哄他们、安慰他们,并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对孩子来说,能激怒大人,让他们烦躁并最终屈服是一件很有趣味,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们还天真地以为,孩子哭闹就是要点儿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小看孩子的哭闹,这只是孩子施展计谋的第一步,它很可能会升级为顶嘴、争吵和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

当把哭闹当成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会持续不断地采用它。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必须狠下心来,让他意识到:无论怎么哭闹,都不能左右任何事,都是彻底无效的。

我们以为电视、广告给了孩子很大的诱惑,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有难度。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打败媒体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当孩子因为要一件东西而哭闹时,我们要果断地告诉他:“当你哭闹着要这要那时,即使是合理的,我也不会买给你。”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对孩子灌输这样的教育并付诸实践后,孩子就会慢慢改掉哭闹的习惯。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周围人的目光,克服气氛的尴尬,不去制止和说教,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教育,也不要表现得很愤怒,只要坚定地把孩子带回家就可以了。回到家,也不说教,只管去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也就是不需要孩子参与进来的事。孩子受到了冷落,就会知道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被排除在外。

孩子在家里哭闹,我们应该让他们感觉自己被忽略,不要和他们说话,不仅如此,也不要用眼光和表情等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如果我们不和孩子说话,但瞥孩子一眼或者皱一下眉等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关注他,他会因此哭闹得更厉害,以此来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他会凭着我们一点点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哭闹的表演是否成功。这样下去,哭闹会更加难以纠正。因此,我们必须要一言不发,并且毫无表情地做自己的事情。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认为哭闹可以左右一些事情并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是孩子实现自我的手段。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要采取方法纠正孩子哭闹的毛病,让他们用正常的方式去找到自我。

让“不要”远离你

2~4岁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怯、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在超市里,3岁的朵朵在里面跑东跑西,闹得妈妈很是心烦,妈妈大声地训斥她:“不要乱跑!”

饭桌上,3岁半的皮皮总是不好好吃饭,吃几口就去玩他的玩具,无论妈妈怎么说他都不听,爸爸冲皮皮吼道:“不要玩了!”

滔滔跟着妈妈出去,过马路的时候淘气的滔滔不好好走人行横道,挣开妈妈的手跑到马路中间去,妈妈急得大喊:“不要在马路中间走!”

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小米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饼干,爸爸回来看见了,对小米说:“不要吃那么多饼干!”

冬天的早晨,爱美的萱萱在衣服外面套上了一件蓬蓬纱的裙子,当她走出来的时候,妈妈大声告诉她:“不要这么穿!”

……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事,而不喜欢受大人的约束。孩子的“离经叛道”经常惹得大人对他们大吼:“不要……”孩子对我们的阻止又是什么态度呢?从父母反反复复说“不要”的情况来看,效果几乎等于零。

我们内心有很多不解:为什么越说“不要”,孩子往往偏“要”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

3岁孩子的行动已经能够独立,他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他们有强烈脱离父母的愿望,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尝试一下。听到大人说“不要”,就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本能的反抗,他们反抗权威、反抗控制、反抗命令,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或者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个原因,请您现在按照我说的做:请闭上眼睛,听我说,不要想老虎,不要想东北虎,也不要想华南虎,不要想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当我跟你说“不要想老虎”的时候,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老虎?当初我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老虎。相信您也是的。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都不接受否定的词汇,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潜意识越会告诉你“要做”。成人都如此,何况孩子呢?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接受我们的指令,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的。

◎让“不要”远离孩子,对孩子多说肯定句

每当我们想对孩子说“不要”时,我们先要提醒自己:我这样的说法会有意义和作用吗?然后,态度和蔼、语气坚定地告诉孩子“要……”比如:

我们对着在超市里乱跑的朵朵说:“跟在妈妈的手推车后面走。”

对不好好吃饭的皮皮说:“好好吃饭,一会儿妈妈收拾了就没饭吃了。”

对不好好走路的滔滔说:“跟在妈妈身边,要走人行横道。”

对饭前吃很多饼干的小米说:“先去洗洗手,等着妈妈做熟饭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可以多做几个练习,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说才会使孩子听进去。

“不要打小妹妹!”

“不要总是开关电灯!”

“不要爬到窗户上去!”

