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府就在仅与皇宫一墙之隔的十王宅里。
李隆基即位之初,由于各皇子都还年幼,于是便都集中在宫里抚养。等到诸子相继长大,加封了各种头衔,又遥领了不用实际负责的职位之后,李隆基便在朱雀街东第五街安国寺东面修建了一个大宅,让诸子在里面分院居住,因为最初只有十个儿子居住,故称此宅为“十王宅”。不过,随着风流皇帝的风流债愈渐增多,这儿子也一个个不停地呱呱坠地,因此十王宅的范围便不断扩大。等到这些儿子相继长大成人,再陆续成家立业之后,李隆基又在十王宅的外围增建了百孙院,人数不断地发展壮大,那场面蔚为壮观。
看得出来,李隆基素来都很重视亲子关系,对子孙也是相当的关照,除了不断的修建住宅,对他们生活上的照顾也无微不致。由于皇子皇孙们居住的府邸与皇城相距甚近,因此这些人的日常起居和教育都由皇宫内直接派人管理,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经过粗略的估算,每天在每个王府内出入服侍的宫人就有四百余人!
皇宫历来都是一个子以母尊、母以子贵的地方,而眼下的形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这一群女人当中,皇后王氏已被废黜,李隆基最宠爱武惠妃虽然还不是皇后,可在后宫的地位和享受的待遇却早已经形同皇后。所谓一荣俱荣,惠妃得宠,她的娘家人理所当然的也就全部都跟着升天,生母杨氏被封为郑国夫人,同母弟忠升迁至国子监祭酒,另一同母弟信也被提拔为秘书监。爱屋及乌,由于专宠武惠妃,于是在众多儿子之中,李隆基显然也更加偏爱她所生的寿王,不但在待遇上与众皇子相比更加优厚,就连平日里赏赐给寿王府的美味佳肴、珍奇器物也格外频繁。
不可否认,我对于现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是很享受的,可是,越是这样,心里那份不安就越强烈。
回到长安,武惠妃夺嫡脚步就更加的紧密了。
作为武惠妃而言,她的本意是能够取王皇后而代之,座上玄宗后宫最高的这把交椅。怎奈她出自武氏本家,因为武则天的关系,本来就惹人非议,再加上她的从叔武三思在中宗时期曾经图谋不轨,做出种种凋零李氏王朝皇枝的恶劣行为,双手沾满了鲜血。所以尽管朝臣中也有不少阿谀奉承之辈,见她恩宠正隆,企图协助她立后以博高官厚位,但大臣们更多的是激烈反对,声称绝对不能让与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武家之女当上国母。况且太子也非惠妃亲生,一旦立她为妃,势必将威胁到太子之位,说不定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如此激烈的反对,李隆基自然有所顾虑,武惠妃的皇后之梦也就随之破裂。不过,她很快就确定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要趁李隆基宠爱自己之时,把最钟爱的李瑁推上太子之位,一来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地位,二来也可以让李瑁登上人人艳羡的皇帝宝座。