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14

第14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

·1·

夏斗寅和许克祥在革命后方武装叛乱,间隔时间很短。

尤其是武汉政府对“马日事变”的处理不公,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之间深深地打进了一根楔子。共产党应该得到的北伐战争红利不断被分割和蚕食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在“四一二”事变中切走了一大块,剩下的部分虽说与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共有,但“马日事变”将共产党已经到手的红利又蚕食掉一大部分,但凡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咽下这口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既然彼此之间已经心生嫌隙、离心离德,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的这场政治联姻距离最后的解体,已经为时不远了。

就在这敏感而微妙的时刻,莫斯科的一封电报,突然使得整个局面波澜骤起。

这封电报通常被称为“共产国际发给中共中央的五月紧急指示”。

其实,这封电报既不是共产国际发出来的,也不是发给中共中央的。

这封电报是联共(布)中央(即苏共中央)发给驻中国的三位外国人——鲍罗庭、罗易和柳克斯的,应该叫“联共(布)中央发给驻中国代表的紧急指示”比较恰当。

发电人是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莫洛托夫,电文经过了其他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意,具体时间是5月30日。收电人鲍罗庭是苏联派驻中国国民政府的顾问,柳克斯是苏联驻中国汉口的总领事,那么罗易是何方神圣呢?

罗易(也译成鲁易)的身份跟前两者不一样,他不是苏联人,而是来自印度的职业革命家。提起这位罗易总是让人想起上海滩上包着头巾、蓄着大胡子的印度巡捕,罗易本人确实也被中国同志戏称为印度“阿三”。但罗易并非泛泛之辈,他曾经当过共产国际驻墨西哥的代表,还当过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初又被任命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4月初刚刚来到武汉。

罗易一到中国,就曾警告过中共中央,说蒋介石有可能叛变,果然被他言中。

这一次罗易又对汪精卫作出预测:认定汪精卫必然要和共产党同路。

这一次罗易却错了。

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件事同时有好坏两种结果,那么坏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最大。”这个法则用在罗易身上,完全适用:当他预测某人将变坏的时候,这个人就一定变坏;当他预测某人好的时候,往往他的预测就失败了。

按照规则,罗易在接到来自莫斯科的指示电之后,是不能给中共领袖看电报原件的,要经过必要的技术处理,而且只传达文件的大概意思,而不是原文,因为文件的解释权在共产国际代表。

但对汪精卫,罗易却网开一面,情有独钟。

6月5日,罗易在武汉约见汪精卫,询问鲍罗庭是否将莫斯科的最新来电拿给汪精卫看过。汪精卫据实回答没有,罗易决定亲自把电报的原件拿给汪精卫看,电文已经进行了粗略的中文翻译。这份文件是根据《第三国际第八次扩大会对于中国革命的决议案》而起草的,内容比较冗长,其中对中国革命指导的要点一共有五项,译成中文之后,表述略有差别,大致意思如下:

1.没有土地,革命就不可能胜利,我们坚决主张从下面实际夺取土地;

2.必须从下面吸收更多的工农领袖到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里去……使老头们(指国民党元老)坚定起来,或者使他们成为废物;

3.必须靠工会和农民协会的千百万会员来扩大地方组织;

4.动员两万左右的共产党员,加上湖南、湖北约五万的革命群众,编成几个新军;

5.组织国民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和蒋介石保持联系的军官。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第八次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27年5月18日,地点在莫斯科。

这次会议既是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重要会议,也是苏共中央两位顶尖高手——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两派激烈斗争的会议。两人对中国革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并由此展开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主张中共放弃武汉国民党政府,成立苏维埃政权;斯大林仍然信任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认为汪精卫仍然还是一位“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领导人”,因此主张中共“参加武汉国民党及其国民政府,以保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国民党内外的领导作用”。

此时斯大林打倒托洛茨基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会议通过的决议调和了托洛茨基关于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和斯大林不放弃武汉国民政府的意见,决定中共不退出武汉政府和国民党,但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夺取革命的领导权。这个观点同以前共产国际的观点大相径庭,过去共产国际一直主张国民党是中国国民革命的领导者,中共应该联合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完成北伐,因此中共应避免一切左倾主张,避免同国民党统一战线破裂。