“不要动,你会把碗摔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否定句换成肯定句,可以这样说:

“你可以轻轻地摸摸小妹妹。”

“谢谢你帮我们打开电灯,这样我们就能看清了。”

“到这里来玩,这里宽敞多了。”

“小心拿着,轻轻地放到桌子上。”

当然,这些答案只是提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出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让孩子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如果用肯定的语气同孩子说话,就会得到不同于以往的回应,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就不会处处和我们作对,他们似乎变得很顺从。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尊重,我们不是命令、限制他们的行动,而是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家里也不会再“狼烟四起”,气氛会变得更加平静和谐。改变说话的方式,让“不要”远离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提醒: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们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仅仅告诉孩子:“你不要做……”他就会感到迷惑和失望,会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给他们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让3岁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建议,他(她)选择

让孩子作选择。不管是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一种参与感,让他知道大人尊重、考虑、重视他的需求。我们大人都愿意得到这样待遇,孩子也不例外。

——苏?比弗《3岁孩子总是对着干,妈妈怎么办》

一位心理学家去一所中学就中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有150名学生,心理学家问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一时又解决不了,你该怎么办?”令心理学家没有想到的是,这150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找父母解决了。”没有一名学生回答有困难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去求助于父母。当心理学家问他们将来有什么理想或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时,大约有70%的学生回答:“要回家问了父母才能知道。”

作完调查,这位心理学家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非常忧虑地说,孩子缺乏自主性,对自我意识在选择中的重要性的麻木和轻视,已经是当代一些青少年综合素质中不容忽视的弱项。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有客人到家里做客,饭桌上,家中3岁的孩子不肯喝牛奶,闹着非要喝大人喝的碳酸饮料。相信大家都见过类似的场面。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做呢?

你可能因为有客人在,怕难堪,图省事,为了息事宁人,而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也可能哄骗孩子:“把牛奶喝了,明天妈妈带你去超市,给你买玩具。”你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打算兑现;你还可能对客人苦笑一下,把孩子带走:“这孩子!真不懂事。走,妈妈带你出去玩一会儿。”然后把哭闹的孩子带出去;你还可能训斥孩子:“不许喝,小孩就得喝牛奶,别以为有客人在我就迁就你!住嘴!别哭了!再哭我……”你还可能对孩子讲很多道理,告诉孩子牛奶多么有营养,碳酸饮料会影响孩子长身体,等等。

最后,孩子从我们的反应中学到了什么?孩子知道:我没有选择权,大人才能控制我的一切。下面的事例很好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凡事都依靠父母去解决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自主选择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于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做主,不管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们一种参与感,他们作出了选择,会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心理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可是,我们很容易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我们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包括上哪个幼儿园,报什么兴趣班,上哪个小学,上哪个中学,上哪个大学,甚至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我们都要安排好,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从小按照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长,而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兴趣、意愿和基本素质,更不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决定代替孩子的决定。当孩子有不满情绪时,我们要么用权威,要么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是过来人,比你懂,听我们的,没错。”我们就这样打着“爱的旗号”,无情地把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或者变得非常叛逆。

另外,我们与孩子沟通不注意方式方法,要么迁就纵容孩子,要么训斥责骂孩子,要么哄骗孩子,要么回避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听话”,“听话”就是让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和意愿,这样就导致孩子一次次失去了选择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机会。

◎要明白为什么让孩子选择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他们完全依靠大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他们慢慢有了自我意识,说出“不”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用“不”来脱离和父母的连接,表达自己的喜好。这时候,让孩子学会选择,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更快地学会自立,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从选择中得到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提建议,孩子作选择

接着我们前面提到的事例,我们提到的那几种情况,是我们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而这个事例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我们来看看美国父亲是如何做的呢?

