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医学上有一种解释是大脑皮层瞬时放电现象,或者叫做错视现象,也可称为视觉记忆,经常会发生在你身处于非常熟悉的环境时。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当你看见一件东西或者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先把记忆存储在缓存区。之所以会发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经经历过的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在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它存在历史记忆中去了,在看着眼前的事情的时候你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了出来,你就觉得好像以前已经发生过了。在大脑疲劳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
你是一个合群的人吗?我们来做个小测验吧。
你对于什么样的脏乱环境最不能忍受?
A垃圾乱丢,随处可见的烟蒂、槟榔渣。
B机车、汽车乱停,造成行走不便。
C商家将杂物堆放在骑楼,非常不雅观。
D各式招牌林立,令人眼花缭乱。
解析:
选择A你不是很喜欢团体行动,总是觉得团体活动会使自己的行动有点拘束,无法让自己率性而为。所以你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每当遇到要打团体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你跑在众人之前,或者因为不合群而与大家的步调不和,在沟通上会出现一点问题。不过,若是能够让你独立负责一个方案,一定可以将事情做得很漂亮,发挥你的超强实力。
选择B你是个还算合群的人,觉得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会很开心。可是你的情绪起伏也很大,有时候在很热闹的环境中,会突然想要一个人静下来,离开群体的圈圈。所以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你,认为你的举止与心态让人十分不解。不过除了偶尔会发生这类小插曲外,平常你还是聚会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选择C你会尽量找到与人交往的平衡点,不亲不疏,恰到好处。既不会太遥远,又会保持你认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就可以在很舒适的范围内,与其他人相处得很好。因为你知道彼此太过接近,反而会增加更多的摩擦,还不如维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让大家能够当一辈子的好朋友。
选择D你的个性温顺,与人相处也相当随和。和人群在一起,会让你很有安全感。所以你平日喜欢找朋友结伴出游,在决定一件事情前也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绝不会一意孤行。你认为众志成城,只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就能将所有事情做好。有你这样坚定的信念作为后盾,你所参与的工作团队也会变得强大,而且有攻无不克的实力。
启动你的人际关系
正向的人际关系激发潜能
在潜力的发掘过程中,人际关系所能激发的潜力是不容小觑的。而人际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是竞争和合作,竞争指的是在人际相互作用中,每一个参加者在积极争取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在或多或少地削弱或减少对方的利益。与竞争相对应,合作指的是每一个参加者在积极争取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协助对方获得一些利益。竞争与合作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两者都是人际相互作用中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在某一具体活动中,参加者选择哪一种手段依赖于环境和个人自身的不同因素。一般认为,可能获得的利益是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某种活动对参加者双方来说,一方获得的利益量正是另一方的损失量,这种活动大多是竞争性的,例如赌博等;而如果双方在活动中有可能按某种比例分配利益,而不是或得或失,则有可能选择合作。社会心理学对后一类情况研究较多,哪些因素影响人选择竞争或合作更是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
早期的著名实验是由RD卢斯和H莱法于1957年完成的,被称做“囚犯的困境”。让被试者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两名罪犯被分别带到法官面前受审,他们承认或者不承认自己有罪会给他们带来几种不同的结果:若二人均不认罪,则都受较轻的惩罚;若二人都认罪,则都受中等程度的惩罚;若二人中一人认罪而另一人不认罪,则认罪者受很轻的惩罚,而否认者受重罚。由于二人不能互相交谈,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回答。对二人来说,选择不认罪意味着合作,而选择认罪就意味着竞争。如果让被试者设想自己扮演囚犯之一,通过安排不同的条件考察被试作为“囚犯”的行为选择,便可较好地再现人的竞争与合作行为。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个人的选择总是从为自己获得最大好处出发。
有几个因素可以影响人的选择:①活动后果所产生利益的质量能影响人选择合作的程度。如果竞争的结果与合作的结果相差不多,例如合作使每人被监禁3年,竞争则使其中一个人监禁4年另一人为25年,则选择合作的可能性大,反之,则选择竞争的可能性大。②参加者的性格也会影响人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希望获取高利益的动机和期待感越强,就越有可能选择竞争。对方的特点也会影响他,人不愿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合作而宁愿与其竞争。③对方的反应策略对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在实验中,被试的每一次选择都得到一个反馈结果(他将被监禁的年数),他可以从中推测对方的每次选择是什么。如果对方的反应是按某种规则进行的,例如以合作为主,若屡遭失利则没有竞争,被试者就会调整自己的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合作倾向。研究者认为,对方反应的策略一旦被试识别出来,则可成为一种代替双方语言交流的手段。
由于“囚犯的困境”实验效度比较高,并能有效地排除被试主体意识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所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也曾经有人指出这个实验的一些缺点,如实验不给参加者与对方交流的机会;实验安排活动的双方对对方的影响力是完全相同的,这在现实的人际作用场合中实际上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该实验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成立的可能性不大。
与此类似,如果你的潜力使别人受到了威胁,别人自然会选择和你对立的一面。这样无非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在斗志的刺激下,你的潜力会被激发;二是由于你和别人差距较大,你的潜力因为对方的攀比而丧失了信心,越来越怯场。但如果你的潜力有限,对别人造不成什么威胁,那么别人或许会选择帮助你,和你一起合作去找寻成功,当然也可能由于别人的能力远远高于你而不屑与你合作,但无论哪种结果,对你来说都是一种锻炼。
合作:优化能力组合
