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100000021

第21章 看你七十二变 (2)

现在有些催眠音乐等,可以让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人,进行自我催眠。这种自我催眠一般只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对于心理治疗作用不大。

你是个喜欢改变的人吗?我们来做个小测验吧!

你喜欢吃下列哪种食物?

1大米

2面食

3甜食

4酸食

5辣食

6咸食

7油炸食品

8喜欢吃清淡食品

解析:

选择1喜欢吃大米的人:喜欢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的处理都比较得体,可以接受改变,对别人比较通融,但是互助精神比较差。

选择2喜欢吃面食的人:口才不错,喜欢跟别人搭讪,但是不考虑后果和影响。试图去改变,但是意志力不够坚定,遇到麻烦后就容易丧失信心,回归原来的样子。

选择3喜欢吃甜食的人:为人热情,性格开朗,但是平时有一点胆小和软弱,对改变不是很容易接受,安于现状,缺乏冒险精神。

选择4喜欢吃酸味食品的人:事业心比较强,但是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跟别人来往。不喜欢改变,遇事喜欢钻牛角尖,没有多少知心朋友。

选择5喜欢吃辣味食品的人:善于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愿意接受改变。性格上吃软不吃硬,有时候爱斤斤计较,挑剔别人身上的一些小毛病。

选择6喜欢吃咸味食品的人:为人处世非常稳重,有礼貌,做事很有计划性,不喜欢改变。喜欢自己埋头苦干,不喜欢与人相处。比较轻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点虚伪。

选择7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非常乐意接受改变,勇于去挑战自己,喜欢冒险,有自己干事业的愿望,但是对改变的意志力不强,一遇到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

选择8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可以接受改变,注重与别人的交往,喜欢广交朋友,不喜欢单枪匹马做事。

天空才是极限

如果你不去飞翔,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能飞到什么高度。人生如果仅凭臆想,就永远也不能够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放逐自己的潜力。所有的事,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原来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困难,所有的艰难,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回过头才发现,自己所走过的路不过如此,并不是当初所以为的那样:这次一定过不去这道沟了。我们要学会告诉自己,只有天空,才是极限。

不给自己设限

2008年1月11日,新西兰女总理海伦·克拉克宣布,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埃德蒙·希拉里去世,享年88岁。

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登顶,成为目前被认可的最早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在探险史上,希拉里和丹增对珠穆朗玛峰的征服与罗尔德·亚梦森1911年到达南极、林白1927年单人不着陆飞越大西洋齐名。克拉克说:“埃德蒙爵士是一个英雄人物,不仅因为他打败了珠峰,还因为他的果敢、谦卑和慷慨。”希拉里从珠峰下来后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打败了这狗娘养的。”(We' ve knocked the bastard off)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粗俗,其中却蕴涵了当时探险界对世界第一高峰又恨又爱的复杂情绪。珠峰攀登活动始于20世纪初,但在希拉里之前,珠峰带给登山者的只有挫折和死亡。就是因为登山者们的屡战屡败,珠峰一度被人们认为不可征服。山顶遍布着裂缝,风速达160公里/小时,处于永久冰冻状态,且空气稀薄,如此恶劣的环境使得之前的很多次登顶活动都以失败告终,数位有经验的登山家葬身山中,包括多位夏尔巴人。失踪者中包括说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因为它在那里”的乔治·马洛里,他的遗体在他失踪75年后,于1999年在距顶峰大约600米的地方被发现。就是这样的被认为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攀登,还是被一些极力挖掘自己体内潜能的人征服了。所以,只要你找到那个潜力,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记得这个第一位登上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勇士,于是尽力地去歌颂。很多人在看到他的成功以后,步他的后尘去征服那座高峰,甚至珠穆朗玛峰脚下有了专门登山的团队。这已经远远不是身体内的潜力那样简单的话语,似乎成了健全的人皆可攀的山峰。现在这样的噱头并不能引起任何大众的关注,可是一个人的登顶却牢牢地震撼了我们,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人体内的潜力是无限的,天空才是极限。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方表示:“马克·英格利斯是2006年Discovery探索频道全球大制作《珠穆朗玛峰:超越极限》专辑的主人公之一。这位创造首位双腿截肢人士登顶珠峰的登山家,以他奇迹般撼人心魄的壮举,展现出人类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下,挑战极限、超越自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相信有这位国际登山家的加入与亲临指导,定会为本次训练营的营员们带来人生难得的宝贵经验与精神鼓舞。”

