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不紧不慢中溜走,一转眼,我来到洛阳已经月余。
三月中旬的洛阳娇艳醉人,因为全城牡丹盛开,争相竞艳。
牡丹,为我国特产名花,诗经中称之为“芍药”,自古就被尊为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之称,虽能在全国栽培,但以黄河、江淮流域为主。唐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栽培、赏爱牡丹也盛况空前,不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对牡丹的热爱都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真正是“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其中尤以洛阳牡丹为最。相传武则天曾于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有牡丹不畏强势,于是被贬至洛阳,没想到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皇帝大怒,下令火烧牡丹,但尽管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而且花朵更大、更艳,于是洛阳的牡丹就成了天下花魁。
我本来不是很喜欢牡丹,可现在看这大街小巷都开满了牡丹,满城的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也渐渐的爱上了。特别是颜色艳丽的,以前觉得艳俗,现在看来反而极有味道。
全国都流行栽种牡丹的热潮,杨老先生自然也不能免俗,那间木屋前院子里种的牡丹花虽然不多,却都是当时牡丹的极品,据说都是别人送的。老先生对这些花都很爱惜,但最钟爱的却是一段像灌木般高的枯枝,不管浇水还是修枝,都是他亲力亲为,绝不让其他人动手。听三娘说,这节枯枝是老先生前几年在春游邙山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盛开着在洛阳难得一见的白牡丹。那白牡丹花型硕大,形如满月,阳光下雪白,月光下银白,纯洁冷艳,浓香馥郁,令人叹为观止,于是老先生就将其移植到当时还在洛阳城的家中。岂料,移栽之后的白牡丹竟然慢慢枯萎,不但盛开的花在几天之内就凋谢,连枝干都逐渐萎缩,慢慢变成一段枯枝。老先生找来全洛阳最好的花匠,也无法使它重新发芽,最后迫不得已又将其转移回了山中,而本就只身一人的老先生也索性就搬迁到了现在的住地,方便照顾牡丹。可几年时间过去了,白牡丹仍不见起色,还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老先生却也不气馁,依旧当它是宝贝般的悉心呵护,祈盼终有一日能再开出美丽的花朵。
当我悠闲的穿过满城花香,越过青草小路来到杨老先生的郊外别墅时,老远就看见他又站在那株枯枝面前,躬身仔细观察着,旁边除了三娘,还站着一个陌生的红衣女子。
听到脚步声,杨老先生抬起头,发现到我,于是站直身,笑问:“今日又是何事迟到?”
闻言,我干笑两声,这几日牡丹盛开,我经常都因贪恋于赏花而误了上学的时间,于是乎编造出不少谎言,还要每天不一样,真是让我绞尽脑汁,都快江郎才尽了。于是,立即转移话题:“先生今日有客人,是不是休假一天呀?”
老先生知道我打的什么算盘,却也不揭穿,之微笑着向我招手道:“你过来。”
我依言前行,到他身前站定,还来不及说话,就听那红衣女子开口道:“就是她了?”老先生点点头,我还没弄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就见那女子走上前来,捏捏我的手关节和腰间,又蹲下身握握我的膝关节和脚踝,沉吟不语,半晌才道:“骨骼倒是柔软,关节也很灵活,只是……”
“只是如何?”老先生追问,那女子道:“只是体型偏胖,只怕不太适合。”
“是吗?”老先生一脸失望,我忍不住好奇的问:“不太适合干什么?”
老先生没有出声,旁边的三娘替他回答:“先生认为你有舞蹈的天分,本想请名师教导,可惜……”话未说完,两人都同时叹气。原来老先生是准备找老师来教我跳舞呀,我恍然大悟,可他怎么会认为我有跳舞的天分?仔细回想,多半是因为前几天在和他逛街的时候,看见有胡人卖艺,我被节奏感极强的乐声感染,一时兴起,手舞足蹈起来。当时只觉得好玩,也没想其他的,没想到胡乱比划这么几下,就被杨老先生认为是有天分,一时有点啼笑皆非。可一想到那女子刚才说的话,心里不自觉的就来了气,什么叫体型偏胖?我很胖吗?心下不快,忍不住出声辩驳:“谁说长得胖就不适合跳舞?舞者注重的是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体型偏胖又有什么关系,胖子还能将胡旋舞跳得出神入化呢!这可不是一个拒绝的好理由,我不接受。”
那女子诧异的看着我,大概是没想到我会说出这么一番有条理的话,半晌才点头道:“小姑娘说得不错,令奴家汗颜。”然后又转向杨老先生道:“老先生果然是有识人的慧眼,公孙佩服。”
什么?我双眼园瞪,有点不敢置信的问道:“公孙?你莫非就是那个以剑器舞名满天下的公孙大娘?”
那女子笑道:“这都是谬赞,奴家何以当得起名满天下四个字?”
我顿时兴致高昂,“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连大诗人都赞不绝口的名家,居然会成为我的老师,这多有面子呀。不禁又看了看旁边微笑的杨老先生,兴奋得不由分说地一把抱住他,在他脸上猛亲几口,又笑又叫道:“先生,您真好,我爱死您了。我会认真的学跳舞的,绝对认真!”
见老先生一脸哭笑不得的尴尬样,公孙大娘和三娘立时忍俊不禁,我却没有注意到,仍然陶醉在喜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