王杰是这样评价“合作”的: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草丛里燃起了熊熊烈火,所有的动物都能够安全逃离。这个时候,身形弱小,一向以动作灵敏著称的蚂蚁们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却显得有点笨拙,毕竟它们实在是太小了,它们的速度与火舌蔓延的速度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成千上万正在“运货”的蚂蚁,在野火烧来之际,为了逃生,终于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众多蚂蚁迅速拢成一团,像滚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只听噼里啪啦一阵烧焦声,那是裹在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谁也未曾想到,看似不起眼的蚂蚁居然有这个潜力,可以穿过熊熊烈火开辟一条生路。面对这看似不可能逃避的灾难,如果不合作它们谁也活不了,所以它们选择了合作。就连它们都知道合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方面的表现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逊色于它们。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备受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是伟大的。他们替中国,替全人类完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艰巨使命。可是,单靠费俊龙一个人,能够独自登上太空,安全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吗?换作聂海胜就可以一个人完成这一任务吗?不,没有合作,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飞船的构造需要设计师的合作,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的合作,太空上的工作需要领导的合作,船舱里的生活需要他们俩的合作。与宇宙相比,人类是渺小的,面对这些浩大的工程,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具备这个潜力,也不敢保证能够一个人去完成它,可如果一起合作的话,就能激发所有人的潜力去完成一个个艰巨的难题。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形。这些大雁在飞行时会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在数学上,1加1等于2永远是真理,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够合作,就可以产生1加1大于2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至80%,这也说明人们越来越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思想和苹果的不同之处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那么交换以后还是每个人有一个苹果,思想则不一样,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那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有些东西靠自己单干,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不管你有多么大的潜力,也是不能完成的。因为它们本来就只有靠团体的力量才能成功。所以请时刻记住,不要吝啬自己的主意,把它说出来和别人一起规划,才能全力地运用自己的潜力。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的这句话最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了。“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老师经常会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提出合作的建议。也许对于一些问题,我们自己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但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说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或者羞于在人前开口,所以不会或者不敢表达。就这样,那些你认为自己所拥有潜力因没有出路去发挥,就只能干死在脑海里。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你听我讲,我听你讲,给对方提出意见,然后博采众家之长,得出一个最好的结论。
小到在班里,四人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到国际间,建立在友好往来基础上的国家之间,没有谁是能够离开合作而存在的。合作能给我们更大的空间去磨合自己的潜力,抒发自己的情怀,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竞争:激发能力提升
除了合作,竞争对自身潜力的挖掘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们千万不要只注重合作而忽视了竞争,一遇到竞争之类的问题就马上和朋友打起了擦边球,遮遮掩掩地过,其实,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维护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其实对自己和朋友都没有什么好处。
挪威人对沙丁鱼情有独钟,尤其是活鱼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得的价钱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所以很多渔民都在想尽办法让沙丁鱼活着抵港。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比较懒惰,对运动没有什么兴趣,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不管渔民怎么小心,他们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个别几条活的,也是奄奄一息,根本卖不上价钱。人们发现,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同样出一次海,他赚的钱要比别人的多好几倍。大家都想知道他的秘诀,但是他一直守口如瓶,令前来找寻答案的人都失望而归。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了他的鱼槽,才找到了他的沙丁鱼一直活着的秘密。与别人的鱼槽相比,他的鱼槽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因为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被迫运动起来,就不会因为缺氧而窒息,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这一效应也同样适用于人类,鲇鱼效应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敌人对你的意义都是坏的,有时候恰好是他们激发了你的生存潜力。
没有对手,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的潜力。
在中国京剧界,梅兰芳与程砚秋的关系最为特别。早年,程砚秋曾拜梅兰芳为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来,他俩是师徒关系。但他们又同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自然成为“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