新西兰登山家马克·英格利斯,曾因被困雪山14天而失去双腿,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登山。马克·英格利斯的登山故事在登山探险界已成为一个传奇,他用人类体内最最本质的潜力打破了束缚所有人对未知的恐惧。一个正常人都会害怕在攀越珠峰时的重重险阻,可是他就算失去了双腿也屹立不倒地去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向我们证明了,人生,没有极限,人的潜力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想得到就一定能做到。在哈巴村脚下,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对《外滩画报》记者这样赞叹道:“马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不仅创造了登山界的纪录,也创造了人类身体的极限纪录。登山有种重要的精神,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也是登山魅力的所在,马克做到了这一点。”

47岁的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是世界上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双腿残疾者,登顶过程中,英格利斯曾遇到一个“小插曲”:他的一只人造假肢在海拔6 400米处损坏。这位登山英雄被迫进行休整,换上另一只备用假肢,继续向顶峰冲刺。即便是面对这样的困境他都未放弃,那还有什么能打倒他?

同样是登山爱好者的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向英格利斯发出祝贺,说登顶世界最高峰是所有登山者的最大梦想,英格利斯创造的奇迹,是世界登山界的壮举,值得全人类自豪。英格利斯是一个传奇人物,1982年,在攀登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峰时,他的双腿被冻坏。截肢后的英格利斯改练自行车,并获得残奥会银牌。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登山梦想,终于在2006年5月15日梦想成真。用英格利斯妻子的话说,“登顶那一刻,他摸到了天”。

在Discovery频道的盛情邀请下,马克·英格利斯再次来到中国,并抵达云南哈巴雪山。作为华润雪花啤酒举办的“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挑战乔戈里”训练营特邀指导专家,马克对营员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同时,又一次完成了他的“无腿攀登”。

他的毅力是超乎常人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只要你想做就会激发自己的潜力,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你。现在,马克·英格利斯的登山册上多了一个新的名字——“哈巴雪山”。马克站在5 396米高的哈巴山顶,望着身边似乎触手可及的云朵,满足地吐出一口气。“为了看到山顶的景色,你知道你付出了多少。在这里,最美的不是自然景色,而是巨大的成就感。”他这样说。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成就感,而是与生俱来的那种体内膨胀的潜力就那样赤裸裸地崭露头角。人生的极限就是这样,它会在你对自己的要求中逐渐地攀升,你要想成功就要追求高一点,再高一点,那样你的潜力也会伴随着你的成功而不断攀升。

像钻石一样坚硬

没人可以想象,一个因为登山而失去了双腿和五根手指的人,为何还这么热衷于登山。如果你是他,或许你早就被命运打败了,再也不敢提“登山”二字了。但是他到了最后还是克服过来了,他让自己像钻石一样坚硬,用自己的毅力去克服生命所赐予他的悲凉,用自己的念想去打破一个又一个纪录,发掘自己最深的潜力,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最华丽的一笔。

现在的马克,和孩童时期的他并没有太大不同。他出生在新西兰南岛的中部地区,那里,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山脉,甚至从他家的后院望出去,就可以看到许多山峰。

小时候的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男孩。

马克喜欢运动,讨厌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事情。当时新西兰的孩子们流行玩英式橄榄球,马克也不例外,但幸运的是他的橄榄球老师同时也是个登山爱好者,有时候,他会带着马克一起出去爬山。“跟随老师在攀登的过程中,我每次都可以学到新鲜的东西。我总是渴望尝试不同的事物,今年我49岁了,依然如此。”马克家里并不富裕,他的父母不得不勤奋工作,以供每个孩子去上学。“我和哥哥姐姐们从小就从父母那里明白,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得付出努力去得到这些。”马克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能拥有一辆500CC的摩托车,可以骑着它四处乱窜,“但我没有钱去买,所以只有去登山了”。

谁也没想到马克会在攀登这条道路上丢弃那么多东西,包括自己的双腿。1982年,22岁的登山爱好者马克成了新西兰库克峰国家公园的一名搜救队员。获得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在登山氛围浓厚的新西兰,很多人都很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马克还特地去学了一个“国家公园管理员”的课程。他实习了6个月,觉得自己很喜欢这个工作,也干得很出色。他被留了下来,几个月之后,他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变故。

“那天,我正在训练搜救队的一个成员菲尔,当我们到达库克峰山顶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当时的情形,直到今天,依然在马克的脑海里清晰如画。大风困住了他们,如果选择原路返回的话,是不可能的。马克和菲尔只能沿着山脊慢慢走,库克峰的海拔为3600米,雪非常硬,当时的气温是零下25℃,风速100公里/小时,正常人裸露在风雪中,会在一小时内死亡。他们知道山峰的顶部有一个绰号叫“中峰酒店”的冰洞,那是暂时躲避风雪的一个好地方。他们很快找到了冰洞,并栖身其中。他从未想过,这个最普通寻常的意外却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