斯大林信任汪精卫,罗易也认为中共如果想夺得国民革命的领导权,汪精卫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应该力争取得汪精卫的信任。

抢在中共领袖之前给汪精卫看来自莫斯科的秘密电报,恰好说明共产国际与汪精卫不隔心。汪精卫当然明白罗易的意思,内心的感受极为复杂:一方面对共产国际对他的信任心存感激,另一方面也觉得事态严重。中国的国民革命即将到达岔路口,要么走苏维埃的道路,要么走三民主义的道路,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正如一艘船有两个把舵的,有两个不同的方向,除了赶走一个,更无他法。”汪精卫后来在描述当时的心情时,如此比喻道。

汪精卫和其他国民党左派都不傻,这五点只要实施其中之一,国民党就完蛋了。比如改造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中增加农工领袖的条款,说白了就是夺权;而武装农工分子、组织革命法庭审判反共军官,无异于让国民党失去枪杆子。国民党绝不会将革命的领导权拱手相让,更不会放弃赖以生存的枪杆子,也不可能自动放弃辛辛苦苦得来的革命果实。

争夺由谁掌舵的时候到了。

汪精卫看罢密电,内心虽然吃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没有当场答复罗易,而是表示“要交政治委员会主席团看了以后再说”。罗易思忖了一下,觉得汪精卫的慎重也有道理。临别时,汪精卫试探性地提出要把这份电报留下来仔细研究,罗易并没有答应,他解释说电文还没有最后审定,待晚上修改定稿之后再送给汪精卫一份正式的文本。

罗易抢先将密电送给汪精卫看,究竟是一时疏忽,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历史悬案。

·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即使是白痴也能看得出来,等到汪精卫看到罗易提供的密电,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分裂已经是势在必行,再无可以挽回的余地,而罗易却浑然不悟。

由于汪精卫先看到了密电,就掌握了主动权,这对共产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汪精卫虽然握有主动权,却没有贸然跟共产党翻脸,主要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除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本身的力量需要权衡之外,还有两个人的因素必须要考虑进去:一个人是东边南京一带虎视眈眈的蒋介石,另一个人是北边郑州态度不甚明朗的冯玉祥。

蒋介石态度反共,汪精卫如果分共会受到南京方面的赞同是无疑的。但是如果汪精卫分共失败,势必会失去与蒋介石讨价还价的资本。而冯玉祥以往的态度偏左,武汉分共他如果站在共产党一边,汪精卫分共成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汪精卫对冯玉祥的担心不无道理。除了“基督将军”之外,冯玉祥还有“赤色将军”的绰号,他跟苏联的关系走得比较近,得到过苏联的很多好处。人们都知道苏联出钱出枪帮助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建立军校,成就了北伐大业,却很少有人知道苏联给钱给枪,在北方重镇张家口开设军校,帮助冯玉祥整军的故事。

在北方这所军校里担任教官的,很多人都是著名的中共党员,如邓希贤(即邓小平)、刘伯坚等。在此之前,冯玉祥的军队除了士兵体质尚可之外,武器和训练都很差。枪支大多是旧枪,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二十年,枪筒和枪膛磨损和锈蚀厉害,不仅打不准而且极易出现卡壳等故障。基层军官的战术技能和指挥能力比较差,文化低,很多人就连射击原理都不懂,没有一个人能画出准确的弹道曲线,也搞不清楚枪上的标尺用途,仍然采用落后的步兵散兵线平推战术,不注意利用地形,火力掩护和战术配合几乎没有。

冯玉祥1926年夏访问苏联的时候,加入了国民党。在承诺改造国民军等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苏方给冯玉祥提供了价值近一千一百万卢布的军用物资,包括一万五千支步枪、九千支手枪和三万颗手榴弹。这些军火运到中国也很不容易,从蒙古的库伦运到宁夏,每十粒子弹平均需要大洋一元的运费。

冯玉祥的部队称为国民军,比南方国民革命军少了“革命”两字。但这并不表示他的部队缺乏革命热情,国民军中也同样设有政治机构,这是仿照苏联红军而来的。主持政治机构的是苏联东方大学毕业的共产党员刘伯坚。

