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9500000021

第21章 老子智慧21

刘秀到河北的初期,因为王朗割据势力的猖獗,处境一度比较艰难。在饶阳无蒌亭,天气寒冷,人又疲劳,冯异献上豆粥,刘秀喝了饥寒俱解。渡过滹沱河,在南宫遇到大雨,刘秀在道路旁的农舍里避雨烤火,冯异又送上麦饭。后来刘秀消灭了王郎,封冯异为应侯。

可是冯异却从来不居功、不骄傲。每到宿营地许多将领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功劳,冯异却常常一个人站在大树底下不声不响,所以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在刘秀麾下的众将之中,冯异治军有方,爱护士卒,深得部属拥戴,因此,士兵都愿意在他的手下作战。

后来冯异为刘秀建立了更大的功勋,打败赤眉军,平定关中地区,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员。有人上奏章说,冯异专制关中,威权太重,百姓归心,称他“咸阳王”。刘秀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感到恐惧,上书请罪。刘秀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可见刘秀对他十分信任。

后来冯异到洛阳朝见,刘秀对其他大臣介绍说,这是我起兵时候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了关中。又下诏书说:“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说明刘秀一直记着他的情意。

而冯异则一如既往谦虚不伐其功,他学管仲对齐桓公说的话,说道,臣希望国家(指刘秀)不要忘掉河北时的艰难,小臣我不敢忘记在巾车乡受的恩惠。后来平定西北时冯异病死在军中。

冯异从不以功自居,坚守旧有的正道,是始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下者对在上者,切忌以功自居,“无成”才能有成,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卖弄出来就成了黄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老子这一智慧: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卖弄。惟有不居功,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才能更能突出自己的功劳、受到重用。相反,如果稍有功劳就自吹自擂,一方面显得自己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成为公众眼中的“烦人”。11傲气常戒助成功【原典】

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释义】

不骄傲、傲慢,所以能够进步。

老子的“不自矜,故长”,就是告诫人们只要戒除傲气,一定可以进步、可以成功。

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等、优人一招、先人一步,或者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都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若问此人为何这般德性?是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不可一世的表现用来傲视别人。因此,傲气会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这方面的教训简直太多、也太深刻了。

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因为他自恃才高、傲气太盛。他的傲气惹恼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

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气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会惨遭失败呢?还不是因为傲气。闯王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傲气的人大都从个人着眼,一切从个人出发,张扬自己、无视他人,以一己之私傲视万物于脚下。这时的傲气就成为羁绊个人发展、破坏群体关系的一剂毒药,它所导致的是一种惟我独尊、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自恋情结。相行而生的是一种排斥他人、拒绝合作、蔑视群体、崇尚个人的排他情结,从而形成一种自恋自娱的狭隘的个人空间。

与此同时,自傲也是令人失败的根源所在。《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意失荆州”一节,与其说是关羽大意,还不如说是关羽的自傲来得更确切。

逊曰:“某奉吴侯命,敬探子明贵恙。”蒙曰:“贱躯偶病,何劳探问。”逊曰:“吴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时而动,空怀郁结,何也?”蒙目视陆逊,良久不语。逊又曰:“愚有小方,能治将军之疾,未审可用否?”蒙乃屏退左右而问曰:“伯言良方,乞早赐教。”逊笑曰:“子明之疾,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耳。予有一计,令沿江守吏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可乎?”蒙惊谢曰:“伯言之语,如见我肺腑,愿闻良策。”陆逊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唯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蒙大喜曰:“真良策也。”由是蒙托病不起,上书辞职。

陆逊回见孙权。孙权乃召吕蒙还建业养病。蒙至,入见权。权问曰:“陆口之任,昔周公瑾荐鲁子敬以自代,后子敬又荐卿自代,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蒙曰:“若用望重之人,云长必然防备。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云长所忌。若即用以代臣之任,必有所济。”权大喜,即日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蒙守陆口。逊谢曰:“某年幼无学,恐不堪重任。”权曰:“子明保卿,必不差错。卿无得推辞。”逊乃拜授印绶。连夜往陆口,交割马步水三军已毕,即修书一封,具名马、异锦、酒礼等物,遣使赍送樊城见关公。

时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陆逊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逊大喜,密遣人探得关公果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只待箭疮痊合,便欲进兵。

吕蒙正是抓住了关羽的这个“傲”,才故意称病让陆逊顶替位置迷惑关羽。结果关羽果然中计,撤走了防守东吴一方的兵马,降低了对东吴兵马的预防,才使得吕蒙偷袭成功,丢掉了赖以保身的荆州,落了个败走麦城、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