同类推荐
  • 医学密码(走进科学)

    医学密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长大有意思

    长大有意思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郁雨君小说和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随心所欲地顾盼和表现周围的青春男女,同时也在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
  •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本书讲述了“狼孩”毛格利和其他几种动物的惊险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毛格利,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赫拉等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本书对青少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个性、提高素质大有裨益。
  •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大象巴巴全集

    大象巴巴全集

    世界上最早的绘本寓言故事的重新演绎,让经典再现经典。布吕诺夫编 著的《大象巴巴全集》完整收录了“巴巴之父”让·德·布吕诺夫原创的六 个经典故事:“巴巴的故事”、“巴巴的旅行”、“国王巴巴”、“巴巴和 猴子泽菲尔”、“巴巴和他的孩子们”以及“巴巴和圣诞老人”。小象巴巴 ,妻子西莱斯特,三个孩子弗洛拉、波姆和亚历山大,以及朋友亚瑟和小猴 子泽菲尔……它们以及它们的故事已经成为全世界孩子的最爱,伴随着他们 进入甜美的梦乡。阅读《大象巴巴全集》,你会有置身动漫之中的感觉—— 童话中有图画,图画中有童话,恰如观赏鲜活、生动的动画片,领略大象巴 巴生活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热门推荐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我为球狂

    我为球狂

    这是继畅销80万册的小说《我为歌狂》、《我为画狂》之后,再度隆重推出的一部火爆的青春校园小说《我为球狂》,延续畅销80万册的销售记录,中国第一部校园即时读本,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故事,星城高中的足球王子杨奔奔VS篮球帅哥张欧杰,到底谁是强中强?还有活泼靓丽的艺术队队长苏画画,温柔婉约的美女班长舒婷婷,闪动着友谊、情感、梦想的时代之歌,让您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群年轻人身上跳跃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吓?!十六岁生日拜染血樱花所赐很不华丽地穿越了?啊哈?!这个世界对鬼族的定义就是黑色头发紫色眼睛?于是眼前的美少年是要替天行道灭了她吗?一只美人+一只帅锅+一只鬼族+一只狐狸=华丽丽妖孽四人组?她才不是鬼族!她是千夕家第七十七代阴阳师!因此邂逅……妖孽无数?“呜呜呜……爷爷我要回家!”【轻喜+温馨+奇幻+HappyEnd……】
  • 娘子驾到:假面王爷傻傻妃

    娘子驾到:假面王爷傻傻妃

    (温馨提醒:本文是轻松小白文,不喜慎入。)她相府三小姐从小痴傻,空有倾城之姿,有人避她如蛇蝎,也有人把她当作乐子。当她把扑倒在地的五王爷压在她身下的那一刻,五王爷毫不怜香惜玉就是一脚,断送了她的小命。再次睁开双眸她已不再是她,看她如何大放异彩。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陷仙

    陷仙

    ,造就万物。他们排除险阻,混沌初开,始生阴阳,与天抗命,阴阳平衡,千万生灵莫不想打破枷锁,寿与天齐。一位少年伴随着亲情,天地无情,逆天者无不千难万险,友情,终有一些大毅力,大智慧之生物,爱情,力求逆天改命,魂飞魄散。乃天地坚守规则。然,看他如何踏上巅峰
  •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一个精密的惊天大谋上古时期便已播下种子,有人想要谋天、谋地、谋众生,于是便有另外的人也播下种子,真水、离火、青莲,图谋对抗那人,就有了这个故事。本书极为缓慢、情节极为悠长,是由若干个主线连贯的故事构成,每一卷都可作为单独的情节,而放在一起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说实话,点开本书,能看完2W字,你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能看完10W字,你就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能看完30W字,你就是一个毅力坚韧的人;而能看完一卷接着再看下去,那么恭喜道友,你堪称逆天的存在;可要是能一直追着看,看到本书完本,大师!你可以直接白日飞升了,不要留在地球让我们这些凡人自卑了!!PS:说这是一本男性看的仙侠书,我反倒觉得是一本适合内心极为细腻、情感极其丰富、有些阅历的女性慢慢读的一本书。仙不仅仅是仙,首先是人;剑不仅仅是剑,主要在心;天下不仅仅是天下,其实就是滚滚红尘;人在红尘、仙也是在红尘,虽然未必是一个红尘。。。。。。
  • 状元王妃

    状元王妃

    从皇宫到官场,让她懂得什么是真爱。王妃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却让她分身乏术、难以招架,她遇上了一个让她又气又恼的书虫。让她慢慢地明白了思念这回事。从王府到皇宫,而她会以悲剧或喜剧来结束这身不由己的双重身份呢?--情节虚构,从江湖到王府,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