回国后,冯玉祥接受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委任,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之职,武汉方面许诺每月给他一百万元作为军饷,但冯玉祥称他从未按数收到过这些钱。

同类推荐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一朝穿越,武术教练变农家女,爹残娘瞎大哥瘸,每天靠野菜树皮过日子。爷惧内,后奶毒,叔伯滑,姑可怜,还有地主逼做通房。好在夏木槿是个有本事的,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摸鱼,随手抓把柴还能当药使。斗后奶,烧地主,打叔伯,护爷姑,养的一家呵呵笑,斗得渣渣呱呱叫。偶遇极品受伤男,赖吃赖喝赖不走,夏木槿小脸一寒,小手一挥,极品男手里多了把锄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先挖田还是先翻土,自己看着办。”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热门推荐
  • 高门贵妇

    高门贵妇

    即使这段婚姻里你不曾爱过我,我却不愿让孩子就这样离去!————————婚礼前夜遭人强迫,新婚之夜被丈夫赶出家门。她是K市里最清纯的名门大小姐,岂知命运如此捉弄,让她从此天翻地覆。他是K市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商界大亨,却唯独看不惯自己的小妻子。*她:我怀孕了!他:……孩子不能要!那天,他亲自将两颗胶囊交到她的手里命她吃下去。她却最终只是淡淡一笑,即使再多的不舍,却也接过胶囊便抬头干咽了下去。*当看着他拥着女友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她手里却握着他交给她的离婚协议书,终于,他不再需要秋家的扶持,于是,她便再也没有做他妻子的理由。只能任由铭心刻骨的痛,云淡风轻的离开。*只是她走了,家里却已经满满的她的身影,当他得知她痛快的签字时他更是气急的将离婚协议书当场握成了一个球,只是当球进了垃圾桶,里面两颗红色的胶囊却染红了他的眼。*再相见,她已经是高佲集团的总裁夫人,身边有贴心的丈夫跟女儿陪同,当她感动的笑着给丈夫夹菜的那一刻……心仿佛被剜走一样的痛开,才知道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介绍下,我太太秋素白女士!”“尹先生,别来无恙!”曾经,他也有这样的机会……***************************************推荐好友的完结文《名门,高攀不起》有时候,挣扎只是让高高在上的人更加凶猛的羞辱对待。“娶你,本就是为了让你怀上我的种!”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只是曾把你用力地伤着。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名门前夫,别来无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首席的无赖契约(结局)

    首席的无赖契约(结局)

    他对她说:如果你的脾气可以改一改,再倒贴点钱的话,说不定这辈子还能嫁出去。她说:就算我这辈子都嫁不出去,我都不会嫁给你这种男人。”他说:我还真怕你哭着喊着要嫁给我。”她说:做为男人,还是应该有点修养的好,一点修养都没有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会娶不到老婆!他说:就算这辈子我都娶不到老婆,我都不会娶你这样的女人做老婆。”老爸滥赌成性,欠下巨额高利贷她回到家里,不料,家被洗劫一空,高利贷扬言,还不清欠款,拿人抵押`奶奶病危,唯一遗憾,未能见到未来的孙媳。只是此时,谈了三年的女友,却离他而去!他决定巨额寻找一女假装自己未婚妻,无奈夜深人稀,医院里全是老弱病残妇女,正百无计策,他遇到了她……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定根基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会不会做人,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走势;会不会做事,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和生存状态。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一个人如果做到这两点,就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成就自己。陈荣赋、张凯编著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细节一一呈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简洁的分析,将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系统总结以供你参考,语言平实、活泼,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启迪你的智慧,让你在烦躁的生活中顿悟人生之道。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赞

    本书是一部超人气励志暖心文集,由豆瓣、人人、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一批作者联合打造,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共同探讨如何这复杂的世界里面对平凡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才能够迎来更好的未来,屡次成为热门话题,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参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挺自己一辈子。网络人气作者治愈暖心文集,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要相信,你是最好的自己。
  • 奇妙故事

    奇妙故事

    世界奇妙故事的荟萃,有的让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泪流满面,更让你体味人生百态,快来到奇妙的故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