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00000045

第45章

第 45 章

翌年,石诵羲参加了科举,却并没有高中。

他心思本来就不在四书五经上,只因家人逼迫,勉强为之。这次之后,就死活不肯再读了。

于是他到了石家在上海开的商行,管起生意来。

两年多没有回家,老太太和大奶奶很是想念。

夏天最热的时候,忽然流言四起,说上海发人瘟了。

大家都说,这瘟病发作起来很快,上吐下泻,腿抽筋,以为只是普通的吃坏肚子,结果人就忽然去世了。

本来人们还不甚在意,还去参加葬礼,完了回到家,发现自己也开始上吐下泻,腿抽筋,然后也死了。

死的人多了,才知道不妙。这病从发作到死亡,不过一、两日之间。更有甚者,大夫都还没赶到患者家里,这人就去世了。

其发作之迅速,可怕之极。

一时间上海人心惶惶,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病,都说天灾人祸,关在自己家里不敢出门。板蓝根、柴胡、防风等传统防瘟疫的药材一扫而空。

消息传到老太太和大奶奶耳朵里,吓得要死,急召石诵羲回来。

无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不太妙,赶紧把这瘟病发作情形问清楚。

来人说:“听说那怪病发作起来,上吐下泻,就跟闹肚子差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症状,就是小腿抽筋。”

她一听,头嗡地就大了。这分明就是典型的霍乱病症啊!

怎么回事?她一直以为霍乱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才由外国传进来的。没想到现在战争还没爆发,就出现了这个病。看来,是她薄弱的历史知识出错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惠娘快要……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紧紧地攫住了头脑。她快要呼吸不过来。思绪混乱中,她战战兢兢地安慰自己,现在只是在上海流行呢,还没传到杭州,也别太早担忧了。

这么左思右想间,石诵羲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老太太和大奶奶抱着他又哭又笑。全家人简直比看到了皇帝还要高兴。这次回来,说什么也要等到上海那瘟病平息了再出去。

紫竹山庄闹腾了两天,老太太也暂且把念佛丢到一边去。

无双趁机在家里大搞卫生,每个死角都擦得铮亮铮亮的,买了几大瓶米醋在屋子中央煮沸,带小宁到外面绕山跑,锻炼身体。

第三天傍晚,老太太总算召她去做晚课,并留她一起吃斋饭。

这时她才看到石诵羲。

两年多不见,他长高了,稚气脱去了。神采飞扬,风流倜傥,嘴巴甜了好多。他陪着老太太吃斋,席间逗得老太太合不拢嘴。

吃完饭,老太太要歇息,他们才一起告退出来。

在门外,石诵羲说:“我送送你吧。”

他把随从都打发回去休息,自己提着灯笼,和她一起慢慢往后山走。无双恍然发现他已经比自己高了一个头。

沉默了一会儿,石诵羲忽然开口:“山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

她缓缓一笑,“羲少爷也打起佛偈来了?”

“呵,从外头回来,发现你们都没变。倒是我在外头雨打风吹,风霜雪雨,很不甘心啊。”他半真半假地打哈哈。

“跟去的两个大丫头是你从小用惯的。小厮也带了四个。你到京城去,有亲戚关照,在上海更不必说,是自家生意。谁能给你风吹雨打?况且……在大上海那个灯红酒绿的地方……”她没有说下去。

石诵羲笑笑地接话,“你看,苛责我的毛病就一点都没变。”

无双笑起来。

石诵羲忽然说:“最近家里想跟我定亲事,定的是中书刘郎中的小姐。”

她神色不变,“我已经听老太太说了。恭喜你。”

石诵羲脸上浮起茫然之色:“可是我却从来没看到过她,也不喜欢她。”

无双本来想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抗”,但觉有违本意,想了想,道:“整个大清朝的人都是这样,你难道比他们还不能适应吗?”

石诵羲苦笑一下,“我忽然觉得吴老爹真是大好人。你太幸运了。”

“幸运与否,还没有走到生命尽头,谁也不敢断定。就算已经到了尽头,很多时候,也争论纷纷。好比则天皇后,她的功与过,历来没有定论。”

石诵羲微笑望着她,“这两年走南闯北,莺莺燕燕看过了很多,却没有人能比你有见识。”

“我一介井底之蛙,何来见识。”

“也只有跟你,我能这么说说话了。”

她知道,连在老太太跟前侍奉,他也必须装。二房、三房那边跟得很紧。

“因为我同你们没有利益纷争啊,”缓缓说着,她感叹了一句,“不过,你果然大了……”

石诵羲低头,没有接话,再抬起头时,已经换了另一个话题。

“王先生最近如何了?你见过他吗?如果有空,我们去拜访一下呗。”

……

结果,他们还没来得及去拜访,就发生了一件事。

山庄一个下人进城置办东西,回来就忽然上吐下泻,大泄特泄,泄到第二天下午,实在撑不住了,就找了无双。

“居士,你懂得艾灸,能不能给他烧几条?看能不能止住泻痢。”

无双进屋一看,吓了一跳。只见那人,眼睛陷进去了,耳朵也聋了,四肢也冷了,还出着虚汗,嗓子已经哑了。

她天旋地转,倒退两三步,扶住门框,不停地发抖。

周围的人都懵了:“居士,怎么了?”

