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900000002

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

家里有个“小魔头”

儿童出生时,儿童的意识是混沌的、万物浑然一体的,要从这样一个汪洋大海中脱离出来,是自我分离和发现自我的过程。分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我们常听到年轻的妈妈抱怨,孩子到了两岁多,越来越不好带了。自家的孩子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小魔头”,孩子只要不睡觉,就会天上地下的又跳又蹦。不是骑个小板凳当火车开,就是爬到沙发底下去找不知什么时候丢进去的玩具,要不就爬到爷爷或爸爸的背上,把他们当马骑;再有可能就是用彩笔把雪白的墙涂花,拿着CD盘反复地插进CD机里,直到把盘划花;家里的水池子是他们的最爱,经常弄得满地是水,浑身透湿;阳台上爷爷种的花可遭了殃,经常被小家伙揪片叶子、掐朵花,爷爷奶奶一批评,他们还不服气,反而偷偷地掐得更多。给孩子洗手、洗脸,如果他不想洗,就给他洗不成,如果硬要给洗,他就咬他自己的手;自己做了“坏”事,还不让别人说,一说要么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滚,要么就大声说“不”来反抗。

我们经常纳闷,孩子到底是怎么啦?

◎是什么让孩子成了“小魔头”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发现自己同周围的世界是分离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悄无声息地萌发,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的掌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孩子的自主运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身心发展的趋势迅速上升。当他们具备独立行走的能力后,他们就开始挣脱父母的怀抱,憧憬着独“闯”天下。他们的好奇心也越随之越发的强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和喜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控制。随之而来的,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日益增多,他们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声地说出“不”,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们想尝试很多东西,他们反抗着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独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认为“幼儿不宜”的角落。在我们大人看来他们就是在搞“破坏”。

◎用爱和宽容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孩子满屋乱跑,到处“探索”,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要保护孩子,限制他们的行为,用好话或好东西诱惑孩子,企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声地训斥或用武力“征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敏感的心灵。我们强行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其实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变乖了、安静了,但是,我们却可能亲手“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或牛顿。

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在保护孩子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自由,或许孩子在我们的爱和包容之下,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爱孩子,就是给他们“当家做主”的机会,认同他们的行为,宽容他们的探索活动。比如,孩子要把新买的玩具跑车拆掉,我们一般会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当你看了这本书后,就应该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来,一个玩具汽车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如果我们家的“小魔头”的做法是合理的,比如孩子在墙上画画,可能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到了,我们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好画纸和画笔,或者把画纸贴到墙上,鼓励孩子在纸上画。

如果“小魔头”的行为预示着他们可能有危险,我们也应该避免当面斥责,因为孩子听不进反面的话,他们会用反抗或者报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欢摆弄刀具一类的东西,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开电视看他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带他出去玩儿,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壶,或者燃气灶的火,我们可以拿着他的手靠近,当他感到烫时,就会停止这些行为了。

有些“小魔头”很会搞恶作剧,他会一边做“坏”事,一边观察我们的反应,然后等着大人发作,他就会乐得边跑边逗大人。这时候,我们只要当做什么都没看见,他们就会觉得没趣,停止这些破坏行为。

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说“不”。当孩子的行为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或者会影响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不”,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学会遵从权威。但说“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别提醒:

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看大”,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也是今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尽量采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一旦我们约束过多,就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发展,将来可能会使他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会让孩子形成目中无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蒙台梭利

李女士的孩子3岁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表现常气得她火气很旺。她的孩子琳琳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多用手,少用嘴。如果在家里不如他的意,他就又哭又叫,在地上打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用牙咬、用手推、用脚踢。

王女士的孩子清清平时经常说“我讨厌你”“臭妈妈”之类的伤害妈妈的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就说“我打死你”。

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她的儿子昭昭学会了说谎,早餐的面包不想吃,就放到书包里,然后告诉妈妈“吃过了”;他不小心碰倒了茶几上的杯子,水洒了一地,他却说“不是我碰的”。

张女士发现,儿子田田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回家见到爷爷奶奶就喊“笨蛋”,张女士说他他根本不听。

妈妈总是问,孩子这是怎么啦?

◎孩子为什么没有一点儿是非观念

孩子在自我意识萌发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模仿时期,这是孩子领悟掌握了某种行为,通过不断重复,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时期。但是,周围环境里好的和坏的他们都一起学来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小,接触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的一些言谈举止、对事物的认识等就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表现。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是非观念,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不良的行为。当然,动画片上的一些行为也是儿童模仿的对象,比如男孩子喜欢模仿“奥特曼打怪兽”,他们会把见到的很多人都看做是“怪兽”去打。

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很难分辨事情的好坏,再加上这个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相应的活动能力也很强,他们会用很多精力努力维护着自我。他们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或者还不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他们也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会为了保护自我不被大人批评而说谎,拒绝别人友好的接近,等等。

◎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一般的表现就是批评、打骂,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模仿我们的做法,甚至激起孩子的反抗。所以,要切忌打骂孩子。打骂不仅会伤害孩子的皮肉,重要的是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明白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懂得孩子此刻正处于哪种心理敏感期。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张女士的儿子田田从幼儿园回来喊爷爷奶奶“笨蛋”,这是孩子到了“诅咒敏感期”,他们会用一些“强有力”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词的含义,但说出来,会让他们愉快。

另外,我们要向孩子说明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指出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的可行性办法。对孩子一些行为要具体分析,哪些行为属于孩子的淘气,哪些属于坏毛病。比如孩子拿着父母的鞋油在自己的布鞋上擦,我们就不能以为是孩子故意捣乱,而是认为他在模仿父母的行为,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孩子鞋油应该用在哪儿,怎么用。