他们在冰洞里整整待了14天!能活着出来,这本身就已经是个奇迹。马克看着自己冻伤的双腿,感慨万分:“刚开始以为只是丢几个脚指头而已,没想到,最后失去的是双腿。”3个月后,马克离开医院,他膝盖以下的部分已经没有了,他带着假肢回到了库克峰国家公园。“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工作了,我试着用假肢攀爬了一下,但远远达不到我之前的水平,于是我开始了其他的方向。”

马克和菲尔都被截肢了,但两人都没有放弃登山运动。直到10年之后,马克才开始真正重返登山界。

在新西兰,如果一个人是登山好手,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人们坚信,如果你能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能有挑战极限的决心,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2002年1月,马克登上了库克峰的峰顶。2004年9月27日,他在自己45岁生日时,第一次登上卓奥友峰——这座海拔8 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站在卓奥友峰山顶上,他远眺珠穆朗玛峰,对这个曾经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海拔884813米的珠峰,是对人类极限的残酷挑战。无数经验丰富的登山家倒在登顶的路上,在8 600米的位置,你会在路上看到无数的尸体。1924年,英国登山先驱乔治·马洛里在接近珠穆朗玛峰峰顶处消失,零下30℃的天气,他没有活下来。后来,他的尸体在附近被发现。2004年,一个韩国人也试图挑战珠峰,最终被风吹落,长眠于雪地之中。之后,韩国政府派出一支由20名队员组成的探险队,想把这名勇士的遗体运回国,他们集中了所有的力量,最终只把尸体拖动了20米。就是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情况,马克还是开始了他的珠峰之行。出发前,他准备了很久,除了完备的装备,马克总是随身带着胶带,他把假肢从膝盖处卸下来,演示给我们看,他的假肢经常会断,但他总是可以用胶带把它粘起来,你们可以吗?这是他对正常人的挑战!

2006年5月15日凌晨1点30分,马克和同伴到达了珠峰的峰脊,他离顶部只有一小段距离了。这时,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他的氧气面罩坏了,滚落到山的另一边,在8600米的高度,他只能吸入平常25%的氧气,这让他的登顶变得无比困难。

同类推荐
  •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每个员工都要记住:工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就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员工能否获得较高的薪酬,年薪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更重要的是受员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员工只有修炼自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素质才是真正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提升员工的素质作为当务之急。,不仅受能力、机遇、人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员工,获得企业的青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薪资待遇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们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和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其实,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求询者学会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困惑以适应人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真实的自己》通过对梦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本书使用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例子、启发性的引导来梳理出梦境中潜藏的象征与逻辑。作者是知名心理学家大卫?方特那,他在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界先驱人物的成就的基础上向我们揭示梦境世界的心理规律。他向我们解释梦境的原型,揭露梦境如何用丰富的象征词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们日常的欲望、紧张甚至焦虑。同时,他训练我们掌握记住梦境的技巧,以便叙述出梦境的故事、细节乃至情绪,从而联系起我们的个人环境进行解释。
热门推荐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战环宇

    神战环宇

    人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开始的?神仙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未来会是怎样?天堂和仙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疑问。
  •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精华版)》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力争做到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分类科学,专业精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倡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引导少先队员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七年之痒:婚姻保卫战

    七年之痒:婚姻保卫战

    恋情扑朔迷离。分分合合。,郝莲娜与谢连飞爱情之路,经历种种磨难,逐渐走向成熟。由于好友的加入,导致恋爱的痛苦。二人曾经是别人眼中的白马王子和百花公主。从校园走向社会,恋情逐步变化。由于工作原因,两人分隔异地,苦苦等待
  •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一棵寂寂无名的小草妖,一个被毁了肉身的魔君大叔,一位天人般的仙尊师父,外加一只害羞的白兔师兄和冷面表哥,这修仙的道路春色好不灿烂。星沉月落,风云变幻,当她体内的魔君被发现时,当仙门要将她与魔君一道驱散魂魄时,魔与仙,大叔与师父之间终究谁才是她最深爱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周仓是个大帅哥

    周仓是个大帅哥

    三国时代不仅会经常打仗,我觉得可能是作者的写法让我们充满了薪鲜感——他试图用童话的眼光打量那些在我们眼前渐渐模糊的历史,这和时下的“恶搞”“戏说”“穿越”都不同,作者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偶尔也会举行类似于现在的选美比赛——当然,周仓有一次参加了,铜铃样的大眼睁开来总好像随时要跟人打架,本来选美不一定轮得到他,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周仓是个大帅哥》受欢迎的原因,乱蓬蓬的胡子能经常把他喜欢的小孩吓哭。周仓长得和张飞差不多,它使厚重的历史有了温度,可感可触
  •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