无双命令自己镇定下来,只是声音怎么也控制不住,依然发颤:“这不是泻痢……你们为何不早说!艾灸不能管事了,你们赶紧派人,下山去请王孟英大夫来!”

于是大家找了看门的阿福,让他去跑腿。阿福还磨磨蹭蹭,说先回去换件衣服。

无双着急道:“别磨蹭了!这病能夺命顷刻间。这,这跟上海的人瘟是同一个病啊。”

其他人还不信。结果阿福还没走多久,患者忽然就两腿一蹬,没了呼吸。

大家这才慌张起来。

果然没多久,钱塘城里也开始流传人瘟。在短短一个月内,钱塘就死了上万人。据说,连附近的婺州、苏州、扬州、镇江都蔓延了。而且随着长江,这个瘟病正深入腹地。

一时间,风景如画的江南变成了人间地狱,人人自危,闭户不出。

紫竹山庄也是上下一片恐慌。石北涯下令封山,不准钱塘城里的人进来,家里人也不准出去,恐沾染了病气。幸而家里屯的粮食可以支撑两个月。两个月后怎么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公元一八三七年,霍乱传入中国江南地区,死亡无数。

在王孟英留下的医案里,他把这个烈性传染病称作“霍乱转筋”。

霍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在霍乱大爆发的地区甚至曾经造成过整个村庄的毁灭。霍乱最恐怖的特点,在于从发作到死亡,时间间隔非常短。有的患者甚至都不给医生留下治疗的时间,就直接死了。

现代医学采用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方法,已经把死亡率降得很低。但是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疾病。

王孟英为什么会管这个病叫“霍乱转筋”呢?

原来,“霍乱”这个词在中国古已有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边都有这个词,但是它指的可不是这个烈性传染病,人家指的是上吐下泻,只要上吐下泻都可以划到这个病里边,具体到现在我们可以相对应地来说,急性胃肠炎啊,细菌性食物中毒啊,古代都叫霍乱——取挥霍缭乱之意。

到了晚清的时候,这个烈性传染病才传入中国大陆。清朝人不认识啊,说这个病上吐下泻,跟古代“霍乱” 的概念符合,于是把霍乱这个称呼就直接扣到烈性传染病的头上了,所以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今天。

今天,我们都已经忘了霍乱这个词在古代的原意,那可是指吃坏了东西上吐下泻。大家以后看古籍,可不能是一看到古代写霍乱,就认为是那烈性传染病霍乱——不是!这是两回事!现在我们中医管这烈性传染病的霍乱叫真霍乱。

王孟英处在这场风暴中心时,就发现这里面有不同。他想,这次出现的瘟病跟古代上吐下泻有点不同,为什么呢?这次的患者普遍都抽筋,所以他给起个名字叫“霍乱转筋”。下文为了方便起见,都直接把这病叫霍乱。

同类推荐
  •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当今圣上病危,急需童男童女各一千名作为药引,与丹砂一起同焚丹炉,以炼制灵丹妙药......作为药引童女的殷雪漓一进宫便……。殷雪漓遂被打入天牢。而当她再一次跪在皇上驾前,始发现,竟然就是他......☆★★☆殷雪漓:权利巅峰,世事纷纭,谁爱我最深,我又伤谁最重?殷雪翼:漓儿,原谅我颠倒红尘,你可知我一肩担了爱,一肩担了恨......轩辕夜:漓儿,黑暗中你我能走多远?纵然爱得辛苦,却也幸福......司宸墨:漓儿,满目山河,江山瑰丽,若我失去所有,是否还能拥有你?......吉祥的古代文将会是一个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前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结)吉祥群:39317029喜欢吉祥文的朋友加,敲门砖,故事人物。
  •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她,没心没肺,无端穿越。捡了个“第一奸臣”的便宜夫,却遭到百端误解,还莫名其妙怀上宝宝!万般无奈,她只得带球跑,一路上美男元宝纷纷而至,快活似神仙!可是好运遭天妒,什么天才宝宝?根本就是妖孽嘛!一二三四五六七,儿子呀,你到底想找几个爹?
  • 粉嫩娘亲