◎保持理性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持理性,不要以为批评孩子就是教育孩子。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要想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理性地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经常推人、踢人,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现。孩子做了错事说谎、不承认,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喜欢推卸责任,抱怨指责,时常抱怨工作不好,抱怨同事和领导不近人情等。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洁身自好,理性客观,孩子自己就会学会判断是非。

其实,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对批评和强硬有明显的抗拒,所以,我们要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例如,毛毛家的小客人要玩他的玩具汽车,他们抢的时候把玩具拆散了。毛毛大哭不止,还用手打小客人。毛毛妈妈及时制止了毛毛的攻击行为,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

“玩具弄坏了,毛毛很难过,是吗?”

“玩具坏掉了,我难过,我难过!”毛毛在妈妈怀里哭声小了些。

“妈妈知道毛毛难过,毛毛难过……”妈妈嘴里一直说。

毛毛渐渐不哭了,从妈妈怀里起来,开始自己动手装玩具。妈妈也一起帮忙,终于把玩具装好了。

等客人走后,妈妈在和毛毛一起收拾玩具的时候,轻轻地对他说:“人不是用来打的。”毛毛说:“打人是不对的。”

此时孩子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特别提醒:

两三岁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差,但只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父母要记住:情绪处理好了,再指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是非。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

对待孩子哭闹的做法,我的建议是首先弄懂孩子为什么哭闹。在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眼泪背后,事实上显露出孩子心中的不安。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父母淡忘了孩子内心需求的一个警示。这本是父母的过错,孩子的哭闹正是对大人的提醒和惩罚。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冷漠地对待他们,将会刺伤他们稚嫩的心灵,让他们不安的情绪更加恶化。

——宋柘斌《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经常性地大哭大闹是不是经常让您烦躁不已?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哭闹,会让你内心紧张或是内心产生很大的挫败感?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所能做的,大多是生气、斥责、惩罚,但是,孩子会用更强烈的哭闹来回应我们,他们随时会用哭闹来挑战我们的极限,并努力地争取在和我们的拉锯战中占据上风。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大声的喊叫、刺耳的尖叫、撒泼打滚、低声的啜泣等这种强有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会觉得孩子一哭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经常被孩子哭闹弄得甘拜下风,缴械投降。

周末的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湘湘去蛋糕店,准备购买第二天的早餐。出发前,妈妈明确地告诉湘湘不可以要这要那。可一进蛋糕店,湘湘就在盛蛋糕的盒子里挑来挑去,找自己喜欢的口味的蛋糕。最后,湘湘挑了一大包放到妈妈的篮子里。妈妈不同意,要求他放回去,湘湘很坚决地说“不”。这令妈妈很恼火,把篮子里的蛋糕一股脑儿地放回盒子里。湘湘大声地哭起来。妈妈一见,赶紧拉湘湘回家。湘湘一屁股坐在地上,继续更大声地哭闹。

同类推荐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作品。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之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
  • 出语惊人

    出语惊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热门推荐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超级学习机

    超级学习机

    一块银色砖头从天外飞来,正好砸在张扬的头上!它的名字叫做:小霸王!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我家王妃超厉害

    我家王妃超厉害

    推荐小哥新书《豪门童养媳:hello,总裁大人》第一次见面,她彪悍强上邪魅王爷,吃干净不抹嘴,丢钱跑人!他千里追凶,咬死不放!“凤凌云,钱债肉偿。肉债,你打算怎么偿?”“不偿!”都说将军府五小姐,瘸子又废物,茹毛饮血,残忍毒辣。——他曰放屁!都夸上华大陆尊上,神秘又高贵,强悍无匹,惊才绝艳。——她说扯淡!不是冤家不聚头,一聚宠到没尽头~在高手遍地走,妖兽多如狗的地方,当天才穿越成废物,冷血瘸子杠上暴力邪王,强强互宠,谁与争锋?!金麟岂是池中物,一朝飞凤耀九天!【宠文+1V1+绝对身心纯+萌宠+傲娇男主】加量不加价~
  • 谁也骗不了你

    谁也骗不了你

    如果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学会永远不上当。一本帮你在第一时间快速而准确地识破谎言的书。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 假秀女爱上真王爷

    假秀女爱上真王爷

    爱一个人,有多苦?白月儿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莫名地爱了,爱上了一个根本就不爱她的男人……恨一个人有多累?李隐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累了,所以他不再爱了。只是谁知道在他决定不再爱的时候,他遇到了与心上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她?这是老天的捉弄吗?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他们……还会像从前的他和她一样吗?满月群号:91564141,欢迎各位亲们前来做客。推荐关于李瞳郡主的新文《妖孽郡主的绝色男宠》http://m.pgsk.com/a/259190/
  •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她是上古神兽凤凰的转世,虫窟中百毒噬心凡体变毒体,火山熔岩的侵蚀毒体变神体。驭兽?斗气?自然元素?看她信手拈来!他是杀伐果断的王爷,唯独对她绝宠一世,绝处逢生洗髓逆天,霸气狂妄神魔皆诛!为了她,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觉醒,她们又该掀起怎样的篇章?
  •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豪门公子苏山,在继承人的竞争中被自己的兄弟设计害死,却意外的占据了白领沈殿的庄园时代的游戏,而且还得到了一个仙宠,看苏山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不仅玩转苏家集团,更玩转整个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