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将“骄傲”列为人的七种罪之首。毛泽东也曾专门撰文强调中国共产党人需“戒骄戒躁”。这都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骄傲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因此,我们也只有遵循老子“不自矜,故长”的智慧,摒除傲气、,才能使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成功。

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前半句很明确地告诫我们:人不可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而应该尊重别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那样根本无法提高自己,只能让自己在自傲自负中一天天堕落下去。12就事论事,挣脱思想枷锁【原典】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释义】

若遇事来临时,只凭自己的感觉、记忆、印象及价值观来决定行为,而不能就事论事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去行为,则生活必然终生受挫,也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许多已经成形的思想或理念,在行动中常常支配着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头脑逐渐懒惰起来,不愿意跳出固定思维模式,用一种更为合适或者简洁的方法去思考、去行事。

老子说:“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意即凭借自身的感觉、记忆为行动指导、不能客观对待事情,便很难解决问题。惟有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客观态度,挣脱思想枷锁的束缚,才能就事论事将问题解决掉。

一位犹太大师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来到他的病床前同他诀别。弟子们都站在大师的床前,最聪明的学生站在大师的头部,最笨的学生就排到了大师的脚边。大师渐渐地只剩下一口气了。这时最优秀的学生俯下身,轻声地问大师:“先生,在您即将离开我们的最后时刻,能否请您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大师积攒了一点力气,从枕头上微微抬起头来,喘息着说道:“人生就像一条河。”

第一位弟子转向第二聪明的弟子,轻声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第二聪明的弟子又转向下一位弟子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这样,大师的箴言就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一直传到床脚边那个最笨的弟子。他开口说:“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他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问题被传回去:“那个笨蛋想知道,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

最优秀的弟子压住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不想用这样的问题去打扰先生。道理很清楚:河水深沉,人生意义深邃;河流曲折回转,人生坎坷多变;河水时清时浊,人生时明时暗。把这些话传给那个笨蛋。”

这个答案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最后传给了那个笨弟子。但是他还是坚持问:“听着,我不想知道那个所谓聪明的家伙认为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先生自己是什么意思。‘人生像一条河’,先生说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笨弟子的问题又被传回去了。

那个最聪明的学生极不耐烦地再俯下身去,对弥留之际的犹太大师说:“先生,请原谅,咱们班上最笨的学生要我请教您:‘您说人生就像一条河,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识渊博的大师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抬起头说:“那好,人生不像一条河。”说完,他双肩一耸,去世了。

真理与空言之间有时真的没有太多的差异。假设这位犹太大师在回答那位笨学生的“傻”问题之前死去,他的那句“人生就像一条河”也许就会被演绎成一套深奥的人生哲学。他那些忠实的门生会走遍世界,传播他的智慧。有人也会为此写出很多著作,发表很多感想等。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大唐之极品富商

    大唐之极品富商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血色兰花

    血色兰花

    一桩突发于东京的国际兰花走私案,打破古镇 云江的宁静。刀光血影连夺数命,云遮雾绕案情迷离;算命扑克步步追杀,情色陷阱丝丝入扣;古刹展神秘兰图,深山护绝世奇葩;爱恨情仇理还乱, 生离死别两茫茫;真凶饮弹,卧底深藏;大盗百密一疏,警探智勇双全——枪声响起,有情人魂归何处;风雨过后,贵妇兰青翠欲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他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没有说我想追求你,没有说我喜欢你,更没有说我爱你,他只是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从未在她面前露出这样焦躁不安的样子,这样的袁景瑞让董知微感到陌生与心软,之前的战栗被一种深切的悲哀替代。“不!”她在自己窒息之前开口说话,阻止他任何进一步的动作。她不是不知道他深爱着她,不是不知道他用情多深,只是在受过伤后,她不再勇敢、不再自信。她能做的,只能是拒绝与逃避。而这些,他不懂!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婚又一婚

    一婚又一婚

    高承爵想跟梁馨求婚,可偏偏每次都张不开口,每次都是被虐后摔门离开,求婚失败。腹黑毒舌,冷漠深沉,别扭傲娇……高承爵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梁馨,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能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们老高家生一窝孙子!”为此,在想要把梁馨娶回家的路上,他做了很多荒唐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没有在一起

    我们没有在一起

    缘份两个字,缘是天注定,份是在人为,是谁的对谁的错,造成了最后的结局?说不清闹不明,只想与你在一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