    粉嫩娘亲

    一颗爱儿心,撼动三界神!一双凤凰眸,魂勾天下男!一把金算盘,聚敛四方财!看一个现代商界巨女,一朝变成古代小小代孕妇后。她是如何运用现代商业理念和智慧。在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异世他乡。重整旗鼓,建立起属于她的商业帝国!片段:“你不能带走孩子!”器宇轩昂的男人挡在她面前,冷冷阻道。“孩子是我生的。”冷冷瞥了他一眼,淡淡回道。声音非常轻柔。生怕惊了怀中宝宝。“孩子姓白!”男人双眉微蹙。“那又怎么样?”女人不以为意:“是你老婆抢了我儿子,又强加给他一个白痴姓氏。”语气中充满了鄙夷之味,双眸却在眨巴眨巴逗弄怀中宝宝。引得宝宝“咯咯咯……”一阵痴笑。“我是孩子的爹!”男人温怒。“是吗?”女人嗤之以鼻的嘲笑一声。“可惜你说了不算!”轻轻呵着怀中宝宝“是吧!宝宝,娘亲一定给你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爹!”“咯咯咯……”像是赞同她的话,宝宝再一次开心的笑出声来。“你!”男人青筋暴起。***************************“想要你儿子活命,就乖乖坐上我派来的花轿。”张扬跋扈的男人,挡在她前面威胁道。“你费尽心机要娶我,不只是想给我儿子当便宜老爹吧!”女人秀眉一挑,讥笑道。“本少爷不穿破鞋!”男人厌恶的瞟了她一眼。“本姑娘更看不上种猪。”女人面色一沉,冷笑道:“开条件吧!希望你别后悔与我合作!”“哼!合作?你配吗?”男人鄙视道。“那要看你敢吗?”女人凤眸半眯,挑衅的回道。果儿新文:《主母当家》果儿完结文:《迷你女神医》《特工傻后》《千年后娘》
  • 平淡的穿越生活

    平淡的穿越生活

    赵家是江南有名的大族,赵容是三房庶女。依仗着有个聪明的哥哥,生母又得宠,她处处要强。但是几番算计之后,她的婚事只是父亲几句话。“容儿年纪不小,那林家子,诗赋欠几分灵气,但为人稳重,可为良配。”不过是个父早亡的农家子,二十多岁才考上了秀才,就能配得上自己?不管如何不甘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容嫁入林家。林正是个穿越者,从家贫如洗到现在小有余财,他花了十多年。士农工商,大夏朝重功名,林正无意商道,早早开始科举之路。第一步,院试顺利通过,他已经二十有三,绝对晚婚年龄,同窗好友推荐妹妹,这个时代本就盲婚哑嫁,林正答应下来。
  • 春色晚

    春色晚

    前世,她自以为幸福无忧,却所托非人,不得善终;睁开眼,相同的命运再度袭来,谢晚桃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圈套中的一颗棋。既然老天爷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谢家四丫头能犯二,会卖萌,斗得过小白花,打得过大豺狼,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就决不能让他们再爬起来,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会一个一个,加倍讨回来!这辈子,她只想牵着那个人的手,一世安稳自在。
热门推荐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可思议的末日

    不可思议的末日

    首先这并非是讲述如何在末日求生!而是怎么创造末世,将世界玩弄于鼓掌之中。掀起丧尸狂潮!带领恶魔入侵!引导虫族降临!在这末日游戏之中,一切都由我一手缔造!诸君一起来创造一次末日的狂欢盛宴吧!ps:新坑《不可思议的圣遗物》已开.
  • 101℃恶魔美男

    101℃恶魔美男

    在她最爱的樱花树下,男朋友无情的抛弃了她,愤怒之下跑到酒吧买醉,却无意间看到有对男女在角落里舌吻,该死的,姑奶奶今天失恋,这是故意气我吗?大脑瞬间短路,借着酒胆,飞快的飘过去暴打了那男人一顿,灾难来临,从此便惹上了这个恶魔般的美男,甩都甩不掉呀!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此生入梦来:琅鸟神玉缘

    此生入梦来:琅鸟神玉缘

    她是一个妖精,却爱上了一个术士。<br/>她用满心的爱恋仰视他,却换不来一个温情的眼神。<br/>她做了许多梦,结果都破碎在梦里。<br/>这是一个刺猬小妖和腹黑男主的故事,此妖很良善,此男很妖孽,走过路过,请不要错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战辽东

    战辽东

    穿越明末天启七年,他成了海商家的少爷。他本想安安心心混吃等死,却不曾想被险恶的官场步步紧逼,最终成为闻名东洋的大海商。他本想举家远避海外,却不曾想种种因缘际会,让他变成了能止小儿夜啼的大军阀。他本想坐拥豪富,笑看天下风云变幻,却不曾想命运之手翻云覆雨,让他成为辽东鞑子的终结者。他是楚凡,一个不凡的人。书友群:18柒223贰82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